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1例治愈的中风病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该病的发病与咽窍筋肉运动功能失常、或丧失有关,其病机关键是脑髓损伤、神机失用,且督脉痹阻为其发病的经络学基础。咽窍筋肉运动功能障碍是脑髓神机不能驭使咽窍筋肉正常运动所致,而脑髓神机的运转则依赖于经脉气血的正常运行。故治疗时应从醒神通督立法,采用温针灸法为主要手段,以醒神开窍、疏通督脉、益气升阳、化痰通络,促进脑髓修复、神机运转复常,进而支配咽窍筋肉恢复运动功能而获效。  相似文献   

2.
对1例采用温针灸治愈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该病的发病与正气亏虚、外邪侵袭、脉络瘀阻等因素密切相关,其病机关键是耳窍脉络瘀阻、清阳失运、神机运转失常,且督脉痹阻是其发病的经络基础。耳窍听觉功能障碍是脑髓神机不能感知外界声音传导所致,而神机运转则依赖于经脉中阳气、气血运载。故治疗时从升阳通督立法,采用温针灸法为主要手段,以醒神通督、益气升阳、化痰通络,促进阳气运行、神机运转复常,进而恢复耳窍对外界声音的感知而获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何兴伟教授结合脑髓神机理论对脊髓损伤性神经源性膀胱的病机辨析及诊疗思路与方法。何兴伟教授认为,脊髓损伤性神经源性膀胱病位在督脉(脊髓)、肾和膀胱;病机分虚实,虚证以肾阳亏虚或肾气不足,实证为有形之邪阻滞尿道,督脉(脊髓)受损或闭阻则为该病发病的经络学基础。膀胱功能的调控依赖于阳气运行和脑髓神机运转。临证应从温阳通督、益气补肾、填精益髓立法,治疗需针灸、中药并重,并注重心理疏导、膀胱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鼻渊病因病机的分析,提出鼻渊发病的病机关键是清阳失运、湿浊阻遏;而督阳空虚、督脉痹阻是鼻渊发病的经络学基础。在临床上,疏通督脉、升阳祛霾可促进督脉阳气运行复常,促使肺脾肾阳气正常运行敷布,得以温化阻遏于鼻窍之湿浊,从而达到升阳祛霾、通利鼻窍之目的。为此,指出通督升阳法是治疗鼻渊病的重要途径,重视通督升阳法在鼻渊病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皮肉筋脉骨节出现疼痛、损害变形等症状与阳气、脑髓神机、脏腑经脉之间的关系着手进行分析,认为脾肾阳虚、寒湿痹阻是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机关键,督脉阳虚、脉络瘀阻是本病发病的经络学基础,而督阳亏虚、脑髓神机运转失常则是疼痛发生的重要机制。故临证时,应注重温阳通督,温补脾肾,祛寒化湿;此外,针对疼痛症状则强调温运阳气,醒神养神,以促进脑髓神机运转,进而发挥安神镇痛、减缓皮肉筋脉骨节受损及关节变形之效。因此,温阳通督、安神镇痛法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应用,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在治疗偏头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就近年的文献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一是由外感引起,以风邪为主,多挟寒、热、湿邪;二是由内伤所致,多与肝、脾、肾三脏有关。头痛的病位在头,涉及肝、脾、肾,以脉络阻闭,神机受累,清窍不利为病机。  相似文献   

7.
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与督脉的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指出“脑髓损伤”、“神机失用”是中风病发病的病机关键,督脉痹阻是中风病发病的经络学基础,而督脉为联系脑和脏腑经络气血功能的桥梁。在临床治疗上,疏通督脉可醒神开窍,促进脑髓修复,从而恢复脑髓对人体生命活动功能的总体调控。  相似文献   

8.
根据头痛的发病特点,认为头痛是由外感六淫之邪、或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导致气滞血瘀、痰浊瘀阻脑络,清窍不利而发病。病位在巅,病机为风和瘀,治疗当治风与治血相须为用。  相似文献   

9.
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依经络学说,手足三阳经、督脉,皆上贯于头部,故有"头为诸阳之会",又五脏精华、诸阳之气皆上贯于头,又有头为"清阳之府""清窍"之说,若髓海空虚、清窍失养或痰浊阻络、肝阳上亢,均可循经脉上扰清窍.临床治疗头痛,可从辨证论治、分经取穴等几方面入手,本文重点介绍以头痛部位分经论治头痛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偏头痛脉络痹阻,神机受累,清窍不利为其病机,与肝、脾、肾三脏有关,病位在脑。治宜祛风清热、通络止痛,方用散偏汤加味化裁。风邪散郁气开,郁热去,经络通,头痛自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