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通过建立21个黄肉猕猴桃品种(系)的果实品质综合评价体系,为开发利用黄肉猕猴桃种质资源、丰富猕猴桃市场和建立高效的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21个黄肉猕猴桃品种(系)为试材,测定其果形指数、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可滴定酸、可溶性糖、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等主要性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综合得分对这21个黄肉猕猴桃品种(系)进行排序,并进一步对主要果实性状做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21个黄肉猕猴桃品种(系)的主要果实性状变异程度不同,其中维生素C含量的变异最大,果形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小。经主成分分析提取出3个特征根大于1的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9.121%,决定第1主成分大小的主要是糖酸比、固酸比、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决定第2主成分大小的主要是可滴定酸、果形指数和干物质;决定第3主成分大小的主要是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5处将21个黄肉猕猴桃品种(系)分成6类,聚类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性状得分排序结果基本一致。在江西省奉新地区‘WN-1’、‘云海1号’、‘庐山香’、‘华优’和‘金果’的综合品质表现较好,‘金丰’、‘YH-1’、‘FH-4’、‘金什1号’和‘金桃’综合品质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2.
梨果实品质评价因子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清香’、‘新雅’等26个梨(Pyrus pyrifolia)选育品种(系)的单果重、果形指数、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糖酸比等8个主要品质因子,采用多元统计主成分分析法将上述8个相关的随机变量压缩成5个综合变量,再通过系统聚类分析,确定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可滴定酸、果肉硬度为5个具有代表性的品质评价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适合陕北地区基质栽培的高品质樱桃番茄品种,解决该地区适宜基质栽培的樱桃番茄品种缺乏的问题。【方法】以15个樱桃番茄品种为试材,测定各品种果实的横径、纵径、果形指数、硬度、单果质量、单株产量、糖酸比及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番茄红素、可溶性总糖含量等13项指标,比较各品种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并对各指标的相关性进行Pearson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模糊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法,对樱桃番茄各产量和品质指标进行评价,从中筛选出适合陕北地区基质栽培的樱桃番茄品种。【结果】不同樱桃番茄品种间各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变异系数为13.60%~54.1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实纵径、横径呈极显著负相关;维生素C含量与番茄红素、可滴定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糖酸比、果实纵径、果形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果质量与果实硬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株产量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4个主成分,其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3.408%,其中影响樱桃番茄综合品质的因子分别为质量因子(单果质量、单株产量)、果形因子(纵径、果形指数)、营养因子(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含量)和口感因子(可滴定酸含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排名前5的品种为黄金贝(0.662)、浙樱粉1号(0.526)、红玉(0.483)、粉贝贝(0.374)和粉佳人(0.334);运用模糊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法筛选出综合排名前5的品种为红玉(0.638)、粉佳人(0.587)、紫贝贝(0.551)、浙樱粉1号(0.539)和黄金贝(0.504)。主成分分析和模糊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黄金贝、粉佳人、浙樱粉1号、红玉等4个樱桃番茄品种的综合品质优于其他品种,适于陕北地区基质栽培。  相似文献   

4.
【目的】确定‘富士’苹果核心品质指标,建立‘富士’苹果品质综合评价模型。【方法】从河北、河南、辽宁、宁夏、山东、山西、陕西、新疆等8个苹果主产省(区)68个市(县)的代表性果园采集176份‘富士’苹果样品进行品质测定,共测定单果重、带皮硬度、去皮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山梨醇含量、葡萄糖含量、果糖含量、蔗糖含量、甜度、固酸比、糖酸比、甜酸比等15项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确定‘富士’苹果核心品质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建立‘富士’苹果品质综合评价模型。【结果】不同产区间‘富士’苹果品质指标存在差异性,新疆‘富士’苹果硬度、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山梨醇含量、果糖含量、蔗糖含量、甜度值等8项品质指标均高于其他省(区)‘富士’苹果。维生素C含量、山梨醇含量、蔗糖含量和甜酸比的变异系数均大于30%,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仅为9.8%)。‘富士’苹果某些品质指标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可滴定酸含量与固酸比、糖酸比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844、-0.854,果糖和甜度值之间相关系数达0.963,固酸比与糖酸比之间相关系数为0.941。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确定单果重(X_1)、去皮硬度(X_2)、可滴定酸含量(X_3)、固酸比(X_4)和果糖含量(X_5)为‘富士’苹果核心品质指标。通过灰色关联度法建立了‘富士’苹果品质综合评价模型Y=0.2601X1+0.1378X2+0.0819X3+0.2601X4+0.2601X5。【结论】单果重、去皮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和果糖含量为‘富士’苹果核心品质指标,以其建立的评价模型可用于‘富士’苹果品质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5.
为了比较桃新品种在天津盐碱土壤上的果实品质差异,试验以3个晚熟桃新品种(‘国庆桃王’‘巨红冠’‘巨黄金’)为试材,测定了果实硬度、果形指数、单果重、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糖酸比,维生素C等指标,并进行了隶属函数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巨红冠’的单果重(414.50 g)、可溶性固形物(14.56%)、可溶性糖含量(8.12%),糖酸比(47.76),维生素C含量(8.12 mg/100 g)均最高,而‘巨黄金’均最低,但其果形指数(1.00)、含水量(87.21%)、果实硬度(1463.33 g/cm2)和可滴定酸含量(0.19%)均最高。综合分析显示,果实品质为‘巨红冠’‘国庆桃王’‘巨黄金’。  相似文献   

6.
六盘水红心猕猴桃果实品质与内在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六盘水红心猕猴桃和市售外地猕猴桃品质,探讨六盘水猕猴桃的优势与不足,为六盘水猕猴桃的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六盘水不同园区的18个红心猕猴桃样品、市售5个外省猕猴桃样品和1个进口猕猴桃样品为对象,分析单果纵径和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固酸比、糖酸比、维生素C和单宁9种指标,并对后面7种内在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以综合评价猕猴桃内在品质。[结果]纵径、单果重2种外观指标结果显示六盘水红心猕猴桃在外观方面表现较差。六盘水红心猕猴桃可溶性糖含量高,可滴定酸含量适中,综合表现为糖酸比和固酸比数值高。主成分分析提取出了主成分2个,建立猕猴桃果实内在品质综合评价模型,为快速评价猕猴桃内在品质提供参考。主成分1所携带信息主要是糖酸比、固酸比、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主要信息,与果实风味相关,六盘水猕猴桃表现优于外地猕猴桃;主成分2携带的信息主要是单宁和维生素C信息,与营养相关,六盘水红心猕猴桃表现中等。主成分综合评分结果表明六盘水红心猕猴桃内在品质较好。[结论]六盘水红心猕猴桃外观品质不占优势,果实内在品质综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7.
中国不同地区‘富士’苹果品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确定‘富士’苹果核心品质指标,建立‘富士’苹果品质综合评价模型。【方法】从河北、河南、辽宁、宁夏、山东、山西、陕西、新疆等8个苹果主产省(区)68个市(县)的代表性果园采集176份‘富士’苹果样品进行品质测定,共测定单果重、带皮硬度、去皮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山梨醇含量、葡萄糖含量、果糖含量、蔗糖含量、甜度、固酸比、糖酸比、甜酸比等15项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确定‘富士’苹果核心品质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建立‘富士’苹果品质综合评价模型。【结果】不同产区间‘富士’苹果品质指标存在差异性,新疆‘富士’苹果硬度、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山梨醇含量、果糖含量、蔗糖含量、甜度值等8项品质指标均高于其他省(区)‘富士’苹果。维生素C含量、山梨醇含量、蔗糖含量和甜酸比的变异系数均大于30%,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仅为9.8%)。‘富士’苹果某些品质指标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可滴定酸含量与固酸比、糖酸比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844、-0.854,果糖和甜度值之间相关系数达0.963,固酸比与糖酸比之间相关系数为0.941。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确定单果重(X1)、去皮硬度(X2)、可滴定酸含量(X3)、固酸比(X4)和果糖含量(X5)为‘富士’苹果核心品质指标。通过灰色关联度法建立了‘富士’苹果品质综合评价模型Y=0.2601X1+0.1378X2+0.0819X3+0.2601X4+0.2601X5。【结论】单果重、去皮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和果糖含量为‘富士’苹果核心品质指标,以其建立的评价模型可用于‘富士’苹果品质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不同花粉供体对贵长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猕猴桃高效授粉和品质提升提供依据。【方法】在贵州省修文县精品猕猴桃试验园,在开花期选用17个花粉供体(d-1~d-17)对贵长猕猴桃雌株进行授粉,花后统计坐果率;果实成熟采收后对果实单果重、纵径、横径、侧径、干物质、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色泽、风味及可溶性糖、总酸、糖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经不同花粉供体处理后,贵长猕猴桃坐果率以d-4处理最高,达98.5%;就贵长猕猴桃果实品质性状而言,d-3处理单果重达90.89 g,d-11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6.26%、果实横径48.63 mm、侧径40.10 mm,d-6处理果实纵径76.98 mm,d-10处理果形指数1.74,d-15处理果实硬度1.51 kg/cm2,d-16处理果实色差45.37,d-5处理果实色泽比-0.57、色度角119.36°、可溶性糖含量12.79%,d-1处理果实总酸含量1.11%、糖酸比10.19,d-12处理果实维生素C含量101.78 mg/100 g,以上性状各处理显著优于其他花粉供体授粉处理(P0.05,下同)。但不同花粉供体对贵长猕猴桃果实的干物质含量、横侧比、果肉颜色、果皮剥离难易程度、果实风味、果实质地及中柱软硬等影响不显著(P0.05)。贵长猕猴桃关键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果重与纵径、横径和侧径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横侧比显著负相关,色泽比与色度角、硬度极显著负相关,色度角与硬度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显著负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糖酸比极显著正相关,总酸与糖酸比显著负相关。综合考虑坐果率、单果重、侧/横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色度角、总糖、总酸、糖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等贵长猕猴桃关键指标,以d-5花粉供体授粉表现最佳。【结论】花粉供体对贵长猕猴桃品质关键指标影响显著,不同花粉供体影响不同,在生产上应慎重选择。d-5花粉供体授粉果实适宜作为贵长猕猴桃的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东红’猕猴桃为红心猕猴桃新品种,目前鲜见关于不同浓度膨大剂(CPPU)处理的相关报道。研究不同浓度的CPPU对‘东红’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优的CPPU处理浓度,可为‘东红’猕猴桃优质高效生产栽培提供有利参考,对‘东红’猕猴桃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以‘东红’猕猴桃为试验材料,用含0.1%的50 mL CPPU溶液分别稀释成40,20,16.7,10,8.3,6.7,5.6,5.0,4.2,4.0 mL/L等10个浓度的CPPU水溶液,在盛花后25 d浸果,以清水为对照(CK),于果实成熟期检测分析了果实大小、形状、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抗坏血酸含量、干物质含量等相关品质指标,以明确不同浓度的CPPU对‘东红’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此外,结合差异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来确定‘东红’猕猴桃最适宜的CPPU处理浓度。【结果】不同浓度CPPU处理的单果质量、干物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显著增加,其中10 mL/L处理后,单果质量达到最大值,增幅高达59.2%,未经处理的‘东红’猕猴桃其单果质量较小;CPPU处理下的果实硬度均显著降低,贮藏时间总体随CPPU浓度的降...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嘉峪关10种酿酒葡萄品种品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科学简化地评价嘉峪关酿酒葡萄品种,筛选适于当地种植的优质酿酒葡萄品种.【方法】以‘白玉霓’‘北冰红’‘赤霞珠’‘佳美’‘美乐’‘威代尔’‘霞多丽’‘意斯林’‘左优红’‘黑比诺’10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对供试葡萄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总酚含量、单宁含量、抗坏血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出汁率、pH、糖酸比9项常规指标进行了测定,同时对所测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相关性分析显示,可溶性糖含量与糖酸比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总酚含量与单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显示,9个品质指标能够综合为2个主成分,前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2.21%.10个酿酒葡萄品种综合得分中:排名第一的为‘黑比诺’,综合得分0.82,其次分别为‘佳美’‘美乐’,综合得分分别为0.63、0.39.【结论】‘黑比诺’‘佳美’‘美乐’在嘉峪关10个酿酒葡萄品种中综合表现较优.  相似文献   

11.
以天津地区栽培的8个葡萄品种为试材,分别测定了外在品质(单果重、横径、纵径、果形指数)和内在品质(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水量、可滴定酸、VC、糖酸比),然后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8个葡萄品种的果实品质呈显著差异;单果重与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横径与果形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纵径与V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果形指数呈显著正相关;果形指数与VC呈极显著负相关;可溶性糖与可溶性固形物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综合排名为:‘葡之梦’>‘紫甜无核’>‘夏黑’>‘玫瑰香’>‘美人指’>‘阳光玫瑰’>‘蓝宝石’>‘新疆无籽露’,其中,‘葡之梦’果实的综合品质最优,‘新疆无籽露’最差。  相似文献   

12.
新疆鲜食葡萄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中  张静  汤兆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004-7007
分析测定了26个鲜食葡萄品种的单果重、果形尺寸、糖酸比、出汁率和蛋白质、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含量及风味等加工品质指标,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鲜食葡萄多个品质指标间存在相对独立性和密切相关性;经主成分分析,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9.02%,可反映鲜食葡萄品质的绝大部分信息;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个主要品质指标被聚为5类,最终将品质指标简化为出汁率和可滴定酸、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风味5个指标。  相似文献   

13.
苹果理化品质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44,自引:6,他引:38  
【目的】明确苹果主要理化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苹果主要理化指标的科学分级标准,确立苹果代表性理化指标,为苹果理化品质评价奠定基础。【方法】以190个品种的果实为试材,测定果实硬度等7项理化指标,利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索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运用概率分级建立各指标的正态分级标准,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确定代表性理化指标。【结果】⑴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正态分布,在去掉拖尾的少数品种后,固酸比、糖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也呈正态分布;⑵各指标均划分为服从正态分布的5级,各级的平均分布频率分别为7.4%、23.9%、40.1%、18.2%、10.4%;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固酸比与糖酸比、固酸比与可滴定酸含量和糖酸比与可滴定酸含量均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343、0.9844、-0.8788和-0.8597;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固酸比和糖酸比之间存在4个极显著的三元线性回归方程,平均预测误差均小于2%;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之间、固酸比和糖酸比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平均预测误差在4.3%-5.6%;⑹7项指标可简化为5项,即果实硬度、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结论】7项苹果理化指标均可划分为服从正态分布的5级。某些苹果理化指标可用其它苹果理化指标进行预测。用5项指标即可对苹果理化品质进行有效评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明贵州不同地区晚熟李的品质差异,为贵州晚熟李良种选育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贵州不同地区的16个晚熟李资源为试材,成熟期测定果实的外观及内在品质9个指标,通过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晚熟李的果实品质。【结果】16个晚熟李资源外观与内在品质均存在较大差异,单果质量为10.73~40.91g,果实横径为2.37~4.37cm,纵径为2.13~4.46cm,果形指数为0.86~1.1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9.3%~15.6%,可滴定酸含量为0.51%~1.10%,可溶性糖含量为6.2%~11.7%,糖酸比为5.64~21.27,维生素C含量为0.61~1.81mg/100g。不同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单果质量与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纵径呈显著正相关,横径与纵径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形指数与纵径呈显著正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糖酸比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维生素C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显示,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9.925%,可反映大部分果实品质的信息。【结论】16个晚熟李果实品质综合评定得分排序为:修文县晚香脆遵义汇川区青脆李沿河县七麦李平坝县青脆李石阡县晚青脆毕节七星关区凤凰李遵义播州区脆红李遵义播州区青脆李沿河县红李子毕节七星关区凤凰李德江县红麦李遵义播州区青脆李贵阳乌当脆红李沿河县红李子沿河县大麦李道真县迟李子,修文县晚香脆、遵义汇川区青脆李和沿河县七麦李等地方晚熟李的综合品质较优,可用于晚熟李品种选育的基础材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石漠化治理区火龙果果实品质进行评价,为建立火龙果品质评价指标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石漠化治理区火龙果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贵州典型喀斯特石漠化高原峡谷区普遍种植的红心火龙果为材料,对果实的果形指数、平均单果质量、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固酸比、糖酸比、蛋白质、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12个重要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火龙果果实品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所提取的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93.508%,其中体现果实风味的指标在3个主成分中的载荷值均较高,集中体现在膳食纤维、可溶性糖、固酸比、蛋白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糖酸比7个指标,基于聚类分析将15组火龙果品质分为3类,结合品质综合得分将15组火龙果品质得分排序为NKFHLGICBEAMODJ,总体呈现出中等果形的品质最好,较大果形的次之,小果形的较差。【结论】石漠化治理区火龙果的风味口感是评价火龙果品质优劣的重要因素,果实品质呈现出中型果大型果小型果,为火龙果的产业发展及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苹果品质评价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苹果品质的评价模型,为苹果新品种的引进和筛选提供评价依据.【方法】对甘肃庆阳地区果园栽植的23个着色苹果品种的果实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测定指标有果皮着色指数、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可滴定酸、花青素、果实硬度、单果质量、维生素C、果形指数.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苹果品质的数学评价模型,并结合感官评价进行验证分析.【结果】层次分析法构建的苹果品质评价模型为:Y(综合得分)=0.244 7×果皮着色指数+0.207 5×可溶性固形物+0.172 0×糖酸比+0.102 5×可滴定酸+0.102 5×花青素+0.067 6×果实硬度+0.044 2×单果质量+0.029 4×维生素C+0.029 4×果形指数.【结论】综合评价模型的果实品质得分与感官评审结果有较高的拟合度,证明本模型进行苹果品质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对靖宇县4个主栽蓝莓品种与18个PL品系进行评价筛选,为进一步选育适合长白山区栽培的蓝莓优良新品种提供参考.使用基于G1法赋权TOPSIS模型对22个蓝莓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固酸比、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纵径、横径、果形指数和最大单果质量共10个品质指标进行果实品质综合分析,并结合田间观...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京白梨’果实品质的特征性指标并建立‘京白梨’优质果品的评价体系,本研究以门头沟区军庄镇东山村和孟悟村生长健壮且结果良好的‘京白梨’树为试验材料,选择各单株的优质果实,分别测定和分析果实在采收时及后熟后的果实外观形状(单果重、果实纵横径、果形指数、果心大小和果肉硬度)和内在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和出汁率),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筛选‘京白梨’优质果实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京白梨’优级果品的综合评价指标是果形指数≤0.88且单果重≥110.00 g,采收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12.50%、后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15.00%;单果重、果实纵横径和果形指数可作为‘京白梨’果实品质评价的主要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可作为辅助指标。综上,本研究可指导‘京白梨’的栽培生产并为优质果实采收和分级提供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砂梨果实品质评价模型,确定各品种的综合评价值,为苏南地区不同成熟期砂梨品种的组合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内外综合表现优良的42个砂梨品种为试材,调查果实成熟期,测定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维生素C、石细胞和可滴定酸含量等品质指标,并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各品质指标的权重,得到不同品种品质性状的综合评判值,以综合评判值对参试品种进行分级,结合成熟期确定最佳的砂梨品种组合。【结果】参试的42个砂梨品种中,早熟品种12个,中熟品种20个,晚熟品种10个;果实品质指标中,单果质量、外观综合评价值、内质综合评价值、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石细胞和可滴定酸含量的权重分别为0.145,0.178,0.164,0.134,0.09,0.100,0.083和0.108。根据不同品种品质性状的综合评判值可知,42个砂梨品种中,一、二、三、四等品的数量分别为8,11,13,10,其中一等品种中早熟品种4个(‘若光’、‘翠冠’、‘爱甘水’和‘幸水’),中熟品种3个(‘秋月’、‘彩玉’和‘丰水’),晚熟品种1个(‘王秋’)。【结论】苏南地区在今后的引种及建园时,推荐选择‘若光’、‘翠冠’、‘爱甘水’、‘幸水’、‘秋月’、‘彩玉’、‘丰水’、‘王秋’等优质砂梨品种,形成一套涵盖7月下旬到10月上旬成熟的砂梨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20.
为科学评价宁夏不同产地‘红嘎啦’苹果品质表现,本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12个产地的‘红嘎啦’苹果为试验材料,依据水果品质测定标准检测‘红嘎啦’果实纵横径、偏斜度、单果重、去皮硬度、pH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糖酸比以及维生素C含量这11项指标,并通过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综合对比各产地‘红嘎啦’苹果综合品质。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间‘红嘎啦’苹果的11项品质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各指标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单果重及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作为宁夏地区‘红嘎啦’苹果品质评价的关键指标;利用4个主成分的得分及权重构造综合评价模型,得出青铜峡甘城子‘红嘎啦’苹果综合品质表现最好,固原原州区、中宁鸣沙、中卫沙坡头次之,中宁大战场的综合品质较差;聚类分析将12个产地聚成4类,与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并根据各类产地品质指标的含量提出对果品后期销售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