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亨利(William Sydney porter)20世纪初世界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作为当代短篇小说先驱,他在文学界特别是对美国短篇小说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欧亨利是一个多产作家,在他的短篇小说中主题、语言、情节、结局都显示出欧亨利式的风格,但最突出的特点莫过于他的幽默写作风格。本文旨在通过语言、结尾、修辞三方面来分析他的独特幽默写作风格,并对此写作风格的作用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美国作家欧·亨利是伟大的短篇小说家。他的创作风格特别是以曲折的故事情节与出人意料的结局而闻名于世。在小说语言方面,多用修辞语言使故事愈发生动,愈发诙谐幽默,。本文拿《警察与赞美诗》小说为例进一步探讨了欧·亨利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欧·亨利,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他的小说常以“含泪的微笑”来抚慰生活失意的小人物的心灵创伤,善于运用夸张,嘲讽,双关等幽默手段。尤其体现欧亨利小说特色的的是他的小说常在故事末尾笔锋一转转让主人公的命运突然起意想不到的变化,在看似荒唐的结局中给读者以深层的思索和启迪。这一巧妙的构思方法被誉为“欧·亨利手法”。  相似文献   

4.
欧·亨利,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他的小说常以“含泪的微笑”来抚慰生活失意的小人物的心灵创伤,善于运用夸张,嘲讽,双关等幽默手段。尤其体现欧亨利小说特色的的是他的小说常在故事末尾笔锋一转转让主人公的命运突然起意想不到的变化,在看似荒唐的结局中给读者以深层的思索和启迪。这一巧妙的构思方法被誉为“欧·亨利手法”。  相似文献   

5.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的欧·亨利以其幽默诙谐的艺术风格为人所知。他的《红酋长的赎金》在叙事上幽默风趣,情节结构上新颖独特,结局出人意料,具有典型的"欧·亨利"式的幽默。本文试从结构主义的角度寻找该小说中的二元对立项:绑匪与人质,得与失,预期与现实。结合小说的情节来分析每组二元对立项如何相互联系,以解读欧·亨利的幽默艺术,进而探寻他的幽默手法如何与二元对立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6.
李征华 《科技信息》2011,(14):I0166-I0166
框架理论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模型,揭示了人类复杂的认知机制。"欧.亨利式结尾"是出现在欧.亨利短篇小说作品中的一种文学写作手法。本文尝试以框架理论来分析"欧.亨利式结尾"内在的认知因素,以期对读者鉴赏和创作文学作品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从翻译方法和翻译评价两个主要层面,对王仲年先生所译的欧.亨利短篇小说中译本进行了研究,来探讨幽默的翻译问题。通过对译本中译例分析,本文作者试图找出在幽默的翻译过程中,使译文达到与原文最贴近最自然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欧·亨利是美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而《四百万》是他的代表作品,在他的短篇小说集《四百万》中,欧·亨利不仅以浓郁的生活气息,而且以精湛的艺术表现手法吸引着读者。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了解欧·亨利的作品,就难以全面了解美国当代文学;而不熟悉《四百万》,也就难以了  相似文献   

9.
花娟 《科技信息》2012,(4):192-192
短篇小说《赶牲畜人的妻子》是澳大利亚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和诗人亨利.劳森的代表作。本文将从主题、人物刻画和语言风格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探究这部作品的杰出之处。  相似文献   

10.
欧·亨利小说的结尾是极具个性和艺术表现力的,其众多佳作的结尾完全可以作为世界短篇小说结尾的范例。而余华则是中国当代作家中对短篇小说理解颇为深刻的作家之一。本文将两者结尾进行比较研究,挖掘出他们短篇小说结尾设置上的艺术闪光点,并以欧·亨利小说的结尾设置为参照,探索发现出余华小说的特性,进而总结出两者背后广阔的文艺共鸣。  相似文献   

11.
从欧·亨利小说看美国社会“精神生态伦理失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亨利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之一。透过他的短篇小说,可以看到美国社会中存在着种种"精神生态伦理失衡"现象。其中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下层民众因内心极度压抑而导致的变态心理、家庭中扭曲的夫妻关系以及社会中大量"多余人"的出现等。解析欧.亨利作品中的这些"精神生态伦理失衡"现象将为我们建设一个生态和谐的新型社会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2.
文章立足于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以文本分析、解构主义和对比研究的方法,挖掘其短篇小说的多元艺术空间:故事性、戏剧性、反讽性和人性化,彰显其小说独特的借鉴意义和不容置疑的权威地位。  相似文献   

13.
王朔是近年崛起颇有影响但又很有争议的作家。在作品语言上,他集各种幽默表现手段于作品,利用变异、悖境、歧解、反套、岔断、杂糅等,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幽默语言特色,风格独特,手法奇巧。  相似文献   

14.
刘霞 《科技信息》2009,(6):126-126
海明威一反以往浮华、曲折的语言风格而在文坛上独树一帜,他的语言简练生动、凝重深厚,其写作风格引起一场文坛革命。海明威一生奉行的是他自己提出的"冰山原则",本文从《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这篇短篇小说的人物简短的对话,叙述主体的隐退,"零度结尾"三方面来谈谈海明威如何体现其"冰山原则"中的八分之七部分——也就是在其小说创作中最为重要的被隐藏在水面之下的部分。  相似文献   

15.
幽默是英语中的一种重要的语言表达风格,它能给听读者以奇特的艺术享受,赋予语言以活力。幽默语言产生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内容、语境等方面的原因外,还在于它借助了一定的修辞手法。本文探讨了幽默与修辞的关系,分析了辞格运用对于幽默语言产生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解析了小说《二十年后》的思想内涵及社会价值,认为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在“含泪的微笑”背后,表达出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美国社会的深刻批判。  相似文献   

17.
作为十九世纪后期的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一直以其幽默诙谐的写作手法而著称。本文以文体学为参照,对短篇小说《三万元遗赠》在叙事过程中表现出的幽默进行阐释,发现马克·吐温对幽默的建构体现在词汇、句法和修辞三个层面。该阐释为文学作品的研究找到了语言本体上的支撑。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幽默大师和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土温,被认为是一个世界文学巨匠。他的幽默对其后辈文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批评家对此亦高度重视并就此提出了不同的阐释。然而,幽默在马克·土温后期的作品里非但消失殆尽反而被辛辣讽刺所取代。马克·土温为何改变了他的写作风格和人生态度?什么原因导致了他的这种巨变?紧紧围绕上述问题,文章从社会影响和个人遭遇两个方面分别分析了引起马克·吐温写作风格和人生态度改变的原因。旨在就他的这些改变提出理性分析,从而使其作品更加通俗易懂。  相似文献   

19.
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是美国文坛一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英年早逝,创作领域却涉及诗歌、短篇小说和文学评论,他因古怪而另类的创作风格被拒于当时的文坛主流之外,却因其作品中展现出的强烈的现代文学色彩而逐渐被后人所欣赏。有人对他推崇备至,有人对他嗤之以鼻,但爱伦坡终因其原创性极高的写作风格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独特的地位。爱伦坡的美学思想和文学主张与俄罗斯形式主义的观点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尤其是他的作品在人物塑造、语言风格、叙事方法等层面都进行了陌生化处理,这使他的作品在当时的读者看来古怪而另类,却也因此具有了一种晦涩而又充满魅力的特色。该文试图对其短篇小说中人物塑造的陌生化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檀香刑》是莫言走向民间写作立场的发轫之作,其实,在它之前的众多重要作品中,同样蕴涵着民间写作的特征。这在他作品中的语言风格、叙事风格、叙事视角、艺术手法等方面都有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