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6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方法扩张型心肌病患60例,对比分析超声心动图与24h 12导联动态心电图。结果房性心律失常组较非房性心律失常组左心房明显扩大(P〈0.01),传导阻滞组较非传导阻滞组左心室明显扩大(P〈0.05),复杂(或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较非复杂(或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左心室明显增大(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并发房性心律失常与心房扩大有关,传导阻滞的发生与左心室扩大有关,复杂(或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左心室扩大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房超常传导(SNC)与房性心律失常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按常规行心内电生理检查,观察有无SNC发生及心房超常传导带与传导时间最大减少值。结果:有自发或诱发房性心律失常者(Ⅰ、Ⅱ组),SNC检出率较无自发或无诱发房性心律失常者(Ⅲ组)明显增加(P<0.05);36例有SNC者中20例(55.56%)有自发或诱发的房性心律失常,而39例无SNC者中仅8例(20.51%)有自发或诱发的房性心律失常,两者比较相差非常显著(P<0.005)。结论:SNC与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一种独特的房性心律失常?(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提高房性心律失常的一个新命名-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方法 总结38例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和电生理资料。结果 心律失常类型有房性早搏,短阵或持续房性心动过速,短阵和持续心房扑动,阵发性和持续性心房颤 动,且均为2种心上的房性心律失常并存,发现这些心律失常与肺静脉和腔静脉的肌袖有关,并将这种幅度肌袖电活动(肌袖产生的电冲动)引起的心律失常命名为“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可分为:(1)肌袖性房性早搏;(2)肌袖性房性心动过速;(3)肌袖性心房扑动;(4)肌袖性心房颤动;(5)肌袖性紊乱心房律。根据房性心律失常时的肌袖电活动特征及其与心房电活动的关系,可进一步分类为:(1)肌袖性房性早搏(驱动性-1:1,非1:1驱动);(2)肌袖性房性心动过速(驱动性-1:1,非1:1驱动;触发性);(3)肌袖性心房扑动(驱动性-1:1,非1:1驱动;触发性-峡部依赖性,非峡部依赖性);(4)肌袖性心房颤动(驱动性,触发性);(5)肌袖性紊乱心房律(驱动生,触发性)。结论 缠绕于肺静脉或腔静脉壁上的肌袖心肌组织发放的单个或连续,有序或无序的快速电冲击,可通过电生理特点,将其进行分类和命名,并探讨对于临床实践心电图学以及心电生理学的意义。供同道讨论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和JT间期离散度(JTd)的增加与室性心动过速、室性颤动(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测定冠心病(心绞痛型和心力衰竭型)患者中恶性心律失常组(22例)与无恶性心律失常组(30例)之体表12导联心电图的QTd及JTd。结果恶性心律失常组的QTd和JTd分别为72.7±23.1ms和72.8±21.9ms,明显高于无恶性心律失常组(38.2±16.8ms和37.1±16.2ms),差异显著(P<0.01)。如以QTd值>40ms或≥80ms分别预测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的可能,其敏感性分别为64.5%和100%,特异性分别为90.5%和63.8%,预测值分别为90.9%和100%。结论冠心病病人的QTd或JTd明显增加时,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提示检测QTd或JTd是预测冠心病病人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服用治疗量抑或亚治疗量抗心律失常药物(AAD)的治疗过程中,引起原有心律失常加重或者诱发新的心律失常称为AAD致心律失常(proarrhythmia)作用。自1989年心律失常抑制实验(CAST)结果公布后.AAD致心律失常的作用被认为是AAD引起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因而受到广泛重视,现证实不论是传统还是新型的AAD,均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其发生率与检测方法和药物特性有关,采用动态心电图或心电生理检查方法检出AAD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10%和20%,  相似文献   

6.
埋藏式自动心内除颤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90年代以来,心律失常诊治领域取得了下列重大突破:①过缓性心律失常因起搏器推广应用而基本解决;②绝大多数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和某些相对良性的室性心动过速(VT)被心内射频消蚀根治;③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ST)表明,现有抗心律失常药不仅对某些患者无效或不耐受,而且恶化原有心律失常或诱发新心律失常的机率高达5%~15%,甚至增加患者死亡率3倍;④埋藏式心内自动除颤器(ICD)改变了医学界对院外猝死无能为力的状况,使心脏骤停幸存者的第一年和第五年总死亡率分别从30%和几乎100%下降到10…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老年心悸病人的动态心电图改变。方法 通过动态心电图分析老年心悸病人(310例)及对照组(99例)与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心悸组SDNN及SDANN值降低(P〈0.05),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时域测值关系显示rMSSD增高,SDNN、SDANN降低(P〈0.01或P〈0.05)。结论 心悸本身并无特异性,但往往提示可能存在心律失常或神经官能症。  相似文献   

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律失常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探讨OSAS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我们对212例打鼾者行夜间多导睡眠图监测(PSG),呼吸紊乱指数(AHI)≥5为OSAS。分析PSG心电导联。结果:146例病人诊断为OSAS,其中82例OSAS病人发生心律失常(56.2%),包括早搏或心动过速、传导阻滞或二者均有。采用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呼吸(nC-PAP)7小时治疗严重的OSAS合并心律失常19例,其中治疗后心律失常完全消失者14例(73.7%)。OSAS病人的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非OSAS高(χ2=17.28,P<0.0001)。心律失常发生率与低氧及夜间呼吸暂停严重程度呈正相关。nCPAP有效治疗呼吸暂停的同时可逆转或改善心律失常。作者认为,低氧血症很可能是OSAS者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实施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以探求射频消融辅助药物治疗,预防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心房颤动(AF)或永久性AF患者的作用。137例患者被随机分为消融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消融组)或单独抗心律失常治疗(对照组)。在消融组中,对患者实施腔静脉-三尖瓣和左下肺静脉(PV)-二尖瓣峡部消融+环PV消融。  相似文献   

10.
心房起搏对病窦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摘要)耿仁义,朱中林病窦综合征(SSS)并发阵发性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患者,若房室传导功能正常,无心房明显扩大及静止心房时,心房起搏(AAI)并非是禁忌证,AAI起搏不但能控制或减少房性心律失常发...  相似文献   

11.
抗心律失常药致老年严重缓慢心律失常10例报告姜凤梅南京市玄武医院内科(210018)抗心律失常药用于消除或抑制异位节律,同时有可能抑制窦房结功能,引起传导阻滞或逸搏节律,从而使病情加重。多见于老年人,常规剂量的抗心律失常药便可引起严重的缓慢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2.
静注胺碘酮转复危重病并快速心律失常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各种危重病患者常合并心力衰竭(心衰)、呼吸衰竭或多脏器功能衰竭及电解质紊乱等,常因并发快速心律失常而危及生命。2002年1月-2004年6月,我们对32例危重病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在应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无效或禁忌时,静注胺碘酮复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提高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防治水平降低心脏性猝死率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提高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防治水平降低心脏性猝死率蒋文平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系指致命性心律失常,它包括:①心室率>230bpm的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②心室率逐渐加速的室速,有发展成心室扑动(简称室扑)或心室颤动(简称室颤)的趋势。③室速伴有严重血...  相似文献   

14.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徐楚材致心律失常作用(proarrythmia)是指抗心律失常药物引起的新的心律失常或使原有心律失常加重恶化。如室性早搏的频度增加,室性心动过速的速率加快,由非持续性室速变为持续性,由单形性...  相似文献   

15.
静脉注射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北京电力医院陈新根,张兰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心室颤动(室颤)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VA),是AMI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现认为,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滞剂(β阻滞剂)能减少或阻止AMI恶性VA的发生。本文...  相似文献   

16.
高洁  邵建华 《山东医药》1999,39(10):46-46
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型冠心病、心肌梗塞(MI)型冠心病、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冠心病,以及原发性心脏骤停型冠心病(猝死),均可合并各种过早搏动、各种心动过缓或过速,以及心房、心室的扑动和颤动。其中除猝死外,以急性心肌梗塞(AMI)合并心律失常对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安置ICD病人抗心律失常药的应用程心培,蒋逸风(上海海军411医院心内科上海200081)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ICD)能够降低恶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病人的猝死率已经得到基本肯定[1]。这类病人在安置ICD前,大多是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或虽然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8.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新认识(二)徐成斌(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34)致心律失常作用的常见表现致心律失常作用的表现大体分两类,即快速性心律失常及缓慢性心律失常[6,20]。快速位心律失常1.加重己有的心律失常(1)增加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9.
探讨影响小儿扩张型心肌病(DCM)预后的有关因素,以期提高疗效。总结了1984年至1994年间64例小儿DCM长期随访结果,分析发病年龄、心功能、心律失常、不同治疗等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心律失常组(n=21)1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75%、51%,低于无心律失常组(分别为97%、83%,P<0.05)。年龄、FS、卡托普利或激素使用与否对生存率未见显著影响。但激素组FS值显著低于非激素组(P<0.01)。18例存活≥5年者与同期收治的其余病例(n=38)相比,年龄较小,卡托普利使用率较高(P值均<0.05);其FS值除1例缺失外,全部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Cox风险度回归分析示,心律失常为影响生存的主要指标(P<0.05)。结论:心律失常为小儿DCM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FS的动态改变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0.
心力衰竭中的室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力衰竭中的室性心律失常(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刘霞,戚文航)1概述心力衰竭病人中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很高,二者互为因果加重病情,其处理是临床难题之一。心力衰竭时,室性心律失常的严重或复杂程度与心力衰竭病情间存在一定关系。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