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扩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也在增强,对中药保健食品的需求不断提高,"银色经济"必将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章通过对老年消费者的需求特点、中药保健食品的特点及优势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老年中药保健食品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延缓衰老保健食品的中药进行药性分析,判别保健食品整体药性,为消费者选择延缓衰老保健食品提供指导。[方法]借助Microsoft Access 2010和SAS9.4统计分析软件,对延缓衰老保健食品组成中的中药进行药性分析。[结果]延缓衰老保健食品使用的中药共151味,使用频数前三的中药依次为枸杞子、人参、蜂蜜,在分类上主要以补虚药为主,占比42.38%,在四气特点上以温性和平性为主,分别占比31.79%、27.81%,在五味上以甘味药的频数最多,占比67.55%,在归经上最多的为归肝经,占比为50.99%。延缓衰老保健食品药性则主要以寒热并用和温热性为主,占比分别为29.20%、26.44%。[结论]当前市场上延缓衰老保健食品使用的中药多具有补虚、味甘、性温、入肝经的药性特点,在功效上更偏向温补。延缓衰老保健食品的药性有寒性、热性的区别,消费者应根据自身的体质寒热辨证选择。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健康、长寿等问题也日益关注和重视,养生、保健已成为人们追求的更高目标。保健食品正以其特有的功能为优势悄然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但由于目前保健食品市场较为混乱,一些不法分子以保健食品为诱饵,利用老年人渴望健康、恐惧疾病的心理夸大甚至欺骗性宣传销售保健食品,老年  相似文献   

4.
目的根据老年/特约门诊病人的特点及健康需求,创新老年护理服务模式,提高病人就诊满意度。方法采用调查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相结合收集数据,运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老年/特约门诊病人健康状况欠佳,老年慢性疾病患病率较高;我院老年病人多数学历高且多为退休机关干部,高度关注自身健康,对健康知识有强烈的需求;亲和力与服务态度是影响老年病人就诊满意度的重要因素。结论结合老年/特约门诊病人特点和需求,重视老年护理服务中的人文关怀,关注老年病人的生命质量,提供人性化老年护理服务,拓展优质护理服务项目是提高老年病人就医满意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在中泰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和广西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资助下,广西中药大学与泰国孔敬大学连续多年开展了治疗老年性疾病传统药物方面的合作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益智颗粒为中泰联合开发的针对老年性痴呆具有改善记忆功能的中药复方保健产品,已获得我国保健食品生产批文和发明专利,目前拟将该产品在泰国进行推广示范,现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保健食品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出现几次保健食品热,它的营养作用,同一日三餐平衡膳食相比,虽然处于辅助地位,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借助保健食品,提高生活质量、抵御疾病、增强体质的需求日益增加。 关于保健食品的定义,我国已在《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  相似文献   

7.
谈贵州中药保健食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经济和社会文明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保健食品作为一种针对人类亚健康的特殊食品正在世界范围类兴起,具有较大的市场和发展潜力。发展中药保健食品是贵州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且老年人口的数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银色"消费市场即老年消费者市场逐渐被企业所重视。通过对我国老年保健品消费需求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适合老保健品市场发展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也日益增强,美味、营养、健康的食品己成为当今社会的消费潮流,人们利用保健食品来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身体健康已变得越来越普遍。据有关行业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保健食品销量达到了500亿元,尽管在以后的两年中有较大的下降趋势,但是随着“非典”的出现,2003年保健食品销量也突破了300亿元。作为保健食品行业的一支重要力量,中药保健饮料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如冬虫夏草、绞股蓝、枸杞子、何首乌等一批新型中药保健饮料先后在全国各地上市。  相似文献   

10.
中外老年人口社区卫生服务保险与支付模式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老年人口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高,针对老年人口慢性病患病率高等特点,社区卫生服务成为满足老年人口卫生服务需求的有效途径.然而老年人收入较低,身体素质又较差,如何为老年人提供价廉物美的社区卫生服务以满足他们的需求成为老年人口卫生服务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强和国家对健康事业的高度重视,中医药膳食疗正迎来较好的发展机遇,"药食同源"产业潜力巨大。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环境下,分析新媒体传播的精准性、互动性、碎片化特点,探究中医药膳食疗的新媒体传播策略对传播药膳食疗文化、普及养生保健意识、宣传药膳食疗知识、推广药膳食疗产品具有重要意义,并能带动药膳食疗相关产业的发展、加速药膳食疗的现代化,为我国人民的健康事业和我国的健康产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期间我国营养膳食对健康影响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我国成年人膳食能量代谢及关键技术研究;我国重点人群铁、钙需要和膳食评估应用研究;我国儿童维生素A需要量及膳食评估新技术研究;贫困农村地区儿童营养缺乏改善适宜技术的研究;以膳食营养为主的儿童肥胖综合防控技术的研究;食物中主要植物化学物含量、人群摄入量及健康效应的研究;我国妇女产褥期膳食营养干预的研究。从营养膳食对健康影响研究查新课题的实例分析与评价可以看出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随着卫生监督信息系统需求的持续增长,从不同角度建立其需求模型时所存在的局限性。重点介绍了实施Zachman框架的信息系统需求工程建模方法的结果,包括实际信息系统顺应国家《卫生监督基本数据集标准》不断优化和完善的过程,以及当食品安全预瞽机制新需求产生时相应功能的平滑接入。实践证明,Zachman框架的使用,在杜绝系统需求分析歧义、隐性需求显性化和系统功能事件有序化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医学信息人才在卫生信息化领域的供需差距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调查研究了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领域对医学信息人才的需求特点、从"供"和"需"的角度分析了在我国卫生信息化领域,医学信息教育与人才市场的契合程度,就如何增加医学信息相关专业在卫生信息化领域的竞争力,探讨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预测安徽省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与服务变化情况,以期为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基于2012-2020年安徽省中医类医院相关数据,通过GM( 1,1) 模型预测分析“十四五”期间安徽省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及服务需求。结果: 2021-2025年安徽省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和服务需求总体呈增长趋势,中医类医院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出院人数、年诊疗人次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95 %、7.77 %、8.45 %、7.97 %、7.33 %、7.18 %。结论: 中医类医院卫生物力资源、人力资源配置水平进一步提升,但是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仍短缺、卫生资源的投入与产出处于相对失衡状态。建议政府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健全人才培养机制,统筹协调中医药投入产出均衡发展,满足人民多层次的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中国自古就崇尚饮食文化,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很多传统美食,这些传统美食具有极高的养生价值和丰富的养生内涵。其内涵体现在食物取材上的药食同源;服用上的讲究"辨体辨证施食",以达"五味调和";调配上注意谷果畜菜合理搭配等。探讨传统美食养生价值对养生保健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以及食物中有毒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一门学科,它是预防医学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营养相关的慢性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以及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频频曝光,使得人们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越来越重视。对于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有必要学习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理论知识。然而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知识需求不同于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因此,本文主要是针对在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开展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以使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知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特大地震后重灾区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和需求,确定救灾防疫工作重点和干预策略。方法采用访谈法和调查法,了解当地概况、历史疫情、卫生资源、震灾影响、群众安置、人畜尸体处理、饮用水卫生、饮食卫生、环境卫生、疾病监测体系、灾民与救援部队人员健康状况、卫生处置以及外部需求等,对灾区现场进行全面快速卫生学评估。结果评估结果表明,特大地震灾害后,平武县南坝镇生态环境被破坏;卫生资源受重创且运行困难;环境卫生条件恶化;蝇密度高;生活饮用水、食品卫生存在较大隐患;疾病监测体系亟待建立;急需外部专业防疫力量的援助。结论特大地震灾区初始阶段,生活饮用水、食品卫生与环境消杀以及完善的症状监测体系是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近年我国食品毒理学得到迅速的发展,在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类生命健康、维护环境友好与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食品相关的毒理学评价程序、指南及管理法规得到更新和完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初步建立;细胞毒理学方法、毒理组学技术等已成为食品毒理学的重要研究工具;在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中,以生物标志物为手段的检测研究成为食品毒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采用转基因小鼠模型进行致癌性研究具显著优越性;体外替代法研究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本文拟就近年来我国食品毒理学研究与应用的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