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0 毫秒
1.
裂解急冷油的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急冷循环过程中,裂解急冷油的粘度逐渐升高,往往给乙烯装置正常运行带来严重影响.以齐鲁石化公司烯烃厂乙烯装置急冷系统为对象进行了急冷油的热稳定性研究.认为急冷油粘度升高的内在原因是急冷油中的芳香分在急冷过程中发生缩合反应,不断生成胶质及沥青质.鉴于急冷油中芳香分的基本来源是裂解原料中的芳烃,因此应尽可能采用芳烃含量少的裂解原料.  相似文献   

2.
裂解急冷油的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急冷循环过程中,裂解急冷油的粘度逐渐升高,往往给乙烯装置正常运行带来严重影响。以刘鲁石化公司烯烃厂乙烯装置急冷系统为对象进行了急冷油的热稳定性研究。认为急冷油粘度升高的内在原因是急冷油中的芳香分在急冷过程中发生综合反应,不断生成胶质及沥青质。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技术,按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伊朗重质减压渣油精细分割成15个馏分,并对其中6个馏分的油水界面粘弹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伊朗重质减渣馏分的扩张粘弹性参数随馏分的增重以及扩张频率增大而递变。随馏分的增重,扩张模量、扩张弹性、扩张粘度逐渐增加,相角逐渐减小;随扩张频率的增加,扩张模量、扩张弹性逐渐增大,而扩张粘度、相角逐渐减小。轻馏分界面膜可压缩性好,缓冲作用强,扩张粘弹性参数随扩张频率及馏分的递变幅度小;重馏分界面膜刚性强,扩张粘弹性参数随扩张频率及馏分的递变幅度大。温度升高,界面膜强度降低,馏分扩张模量、扩张弹性及扩张粘度在50℃(实验最高温度)时最低,同时馏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更加剧烈,界面膜对外界的作用反应更迅速,相位差与相角减小。  相似文献   

4.
用动态实验考核重油热裂解产物分布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计量泵将减压渣油打入电加热模拟焦化炉炉管中并加热到约500℃,采用湿式流量计计量裂解气的体积,并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其组成,由特定的采样器对全油样急冷,利用液相色谱将渣油及裂解油进行切割分析得到窄馏分的转化率。采用全过程模拟的方法对实验过程进行模拟,3个动态实验条件下的出口转化率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基本相符,这说明重油热裂解产物分布模型可以用于焦化炉管内的过程模拟。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技术,按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伊朗重质减压渣油精细分割成15个馏分,并对其中6个馏分的油水界面粘弹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伊朗重质减渣馏分的扩张粘弹性参数随馏分的增重以及扩张频率增大而递变。随馏分的增重,扩张模量、扩张弹性、扩张粘度逐渐增加,相角逐渐减小;随扩张频率的增加,扩张模量、扩张弹性逐渐增大,而扩张粘度、相角逐渐减小。轻馏分界面膜可压缩性好,缓冲作用强,扩张粘弹性参数随扩张频率及馏分的递变幅度小;重馏分界面膜刚性强,扩张粘弹性参数随扩张频率及馏分的递变幅度大。温度升高,界面膜强度降低,馏分扩张模量、扩张弹性及扩张粘度在50℃(实验最高温度)时最低,同时馏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更加剧烈,界面膜对外界的作用反应更迅速,相位差与相角减小。  相似文献   

6.
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技术,对伊朗常渣及其加氢尾油进行了分离,测定了窄馏分的密度、折光率、残炭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元素、金属含量(镍、钒)、族组成(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对两种窄馏分的性质及其随收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对比,计算了窄馏分的平均沸点。对加氢尾油馏分的二次加工性能进行了预测,分析了萃取分馏窄馏分和残渣的性质和组成对加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氢尾油的馏分不适宜作为裂解原料,可以作为催化裂化的原料。  相似文献   

7.
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技术,对伊朗常渣及其加氢尾油进行了分离,测定了窄馏分的密度、折光率、残炭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元素、金属含量(镍、钒)、族组成(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对两种窄馏分的性质及其随收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对比,计算了窄馏分的平均沸点。对加氢尾油馏分的二次加工性能进行了预测,分析了萃取分馏窄馏分和残渣的性质和组成对加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氢尾油的馏分不适宜作为裂解原料,可以作为催化裂化的原料。  相似文献   

8.
废轮胎在500℃下经催化剂ZnO催化以及脱硫剂Cu(NO3)2处理,得到初级产品油,再经蒸馏得不同温度下的馏分。实验表明,在蒸馏温度小于208℃,所得馏分为淡黄色,油腻味,颜色清亮、透明,与0#商业柴油清澈、透明相比较,颜色一致,说明符合商业柴油的基本要求;当蒸馏温度大于208℃,所得馏分颜色深黄色,油腻味,透光性较差。生物质与轮胎共热解油蒸馏实验表明,经负载5%Co/HZSM-5作催化剂得到的油品,在蒸馏温度小于208℃,与商业柴油相比,比重高了3.14%,粘度低了35.5%,热值低了20.4%;经负载10%Ni/HZSM-5做催化剂时,其馏分与0#商业柴油柴油相比,比重高了3.62%,粘度低了51.2%,热值低了15.6%。生物质油的颜色较深,气味较浓。  相似文献   

9.
用计量泵将减压渣油打入电加热模拟焦化炉炉管中并加热到约 5 0 0℃ ,采用湿式流量计计量裂解气的体积 ,并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其组成 ,由特定的采样器对全油样急冷 ,利用液相色谱将渣油及裂解油进行切割分析得到窄馏分的转化率。采用全过程模拟的方法对实验过程进行模拟 ,3个动态实验条件下的出口转化率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基本相符 ,这说明重油热裂解产物分布模型可以用于焦化炉管内的过程模拟。  相似文献   

10.
通过数理统计中的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提高乙烯装置的生产负荷进行了深一步的分析和探讨,找出了延长裂解炉运转周期的措施及控制急冷油粘度的最佳工艺参数值,便于技术人员在生产中做到心中有数、安全生产,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钻井工程中泥页岩井壁稳定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泥页岩井壁稳定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根据岩石力学理论推导了井眼围岩应力分布的具体表达式,结合胜利油田的实际.给出了岩石拉伸破坏和剪切破坏的强度准则.推导了确保井壁稳定的合理钻井液密度范围的计算公式.通过程序运算.分析了原地应力状态、地层孔隙压力、井深、井斜角、方位角等因素对井壁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井壁稳定问题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系统工程”.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局限到具体区域.确定各有关因素后.才能定量解答.以胜利油田牛20断块为例.介绍了该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材料晶粒择优取向可以用取向分布函数来定量描述,其基本原理是进行坐标变换;一些对择优取向敏感的晶体的力学和物理性能,可以根据这种理论建立其分布函数关系的表达式,在材料织构和岩石组构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以立方晶体试样为例,导出了三个取向分量的表达式,描述了试样横向在晶体坐标中的取向。  相似文献   

13.
油田水结垢是油田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生产的顺利进行,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研究概况,分析了结垢类型及成垢原因,讨论了油田水质和水垢的分析方法、结垢趋势预测的原理以及对防垢剂评价的有关问题。简述了结垢预测研究的发展和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4.
电脉冲具有从声频到超声频的各种频率的振动。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电脉冲产生裂缝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它的强烈振动作用和空化作用可使岩层产生裂缝,提高储油层的渗透率,增加油流通道,而且有利于采用酸化和注水等采油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5.
根据Biot多孔介质声学理论和多孔介质界面条件,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声波在液浸层状多孔介质中的反射和透射.从导出的计算公式可知,声波的反射、透射系数与声波的频率、入射角及各层多孔介质参数(厚度、孔隙度、弹性参数等)有关.对水浸单层多孔介质板的参数进行的计算表明,当介质板厚与声波波长呈一定比例时,反射系数、透射系数能取得极值.用实验测量方法对这一结论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6.
长输管道水击压力计算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两种摩阻计算公式和不同的摩阻差分方法对管内瞬变流动过程计算结果的影响,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摩阻项计算值小.会导致计算的水击压力波峰值衰减快.用达西公式计算摩阻.计算过程简便;用列宾宗公式计算摩阻.可以提高计算精度.对长输管道中间泵站边界条件,给出了经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砂岩储层中粘土矿物的含量、产状及分布特征是研究油层潜在敏感性的基础,本文对枣南油田砂岩储层中的粘土矿物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进行了流动试验以及敏盛性试验,以此来评价油层的敏感程度。研究表明,枣南油田砂层储层中的粘土矿物主要有四种类型,即伊/蒙混层、伊利石、高岭石和绿泥石,其分布主要受埋深、沉积相带以及储层中流体介质性质等因素的控制,在油层开发过程中,表现为强速敏、弱一中等水敏、中等偏强盐敏、中一强酸敏等特点。最后该区粘土矿物的敏感性问题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多孔介质声波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二维有限差分给出了Biot声波方程的一种数值解方法,模拟了声波在多孔介质中的传播。研究发现,骨架和粘滞性孔隙流体中,同时存在两种纵波,即快纵波和慢纵波,两种纵波骨架振动势函数与流体相对骨架振动势函数相不同,幅度也不同;但具有相同的传播速度,粘滞性和渗透率主要影响能量传播;孔隙度和骨架弹性参数主要影响波速;慢纵波和界面波的存在是地震波能量损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在炼油厂污水处理过程中.溶气浮选所产生的浮渣是水包油型的乳状液.它含有4%左右的油.90%的水及6%的固体悬浮物.本文用物理、化学方法研究了浮渣的脱水和固化问题.先加入100~300ppm无机絮凝剂硫酸铝[Al_2(SO_4)_s],再加5~10ppm阴离子型有机离分子絮凝剂S417.然后经砂床过滤.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浮渣中的含水量在lh内从90%降到50%,脱水率为56%.从显微镜放大观察到.浮渣中细小分散的固体颗粒逐步长大,并连成大颗粒。这对于污泥的过滤和脱水十分有利.对絮凝剂的作用机理也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方法对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及合格率进行了定量研究.求出了各门学科成绩及格率和49分以上的百分率对合格率的关联度.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工科学生来说,学好基础课程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