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岛细胞瘤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某院2001.1~2010.12收治的胰岛细胞瘤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诊治分析。结果 25例患者中,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2例,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3例。肿瘤位于胰头7例,胰颈4例,胰体尾14例。肿瘤直径0.5~20cm。13例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均有Whipple三联征。全部病例术前均行B超和/或CT检查,7例术前行DSA检查。2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单纯肿瘤切除16例,胰体尾部切除5例,胰体尾切除加脾切除2例,胰颈部切除1例,瘤灶切除后十二指肠修补+旷置+胰头-十二指肠空肠壁吻合1例。术后发生胰漏1例。全部患者治愈出院。结论 NIT无特异临床表现,但影像学检查能较有效检出。FIT临床主要表现为典型的Whipple三联征。CT和DSA是有效的术前定位方法。手术切除是胰岛细胞瘤治疗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 17例胰岛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  17例患者中 12例胰岛细胞瘤者手术 9例 ,术后血糖全部恢复正常 ;5例无功能胰岛细胞瘤中 3例为恶性 ,2例为良性 ,手术后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 胰岛细胞瘤容易误诊误治 ,早期诊断是关键 ,手术切除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胰腺无功能胰岛细胞瘤为临床少见肿瘤,恶性胰腺无功能胰岛细胞瘤更为少见,多发生于中青年,尤以女性多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B超和CT检查对手术切除有一定帮助。诊断以病理诊断为主。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切除率高,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胰岛细胞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17例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临床表现、CT诊断和病理结果。结果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CT的定位诊断率为82%(14/17),定性诊断准确率为12%(2/17)。结论非功能胰岛细胞瘤术前诊断困难,CT检查可以明确肿瘤部位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正>胰岛细胞瘤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一种胰腺肿瘤,根据是否具有内分泌功能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2类,治疗多以外科手术为主。由于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临床表现多样,且术中定位相对困难,故临床上容易漏诊、误诊[1]。当患者诊断不明确时往往无法制定合理的西医治疗方案,但中医治疗却可以缓解患者  相似文献   

6.
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nonfunctioning islet cell tumors,NIT)为极罕见肿瘤,仅占所有胰岛细胞瘤的15%~32%[1]。该病缺乏与分泌高激素相关的临床表现,且恶变率远高于其他类型的胰岛细胞瘤,临床诊治值得重视。现回顾性分析我院1980~2004年收治的29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胰岛β细胞瘤,又称胰岛素瘤,是指具有分泌功能的胰岛β细胞瘤不适当地分泌胰岛素过多,引起内源性高胰岛素血症,使血循环中胰岛素浓度绝对过高或与血糖浓度相比相对过高,导致反复发作空腹低血糖,是器质性低血糖常见病因。在临床上本症易于被误诊、漏诊,我院有5例病人从出现症状到最后肯定诊断进行手  相似文献   

8.
刘贵蓉  李燕 《现代保健》2010,(27):145-146
目的探讨胰岛细胞瘤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例胰岛细胞瘤手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严密观察低血糖征象,配合医生进行相应防治,术前术后定时监测血糖水平。结果6例患者得到及时诊断、手术,达到预期效果。结论为医师诊断提供依据并及早手术,手术效果好,恢复快,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后颅窝血管网织细胞瘤最佳的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5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 4 0例后颅窝血管网织细胞瘤的诊断、显微镜下切除的 3种具体方式及治疗效果。结果 安全区扩大“楔形”切除方式效果最好 ,囊壁瘤结节切除方式效果次之。结论 后颅窝血管网织细胞瘤的安全区扩大“楔形”切除安全 ,可减少或避免多发瘤结节 ,特别是小于 0 .5cm的瘤体及亚临床病灶遗漏至复发 ,应作为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胰岛B细胞瘤的定性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入院时诊断为胰岛B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临床最后诊断,将其分为胰岛B细胞瘤组(16例)和反应性低血糖组(6例),并详细比较有关指标.结果 饥饿/冷汗、昏迷、Whipple三联征、饥饿试验、空腹静脉血胰岛素(IRI)与血糖(G)的比值(I/G)大于0.3,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发作时血糖数值、精神症状等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初诊时的临床资料可早期发现该病,尤其是Whipple三联征、饥饿试验、I/G>0.3等指标在初诊时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