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天性肺支气管囊肿X线、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提高对失天性肺支气管囊肿的X线、CT诊断水平。方法 对19例临床确诊为先天性肺支气管囊肿病例的X线、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发含液囊肿9例,含气囊肿1例,多发性支气管囊肿9例。结论:X线、CT检查均能很好诊断本病,CT能发现更多征象。X线、CT表现不典型时,要与肺结核空洞和肺占位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支气管囊肿临床特点及其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先天性支气管囊肿的临床特点,提高该病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先天性支气管囊肿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临床表现常有咳嗽、咳痰、咯血、胸闷、呼吸困难、发热等,无症状和体征者4例,均为体检发现.根据胸部X线和CT检查结果,肺内型12例,表现为肿块样或空腔样病灶,纵隔型7例,表现为软组织阴影或薄壁的水样密度影.另1例异位型B超检查示颈部囊肿.术前仅1例诊断为先天性支气管囊肿.大部分患者行囊肿摘除术或肺叶切除术.结论:先天性支气管囊肿以肺内型和纵隔型为多,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咳痰及咯血,X线和CT对肺内型和纵隔型支气管囊肿有一定诊断价值,但易误诊,确诊需要病理检查,手术切除是治疗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X线诊断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红兵  赵弘  孙立宏  陈豹 《广东医学》2004,25(2):189-190
目的 分析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X线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X线摄片后结合临床症状确诊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结果 本症早期X线检查的影像特征为:在原发病征象消失后,出现肺纹理轮廓模糊,两肺野不规则浸润,斑片影及条索状影,间有小泡状影。结论 X线检查是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很好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支气管囊肿的影像诊断及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先天性支气管囊肿的影像诊断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先天性支气管囊肿的影像诊断表现。结果根据X线胸片、胸部CT检查结果,本组患者病灶肺内型5例,纵隔型3例,异位型1例。其中液囊肿4例、气囊肿3例、多发肺囊肿2例。①肺内型多以并发感染就诊,其中3例为咳嗽、咳痰,1例伴发热;其CT特征为囊腔大、周围软组织少的块中囊,或呈薄壁的空腔、多发性蜂窝状、囊腔状环形透光影。②纵隔型2例与体检时偶然发现,1例因囊肿压迫气管而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其CT特点为边界清楚、密度一致的孤立性圆形或卵圆形阴影,与周围器官组织相互挤压变形。③异位型1例于体表扪及囊性包块就诊。病理检查:镜下均可见囊壁内衬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腺体、软骨、弹力纤维和少量平滑肌。结论先天性支气管囊肿以肺内型为多,CT检查以块中囊为其特征性表现,组织病理学检查均具备呼吸上皮、腺体、软骨和平滑肌。手术切除是治疗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支气管囊肿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支气管囊肿患者的CT表现。结果纵隔型支气管囊肿4例,3例为囊性,1例为高密度囊肿。肺内型支气管囊肿14例,含气囊肿2例;含液囊肿5例;含气液囊肿1例;炎性浸润阴影2例;不规则团块影3例;实性球形影1例。结论支气管囊肿多表现为光滑球形的含液或含气病灶,较易诊断;当病变呈软组织密度等不典型表现时,鉴别诊断困难。增强扫描时支气管囊肿囊内容物无强化的特点,有助于与肺内其他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6.
肺部囊肿是肺或支气管先天性畸形发育而形成.由于胚胎发生部位及其囊壁结构的不同.可有支气管囊肿与肺囊肿的分别.囊壁由支气管组织构成的是支气管囊肿,由肺汇上皮组织构成的是肺囊肿.肺部囊肿内腔有液体充盈者为液囊肿,部分液体与空气时为液气囊肿,仅有空气时为气囊肿.典型的肺部囊肿根据X线表现诊断不难,不典型的x线表现时诊断常发生困难.我院2007年至2009年底,肺切除手术共1378例,其中结核病936例,肺癌441例,肺支气管病变701例.在701例肺支气管病变中支扩534例,囊肿105例,可见肺部囊肿为数不少.现将有完整资料经外科手术切除,并病理证实的肺部囊肿100例分析其X线表现.  相似文献   

7.
报道31例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的诊断与外科治疗体会。全部病例行手术治疗,无死亡,疗效满意.该病诊断需与肺结核、肺脓肿或支气管扩张症等疾病鉴别,虽系良性病变,应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支气管囊肿系先天性发育异常性疾病,其CT表现具有多样化特点,易于误诊。现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纵隔及肺内支气管源性囊肿的临床及CT表现作一回顾分析,探讨其CT诊断及鉴别诊断,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支气管囊肿误诊为气胸1例武警水电一总队医院银帮能张书先(隆林533409)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又称为先天性囊性支气管扩张。位于纵隔内、食管旁、隆突附近及肺门者,称为先天性支气管囊肿;位于肺内者,称为先天性肺囊肿[1]。本病在诊断上主要依靠X线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的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49例的发病部位、数目、大小、形态、密度、腔内及腔外邻近组织的CT征象。结果 49例共63个囊肿,纵隔型囊肿18个,多分布在气管右旁、主支气管旁及隆突下,肺内型囊肿45个,双下肺33个,其中含液囊肿17个,含气液囊肿23个,含气囊肿5个;含液囊肿加作增强扫描,囊壁强化,囊内无强化;囊壁钙化14个,囊内容物钙化9个。结论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支气管囊肿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支气管囊肿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2月—2007年8月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119例先天性支气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X胸片、胸部CT检查结果,本组患者病灶肺内型109例、纵隔型10例,其中气囊肿45例、液囊肿55例、多发肺囊肿9例。肺内型多以并发感染就诊,其中58例表现为咳嗽、咳痰,22例伴发热,47例表现为咯血、痰血或痰中带血,8例有不同程度的胸痛;CT特征为囊腔大、周围软组织少的“块中囊”,或薄壁的空腔、多发性蜂窝状、囊腔状环形透光影。纵隔型7例于体检时偶然发现,2例为反复咳嗽、咳痰,1例为胸闷乏力;CT特点为边界清楚、密度一致的孤立性圆形或卵圆形占位阴影,与周围器官组织相互挤压变形。结论先天性支气管囊肿以肺内型为多,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为咳嗽、咳痰及咯血,CT检查以块中囊为其特征性表现。手术切除是治疗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系胚胎稍晚期的支气管肺组织局限性发育异常,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先天性肺疾病,容易误诊为肺脓肿、肺部感染、气胸等,且有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引起致死性空气栓塞的报道[1,2].因此,我们对1992年9月~2002年7月收治的15例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目的在于提高对此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3.
韩向东  王晓军  李猛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1):3055-3055
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先天性肺囊肿13例。右肺4例,左肺9例。根据囊肿是否多发及囊内容物,X线表现可分为液囊肿(1例),气液囊肿(3例),气囊肿(2例),多发性肺囊肿(7例)4型。当肺内发现壁不完全的囊腔时,不能排除先天性肺囊肿的诊断。CT检查有助于先天性肺囊肿的确诊及定位。重点讨论其诊断、发病部位及X线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肺囊性疾病包括囊性腺瘤样畸形、支气管源性肺囊肿、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肺隔离症.其发生机制、病理改变及影像学改变各有不同.本文结合其组织胚胎学及病理学改变主要介绍以上4种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囊性腺瘤样畸形是由于细支气管发育停滞,肺泡不发育引起的肺间质大量增生;影像学上根据其病理大体类型分成大囊型、小囊型和实性型.支气管源性肺囊肿是胚眙发育时期支气管树某段的异常肺芽形成的,分为纵膈型、肺内型和异位型;肺内型多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单发的气囊肿、液囊肿、液-气囊肿或多发囊肿.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是支气管内阻外压以及支气管壁的病变造成的气体陷闭,肺泡腔扩张;以按大叶分布的肺气肿病变及病变内纤细、拉长且稀疏分布的肺血管为特征性表现.肺隔离症是部分肺组织与正常的支气管肺组织无交通,供血来自体循环,病变肺无正常功能,分为叶内型和叶外型;其中伴或不伴有囊性病灶的下叶后基底段圆形或椭圆形致密影为常见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15.
张连山  王建  李维  杨清  蒋代彬 《西部医学》2012,24(9):1782-1784
目的探讨MSCT对隐匿性支气管扩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2例咳嗽、咳痰、痰血、咯血、反复肺内感染及4例以往诊断为支气管扩张患者,进行CT常规扫描(层厚10mm),再对可疑位置的支气管及周围征象进行薄层骨算法重建(层厚1.25mm)。结果确诊支气管扩张症19例,其中2例疑似肺结核病人明确为支气管扩张;余3例病人中1例为早期中央型肺癌导致咯血;1例肺泡内见少量积血,未见确切支气管扩张征象;1例为先天性肺囊肿。在19例支气管扩张患者中6例为隐匿性支气管扩张。结论 MSCT薄层骨算法重建在临床上对隐匿性支气管扩张有明显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SCT对隐匿性支气管扩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2例咳嗽、咳痰、痰血、咯血、反复肺内感染的患者(其中4例已诊断支气管扩张),进行CT常规扫描(层厚10mm),再对可疑位置的支气管及周围征象进行薄层骨算法重建(层厚1.25mm)。结果确诊支气管扩张症19例,其中2例疑似肺结核病人明确为支气管扩张;另3例病人中,1例为早期中央型肺癌导致咯血;1例肺泡内可见少量积血,未见确切支气管扩张征象;1例为先天性肺囊肿。在19例支气管扩张中6例为隐匿性支气管扩张。结论 MSCT薄层骨算法重建在临床上对隐匿性支气管扩张有明显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郎涛  李晶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1):19-20,22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内炎性假瘤X线与CT诊断,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搜集1例证实为支气管内炎性假瘤的病例,复习近几年来国内外气管支气管内炎性假瘤的影像表现,讨论其X线、CT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气管支气管内炎性假瘤的胸片表现为气管内或支气管内结节或孤立的肺内肿块,有的伴或不伴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CT为结节状或类圆形肿块,常伴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注射造影剂后肿块呈较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气管支气管内炎性假瘤的X线及CT表现缺乏特征性,容易与其他气管支气管内肿瘤混淆,但结合临床资料可以诊断。  相似文献   

18.
多层螺旋CT支气管成像及在诊断支气管扩张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支气管成像及其在诊断支气管扩张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支气管扩张患者HRCT及MSCT表现。结果:31例患者中30例MSCT均能清晰显示支气管扩张的部位、类型,HRCT发现21例,MSCT发现柱状及静脉曲张样扩张的能力高于HRCT。MSCT与HRCT显示支气管扩张图像质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SCT是一种无创性显示支气管形态的最佳影像学方法,其可望成为临床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9.
郎涛  李晶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8Z):19-20,22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内炎性假瘤X线与CT诊断,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搜集1例证实为支气管内炎性假瘤的病例,复习近几年来国内外气管支气管内炎性假瘤的影像表现,讨论其X线、CT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气管支气管内炎性假瘤的胸片表现为气管内或支气管内结节或孤立的肺内肿块,有的伴或不伴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CT为结节状或类圆形肿块,常伴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注射造影剂后肿块呈较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气管支气管内炎性假瘤的X线及CT表现缺乏特征性,容易与其他气管支气管内肿瘤混淆,但结合临床资料可以诊断。  相似文献   

20.
符义军  李杰 《当代医学》2011,17(26):53-54
目的综合分析CT及X线对支气管扩张症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提高对支气管扩张的认识。方法综合分析近年发现并经临床治疗证实的56例支气管扩张症的X线平片与CT图像资料。结果56例支气管扩张共累及117个肺段,以左肺下叶为主(67个),柱状和囊状扩张分别占了31例和13例。结论X线与CT配合能全面确定支气管扩张的病变部位、类型和范围,两种基本方法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