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热送热装过程大板坯传热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热送热装过程中典型的大板坯温度变化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分析了计算结果.研究表明:辊道输送过程热送温度对铸坯冷却速率影响较小;保温坑内堆垛的铸坯温度分布较均匀,冷却速率较慢,在8.3~9.0 K/h之间;堆垛空冷铸坯的主要冷却速率为11.3~18.6 K/h;在加热过程热装温度不同可使铸坯内外形成不同的热履历.对不同热送热装工艺过程中铸坯的温度变化规律进行了模拟,为优化界面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攀钢连铸板坯热送热装生产现状,开发了板坯热送,加热过程数学模型,进行了铸坯生产组织方式及表面质量状况轧制前后对应关系的工业试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铸坯热送热装管理办法和加热炉操作规程。生产统计表明,铸坯热送热装率从1995年的16.7%提高到1996年的36.9%平均入炉温度达565℃。  相似文献   

3.
温治  向顺华 《工业炉》1997,19(2):3-6,13
本文采用热跟踪测试法现场实测了连铸坯在整个传搁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在验证在线数学模型正确可靠的基础上,开发了连铸坯热送热装热过程温降规律的在线控制和管理数学模型。该模型经现场试运行,结果表明:与人工不定期实测相比,在纷数学模型计算出的连铸坯热状态参数具有连续、准确、快捷等优点,实现了连铸坯热状态参数的计算机在线控制和管理,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4.
连铸坯热送热装在线控制数学模型的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连铸坯热送热装热过程二维传热过程数学模型 ,并采用热跟踪测试法现场实测了连铸坯在整个传输过程中的温降规律 ,在验证离线数学模型正确可靠的基础上 ,开发了连铸坯热送热装热过程温降规律的在线控制数学模型。该模型经现场运行结果表明 ,与人工不定期实测相比 ,在线控制数学模型计算出的数据具有连续、准确、快捷等优点 ,实现了连铸坯热状态参数的计算机在线管理。  相似文献   

5.
周筠清  毛汉平 《钢铁》1992,27(2):54-58
首次采用多块铸坯温降分块计算数学模型,模拟实际热送过程,计算连铸坯在热送吐程中的温度变化。该过程包托连铸坯切割后每块逐次送入保温车,保温车加罩后运送到保温坑,并分块送入保温坑保温这样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6.
连铸小方坯远程热送热装过程温降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多块小方坯温降分块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元法计算小方坏在远程热送热装过程中内部温度及表面温度变化,得到热送热装过程的温度变化规律,为提高热送温度及制定加热炉加热制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鞠幼华 《鞍钢技术》1994,(12):16-20
连铸板坯热送热装及直接轧制工艺具有增产、节能、投资少和提高产品质量等优点。介绍了鞍钢第三炼钢厂大连铸板坯短流程在线直送热装;连铸与初轧板坯小批量穿插装炉;微机优化连铸坯加热工艺等方案的研究内容。该方案需要在大生产中不断完善,以提高其科研水平和经济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热送铸坯钢板表面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热送铸坯钢板表面裂纹主要在轧制环节中产生;降低铸坯加热炉温度,减少铸坯加热时间等措施可使热装热送铸坯轧制钢板裂纹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济钢第二工业区实施连铸坯的热送热装工艺,通过采取严格控制铸坯质量、品种、规格、物流等措施,热送热装温度有明显提高,提高了轧钢成材率,降低了煤气消耗,经济效益显著,年可创直接经济效益91万余元。  相似文献   

10.
分析比较了实现连铸坯热送热装的几种工艺方案,指出了各工艺方案的实用性,为马钢加铸热送装的实施提供了工艺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连铸坯热装对加热炉热效率的影响,并提出了热效率与热装温度、生产率、炉气温度诸因素的计算式,理论计算值与实际生产统计值相符。理论分析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热装坯的燃耗。  相似文献   

12.
连铸坯热送保温罩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平  段巍 《武钢技术》2003,41(6):6-7,40
根据武钢第二、三炼钢厂和热轧厂的吊车、厂房结构特点研制出适合连铸坯热送热装生产的车辆用保温罩,它具有自重轻、保温性能好、适用性强和坚固耐用等特点,是连铸坯热送热装生产中提高热装温度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方维汉  张庆 《宽厚板》1997,3(6):19-20
韶钢第二轧钢厂于1996年3月开始采用板坯热送热装工艺,取得了明显效果。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该工艺方案在韶钢三轧厂的提出、确定及应用情况。随着韶钢中板改造工程的完成,板坯热送热装工艺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优质钢及合金钢连铸坯热装时产生热脆的机理及解决连铸坯热送热装时钢的热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王成  郑忠  王永周  张开天 《钢铁》2022,57(12):169-178
 连铸-热轧界面的衔接、协调对于钢铁生产流程的高效、稳定运行有重要意义。针对连铸-热轧界面研究对于生产组织过程的简化处理而导致成果应用的局限性,提出一种以连铸出坯计划和热轧单元计划为对象,对实物铸坯的去向(加热炉、保温坑、板坯库)进行决策,并通过虚拟铸坯与实物铸坯的逐级匹配确定衔接方式(直接热装、热装、冷装)的优化方法。以热轧单元计划中直装和热装铸坯数最大化、直装和热装铸坯的传搁时间最小化为目标,考虑强制下线冷装要求、设备缓冲容量限制、实物铸坯-虚拟铸坯匹配规则、直装和热装铸坯传搁时间要求、铸坯上料必要运输时间等约束条件,建立了铸坯去向决策的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设计了结合禁忌搜索的改进和声搜索算法求解模型,采用整数编码记录去向计划,通过模拟实物铸坯上料和虚拟铸坯匹配并装炉的过程进行解码,统计去向计划的目标函数值并计算评价值,利用禁忌搜索的局部寻优能力避免和声搜索早熟收敛,得到改进的和声搜索算法。以某钢铁企业热轧板带产线的生产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铸坯去向决策模型可以提高直装率10.57%,提高热装率3.58%,直装和热装坯的传搁时间降低18.84%,并且改进和声搜索算法的最优评价值相比单一的禁忌搜索、和声搜索分别可以提升6.26%、4.51%,表明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热轧步进式加热炉内钢坯温度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有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热轧步进式加热炉内钢坯三维温度场的数值计算模型,结合攀钢热轧厂热炉的实际生产条件,对钢坯加热过程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现场拖偶实验准确确定了钢坯加热的边界条件,并验证了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模拟计算研究了加热工艺,待轧保温制造对钢坯温度场的影响,为优化轧制加热工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固溶度积公式计算及热模拟实验,对不同热装和加热温度条件下的无取向硅钢铸坯中析出相进行了研究.在低于950℃热装时,铸坯中AlN的析出量和尺寸不再变化,但MnS和AlN-MnS的数量及平均尺寸随着热装温度降低而进一步增加,并在温度低于600℃时达到最大值后保持不变.与1200℃相比,1100℃加热的铸坯中AlN、MnS的总固溶量相对更少.相比850℃热装,600℃热装再加热到1100℃的铸坯中AlN和MnS的总固溶量更少,且AlN和MnS尺寸更大.合适的热装温度和加热温度分别为600℃和1100℃.   相似文献   

18.
基于ERP系统的信息管理技术,宁钢实现了高温无缺陷板坯生产,板坯无缺陷率稳定在99%以上。通过加强管理,板坯平均直接热装率达55%,入炉平均温度699℃;间接热装率达75%,入炉平均温度650℃。宁钢实行连铸坯热装热送技术,缩短了生产周期,节约了能源,减少了金属烧损。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