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9 毫秒
1.
将磁性分离技术与分子印迹技术相结合,制备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MMIPMs),该复合材料兼具良好的超顺磁性和高选择吸附性两大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重点综述了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在食品检测、医药领域、手性药物拆分、生物分离和环境检测方面的应用进展,并指出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设计与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设计、制备及其特性以及分子印迹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简要评述。过程及方法:概述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和特点,重点介绍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和特性,最后分析了分子印迹技术目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结果及应用范围:作为一种制备具有亲和性和选择性高、稳定性好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技术,分子印迹以其简便、通用和高效等特点吸引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分离分析、仿生传感器和模拟酶催化等领域将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旭红  涂伟萍 《材料导报》2007,21(12):52-55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具有制备简单、使用方便、分子识别效率高且便于控制粒径大小和功能设计等优点,近年来成为分子印迹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对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溶胀悬浮聚合法、沉淀聚合法、悬浮聚合法和表面聚合法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作了较为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4.
分子印迹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印迹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价格低廉等优点,因此,受到许多研究者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文章介绍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主要制备方法,分子印迹聚合物和分子印迹传感器的识别机理,综述了分子印迹技术在光学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分子印迹传感器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阚文涛  李欣  蹇源  胡睿  魏洪源  罗顺忠 《材料导报》2014,28(13):42-45,51
分子印迹技术是制备对特定分子结构具特异性识别功能的聚合物的一项重要技术,其在药物缓释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引起研究者们的重视。在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概念及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于药物传输领域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所应当具备的特性,综述了近年来分子印迹技术在药物传输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为提高聚合物作为药物载体的生物顺应性,在水相中对聚合物的合成、可控自由基聚合制备规格统一的聚合物及将分子印迹聚合物应用于智能医用材料领域将成为日后研究的主流。  相似文献   

6.
磁性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分子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可进行表面修饰以及在外加磁场作用下易于从复杂基质中分离的特性。分子印迹技术(MIT)是通过模拟抗原-抗体结合原理制备出具有预定性、稳定性以及特异性识别聚合物的方法。以磁性纳米材料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由于具有高效、高选择性,近年来在食品分析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综述了磁性纳米分子印迹聚合物(MMIPs)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性纳米粒子以其优异的磁学性能,在分析化学、生物科学以及医学等领域逐渐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是一类具有磁响应特性的聚合物,不仅具有特定的分子识别位点,而且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容易分离回收。文中综述了近年来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研究状况,同时提出了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新型分子印迹聚合物共混膜的制备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研究状况,详述了分子印迹共混膜的制备进展,并简要概括了其在药物分离、传输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是一种对目标分子具有特异选择性和识别能力的高分子功能材料。文中从印迹聚合物预聚复合物的形成,聚合过程中印迹网络的构成以及聚合后的吸附性能及吸附位点等几方面综述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热力学、物理表征和模拟在分子印迹聚合物理论研究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以金属有机骨架为载体,通过表面化学修饰后再接枝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了一种对吗啉具备高选择性能的新型复合材料,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分别探测了所获材料的表面化学基团分布及形貌特征。研究了金属有机骨架-分子印迹(MOFs-MIPs)复合材料对吗啉分子的吸附动力学及选择性,测试了材料表面的结合位点分布特征,并考察了复合材料对水果粗提物溶液中吗啉的固相萃取效能。印迹材料可在15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其对吗啉的静态吸附量为183.3 mg/g。Scatchard分析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表面主要存在两类吸附位点,高亲和位点的平衡离解常数K和最大表观吸附量Q_(max)分别为0.5679 g/L和326.5 mg/g,而低亲和位点的K和Q_(max)值分别为2.493 g/L和562.9 mg/g。印迹材料对吗啉的选择因子相对于甲基吗啉、乙基吗啉和甲基吗啉氧化物分别为2.47、2.48和2.24。MOFs-MIPs复合材料用于固相萃取时,在优化条件下单步洗脱中吗啉回收率达82.44%,显示了较高的富集效能,且这种材料可多次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1.
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分离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子印迹技术是近年来集高分子合成、分子设计、分子识别、仿生生物工程等众多学科优势发展起来的一种应用广泛的新型技术.阐述了分子印迹方法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分离领域的应用.综述了该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简单介绍了分子印迹聚合物(MIP)的制备及其分子识别机理,重点总结了MIP在分离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被吸附分子到达结合位点以及其与印迹位点的结合是影响分子印迹聚合物吸附行为的重要因素。相关文献对后者的研究较多,而前者主要与聚合物的传质特性相关,虽然日益得到重视,由于影响因素较复杂,仍然是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以两种代表性功能单体化合物—丙烯酰胺和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木犀草素为模板分子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红外光谱(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氮气吸附实验对聚合物的物理性能与静态平衡吸附性能的关系进行研究,旨在阐明功能单体对印迹聚合物微孔结构的影响,并探讨了这些性能与聚合物的吸附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概括分子印迹技术、纳米材料、分子印迹纳米材料研究状况;概述沉淀聚合法、表面分子印迹法、溶胶-凝胶聚合法、原位聚合法、磁性纳米粒子聚合法等分子印迹纳米材料合成方法;总结分子印迹纳米材料在样品前处理及色谱检测和纳米分子印迹传感器方面的应用。认为纳米技术和分子印迹技术相结合,可打破传统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缺陷和不足,赋予分子印迹纳米材料良好的选择特异性、更高的结合能力、高的灵敏度和更快的结合动力学特性,在蛋白质、血液、传感器等方面会有广泛的应用。提出对纳米结构分子印迹材料进行研究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聚合物/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纳米材料是继单组分材料,复合材料和梯度材料之后的第四代材料,聚合物/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已成为当今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无机化学和材料化学等诸多交叉学科的前沿领域,聚合物和无机物在纳米及分子水平上的复合,将使各自的优势得到最充分的体现,简要概述了聚合物/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结构与性能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分子印迹聚合物结合与识别能力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细鸣  涂伟萍 《材料导报》2004,18(10):57-59
分子印迹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识别技术,被应用于色谱分离、固相萃取、药物分析、环境监测、仿生传感器、催化等领域.结合与识别能力是分子印迹聚合物的重要性能,详细分析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结合与识别能力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以L-苹果酸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AA)、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分别为功能单体和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研究了聚合体系组成对模板聚合物吸附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以1∶4∶20的物质的量比加入模板分子、AA和EGDMA时,制备的模板聚合物吸附容量高,印迹效果好。通过Scat-chard分析研究了聚合物的选择结合性能,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在识别L-苹果酸的过程中存在2类结合位点,而空白印迹聚合物微球只存在1类结合位点。印迹聚合物微球对L-苹果酸和D-苹果酸的手性分离因子α达2.05。  相似文献   

18.
硅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作为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载体具有较大的优势.以硅材料为载体的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SSMIP)是目前分子印迹技术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着重对最近几年SSMIP的制备方法进行总结与评述,主要包括接枝共聚法、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法、牺牲硅胶骨架法和溶胶-凝胶法等,并对SSMIP的应用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对近年来国内外铜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和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其制备原理、制备方法及其在膜分离、固相萃取等领域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对铜离子印迹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作为分子印迹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金属离子印迹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由于具有粒径可控、分子识别效率高等优点,在色谱、分离、化学传感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总结了近十年来有关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制备的研究进展情况,比较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并指出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