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梁洪金 《中外医疗》2010,29(4):11-11,13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中的实施及实施效果。方法对我院对收治的100例精神病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观察护理的效果。结果住院及出院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在99%以上,并且无自杀事件及其他重大事故。结论精神科人性化护理的实施,有助于患者的康复,促进了护患关系的融合,提高了护理质量,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李慧 《大家健康》2016,(1):271-272
目的: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精神科护理中的使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的290例精神科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人性化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护理之后,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提升明显,意外发生几率有所下降,患者的病情控制时间较短。结论:精神科使用人性化护理能够给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让患者体验到人文关怀,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具有非常大的帮助,所以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精神科病房实施的成效。方法针对我院收治的120例精神科患者进行讨论分析,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0例患者,一组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此组为对照组,一组患者实施对照组的治疗和护理以外还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方法此组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药物治疗有效率,护理安全率,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在医院治疗后观察组的患者在药物治疗有效率、护理安全率、临床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精神病的患者不仅要单纯的实施临床治疗与护理,还要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护理干预,明显的提高精神病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措施对精神科康复病人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收治的100例康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对比康复病人的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措施对于精神科康复病人的满意度提高有着积极影响,有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升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前负性情绪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120例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抑郁自量表与焦虑自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明显改善术后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对精神科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精神科进行保护性约束的80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4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保护性约束;观察组的40例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后的心理反应,以及实施约束机制对其身体的影响。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绪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约束的理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肌肉肿胀、皮肤损伤、神经损伤以及关节疼痛等指标明显比对照组的发生率低(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避免肢体功能损伤的几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科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时,运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避免约束过程中损伤躯体,进而有效的提升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医院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将2009年6月~2009年12月收治患者12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及家属的平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平均满意率97%,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满意率79.8%(P<0.05).结论:在病房采用人性化护理效果可靠,大大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改善了护患关系,有效地减少护理事故及投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精神分裂症病人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将21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03例,对照组107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精神科护理,观察组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结果两组病人住院30天后进行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疗效和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探讨人性化服务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0-2012年期间收治的100例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本组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给予护理,而观察组则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人性化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60%,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0%,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护理效果良好,能够帮助患者快速康复,有助于患者疾病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精神科开放病房住院患者家属对病房管理及治疗依从性的促进。方法:对60例精神科住院患者的家属在患者在接受住院治疗初期、住院期间及疾病康复期实行相应的人性化护理服务;患者出院时由家属或患者填写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价。结果:患儿住院满意度由72.60%提高到95.7%。家属住院满意度由80.00%提高到94.50%,电话回访成功率由38.4%提高到75.5%。结论:对精神科开放病房住院患者家属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可发挥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吴解解 《当代医学》2016,(33):126-127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别选取人性化护理模式实施前后各60例精神科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价量表(IPROS)各项评分以及住院环境、护理服务、护理操作技术及护患沟通等各项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兴趣爱好、个人卫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环境、护理操作技术及护患沟通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后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兴趣爱好和个人卫生水平,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工作中应用的方法和所取得的效果.方法 全面开展人性化护理工作,营造良好人性化护理氛围、为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优质人性化服务、全方位满足患者需求、搭建医护人员和患者沟通的平台、创建温馨安全绿色诊治环境.结果 拉近了医护人员和患者间的距离,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我院工作的满意度,降低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纠纷率,使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提高.结论 精神科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观念不仅全面提高了护理质量,还帮助医院有效赢得了医疗市场.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精神科住院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原因,并探究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精神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与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的分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住院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发生原因方面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主要包括身体因素、心理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等。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质量、催眠药物等指标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护理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精神科住院患者发生睡眠障碍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经过采取人性化护理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得以显著提高,同时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常玉梅 《中外医疗》2013,(35):160-160,162
目的 探讨与分析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护理当中的作用.方法抽取该院在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精神科患者6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2例.利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对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治疗组.对患者的心理焦虑和抑郁、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所出现的护患纠纷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组精神科患者经护理后大多数患者未出现焦虑或仅出现轻度焦虑,而对照组患者经护理后大多数患者均存在轻中度焦虑情况,少数患者甚至出现重度焦虑,且治疗组患者心理抑郁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及护理前;在护患纠纷发生率上,治疗组为6.25%,对照组为21.88%,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精神科护理工作当中,采用人性化护理能够对患者的心理焦虑以及心理抑郁进行明显改善,患者的满意度也会大大提高,不仅和谐了护患关系,而且还使护患纠纷的发生率进一步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提高精神科开放病房患者陪护满意度的评价.方法:选择我院开放病房收治的精神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传统精神科专科护理措施,而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生活护理、健康知识掌握、出院指导、护士形象、病人受尊重、随时给与疑问解答、需要时给与安慰、护理环境、最终护理质量等方面的满意率均明显提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开放病房的应用,提高了患者陪护的满意度,增加了患者住院的依从性,对患者完成治疗和促进早日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当中,主要对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精神科收治的80例精神疾病患者当做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采取入院时间排列方式进行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中都有40例患者。护理方法上,对照组实施了常规方式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了人性化护理方法。最终在患者治疗后进行了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以此来判定两组的护理情况如何。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促使在精神科护理当中的实施,是一种提升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精神状况的重要方法,效果较为明显,因此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2010年10月~2012年11月期间我科室3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之上,提供人性化、优质护理,观察治疗及护理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在35例实行整体护理干预措施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当中,有32例患者得到了临床治愈的效果,临床治愈率约为91.2%;有3例患者临床治疗有效,但效果缓慢,要求转上级医院治疗.无一例死亡,治疗总有效患者为35例.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急性发作,病情发展相对比较快,临床护理存在一定的难度,因而对护理工作人员的要求也往往比较高,人性化护理措施不仅需要合理及时,同时也需要在护理工作中加强对患者的关怀,强化人性化性临床护理观念.人性化护理措施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泌尿外科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广东省清远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患者患者120例,对照组60例采用泌尿外科常规专业护理,观察组6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出院时所有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人性化护理措施对泌尿外科患者有积极地治疗意义,“服务态度”观察组好评为37/60(61.7%),对照组20/60(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责任心”观察组好评40/60(66.7%),对照组22/60(3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预期服务的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有利于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在精神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本院精神科在2014-2016年收治的200例住院的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并对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自从实施了优质护理服务,通过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整体满意度不断升高。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的提高住院精神科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徐倩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5):646-647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对精神病患者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共选取精神病患者143例,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基础护理及精神科专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一系列人性化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在平均住院时间、临床治愈、复发率、家属满意度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人文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护患纠纷和投诉、提高了满意度,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