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长期的酿造工业实践,使人们认识到多年发酵的老窖对产品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窖龄越老,酿出的酒香味越浓,而且处于老窖不同位置的酒醅所蒸馏出的酒品质也大不相同。所以泸型酒厂有“千年老窖万年糟”的说法。近年来,随着微生物在酿造过程中的作用的深入研究,“老窖”的秘密已逐步为人们所认识。其主要原因是在窖泥中栖息着多种微生物,它  相似文献   

2.
吴衍庸 《酿酒科技》2005,(10):110-112
泸州老窖有400多年的窖龄,老窖是一个微生物资源宝库,富集嫌气芽孢杆菌、甲烷菌、丁酸菌、乳酸菌、硫酸盐还原细菌、硝酸盐还原细菌等,特别是梭状芽孢杆菌较多。对老窖资源的开发、创新研究,取得了“香泥”培制、“人工老窖”、“二元发酵”等重大科研技术成果,这些技术成果在全国泸型酒生产中的推广应用,为泸型酒快速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罗维  相玉珍  崔世亮  许聪 《酿酒》2003,30(5):28-30
0 前言 浓香型白酒在生产中素有“百年老窖出好酒”之说,为揭示“百年老窖”出佳酿的奥秘,自六十年代开始,我国开展了浓香型酒与窖泥微生物的关系研究,发现老窖中栖息的己酸菌就是老窖发酵生香的一种主要功能菌。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白酒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无论是白酒风格质量还是传统酒文化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不论是在物质还是在精神上都丰富了消费者的享受。笔者认为:白酒是文化的载体,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适量饮酒,有益健康;过量饮酒,有损健康”是正确的;窖龄越长,发酵产酒质量越好;“酒龄酒”只是企业产品的质量标识和经营决策,而非完全骗术;市场经济发展初期,我们应宽容和耐心对待激烈竞争中的白酒业。(孙悟)  相似文献   

5.
强化窖泥贴附结构,提高曲酒产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国 《酿酒》1997,(4):35-36
强化窖泥贴附结构,提高曲酒产质量魏国(山东泰安酿酒总厂生产科技处;271000)“百年老窖出好酒”,浓香型曲酒生产离不开老窖这一特殊的发酵容器,窖泥恰恰又是老窖的根本,由于长期连续的酿酒发酵中产生的有机酸、酯、醛、醇类及CO2等浸润深入窖泥中,逐渐富...  相似文献   

6.
人工老窖的培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人们很早就发现,浓香型白酒的质量、香味直接和泥窖的窖龄有关。窖龄越长,酒质越好,老窖产好酒。但是,一个新建的泥窖,要达到老窖的标准,需要经过漫长的岁月,长则几十年,短则十数年。显然,依靠自然老熟的泥窖发酵,势必影响名优白酒产量的提高。为此,60年代中期,四川、安徽、江苏等省开始对窖泥微生物的种类、性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老窖泥中栖息有大量的嫌气性梭状芽孢杆菌,并进一步弄清了它的习性。  相似文献   

7.
来稿摘刊     
来稿摘刊浓香型酒质量的讨论李绍兴四川泸州老窖股份公司科研所(646000)质量较好的浓香型酒,其己酸乙酯含量相对较高,这是浓香型酒的基本特点。影响质量的因素许多:①窖龄的长短,老窖酒优于新窖。②发酵期长的酒质好。③酒质好的母糟、黄水中酸度都偏高,老窖...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泸型酒不同窖龄窖池的酒醅在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指标变化情况,对不同窖龄窖池不同空间层次的酒醅进行理化指标(水分、酸度、还原糖含量、淀粉含量、乙醇含量)分析检测与变化规律探究,可以更准确地为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更好的指导实际生产。研究结果表明,在泸型酒发酵过程中,随着淀粉的不断消耗,酒醅酸度、水分、乙醇含量逐渐上升,还原糖含量先上升后降低;老窖池不同空间层次的酒醅水分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各层次的酒醅酸度普遍高于新窖池;在第7~21天新窖池下层酒醅的还原糖含量普遍高于上层、中层,在发酵后期老窖池的上层酒醅还原糖含量高于中、下层;新、老窖池的乙醇含量呈现前期上升后期缓慢降低的趋势,但新窖池上层的乙醇含量在发酵第56天后因有机酸含量低,酯化反应底物不足,出现积累现象。  相似文献   

9.
黄芳 《酿酒科技》2008,(2):60-64
浓香型曲酒独特的生产工艺特点是“泥窖固态发酵、续糟配料、混蒸混烧……”。窖泥是浓香型曲酒酿造的基础。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窖泥配方,有的放矢地定向富集培养老窖泥中的有益微生物,经过2次发酵,加速窖泥老熟过程,培养出优质人工老窖泥,合理应用到浓香型曲酒的窖池改造中,可显著提高浓香型曲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浓香型白酒的生产普遍存在着老窖“退化”、酒质下降的问题,尽管采取了“防止”、“活化”、“更换”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期依然不长。因此,其生产规模虽然在不断扩大,新建厂如雨后春笋,林立各处,但名优酒产量仍然较低。如1984年全国名优白酒产量为5万吨,仅占总产量的1.58%。对此,我们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现简述如下,借以向专家们请教。老窖的“退化”所谓老窖“退化”,就是经配制培养、建窖投产、进行多轮次发酵后的老窖窖泥的  相似文献   

11.
湘泉酒是以小曲培菌糖化,大曲续 发酵,老窑生香。窑泥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湘泉酒质量。对湘泉窑泥进行了分析、研究,改进了窑泥原配方,增加了己酸菌液、丁酸菌液、老窑泥培养液、碳铵、磷肥,并将窑泥功能菌用海藻酸钠包埋固定作菌种,窑泥经60d培养,功能菌芽孢杆菌的数量增加了几十倍,接近了老窑泥。生产的酒特优率第三轮可达65%,接近老窑水平。(君健)  相似文献   

12.
论提高泸型酒质量的三大微生物技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吴衍庸 《酿酒科技》2002,(5):22-22,25
己酸菌、甲烷菌二元发酵,酯化酶生香,生香功能曲这3项微生物技术是提高泸型酒质量的有效技术。(1)己酸菌、甲烷菌二元发酵培泥技术即“人工老窑”微生物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使泸型酒己酸乙酯含量 及优质品率有很大提高。(2)从泸型酒麦曲中筛选出酯化功能菌,加上霉菌和酵母的优良菌系,制成生香功能曲。使用该强化大曲不仅能提高出酒率,而且减少用曲量。(3)酯化生香酶工程技术模拟老窑发酵生酯,采用窖外酸、醇酯化生酯,酶在溶剂中直接反应,可提高酒质,创新白酒香型。(陶然)  相似文献   

13.
窖泥是浓香型白酒的基础。人工老窖技术推进了浓香型白酒的发展。北方人工老窖在长期使用中出现窖泥功能退化现象,其原因与窖泥配方、培养方法、窖池养护有直接关系。针对北方气候特征,采用适宜、科学的方法生产人工窖泥,应用于老窖的改造,结果表明,培养的新窖泥对提高酒质和产量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利用从洋河老窖泥中分离出的优良菌株作为菌种,进行优化、扩大培养,制作人工老窖泥,进行窖池改造。改造后的窖池与未改造的窖池比较,结果表明,窖泥感官和理化指标及产酒产量、质量、出酒率、优级酒率得到明显提高;窖池产酒的主体香味成分己酸乙酯和乳酸乙酯含量提高较大;窖池的改造给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孙悟)  相似文献   

15.
张群 《酿酒科技》2006,(2):56-57
干制活性窖泥功能菌可应用于浓香型大曲酒生产过程中的窖池建设、窖泥培养、发酵过程。生产实践表明,采用干制活性窖泥功能菌成本低,简便易行,抗杂菌,胜能强,较人工培养已酸茼液节省水、电、汽、人工及培养设施,所产酒质绵甜爽口、回味悠长,具有典型的浓香型大曲酒风格。  相似文献   

16.
窖池是生产浓香型大曲白酒的重要前提条件,窖池、窖泥中生长着种类繁多、功能各异、有益于酿酒的微生物茵群落,只有具备优质的窖池、窖泥,才能生产出优质的好酒。只有严格按要求选择建窖环境、材料,窖池形状和大小合理,窖泥培养配方、方法合理,养护好窖池、窖泥,控制好窖泥感官、理化标准,控制好入窖糟醅的入窖发酵工艺,操作规范,就能生产出高产优质酒。  相似文献   

17.
陈生碧 《酿酒科技》2006,(11):59-60
浓香型大曲酒主要是以高粱等淀粉物质为原料,采用大曲作为糖化、发酵剂,经固态发酵和蒸馏而成的一种饮料酒。提高浓香型大曲酒质量和出酒率的技术措施主要有:设计合理科学的窖池、窖形、窖容;配造、培养和应用成分及营养丰富的人工老窖泥;加强窖池的退化预防与养护,规范工艺操作、强化窖池管理、制备己酸茵液和营养液、做好窖池的日常养护,促进窖泥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发酵质量、酒醅出酒率和酒质。(孙悟)  相似文献   

18.
窖泥微生物群落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9,他引:4  
窖泥微生态系统是由厌氧异养菌、甲烷菌、己酸菌、乳酸菌、硫酸盐还原菌和硝酸盐还原菌等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微生物共生群落系统。在该微生物群落中随窖池层次分布顺序的不同和窖泥的化学生态的不同,菌类菌种呈现明显的区别。浓香型白酒的固态发酵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微生态群落的演替过程和各菌种问的共生、共酵、代谢调控过程。该过程不但对微生态群落中的菌种演替具有反馈抑制作用,而且直接影响白酒的产量和质量。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生态学理论,对人工窖泥培养和提高白酒固态发酵质量具有指导意义。(孙悟)  相似文献   

19.
通过提高窖帽高度、增加投料量及适当延长发酵周期,结合对新窖池发酵过程中糟醅微生物区系变化进行监测.发现相对于普通高度窖帽的窖池,酵母茵的存活时间明显较长,酒精发酵时间得到相应延长,细菌的存活率较高,强化了产酯生香;3口不同封窖高度的窖池中霉菌数量相差不大,发酵30d后,已经难以检测到霉菌的存在。比较封窖高度为60cm、110cm、160cm的窖池,其出酒率分别为24.4%、26-3%、26.7%,优质率分别为35.4%、38.1%、39.8%,皆是随封窖高度的提高而升高,尤以优质品率提高明显。结果表明,增加窖帽高度可影响窖内微生物区系而提高出酒率,特别是优质酒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