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后现代主义设计语境中的标志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秀玲  张杰 《包装工程》2008,29(1):171-173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世界平面设计进入了多种设计风格繁荣发展的阶段,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向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转变.本研究分析后现代主义标志设计的变迁和特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1概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向对象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及其相关领域,它不仅应用于编程阶段,而且应用在系统设计和系统分析上。面向对象的应用提高了系统的易用性、加强了系统的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3.
1962年美国专利首次涉及活性炭纤维(ACF),随后在美国、英国、前苏联、日本等发达国家有所研究和应用,并快速发展.国内对活性炭纤维(ACF)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陆续出现工业化装置,但是大多数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4.
魏珺  张彩红 《硅谷》2010,(7):54-54
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管理方法的推广,计算机在管理上的应用日益广泛,管理信息系统逐渐成熟起来。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能够提供信息以支持一个组织机构内部的作业、管理、分析和决策职能的系统。使用计算机对企业信息进行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现在中国企业已进入"新管理时代"。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必然经历"四i"化,即信息化、集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铁路信号成功地应用了微电子、现代通信、自动控制和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把过程控制、数据采集和处理等联成一体,促进了铁路运输生产和铁路运营管理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我国各级档案部门都在积极采用新技术,如计算机技术、缩微技术、扫描技术、光盘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其中,缩微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广泛应用于档案管理,在保护和抢救珍贵档案,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存储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档案部门侧重于采取计算机扫描技术将馆藏档案数字化,生成数字化影像文件,利用大容量的磁盘(或光盘)存储和提供利用,而忽略了缩微技术的应用.因此,本文将通过对城建档案价值特性的分析,结合缩微技术、扫描技术的特点,谈谈缩微技术、扫描技术在城建档案管理中的协调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愈来愈大我国档案部门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应用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已经步入了档案管理现代化时期。  相似文献   

8.
杨帆 《中国科技博览》2013,(15):631-631
1分布式计算机联锁系统研究的必要性车站联锁系统是以技术手段实现站内进路控制为主要内容,用来控制站内的进路、信号机和道岔并实现它们之间联锁关系的系统。它是保证车站内行车安全,提高铁路运输效率,改善行车人员劳动条件的重要技术装备”。我国的联锁控制系统经历了机械联锁控制、6502电气集中联锁控制、继电电路加计算机联锁控制三个大的发展阶段。计算机联锁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经过了四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车站信号控制系统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9.
空调作为家电业的重要产品,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引入期和90年代的高速成长期之后,目前处于成熟期阶段.空调产业竞争,尤其是价格竞争日益加剧,形成了新的竞争格局,整个产业处于动态调整过程中.以产业组织理论中哈佛学派的SCP范式为基本分析框架,分析我国空调产业的市场结构、行为与绩效,指出目前我国空调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我国空调产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开始把电子计算机用于会计工作,实现会计数据处理的电算化,是20世纪70年代末,大体上经历了尝试阶段、自发阶段,到目前的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发展阶段,形成了一个初步繁荣的国产会计软件市场,普及了会计电算化知识,造就了一大批既懂计算机又熟悉会计的维护和开发人才,一大批企业告别了手工帐。  相似文献   

11.
高进 《中国科技博览》2010,(31):242-243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自动控制、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的发展,可编程控制器(PLC)己发展成为一种可提供逻辑控制功能、过程控制功能、运动控制功能、数据处理功能、联网通信功能的多功能控制器。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在数据计算处理和人机交互性等方面已不能满足用户更高的控制要求。因此可以将PLC和上位计算机结合,以计算机的强大优势完成对PLC系统的监控。本文简单的对PLC与上位机各种通信方式优越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连轧张力公式的实验验证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轧张力公式是连轧理论和实践的核心问题,该问题国内外都有大量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笔者推导了连轧张力微分方程、多机架动态张力公式、稳态张力公式,理论上已作过深入、广泛的分析讨论.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对连轧张力公式进行了理论上的推导和实验验证,特别是浅川基男等人的连轧实验结果更为重要.为此引用了浅川基男的实验数据和宝钢2050 mm热连轧机上的实测数据,验证了连轧张力公式.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计算机应用渗透进各行各业中。步入21世纪以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经济建设与世界经济紧密联系起来,计算机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跟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工程还存在很多问题,学校教育在计算机网络工程人才的培养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我国计算机网络工程的现状,探讨促进计算机网络工程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十几年来 ,我国石油信息标准化经历了准备、起步、探索、发展等阶段 ,已经形成了石油信息标准的制定、修订、审定、发布、宣贯、执行、反馈的一整套完善的运作机制 ,探索出了一条既遵循标准化工作规律 ,又符合石油信息化工作特点的工作思路 ,为石油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1 石油信息化发展迫切要求石油信息标准化中国石油工业信息化工作可以追溯到 2 0世纪 6 0年代中期。当时计算机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数据处理方面 ,应用计算机处理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大量数据。到 80年代中期 ,随着微型计算机和局域网的出现 ,计算机开始大规模地…  相似文献   

15.
祖宇 《包装世界》2011,(2):82-84
本文节选了中国电影海报百年发展中的两个历史阶段,即20世纪50-60年代与20世纪80年代作为个案研究,一方面通过结合电影的发展、电影海报的演变、国外美术思潮等对中国电影海报产生的影响,综合地对世界范围内中国电影海报发展过程中的形式语言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围绕新中国成立后50-60年代与80年代两个时期下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意识形态,对国内电影海报发展过程中的形式语言提出了探讨。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入手阐述了这两个历史时期电影海报的发展情况及趋势,以此影射多个时期中国电影海报的设计状态,体现其对今天国内电影海报发展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愈来愈大我国档案部门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应用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已经步入了档案管理现代化时期,本文从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入手,对如何加快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进程进行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17.
聚有机二硫化物是20世纪80年代末才发展起来的新型储能材料,是一种具有比能量高、价廉低毒、易加工成型、结构易预控等优点的锂电池正极材料.简单分析了该材料的储能机理,重点综述了其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其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8.
正一、背景气体传感器是集传感芯片、通信芯片、微处理器、驱动程序、软件算法等于一体的系统级产品,是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节点,在大气环境及室内空气监测、工业生产、食品安全、医疗诊断及军事科技等领域应用广泛。我国的气体传感器产业始于20世纪70年代,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社会责任国际运动的热潮.西方企业管理从工具人、经济人进化到了社会人、观念人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多晶硅产业发展简史中国多晶硅的发展史充满痛苦和曲折。我国多晶硅的实验和试生产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起步并不晚。1964年,峨眉半导体材料厂(739厂)开始小规模工业化生产多晶硅,标志着我国多晶硅产业的起步。20世纪60-70年代,由于文革动乱的影响,我国多晶硅的发展十分缓慢。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