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对盐碱胁迫下苹果属幼苗的生理效应。【方法】以8叶龄垂丝海棠幼苗为材料,设置清水浇灌(CK1)、100 mmol·L-1(50 mmol·L-1NaCl+50 mmol·L-1NaHCO3)浓度的盐碱胁迫处理(CK2)、盐碱胁迫+0.05 mg·L-1EBR喷施处理(T1)、盐碱胁迫+0.1 mg·L-1EBR喷施处理(T2)、盐碱胁迫+0.2 mg·L-1EBR喷施处理(T3)、盐碱胁迫+0.4 mg·L-1EBR喷施处理(T4)、盐碱胁迫+0.6 mg·L-1EBR喷施处理(T5)共7个处理,测定处理后不同时间叶片的相对电导率(relative electric conductivity,REC)、相对含水量(relative water content,RWC)、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荧光参数、抗氧化酶活性及Na+、K+含量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外源喷施2,4-表油菜素内酯可有效降低盐碱胁迫下垂丝海棠叶片REC、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和Na+含量的升高幅度,以及RWC、叶绿素a(Chl a)含量、叶绿素b(Chl b)含量、叶绿素a+b(Chl a+b)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的下降幅度;初始荧光(F0)、最大荧光(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调节性能量耗散(Y(NPQ))、非调节性能量耗散(Y(NO))、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T3处理下达到峰值。对21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特征值1的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8.482%。依据主成分得分排序,外源EBR对垂丝海棠盐碱胁迫缓解能力由高到低为:CK1T3T2T4T5T1CK2。【结论】0.2 mg·L-1的外源EBR可更好改善盐碱胁迫下垂丝海棠的光合能力、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强生物膜的稳定性,从而起到缓解盐碱胁迫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外源喷施硫化氢(H_2S)对盐碱胁迫下垂丝海棠幼苗光合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法,对8叶龄垂丝海棠幼苗共设6个处理,即清水浇灌(CK_1)、盐碱胁迫处理(CK_2)、盐碱胁迫+0.1 mmol·L~(-1)NaHS喷施处理(T_1)、盐碱胁迫+0.2 mmol·L~(-1)NaHS喷施处理(T_2)、盐碱胁迫+0.3mmol·L~(-1)NaHS喷施处理(T_3)、盐碱胁迫+0.4mmol·L~(-1)NaHS喷施处理(T_4),测定各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荧光参数、抗氧化酶活性、相对电导率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并进行相关与主成分分析。【结果】随盐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叶绿素a+b(Chl a+b)、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初始荧光(F_0)、光化学淬灭系数(q P)均呈下降趋势;胞间CO_2浓度(C_i)、调节性能量耗散(Y(NPQ))、非调节性能量耗散(Y(NO))、相对电导率(REC)均呈上升趋势;脯氨酸(Pr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相比CK_2,外源H_2S处理下各指标的上升和下降均有所减小,并具有浓度效应,呈现出随浓度升高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胁迫30 d时,各处理组的REC相比对照分别下降了22.16%、37.92%、20.92%、13.54%;Pro分别降低了17.99%、24.48%、16.58%、8.39%,表明H_2S处理具有浓度效应。T_2处理下Chl a、Chl b、Chl a+b、P_n、G_s、T_r、F_0及q P下降最少,且显著高于CK_2,低于CK_1;Y(NPQ)、Y(NO)、REC上升幅度最大;Pro、SOD、POD变化最明显。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_n与G_s、T_r、F_0、q P呈正相关,P_n与REC、C_i、Y(NO)、Y(NPQ)呈负相关。对上述指标标准化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特征值1的2个主成分,其特征值分别为14.783和2.781,方差贡献率分别为82.128%和15.452%,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7.58%。依据主成分得分排序,外源H_2S对垂丝海棠盐碱胁迫缓解能力由高到低为:CK_1T_2T_1T_3T_4CK_2。【结论】0.2 mmol·L~(-1)的外源H_2S可更好改善盐碱胁迫下垂丝海棠的光合能力、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加生物膜的稳定性,从而起到缓解盐碱胁迫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干旱盐碱生境苹果属垂丝海棠(Malus halliana Koehen)为试验材料,通过RNA-Seq测序筛选响应盐碱复合胁迫的差异表达基因,为苹果砧木耐盐碱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以正常供水(Hoagland营养液)为对照,进行混合盐碱胁迫(Hoagland营养液+100 mmol·L-1 NaCl+ NaHCO3)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干旱胁迫下楸子对外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处理的生理响应特性与作用机制,综合评价后筛选缓解干旱胁迫的最佳NO处理浓度。【方法】以10叶龄的楸子[Malus prunifolia (Willd.) Borkh.]实生苗为试材,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在中度水分胁迫(即含水量为土壤最大持水量45%~55%)下,喷施不同浓度外源NO(180μmol·L~(-1)、190μmol·L~(-1)、200μmol·L~(-1)、210μmol·L~(-1)),测定净光合速率(Pn)等光合参数、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及以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REC)等指标。【结果】相比于对照,外源NO处理缓解了水分胁迫下楸子叶片中MDA含量、Pro、REC、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以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上升幅度,同时也减缓了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CAT酶活性的下降幅度,且具有明显的浓度效应。【结论】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特征根大于1的2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达92.932%,190μmol·L~(-1)硝普钠(SNP)处理得分最高,效果最佳。适宜浓度SNP处理能够激活水分胁迫下楸子幼苗的抗氧化酶系统,并可以保护细胞膜系统,及增强细胞光合性能,从而提高其耐旱性。  相似文献   

5.
断根和剪枝对盆栽苹果叶片光合蒸腾及WUE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5 年生盆栽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Malus hupenensis Rhed) 为试材, 研究了断根和剪枝等处理对叶片净光合速率(Pn) 、蒸腾速率(Tr) 、气孔导度(Gs) 、水分利用效率(WUE) 的影响及引起WUE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 断根明显提高了WUE , 处理后第2~42 天逐渐升高。同时, 断根后Tr、Gs 明显下降, 而Pn 和羧化效率(CE) 迅速恢复, 并在第7 天以后明显高于对照; 新根总数及叶片玉米素核苷(ZR)浓度则于第28 天后恢复至对照水平。剪枝使Pn、CE、Tr、Gs 及叶片ZR 浓度升高, 但WUE 只在28 d 后稍高于对照。断根结合剪枝后第2 天, Pn、CE、Tr 及Gs 下降; 21 d 后Pn 和CE 高于对照, 而Tr 及Gs 与对照相近, WUE 在后期稍有升高。分析认为, 断根通过降低气孔导度极显著地提高了叶片WUE , 剪枝则通过提高CE 而使WUE 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3309M、5BB、1103P、420A、5C、SO_(4)为材料,研究盐碱胁迫对不同葡萄砧木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水培的方法,设置对照(改良式Hoagland营养液)与盐碱胁迫(改良式Hoagland营养液+50 mmol·L^(-1)NaCl+NaHCO_(3))2个处理,测定不同葡萄砧木的新梢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盐碱胁迫下,各砧木植株新梢生长量减少,降幅较少的为420A与SO_(4);叶绿素(Chl a+b)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蒸腾速率(T_(r))、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光化学性能指数(PIabs)、单位面积吸收的光能(ABS/CS_(m))、单位面积捕获的光能(TR_(o)/CS_(m))、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ET_(o)/CS_(m))、单位面积的反应中心数量(RC/CS_(m))、单位RC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ET_(o)/RC)值整体呈下降趋势,荧光诱导曲线中热耗散(DI_(o)/CS_(m))、单位RC吸收的光能(ABS/RC)、单位RC捕获的光能(TR_(o)/RC)、J点(V_(j))、I点(V_(i))升高,其中,Chl a+b、Pn、G_(s)下降最多的品种为3309M,Ci与Tr最低的分别是5BB和5C,PIabs、F_(v)/F_(m)、TR_(o)/CS_(m)、ET_(o)/RC降幅最小的均为SO_(4);ABS/CS_(m)、ET_(o)/CS_(m)、RC/CS_(m)降幅最小的为3309M,同时,339M的DIo/CS_(m)增长最多,ABS/RC、TR_(o)/RC、V_(j)、V_(i)增幅最大的是5C。【结论】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到各砧木耐盐碱性由强到弱为SO_(4)、1103P、5BB、420A、3309M、5C。  相似文献   

7.
以“西州密25号”幼苗为试材,采用0、5、10、20 mmol·L-1外源海藻糖预处理3 d,在昼/夜温度分别为15℃/10℃、10℃/5℃、5℃/1℃低温胁迫1 d和3 d时测定幼苗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研究了在低温条件下外源海藻糖对哈密瓜(Cucumis melon var.saccharins)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明确其耐寒调控机理,以期为缓解倒春寒气候对哈密瓜幼苗造成的伤害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未喷施外源海藻糖情况下,低温胁迫显著抑制了叶片的光合能力,且叶绿素b(Chl b)含量显著增加,随着温度的降低,其它光合色素含量与Pn、Gs、Ci和Tr均显著下降;与未喷施外源海藻糖相比,外源海藻糖可对低温胁迫下哈密瓜幼苗的一系列光合指标产生影响,适宜浓度的海藻糖可明显提高光合色素含量,增强哈密瓜叶片Pn、Gs和Tr。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可知,低温胁迫下5、10 mmol·L-1外源海藻糖明显促进了叶绿素a(Chl a)、Chl b、类胡萝卜...  相似文献   

8.
以"华油杂62号"油菜为试材,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复合盐碱胁迫对"华油杂62号"油菜苗期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油菜在盐碱地的种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复合盐碱胁迫下,油菜幼苗叶片中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在重度处理时显著低于轻度处理,且苗后期含量高于苗前期;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苗前期中、重度处理显著高于轻度处理,且苗后期低于苗前期。油菜幼苗叶片中保护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趋势,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苗后期低于苗前期,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苗后期高于苗前期。随着盐碱程度增大,油菜幼苗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_2浓度(Ci)、气孔导度(Gs)均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复合盐碱胁迫对油菜苗期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酶(SOD、POD、CAT)活性以及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_2浓度(Ci)、气孔导度(Gs))具有抑制作用,且随着盐碱程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油菜苗前期抑制程度大于苗后期,在苗后期油菜光合能力减弱,体内酶活性降低,但其可通过合成渗透调节物质来适应逆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广东肇庆主要使用的2种砧木对砂糖橘(Citrus reticulata‘Shatangju’)抗寒性的影响,为优化其引种栽培和苗木繁育提供科学支撑。【方法】以枳壳[Poncirus trifoliata(L.)Raf.]砧、酸橘(C.sunki Hort.exTanaka)砧3年生砂糖橘为试材,在人工气候室中48 h内从10℃梯次降温至(3±0.5)℃、(-3±0.5)℃分别胁迫24 h,然后,经48 h梯次升温至10℃,24 h后转移至塑料温室中常规栽培90 d,期间调查测定落叶量、生长量、生物量,定期测试分析抗寒生理特性。【结果】在(3±0.5)℃、(-3±0.5)℃胁迫后栽培的90 d中,砂糖橘酸橘砧植株单株落叶数量减小幅度较枳壳砧植株分别大412.2%、134.5%,落叶质量减小幅度较枳壳砧植株分别大546.6%、1098.0%;胁迫后90 d酸橘砧植株株高降低幅度较枳壳砧植株分别大5.0%、16.3%,地径减小幅度较枳壳砧植株分别大75.0%、8.8%,冠幅减小幅度较枳壳砧植株分别大231.6%、52.2%,全株生物量减小幅度较枳壳砧植株分别大465.4%、45.6%。(3±0.5)℃、(-3±0.5)℃胁迫后90 d,酸橘砧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Chl c)降低幅度较枳壳砧植株分别大101.1%、27.0%,光合速率(Pn)降低幅度分别大65.8%、52.2%,叶片蒸腾速率(Tr)升高幅度较枳壳砧植株分别大44.1%、99.9%,叶片气孔导度(Gs)升高幅度较枳壳砧植株分别大41.3%、39.7%。低温胁迫导致砂糖橘叶片碳同化关键酶(Rubisco)、FBP、Ald及PEPC的活性均较同期对照显著降低,叶片水分饱和亏缺(WSD)显著加重、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枳壳砧植株的变化幅度显著小于酸橘砧植株。【结论】砂糖橘枳壳砧植株抗寒性显著强于酸橘砧植株,其机制主要在于低温胁迫下落叶程度轻,根系较发达,叶片较厚重,光合效率较高,叶片抗脱水、抗膜脂过氧化能力强。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外源褪黑素(melatonin)对盐碱胁迫下平邑甜茶(Malushupehensis)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无融合生殖率达到94%的平邑甜茶幼苗为试材,设置3个处理:对照(Hoagland营养液)、盐碱胁迫[100 mmol·L-1 NaHCO3︰NaCl=1︰1(摩尔比)的Hoagland营养液]、盐碱胁迫+褪黑素(0.1 mmol·L-1),15 d后测定幼苗鲜质量、干质量、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矿质元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渗透物质含量、有机酸含量、内源激素含量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外源褪黑素可以显著降低盐碱胁迫下平邑甜茶幼苗的萎蔫率,并有效提高了盐碱胁迫下植株的生物量和光合效率,同时提高了幼苗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脯氨酸的含量来缓解渗透胁迫。另外,褪黑素通过增加细胞内有机酸含量和提高AHA家族基因表达量,增强了植株的耐盐碱性;通过调节钠离子转运基因(MhCHX15和MhSOS1)和钾离子转运基因(MhSKOR、MhNHX1、MhNHX2和MhNHX4)的表达,提高细胞质中的钾钠比值以维持离...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干旱胁迫下不同砧木对酿酒葡萄‘Syrah’光合作用的影响,以‘Syrah’为试材,研究了干旱胁迫下嫁接苗(采用‘Beta’‘5BB’‘SO4’为砧木)和自根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叶绿素总量,Chl)、光合效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和PSⅡ光化学活性(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下,嫁接苗和自根苗的各项指标除WUE呈现先上升后下降,整体上升的趋势外,其它均呈下降趋势。说明干旱胁迫下,嫁接苗和自根苗光合效率和光合能力都有所降低;2)但与自根苗相比,嫁接苗中除Tr外其它指标均高于自根苗,尤其在干旱胁迫严重时,嫁接苗的Chl a、Chl b、Chl、Gs、Pn、WUE均显著高于自根苗,说明干旱胁迫下嫁接苗具有较高的光合效率和光合能力;3)3种嫁接苗中,又以‘Beta’为砧木的嫁接苗各项指标表现更为突出,优于‘5BB’和‘SO4’为砧木的嫁接苗,说明以‘Beta’为砧木的‘Syrah’嫁接苗在干旱胁迫下具有更高的光合效率和光合能力。因此,优先推荐‘Beta’作为抗旱节水酿酒葡萄‘Syrah’的理想砧木。  相似文献   

12.
盐胁迫对不同砧穗组合梨幼树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在盆栽及人工控制加盐条件下,用CIRAS-1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盐胁迫下不同砧木‘丰水’梨幼树叶片光合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正常环境条件下梨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 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盐胁迫改变了梨叶片光合特性日变化曲线,尤其是导致了Pn日变化曲线的整体下降;盐胁迫下梨光合日变化的改变受到不同砧木及不同盐处理水平的明显影响。另一方面,盐胁迫下,以杜梨为砧的丰水梨叶片Tr日变化与Gs呈线性相关,而以豆梨为砧的丰水梨Tr日变化与大气水汽压差(VPD)呈线性相关。此外,在上午相对较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气孔性限制是梨光合作用的主限制因子,而在中午强光、高温和干燥条件下非气孔性限制则是主要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外源褪黑素(melatonin,MT)对重茬胁迫下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矿质元素吸收利用和生长的调控效应。【方法】以平邑甜茶实生苗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根施200μmol·L-1褪黑素溶液对重茬胁迫下平邑甜茶幼苗根、茎和叶中10种矿质元素含量、吸收、转移积累及分配的影响。【结果】外源褪黑素提高了重茬胁迫下平邑甜茶植株各部分干生物量,改变了各部分元素的含量,并且显著提高了植株对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吸收,提升了各元素在根茎叶中分布的比例。Mantel检验结果表明,平邑甜茶植株中各矿质元素与各部分干质量均呈正相关。【结论】重茬胁迫下外源施用200μmol·L-1褪黑素不仅能调控矿质元素的吸收和积累,还能促进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杜梨、木梨、秋子梨3种重要梨野生砧木资源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差异及盐碱胁迫处理后的变化。【方法】采集大树和实生苗期杜梨、木梨、秋子梨资源叶片,进行盐碱胁迫处理,测定处理前后SOD、POD、CAT活性并比较其差异。【结果】SOD活性,杜梨秋子梨木梨,胁迫处理后均明显上升;POD活性,秋子梨木梨杜梨,胁迫处理后均显著上升;而CAT活性,木梨杜梨秋子梨,处理后仅杜梨活性升高。杜梨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强于木梨、秋子梨。山西杜梨1和山西杜梨3耐盐碱性强。【结论】盐碱胁迫处理后,SOD平均活性增加最多,其次为POD平均活性,CAT平均活性降低。杜梨抗氧化酶活性及耐盐碱性强于木梨、秋子梨。  相似文献   

15.
以"秋姬"李盆栽幼苗为试材,设置6个处理(CK、干旱(Dr.)、CK+亚精胺(Spd)、Dr.+Spd、Dr.+甲基乙二醛双脒基腙(MGBG)、Dr.+MGBG+Spd),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通过喷布1mmol·L~(-1) Spd和1mmol·L~(-1) MGBG,研究了多胺及其合成抑制剂对旱胁迫下李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旱胁迫下叶绿素总含量降低,多胺及其合成抑制剂可调节其叶绿素总含量。丙二醛(MDA)含量Dr.+Spd处理最高,Dr.+MGBG处理降低,Dr.+MGBG+Spd处理相对提高;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也是如此;4个光合指标(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旱胁迫下均下降,经Dr.+Spd处理均提高,经Dr.+MGBG处理均下降,经Dr.+MGBG+Spd处理相对提高;其中,Gs经CK+Spd处理最大,与CK相比,Pn经CK+Spd处理下降较小,Ci、Tr经CK+Spd处理下降较大;多胺及其合成抑制剂可调节旱胁迫下李幼苗叶片叶绿素总含量、MDA含量、2种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游离Pro)含量和4个光合指标(Pn、Gs、Ci和Tr)的升降;在干旱条件下喷布Spd,有利于李树正常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盐胁迫对2种抗性苹果砧木叶片生理及解剖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盐胁迫对2种抗性不同苹果砧木垂丝海棠‘9-1-6’(Malus halliana Koehne)和山定子(Malus baccata Borkh.)叶片生理特性和解剖结构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浇灌Hogland营养液的方法,在100 mmol·L-1NaCl短期(3 d)和长期(40 d)胁迫下测定2种苹果砧木叶片生理指标和解剖结构变化情况。【结果】随着胁迫的持续,2种砧木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吲哚乙酸(IAA)、玉米素(ZT)、异戊烯基呤核苷(iPA)含量和IAA/脱落酸(ABA)均显著下降,叶绿素酶(Chlase)活性、脱镁螯合酶(MDCase)活性、脱镁叶绿素a氧化酶(PaO)活性、ABA和茉莉酸(JA)含量均显著上升,胁迫40 d后,2个品种叶片Chlase活性无显著差异‘,9-1-6’叶片的iPA含量显著低于山定子,其余指标‘9-1-6’的变幅均小于山定子;2种砧木叶片、上下表皮、栅栏组织厚度和叶肉组织结构紧密度(CTR)均显著减小,海绵组织厚度和叶肉组织结构疏松度(SR)均显著增加,且‘9-1-6’变幅均小于山定子。【结论】垂丝海棠‘9-1-6’通过保持较高的SPAD、较厚的叶片和完整的双层栅栏组织缓解了植株的光合损伤,通过调节叶绿素代谢酶活性和内源激素(IAA、ZT和ABA)含量的平衡响应盐胁迫。  相似文献   

17.
以生菜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栽培,试验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营养液添加油菜素内酯(BR)、营养液添加肉桂酸(CA)、营养液添加肉桂酸和油菜素内酯(CA+BR),以营养液栽培为对照(CK)。利用肉桂酸模拟自毒作用研究油菜素内酯(BR)对自毒作用下生菜抗氧化酶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自毒作用导致生菜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及总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降低,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显著下降,胞间CO_2浓度(Ci)显著上升。自毒作用下,BR处理显著增加了叶片中Chl a、Chl b和总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了Pn、Gs、Tr,显著降低了Ci。由此可知,BR可以有效解除自毒下生菜光合作用减弱的非气孔限制因素,增加光合强度,促进生菜生长。与对照相比,自毒引起生菜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APX)活性显著升高;自毒作用下,添加外源BR显著提高了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了MDA含量。同时,BR显著提高了生菜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减轻了对细胞膜的伤害。综上所述,BR可显著增强自毒作用下生菜叶片的光合能力,有效缓解自毒作用引起的膜脂过氧化伤害,降低了自毒胁迫对生菜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蒙原'欧李(Cerasus humilis)为试材,采用干旱胁迫、干旱+抑制PS Ⅱ活性和调控叶绿体的方法,研究欧李叶片叶绿体光合参数与超弱光子辐射(UPE)的变化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UPE的激发机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欧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呈下降趋势,UPE强度亦呈下降趋势;干旱胁迫期间,光合参数及UPE强度均低于正常浇水处理.进一步在干旱胁迫且用LaCl3抑制PSⅡ活性条件下,干旱胁迫和干旱+LaCl3处理下欧李叶片的Pn、Tr、Gs均逐渐降低,UPE强度亦呈下降趋势;抑制PSⅡ活性条件下,光合参数及UPE强度均低于干旱胁迫处理.相关性分析也表明,干旱胁迫及干旱+LaCl3处理下欧李叶片UPE与Pn、Tr、Gs均呈正相关.对欧李叶片叶绿体UPE的研究发现,UPE强度随叶绿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且抑制PSⅡ活性下叶绿体的UPE强度明显低于未被处理的叶绿体的UPE强度.综合以上结果,干旱胁迫降低了欧李叶片的光合作用,同时也降低了 UPE强度;进一步抑制PSⅡ活性,光合效率下降,UPE亦降低;调控叶绿体情况下,UPE强度与叶绿体浓度变化趋势一致.以上说明UPE与光合作用关系密切,叶绿体可能为产生UPE的细胞器之一.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土壤相对含水量对阿月浑子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 和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干旱胁迫降低了阿月浑子叶片Chl1a、Chl1b 含量和Pn , 增加了类胡萝卜素含量; 20 %供水处理降低了阿月浑子叶片的PS Ⅱ活性, 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 Fm) , 光化学猝灭系数(qP) , 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 和PS Ⅱ电子传递量子产量(ΦPS Ⅱ) 。轻度干旱胁迫下, 气孔限制是Pn 降低的主要原因; 严重干旱胁迫下, 非气孔限制是Pn 降低的主要原因。干旱胁迫下阿月浑子叶片Pn 的下降是水分胁迫和强光胁迫双重作用的结果, PS Ⅱ电子传递量子产量(ΦPS Ⅱ) 降低是阿月浑子叶片Pn 下降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不同砧木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简写为CS)葡萄枝条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旨在筛选能提高‘赤霞珠’葡萄抗寒性的优良砧木,为新疆地区‘赤霞珠’葡萄抗寒栽培和砧木引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嫁接在5个砧木(5BB、SO4、kangzhen3、5C、140R)的‘赤霞珠’葡萄及自根砧的一年生成熟枝条分别放在-12℃、-15℃、-18℃、-21℃、-24℃、-27℃下进行低温胁迫处理,以4℃为对照,测定其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萌芽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指标,通过相对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获得鉴定植物抗寒性强弱的半致死温度(LT_(50))。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各项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着处理温度的下降,所有处理枝条相对电导率值、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CAT活性呈增加趋势,但增加幅度不同;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SOD活性呈"升高—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CS/5BB、CS/SO4、CS/kangzhen3、CS/5C、CS/140R、CS的半致死温度从低到高,分别为-20.09℃、-19.37℃、-16.94℃、-16.31℃、-14.74℃、-13.43℃。【结论】6种供试葡萄枝条耐寒性由高到低依次为CS/5BB、CS/SO4、CS/5C、CS/140R、CS/kangzhen3、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