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从病因病机(脾肾两虚、湿浊痰瘀、肾气亏虚)、治疗(辨证治疗、专方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论述痛风性肾病的近期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指出:初期主要以祛风、除湿、清热、活血化瘀为主;中后期则扶正祛邪,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2.
刘忠琴 《四川中医》2010,(10):29-30
肺心病属本虚标实之证,痰浊、水饮、瘀血与正虚互为影响而兼见。临床采用专病专方治疗,急性期用肺心病1号方,缓解期用肺心病2号方,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一般认为,本病病机本虚标实,本虚指脾肾亏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标实指水湿,痰浊,瘀血为患.其治有三:(1)分期辨治,即参考现代医学病情发展阶段,辨证分型论治;(2)辨症论治,多按本虚之异,参兼变以论;(3)专方专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至晚期的严重临床综合征,虽然血液净化疗法和肾移植使本病的预后大为改观,但非透析疗法在本病的治疗中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以专方或专方为主,辨证加减治疗本病日益普遍,有作者统计近5年25种期刊报道用于治疗CRF的方剂中自制专方占90%以上。本文就近年来CRF辨病专方论治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1 临床研究 慢性肾衰属本虚标实之证,因此扶正祛邪为其治疗大法。不同之处在于,有的作者认为正虚与邪实之间,多系因虚致实,乃由于正虚导致内生实邪(湿浊、瘀血、痰热等)或兼感  相似文献   

5.
刘旭生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经验摭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旭生教授认为慢性肾衰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主要指脾、肾两脏虚弱,标实主要指湿浊、水气、瘀血等浊毒为患,治疗以“补益脾肾、通腑泄浊”为法,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炎综合征病情复杂,处于正虚邪实、寒热夹杂的矛盾之中,正虚以脾肾气血阴阳亏损为本,邪实以湿热、瘀血、湿滞为标。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单纯的辨证论治及专病专方药治疗方法,难以形成系统的治疗体系。学习并应用李东垣重视脾胃的学术思想,治疗从升阳举气着手,同时注意降阴火、利湿浊、调中气、化瘀血等方法,经临床系统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满意,值得进一步地研究与总结。  相似文献   

7.
气阴两虚,阴虚燥热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之根本;痰浊瘀血是发病关键,宜从气阴两虚,痰浊瘀血治疗。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为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属中医“消渴”、“水肿”等范畴。其患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目前西医尚无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尤其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为著,可以明显延缓和减轻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本文回顾了近10余年来有关中医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文献,多数医学认为糖尿病肾病的病机关键是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阴阳、五脏之虚:标实为水湿、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还较全面地综述了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现状,治疗包括辨证分型、基础方治疗、专方治疗、专药治疗等,并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显示出的一定优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心绞痛属瘀血阻滞心脉而致胸痹心痛。心脉瘀阻 ,血运不畅则导致心失所养 ,常可合并发生心悸怔忡等证。其治当以活血化瘀为法。血府逐瘀汤是王清任所创活血化瘀诸方中应用最广泛的一方 ,专用以治疗“胸中血府血瘀之症”,其方治与冠心病心绞痛病机相吻合。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张晓星教授认为 :冠心病心绞痛为本虚标实之证 ,本虚以阴虚、气虚、气阴两虚为多见 ;标实主要为血瘀、气滞 ,其次是痰浊。不论是血瘀、气滞、痰浊 ,还是阴虚、气虚 ,该病主要病机仍为心脉痹阻。张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常以血府逐瘀汤为主方随证加减 ,收到良好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5例糖尿痛肾病患者,根据其不同的辨证类型分为四组,分别为气阴两虚型、肝肾不足型、脾肾两虚型和湿浊瘀血型。其中气阴两虚型患者35例,肝肾不足型患者27例,脾肾两虚型患者33例,湿浊瘀血型患者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四组患者不同的中医疗法。治疗结束后,观察每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气阴两虚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3%,肝肾不足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3%,脾肾两虚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9%,湿浊瘀血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3.3%。治疗总有效率为87.2%。气阴两虚型、肝肾不足型以及脾肾两虚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湿浊瘀血型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结合中医辨证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气阴两虚型、肝肾不足型以及脾肾两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Ⅳ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瘀"状态相关实验室指标的规律性。方法回顾性横断面调查分析271例Ⅳ期DN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并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Cr)、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及"血瘀"状态相关实验室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小板计数(PLT)。结果本研究271例Ⅳ期DN患者中,脾肾阳虚兼血瘀证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脾肾阳虚兼湿浊证,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所占比例最低。与其余3个证型比较,脾肾阳虚兼湿浊证、气血两虚兼血瘀证、气血两虚兼湿浊证UAER均升高(P0.05);与脾肾阳虚兼湿浊证比较,气血两虚兼湿浊证UAER升高(P0.05);与其余4个证型比较,气血两虚兼血瘀证、气血两虚兼湿浊证Cr均升高(P0.05),但气血两虚兼血瘀证与气血两虚兼湿浊证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余5个证型比较,气阴两虚兼血瘀证HbA_1c升高(P0.05)。与其余3个证型比较,脾肾阳虚兼血瘀证、脾肾阳虚兼湿浊证、气血两虚兼湿浊证TC均升高(P0.05),但脾肾阳虚兼血瘀证、脾肾阳虚兼湿浊证、气血两虚兼湿浊证三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余4个证型比较,脾肾阳虚兼湿浊证、气血两虚兼湿浊证TG、Hcy均升高(P0.05),但脾肾阳虚兼湿浊证与气血两虚兼湿浊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比较,脾肾阳虚兼血瘀证、气血两虚兼血瘀证FIB均较高(P0.05),但脾肾阳虚兼血瘀证与气血两虚兼血瘀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余3个证型比较,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气血两虚兼血瘀证、气血两虚兼湿浊证ESR较高(P0.05),但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气血两虚兼血瘀证、气血两虚兼湿浊证三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余3个证型比较,脾肾阳虚兼血瘀证、气血两虚兼血瘀证、气血两虚兼湿浊证PLT较高(P0.05),但脾肾阳虚兼血瘀证、气血两虚兼血瘀证、气血两虚兼湿浊证三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Ⅳ期DN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以脾肾阳虚证为主,随着从气阴两虚、肝肾阴虚向脾肾阳虚、气血两虚证演化,肾脏受损及"血瘀"状态加重,故治疗原则应以养阳补血为本,兼顾活血化浊。  相似文献   

12.
认为肥胖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基础,痰浊中阻、湿热内蕴是其始动因素,痰湿化浊、瘀热化毒、浊毒内生是病程中的变证,在"和"法理论的指导下,研创出七个"专证专方"、两个"专病专药"、两个"专病专茶",临床中依据患者血糖水平选择单行、二联或三联应用,形成纯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序贯三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润肺散结胶囊治疗气阴两虚痰浊泛肺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气阴两虚痰浊泛肺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加用润肺散结胶囊;均4周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结果治疗组主症好转率、无进展率高于对照组,其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缓解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润肺散结胶囊联合化疗是治疗气阴两虚痰浊泛肺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门"所载医案,反映了叶天士治疗胃痛强调辨别虚实、分型论治.实证者有气机失调(包括肝气犯胃、气逆不降、气郁化火等证)、痰浊内阻(包括痰浊阻滞、阳虚浊阻等证)、瘀血阻滞(包括气滞血瘀、血络痹阻等证);虚证者有脾胃阳虚、胃阴亏虚和气营两虚.对现代临床治疗胃痛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润肺散结汤治疗气阴两虚痰浊泛肺型晚期肺鳞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润肺散结汤治疗气阴两虚痰浊泛肺型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阴两虚痰浊泛肺型肺鳞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润肺散结汤,每天1剂,早晚分服;对照组采用放射疗法。均30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主症好转率、无进展率优于对照组,其生活质量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润肺散结汤是治疗气阴两虚痰浊泛肺型晚期肺鳞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自制降脂血康片治疗高脂血症9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脂血症是常见而多发的现代难治病之一,本病属于中医“痰浊”、“血瘀”、“湿浊”、“肥胖”范畴。其产生与肝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而尤以脾肾为要。其病机是在脏腑气虚基础上,加之饮食不节、七情劳伤等形成以正虚为本、痰瘀为标之证。治疗当标本兼治。我科从发展专病专药原则出发,研制了降脂血康片应用于临床,收到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7.
总结施红教授治疗糖尿病的临证思维及经验。认为糖尿病分为脾虚痰湿、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证型。治疗上予以“益气健脾,祛痰化浊,滋阴补肾,清热利湿,调理肠胃、疏肝解郁、温肾益阳”等法,均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肾泄浊方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对确诊为IgA肾病且辨证为气阴两虚型患者136例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68例,给予益肾泄浊方、雷公藤多甙片、洛丁新等治疗,对照组68例,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洛丁新等治疗,总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的疗效及药物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2%,对照组总有效率64.6%,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蛋白尿、血尿水平均有下降,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升高血清白蛋白及降低血清肌酐方面,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泄浊方是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的有效方剂,能明显减少患者蛋白尿、血尿,稳定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19.
血浊证的辨证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了血浊证的辨证与治疗方法。陈述血浊证的基本表现,并将其分为气滞血浊、热毒血浊、寒客血浊、痰湿血浊、正虚血浊等证候;提出行气化浊、清热化浊、散寒化浊、祛痰化浊、补虚化浊等治疗方法和治疗血浊证的基本方剂化浊行血汤,列举了化浊系列方剂。  相似文献   

20.
对2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的尿毒症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阳虚浊毒,浊热互结、气阴两虚3型,结合中药直肠透析治疗,结果缓解6例,好转8例,无效7例。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脾肾功能衰败,导致浊毒内蓄,五脏六腑均受其害,治疗的重点在于泄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