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急性颈肌筋膜炎一般治疗措施包括口服药物和颈部神经阻滞等,亦有报道运动疗法联合中频电疗法治疗急性颈肌筋膜炎。本科采用中枢性肌松药盐酸乙哌立松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洛索洛芬钠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哌立松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11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5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阿米替林25 mg口服,每天1次,同时给予盐酸乙哌立松50 mg口服,每天3次。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乙哌立松50 mg口服,每天3次。2组患者疗程均为30 d。结果观察组头痛程度缓解总有效率(98.3%)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9.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及VA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哌立松联合阿米替林能够显著改善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悬吊运动疗法联合盐酸乙哌立松治疗颈源性头痛(CEH)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CEH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颈椎悬吊运动疗法,治疗组给予颈椎悬吊运动联合口服盐酸盐酸乙哌立松治疗,疗程均为15 d.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15天和3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治疗3个月后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患者VAS评分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悬吊运动疗法联合盐酸盐酸乙哌立松治疗CEH疗效优于单纯的悬吊运动疗法,可更有效地缓解患者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4.
赖靖慧  范世垚 《右江医学》2010,38(3):263-264
目的观察黛力新联合盐酸乙哌立松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疗效。方法将87例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治疗组(黛力新联合盐酸乙哌立松)30例、对照1组(黛力新)28例及对照2组(盐酸乙哌立松)29例,观察头痛程度评分的变化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1组总有效率为75.0%,对照2组总有效率为69.0%,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黛力新联合盐酸乙哌立松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5.
彭英  彭兴甫  牟洪宇  易明亮  朱德军  余茜   《四川医学》2017,38(10):1165-1167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得宝松联合臭氧注射在跖肌筋膜炎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8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跖肌筋膜炎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33例: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行得宝松2.5mg+2%利多卡因1 m L+0.9%生理盐水1m L联合医用臭氧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得宝松2.5mg+2%利多卡因1m L+0.9%生理盐水1m L充分混匀后注射治疗。对比两种方法治疗跖肌筋膜炎的疗效。结果 66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试验组治愈率66.7%,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39.4%,总有效率87.9%,两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跖肌筋膜厚度在治疗后都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得宝松联合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跖肌筋膜炎,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双氯芬酸钠联合盐酸乙哌立松治疗慢性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慢性腰腿痛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给予双氯芬酸钠联合盐酸乙哌立松治疗;对照组(39例)单纯给予双氯芬酸钠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疼痛评分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下降,治疗后治疗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慢性腰腿痛患者给予双氯芬酸钠联合盐酸乙哌立松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盐酸乙哌立松治疗急性颈肩部软组织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卫  王春晓 《广东医学》2004,25(12):1415-1416
目的 探讨乙哌立松治疗急性颈肩部软组织损伤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 急性颈肩部软组织损伤患者 30例 ,随机分成A组 (n =15 ) ,口服西乐葆 2 0 0mg ,1次 /d ,连续 7d ,并于颈部压痛点穿刺 ,注入曲安奈德 5mg与 0 5 %利多卡因的混悬液共 2ml,1次 /周。B组 (n =15 ) ,在A组的基础上 ,再口服盐酸乙哌立松 5 0mg/d ,连续7d ,同时禁用其他肌松剂和镇静剂。两组年龄、性别无差异。组间比较颈肩部活动度、疼痛、压痛的改善情况 (以VAS评分评价 ,0症状消失 ,10症状没改善 )及治愈时间的长短。结果 A组与B组对比 ,颈肩部活动度 1 5± 0 4 1vs2 7± 0 35、疼痛 3 0 8± 0 5vs 2 1± 0 7、压痛 2 3± 0 7vs 1 8± 1 0、治愈时间 10± 1 3vs 8 5± 0 9,组间比较P <0 0 1。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联合应用乙哌立松可迅速改善症状 ,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研究西比灵联合乙哌立松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门诊选取9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30例(乙哌立松与西比灵联用)和两个对照组各30例(单用西比灵或乙哌立松),均治疗4周.观察临床疗效指标改善情况和椎-基底动脉血流变化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联合用药组疗效显著优于两单独用药组,而3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均可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而治疗后3组间椎-基底动脉血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比灵与乙哌立松药理作用不同,联用应用可使颈性眩晕的疗效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奇正消痛贴膏联合盐酸替扎尼定对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37例确诊为颈肩肌筋膜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奇正消痛贴膏应用并联合替扎尼定片口服,对照组单纯替扎尼定片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颈部疼痛、局部压痛及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整体有效率分别为94....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盐酸乙哌立松联合舍曲林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慢性紧张型头痛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平行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治疗组患者予以餐后服用盐酸乙哌立松联合舍曲林进行治疗,对照患者仅予以餐后口服盐酸乙哌立松,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控制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2.50%、92.50%明显较对照组的30.00%、75.00%高,行χ~2检验,P0.05,治疗组5(12.50%)例患者,对照组4(10.00%)例发生嗜睡、头晕、轻度肢体乏力及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均可难受无需治疗,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盐酸乙哌立松与舍曲林联合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医用臭氧疼痛触发点注射治疗腰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MP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8例入选临床研究的 MPS 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作两组,其中对照组59例使用消炎镇痛液注射治疗而研究组59例应用低浓度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前 VAS 评分及腰背功能活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治疗后 VAS评分及腰背功能活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9.83%)高于对照组(71.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9%)较对照组降低(23.73%),安全性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臭氧疼痛触发点注射治疗腰部 MPS 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适合临床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结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治疗;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隔日1次;颈椎牵引每日1次,每次15~20 min;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症状体征评分、疗效指数及经颅多普勒(TCD)探测双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双侧大脑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进行评定。 结果 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愈显率91.43%和总有效率100%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症状和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和体征积分均比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双侧VA、BA、双侧PCA的V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双侧VA、BA、双侧PCA的Vm均比治疗前显著提升(均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采用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好,更能有效改善患者双侧VA、BA、双侧PCA的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激痛点臭氧注射与射频热凝两种技术在斜方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1日至10月31日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疼痛门诊100例斜方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年龄17~65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臭氧注射治疗组(臭氧组)50例和射频热凝治疗组(射频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1年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六点行为评分(BRS-6评分),治疗后1个月的疼痛缓解优良率和满意度,治疗后1年的复发率.结果 臭氧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的VAS评分为(1.52±1.30)分,BRS-6评分为(1.26±0.72)分,治疗后1年的VAS评分为(2.82±1.41)分,BRS-6评分为(2.59±1.24)分;射频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的VAS评分为(1.51±1.41)分,BRS-6评分为(1.27±0.69)分,治疗后1年的VAS评分为(2.73±1.52)分,BRS-6评分为(2.62±1.21)分.两组VAS评分和BRS-6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臭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4.0%,射频组为96.0%,两组治疗满意度均为100%.两组的优良率及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臭氧组患者的1年复发率为16%,射频组为1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痛点臭氧注射与射频热凝在斜方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中均有确切疗效,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  相似文献   

14.
夏晓文  王昊 《罕少疾病杂志》2020,27(1):74-75,90
目的探讨肌筋膜激痛点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确诊收治的KOA患者75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给予传统经穴针刺治疗;研究组38例给予肌筋膜激痛点针刺治疗,将两组的疗效以及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37%,较对照组的83.78%显著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26%,比对照组的24.32%明显少(P<0.05)。结论对于KOA患者而言,针刺刺激肌筋膜激痛点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效果。方法 97例UAP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49例给予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和红花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照组48例给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心率、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和收缩压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前后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率和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和红花注射液联合治疗UAP,效果优于单纯应用川芎嗪注射液。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盐酸莫西沙星治疗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50例耐药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病历号奇偶数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盐酸莫西沙星治疗。治疗3、6、12个月后,比较两组痰菌转阴率、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3、6、12个月后,研究组痰菌转阴率分别为44.00%、56.00%、77.33%,均高于对照组的28.00%、38.67%、4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莫西沙星联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耐药结核病患者可提高痰菌转阴率和治疗总有效率,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三氧压痛点注射治疗急性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肌筋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氧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每例患者每次选取2~3个压痛点,三氧组每个压痛点先注入0.67%利多卡因1ml,再注入30%医用三氧1~3ml。对照组将0.67%利多卡因与地塞米松1mg配成混合液2~3ml,每个痛点注入1ml。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结束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氧组治疗结束时患者满意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三氧压痛点注射治疗急性肌筋膜炎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医用三氧注射治疗老年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胸腰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94例,年龄65~74岁,随机分为A、B两组(n=47),A组采用椎旁神经阻滞治疗,B组给予相同椎旁神经阻滞,同时椎旁注射40%的医用三氧。分别于治疗前(T1)、治疗后24h(T2)、治疗后1个月(T3)时以VAS法进行疼痛评分,于T2、T3时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疼痛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T2、T3时点B组VAS评分均较A组降低(P〈O.05),T2、T3时B组临床治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羟考酮缓释片使用剂量较A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椎旁阻滞联合医用三氧注射可显著缓解老年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其效果优于单纯椎旁神经阻滞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关节镜术后医用臭氧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在膝骨性关节炎(KOA)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KOA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关节镜术后仅行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组关节镜术后,每次关节腔除注射透明质酸钠外,同时注射医用臭氧。2组注射次数和频率相同,比较治疗后3、6、12个月的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3、6、12个月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Lysholm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 关节镜术后医用臭氧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KOA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