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例伴印戒细胞样细胞和神经节细胞分化的中枢神经系统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诊断与鉴别诊断,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男性患者,29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并渐进性加重,伴双眼视力下降.MRI检查右侧额叶近中线灰白质区占位性病变伴出血.手术中可见肿瘤瘤体主要位于右侧额叶,小部分沿胼胝体浸润至左侧额叶,大小约为4.50 cm×5.00 cm×5.00 cm,与正常脑组织边界不清;肿瘤呈实性、灰红色、质地柔软、血液供应丰富.光学显微镜观察肿瘤主要由胶质分化的细胞组成;肿瘤细胞排列呈实性片状,散在单核或多核瘤巨细胞,可见周围有肿瘤细胞呈假"栅栏"样排列的小灶性坏死及呈肾小球样的间质血管增生;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异型性、细胞核深染以及核分裂象;部分肿瘤细胞呈印戒细胞样细胞和神经节细胞分化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细胞胞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微丝蛋白、巢蛋白和蛋白基因产物9.5表达阳性,部分肿瘤细胞胞质嗜铬素A和突触素表达阳性,肿瘤细胞胞核P53蛋白表达阳性,Ki-67抗原标记指数(MIB-1)为20%~30%.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胶质母细胞瘤是恶性程度最高的星形细胞肿瘤,也是中枢神经系统好发的肿瘤,但伴印戒细胞样细胞和神经节细胞分化的胶质母细胞瘤临床少见,好发于成年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患者 男,71岁.头痛、左侧肢体乏力2个月.CT示右侧颞叶占位病变(图1).全麻下经右颞入路开颅占位病变切除术,术中见脑压高,脑水肿明显,右颞有一约5.6 cm×4.5 em ×4.2 cm的肿瘤,有囊性变,囊液清,肿瘤呈淡黄色,质地中等,无包膜,与周围脑组织边界不清,且与颞极硬脑膜粘黏,肿瘤血供丰富,不易吸除,术中出血较多.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提示肿瘤主要由两种成分组成:一种为胶质母细胞瘤,另一种为肉瘤成分.免疫组化结果提示:胶质母细胞瘤部分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Ki-67阳性细胞约40%,结蛋白Desmin(-)、SMA(-)、细胞角蛋白CK(-);肉瘤部分GFAP(-)、波形蛋白Vimentin(+)、S-100(-)、上皮膜抗原EMA(+),Desmin(-)、SMA(-).病理诊断:(右颞叶)胶质肉瘤(WHOⅣ级).术后随访5个月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应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RT-PCR)检测parkin基因外显子重排突变的技术平台,应用该技术对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早发型帕金森综合征(autosomal recessive early-onset parkinsonism,AREP) 家系进行parkin基因外显子重排突变分析.方法 应用SYBR GreenⅠRT-PCR技术对32个中国AREP家系进行parkin基因外显子重排突变分析.结果 14个家系先证者存在parkin基因外显子重排突变,其中3个为纯合缺失突变、3个为复杂杂合缺失突变和8个杂合缺失突变,未发现外显子重复突变,突变主要累及第2~4号外显子.结论 建立了应用SYBR GreenⅠRT-PCR技术检测parkin基因外显子重排突变的基因检测平台;中国AREP 家系的parkin基因外显子重排突变频率为43.8%,与国外报道相似.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并分析2例中国汉族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患者TSC2基因突变特点。方法采用直接测序法对31个家系的34例TSC患者及其父母33名进行TSC1基因和TSC2基因全长编码外显子基因检测。测序后发现第25家系先证者为TSC2基因外显子40的框内移码突变5238-5255 del 18 bp,第11家系先证者为TSC2基因外显子23错义突变Arg905Trp。进一步采用变性凝胶电泳及内切酶技术在患者与120名正常对照中检测这两种突变。结果第25家系先证者外显子40出现5238-5255d el CATCAAGCGGCTCCGCCA突变,导致6个氨基酸缺失的框内移码突变(1746-1751del His-Ile-Lys-Arg-Leu-Gly),第11家系先证者外显子23出现2713 C>T(Arg905Trp)错义突变,2713位碱基由胞嘧啶(C)改变为胸腺嘧啶(T),导致第905位氨基酸精氨酸被色氨酸替代。120名正常对照未检测到这两种突变。结论TSC2基因5238-5255 del 18 bp及2713 C>T突变为两种致病性突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因常染色体SURF1基因突变所致Leigh综合征患儿及其家系的临床与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收集39例Leigh综合征患儿及其家属的外周血白细胞脱氧核糖核酸(DNA),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SURF1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序列,进行正反向序列测定检测突变,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验证测序结果,并与100名健康成人对照。结果39例Leigh综合征患儿中有5例(12.8%)SURF1基因外显子7存在604G→C杂合性错义突变。5例患儿(男3例,女2例)均因智力或运动障碍于出生后8个月至9.8年来院就诊。其中3例患儿的父母接受了SURF1基因突变分析,发现双亲中一方SURF1基因存在604G→C杂合性错义突变,而另一方及健康对照的相关外显子序列未发现异常。结论我们首次报道了5例SURF1基因604G→C杂合性错义突变导致Leigh综合征的患儿及其家系,频度高达12.8%,提示该突变可能是中国人的热点突变。我们的研究将有助于今后Leigh综合征患者的诊断和遗传咨询。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1例腺样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经过,总结此类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与结果男性患者,63岁,临床表现为口角左偏10余天。头部MRI增强扫描提示左侧额颞叶占位性病变,考虑转移瘤可能性大。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显像未见恶性肿瘤征象。行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超声引导下左侧额颞叶占位性病变切除术,于手术显微镜下全切除病变。组织学形态观察,肿瘤细胞呈片状或巢状多中心生长,部分肿瘤区域黏液丰富;肿瘤细胞呈条索状、筛状、腺腔样或乳头状排列;肿瘤细胞胞质较少,胞核大小较一致、呈圆形或卵圆形、核深染,偶见明显核仁;可见肾小球样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细胞胞质弥漫性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波形蛋白和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胞核表达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和P53,胞质和胞核表达S-100蛋白,胞膜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不表达细胞角蛋白、上皮膜抗原、癌胚抗原、甲状腺转录因子-1、CD31、CD34、CAM5.2和异柠檬酸脱氢酶1,Ki-67抗原标记指数约为76.80%。最终病理诊断为腺样型胶质母细胞瘤。术后12 d因呼吸功能和循环功能衰竭死亡。结论腺样型胶质母细胞瘤临床极为罕见,明确诊断依靠特异性组织形态学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应注意与转移性腺癌相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弥漫性半球胶质瘤(DHG)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病理特征。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 2023 年 5 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切除或立体定向活检 的 27 例 DHG 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采用苏木素 - 伊红染色及免疫组织化 学染色检测肿瘤细胞特征性的蛋白表达;采用二代测序 + 焦磷酸测序的方法检测肿瘤分子病理学特征。 结果 27 例 DHG 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 22.5 岁;男性占 59.3%(16/27);24 例肿瘤主要位于单侧额、顶、 颞叶,仅 3 例位于双侧大脑半球。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27 例肿瘤形态学上 5 例呈星形细胞瘤形态, 17 例呈胶质母细胞瘤形态,1 例呈胶质母细胞瘤伴节细胞样分化,4 例呈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形态。免 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27 例肿瘤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染色均为弥漫阳性,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 2 蛋白阴 性表达,α- 地中海贫血 / 精神发育迟滞综合征 X 染色体相关基因表达缺失,p53 蛋白呈错义突变或无义 突变表达,异柠檬酸脱氢酶 1 R132H、异柠檬酸脱氢酶 2 R172K、H3K27M、BRAF V600E 蛋白均呈阴性 表达,24 例肿瘤细胞核不同程度地表达 H3.3G34R 蛋白,3 例肿瘤弥漫性表达 H3.3G34V 蛋白。Ki67 增殖 指数 3%~80% 不等。分子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所有肿瘤均出现H3F3A基因H3.3 G34(35)突变,23 例 伴ATRX缺失,27 例均伴TP53突变。随访 2~24 个月,其中 5 例在确诊 10~24 个月后死亡,中位无进展 生存期为 6.5 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 11 个月,5 例失访。结论 DHG恶性程度高,尽管全切或近全切 病变加放疗或化疗,患者仍很快复发进展或死亡。因此,对于DHG进行免疫组化及分子病理检测是必 要的,更有利于对DHG患者的积极治疗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 (dopa responsivedystonia,DRD)三磷酸鸟苷环化水解酶Ⅰ(guanosinetriphosphatecyclohydrolaseⅠ, GCH1)基因编码区的突变。方法 对 2个DRD家系的 5例患者和 6例散发患者及其 18名亲属和 20名健康对照者的GCH1基因编码区进行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PCR SSCP)分析;对PCR SSCP异常的外显子进行PCR产物直接测序,若患者 6个外显子PCR SSCP均无异常,则对所有外显子测序;为了确证突变,引入SphⅠ限制性内切酶位点进行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分析。结果 在 1个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DRD家系中发现 1个新的杂合型点突变(A224G)。此突变位于 1号外显子,由酪氨酸错义突变为半胱氨酸(Tyr75Cys), 20名健康对照者等位基因无此突变。另 1家系和其他散发患者在GCH1基因编码区未发现基因突变。序列分析提示与 2号外显子邻近的 1号内含子部分和与 3号外显子邻近的 3号内含子部分存在基因多态性。结论 我们描述了一个新的错义突变Tyr75Cys,GCH1基因编码区突变能解释部分DRD患者的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先天性肌强直(MC)一家系的临床特点及CLCN1基因部分外显子位点突变的情况。方法收集广西壮族自治区1例MC患者的临床及家系资料,提取家系成员和对照组(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体检者6名)的外周静脉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部分CLCN1基因,测定该基因第3、5、8、13、14、15、16号外显子序列,并对突变位点进行分析。结果 MC患者的6名家系和对照组成员的PCR扩增凝胶电泳分析表明,同一引物对应各样本条带均无显著差异;CLCN1基因被测序的第3、5、8、13、14、15、16号外显子序列均未发现有突变位点。结论该MC患者及家系中患者的MC致病基因位点未位于CLCN1基因这7个外显子序列上,需要对CLCN1基因全外显子序列进行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53、PTEN、Ki-67蛋白在原发性和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差异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人原发性和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标本及正常人脑组织标本中P53、PTEN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上述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在正常脑组织标本中,PTEN蛋白阳性率为100%;P53和Ki-67均表达阴性。原发性和继发性胶质瘤标本中,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28.6%、62.5%;PTEN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8.5%、37.5%;Ki-67蛋白阳性率分别为35.7%、68.8%。P53和Ki-67在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与正常脑组织之间表达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P53、PTEN和Ki-67蛋白在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和正常脑组织之间以及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和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之间表达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 P53、PTEN及Ki-67蛋白在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三者表达可为判断不同类型胶质母细胞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结节性硬化症TSC2基因突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结节性硬化症(TSC)致病基因TSC2突变方式.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对TSC一家系4例TSC患者(其中1例疑似)、1例散发性TSC患者外周血TSC2的41个外显子进行检测,并与家系中健康对照组和无血缘关系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此1家系中4例TSC患者(包括1例疑似)的TSC2基因外显子33发生了1346丝氨酸(S)→脯氨酸(P)(4037T→C)错义突变,1例散发性TSC患者及两健康对照组未检测到TSC2基因突变.结论 在TSC患者中TSC2外显子33错义突变(1346S→P,4037T→C)是一种尚未报道的新发现的基因突变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个家系遗传3代以上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痉挛性截瘫(AD-HSP)的临床特点及其与spastin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对2个AD-HSP家系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总结所有患者临床特点,并应用PCR技术结合DNA序列分析方法,检测2家系先证者spastin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2家系中所有患者均具有HSP的典型表现,PCR-DNA序列分析2例先证者spastin基因的17个外显子均未发现有异常突变。结论:2家系HSP患者具有典型的AD-HSP临床表现,并非spastin基因外显子突变所致。  相似文献   

13.
正1病例资料39岁男性,因渐进性右侧肢体乏力1个月于2018年11月29日入院。入院体格检查:意识清楚,跛行入院;右侧上肢肌力Ⅲ级,右下肢肌力Ⅳ级,右侧肢体肌张力高;左侧肢体肌力及肌张力正常;右侧肢体病理反射阳性。外院颅脑CT及MRI示左侧额顶叶囊性占位性病变(图1A~C),考虑胶质瘤。12月7日,在全麻下行左侧额顶叶颅内囊性占位病变切除术。术中切开脑膜后,见淡黄色液体流出,压力较高;液体释放后,见大小约8 cm×6 cm×8 cm囊腔,脑组织表面光滑;翻开脑膜后,见异常组织附着,大小约3 cm×2 cm×2 cm,血供一般,质脆,和脑组织边界清楚;电凝肿瘤周边供血,  相似文献   

14.
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的早老素-1基因突变三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早老素-1基因突变在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F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美国国立神经病、语言机能障碍和卒中研究所及阿尔茨海默病和相关疾病协会(NINCDSADRDA)AD诊断标准对AD家系的三代人共23名进行筛查和诊断,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变性高效液相(DHPLC)和DNA序列分析技术对该家系以及对照组的早老素-1(PS-1)基因第4、5号外显子进行检测。结果 家系23名中有3例被确诊为FAD。研究发现这3例FAD患者的PCR-SSCP泳动发生异常,又经DHPLC检测有双峰出现,提示有突变存在的可能。最后经DNA序列分析确认,PS-1基因第4号外显子的97号密码子发生了GTG→TTG错义突变(289位点发生G→T突变),此密码子的氨基酸由缬氨酸变为亮氨酸(Val 97Leu),第5号外显子未发现突变。家系内健康人及对照组的第4、5号外显子经以上检测也未发现突变。结论 该AD家系中的AD患者存在早老素-1第4号外显子的突变,此突变点与中国人FAD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DMD基因新发错义突变导致的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一家系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与结果采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对1例25岁男性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进行基因检测,Sanger测序进一步验证患者之母和妹DMD基因c.4449T G(p.Asn1483Lys)位点,并结合患者及其家族成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及其两位舅父具有相同的临床表型,双小腿肌肉呈假性肥大,双下肢近端肌萎缩和肌无力,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升高。患者基因检测DMD基因外显子34c.4449T G(p.Asn1483Lys)为错义突变,经检索为新发突变,其母和妹为携带者,结合患者两位舅父临床表现,确诊为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该家系为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家系且存在该基因突变位点的共分离现象。结论 DMD基因外显子34 c.4449T G(p.Asn1483Lys)为新发错义突变,丰富了DMD基因突变谱,为该家系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人胶质母细胞瘤中Ki-67及TopoisomeraseⅡ(TopoⅡ)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胶质母细胞瘤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低表达的胶质母细胞瘤标本60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Ki-67和TopoⅡ的表达,研究其相关性.结果 在MGMT低表达的胶质母细胞瘤中,Ki-67与TopoⅡ表达呈正相关(γ=0.83,P<0.05).对本组标本来源的60例胶质母细胞瘤病人随访12-23个月,其中死亡38例,肿瘤复发46例.结论 Ki-67和TopoⅡ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强度相对一致;其表达能客观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和恶性程度,且可能影响胶质母细胞瘤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道1例临床罕见的Ⅱ型亚历山大病病例,总结临床表型和基因型特征,扩展Ⅱ型亚历山大病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谱。方法与结果男性患者,41岁,发作性右侧肢体僵硬10年,表现为右侧痉挛性偏瘫步态、双侧锥体束征;头部MRI可见双侧延髓、延髓脑桥交界区和上颈髓呈长T_2信号影,双侧侧脑室旁白质轻度脱髓鞘;激素冲击治疗无效,抗癫药物部分有效。基因检测患者及其母存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基因杂合性缺失突变[c.del1044~1079GTACCAGGACCTGCTCAATGTCAAGCTGGCCCTGGA(p.E348DdelY349~D360)],为新发突变。明确诊断为Ⅱ型亚历山大病,该家系证实为Ⅱ型亚历山大病家系。结论 GFAP基因缺失突变为新发突变,扩大了Ⅱ型亚历山大病的基因突变谱。同一家系中不同患者的临床表型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例先证CADASIL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家系研究及基因检测进行分析,通过家系分析结合基因检测揭示该家系的遗传特征,结合文献资料探讨CADASIL的诊断和治疗进展。结果先证患者以反复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为主要临床表现,头颅MRI提示双侧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桥脑多发腔隙性梗死灶。家系分析4代34人中有13例CADASIL患者,症状轻重不等,已有8例患者可能因该病死亡,现患病者5例;另有头晕及一过性肢体无力症状2例,未经诊治。基因检测提示NOTCH3基因的第4号外显子点突变。结论该CADASIL患者及家系中患同病者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家系分析和基因检测对CADASIL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可揭示该病的遗传特征。  相似文献   

19.
研究背景分析一中国汉族家族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家系的致病基因和相关临床资料。方法采用DNA序列技术对先证者(Ⅲ3)进行CACNA1S、SCN4A、KCNE3全基因组筛查,针对检测到的变异进一步检测家系中其他患者和无症状家系成员是否存在相同基因突变,经对临床资料分析以确定相关基因突变是否为致病性突变基因。结果先证者(Ⅲ3)及家系中其他患者(Ⅱ1、Ⅲ4、Ⅳ3)均检测到CACNA1S基因IVS25-194C/T突变,而无症状家系成员(Ⅲ1)未检测到该突变;该家系成员(除Ⅰ1)均检测到SCN4A基因IVS18-130G/A突变,该位点位于内含子区域且有症状和无症状家系成员同时出现;先证者(Ⅲ3)和无症状家系成员(Ⅲ1)同时检测到SCN4A基因外显子12区域c.1984GA突变,系错义突变(V662I),但家系中其他患者(Ⅱ1、Ⅲ4、Ⅳ3)均未发现该位点突变。结论结合临床资料和生物信息学预测,推测CACNA1S、SCN4A、KCNE3基因突变均非该家系致病性突变基因。但该家系资料丰富了我国原发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家系的临床和基因数据库。除KCNE3、CACNA1S和SCN4A基因外,中国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家系可能存在新的致病基因突变,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新发胶质母细胞瘤中肿瘤不同部位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关系及区域差异性.方法 在30例新发胶质母细胞瘤肿瘤不同部位采取2~4块标本,其中5例在术中神经导航引导下采取.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标本中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免疫组化法(IHC)检测组织切片MGM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43.56%(44/101)检测肿瘤组织中出现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免疫组化检测(阴性,细胞弱着色<10%或细胞无着色;弱阳性,10%≤细胞着色≤50%;强阳性,细胞着色>50%)发现MGMT蛋白表达情况分别为阴性(32.67%),弱阳性(43.56%),强阳性(23.76%).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x2=2.905,P=0.088).在肿瘤不同取材部位组织之间57%的患者(17/30)MGMT蛋白表达水平与37%患者(11/30)启动子甲基化存在不均一性.结论 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可能不是MGMT蛋白表达的惟一调节因素.同一肿瘤不同取材部位组织MGMT蛋白表达与其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不均一性的结果 质疑了单一取材标本的检测结果 及其对临床治疗方案选择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