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十堰神定河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设计总规模为18×10~4m~3/d,其中一期工程仍沿用A/O+二沉池工艺,设计规模由原5. 5×10~4m~3/d降负荷调整为4×10~4m~3/d,出水水质需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二期工程采用AAO+MBR工艺,设计规模由原11×10~4m~3/d扩容到14×10~4m~3/d,出水水质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两期工程的混合出水水质需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投产运行后,出水水质优于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2.
临沂污水厂原设计规模为15×10~4m~3/d,一期工程(8×10~4m~3/d)采用底曝氧化沟工艺,二期工程(7×10~4m~3/d)采用A/A/O工艺,总排口出水水质基本达到一级B标准.此次升级改造,将原一期工程的底曝氧化沟改造成复合式好氧池,并配套前置缺氧池,对原二期工程的厌氧段、缺氧段进行水力优化,增加转盘式过滤器,使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不需另外征地,可为类似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无锡市梅村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设计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无锡市梅村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设计规模为3×10~4 m~3/d,厂区总规模为6×10~4m~3/d,二期工程采用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出水水质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详述了该工程的设计参数、工艺流程及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4.
三亚市荔枝沟水质净化厂改扩建工程规模为1.5×10~4m~3/d,采用AAO氧化沟+辐流式二沉池+混凝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处理工艺,出水水质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生物池采用AAO氧化沟,充分考虑与现状AAO氧化沟的统一和衔接;通过增加新建二沉池直径、新建混凝沉淀池和纤维转盘滤池等措施,降低现状二沉池和纤维转盘滤池负荷,提高对SS和TP的去除效果;并新建碳源投加间,提高对TN的去除效果。运行结果表明,提标改造工艺设计合理,出水水质稳定达到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5.
呼和浩特某污水处理厂总设计规模为20×10~4m~3/d,分三期建设。已建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10×10~4m~3/d、二期工程设计规模为5×10~4m~3/d,生物处理采用A/O除磷工艺,出水水质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本期提标扩建工程将出水水质提升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总规模为20×10~4m~3/d,包括改建、扩建两部分,改建工程规模为15×10~4m~3/d,将原A/O池改建为改良A~2/O+移动床生物膜(MBBR)构筑物,扩建工程规模为5×10~4m~3/d,采用改良A~2/O(五段)工艺,并新建20×10~4m~3/d深度处理段(采用高效沉淀池、微滤机工艺)。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出水水质全部达到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宁河区城市污水处理厂现状工程规模为6×10~4m~3/d。其中一期工程规模为3×10~4m~3/d,采用厌氧+百乐克工艺,二期工程规模同为3×10~4m~3/d,采用多模式AAO工艺。本次改造工程出水标准由一级A排放标准提升至天津市地标A标准,工程中拆除一组百乐克生物池,新建多级AO生物池,同时新建反硝化滤池和臭氧催化氧化池作为深度处理工艺,实现整体提标。由于新建的多级AO生物池与二期多模式AAO池设置在一个厂内,两者设计规模、进水水质完全相同,具有很好的对比条件,由此,对项目设计参数和运行数据进行了详细总结。从运行效果看,多模式AAO工艺除磷效果占优,多级AO工艺脱氮效果占优,工程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对两种工艺的发展和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烟台辛安河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总规模为12×10~4m~3/d,一期(4×10~4m~3/d)采用AO池型的百乐克工艺,二期(8×10~4m~3/d)采用改良A/A/O工艺,出水水质达到一级B标准。在出水水质升级为一级A的改造设计中,经过综合考虑,一期池体保持原状,仅对二期工程通过适当提高生物池的污泥浓度和增加曝气量、缺氧池补充碳源、提高内回流比、低温时将厌氧池改为缺氧池等措施,提高对氨氮、COD、BOD_5的处理效果。一期和二期出水汇入后续深度处理单元(高效沉淀池+转盘滤池+紫外消毒),出水水质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某市政污水处理厂设计总规模为30×10~4m~3/d,其中一期工程提标改造规模为20×10~4m~3/d,二期扩建规模为10×10~4m~3/d。一期工程采用MSBR工艺,原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提标改造工程增加"反硝化滤池+微砂高效沉淀池"深度处理工艺;二期扩建工程采用"初沉池+曝气生物滤池(两段式:前置反硝化+后置硝化)+微砂高效沉淀池"工艺,提标改造及扩建工程实施后出水水质执行一级A标准。该组合工艺处理负荷高、占地面积小,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各项出水指标可以稳定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一期设计规模为2×10~4m~3/d,采用传统A~2/O工艺,出水水质很难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二期扩建工程设计规模为3×10~4m~3/d,在总结一期工程运行经验基础上,提出倒置A~2/O+A/O工艺,并辅以化学除磷及接触过滤等深度净化处理工艺,确保出水稳定达标排放。二期扩建工程投入运营后,出水COD、SS、氨氮、TP平均浓度分别为34. 5、7. 8、3. 8、0. 34 mg/L,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青岛城阳某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设计水量为5.0×10~4m~3/d,采用四级AO及内碳源开发工艺。对各单元工艺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与二期工程采用的三级AO工艺进行了污染物去除率对比。结果表明,三期工程出水指标完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COD、BOD_5、SS、NH_3-N、TN、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2.2%、96.1%、95.9%、98.5%、69.2%、96.2%,与二期投加填料的三级AO工艺的污染物去除率基本相当,但三期工程鼓风电耗明显降低,仅为0.065 k W·h/m~3,鼓风曝气部分相对于二期工程节能58%。  相似文献   

11.
亳州市南部新区污水处理厂原一期工程规模为2. 5×10~4m~3/d,采用预处理/A~2O型氧化沟/二沉池/反硝化深床滤池/消毒工艺流程。结合现状及规划,二期需扩建至5×10~4m~3/d。经调研,一期工艺存在进水中工业废水较多、废水可生化性较差、总磷波动大、出水水质不稳定等问题,为此,扩建工程中进行了设计优化:保持原A~2O型氧化沟主体工艺不变,增设水解池及碳源投加点,以提高污水可生化性;设置多点投加絮凝剂,并增设除磷池,强化化学除磷。实际调试运行表明,扩建工程运行效果稳定、良好,出水水质优于一级A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焦作市工业集聚区万方污水处理厂总规模为5×10~4m~3/d,分两期建设。一期于2009年7月建成投产,处理量为2.5×10~4m~3/d,进水以生物制药废水为主,采用水解酸化+A~2O工艺,设计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18918—2002)一级B标准。目前实施二期提标扩建工程,总规模达到5×10~4m~3/d,出水执行一级A标准,提标扩建工程采用生化池投加悬浮填料工艺(MBBR)、增加精密过滤和臭氧电磁催化氧化等措施,改造后出水水质达标。  相似文献   

13.
汉西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规模为40×10~4m~3/d,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二级标准,原采用A/O(厌氧/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改扩建工程总规模为60×10~4m~3/d,出水水质提升为一级B标准。对一期工程采用降规模(34×10~4m~3/d)运行方式以达到提标要求,同步实施二期扩建工程(26×10~4m~3/d),一、二期污水处理均采用多模式A~2O工艺。试运行结果表明,出水水质优于一级B标准。污水厂污泥处理工程设计规模为325 t/d,采用CTB智能控制好氧发酵技术,发酵周期为20 d;发酵过程采用鼓风机曝气为主、匀翻机匀翻后熟为辅的供氧方式;发酵后的成品作为园林绿化介质土和林地土壤改良剂进行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4.
肇庆市某新建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为3×10~4m~3/d,出水需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采用基于纯膜MBBR的BioFIMag工艺解决了项目占地紧张、施工周期短的问题。通过高密度生物膜区、强化膜水分离区并加载智能控制系统确保项目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及污水厂精准运行。该污水厂实际占地仅为0.067 m~2/(m~3·d~(-1))。仅用时30 d即完成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调试,出水COD、NH_4~+-N、TP、SS分别为13.07、1.47、0.26、2.83 mg/L,优于一级A标准。该项目运行电耗0.203 kW·h/m~3。除磷混凝剂采用PAC,投加的Al与去除的TP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直接运行费用0.168元/m~3。BioFIMag~?工艺具有极省占地、处理高效、超快实施、经济节约、管理简便等优势,适用于新建污水处理项目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台州市黄岩江口污水处理厂原处理规模为8×10~4m~3/d,采用卡鲁塞尔氧化沟工艺,针对其出水标准由二级标准提高至地表水准Ⅳ类标准,提标工程对其中2×10~4m~3/d工业废水增设水解酸化预处理工艺,并将氧化沟工艺改造为MBBR与氧化沟组合工艺。针对处理规模增加,扩建工程新建4×10~4m~3/d改良型AAO生化处理系统。提标工程与扩建工程出水一并进入新增设的12×10~4m~3/d深度处理单元,深度处理采用硝化反硝化/高效沉淀/过滤/臭氧消毒组合工艺。改造完成后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准Ⅳ类标准。提标扩建工程总投资为26 276万元,处理成本为0. 805元/m~3。  相似文献   

16.
为提升出水水质,长春市串湖污水处理厂采用高效沉淀池/A~2O/高效澄清池及纤维转盘滤池三级处理组合工艺。工程设计处理能力为20×10~4m~3/d,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BOD5、SS、NH3-N、TN和TP分别为219.04、83.52、85.51、23.74、33.39和2.68 mg/L时,出水浓度分别为24.48、4.54、4.88、1.49、8.46和0.28 mg/L,运行费用为1.56元/m~3。经三级处理后,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7.
烟台套子湾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的二级处理设计规模为20×10~4m~3/d,分别采用AO池型的MBBR工艺(原一期4×10~4m~3/d)及改良AAO工艺(一期扩建的16×10~4m~3/d),目前总出水水质完全达到一级B标准。若将出水标准提高到一级A,不额外征地,需要采取的改造措施有:原一期MBBR池填料更换为比表面积更大的填料,进而增加生物量,缺氧池(A池)补充碳源,O池增加曝气量;一期扩建的AAO池提高污泥浓度、增加鼓风机台数,缺氧池补充碳源,低温时将厌氧池改为缺氧池运行。两部分的二级处理水统一进到高效沉淀池、纤维滤池、紫外消毒等深度处理部分,当出水中溶解性COD较高时在高效沉淀池之前投加适量的粉末活性炭进行吸附。目前该项目正在实施过程中,可为类似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大连春柳河污水处理厂一期升级扩建工程设计中,通过采用集约化的污水处理工艺、新颖集成的处理单元组合,达到了用地面积减少(10. 5 hm~2→3. 27 hm~2)、处理水量提升(8×10~4m~3/d→12×10~4m~3/d)、处理出水标准提高(二级→一级A)的要求。工程设计规模为12×10~4m~3/d,占地面积为32 692 m~2(折合单位占地为0. 232 m~2/m~3)。污水处理采用"曝气沉砂+多级AO+双层平流沉淀+磁混凝澄清+纤维转盘过滤+紫外消毒"主体工艺,污泥处理采用机械浓缩脱水工艺,处理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工程现已通过环保验收进入试运行。项目实际总投资为2. 21亿元,污水处理成本为0. 62元/m~3。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冠县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包括4×10~4m~3/d扩建工程及8×10~4m~3/d深度处理工程,改扩建后出水水质全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根据污水水质特点,本工程确定采用A~2/O+高效沉淀+连续砂过滤污水处理工艺。详细介绍了处理工艺流程、工艺特点和各处理单元的工程设计参数。该工程自2015年3月正式运行后,处理效果良好,出水水质达到了一级A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
无锡市太湖新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太湖新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的主要处理工艺、设计特点。太湖新城污水厂二期工程是在现有一期工程基础上的提标和扩建工程,采用多点进水改良A2/O工艺,建成后污水厂总处理能力达到15×104 m3/d,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