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我院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对我院2012年抗菌药物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使用频率占前10位的抗菌药物以非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为主,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的基本要求.结论 要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的基本要求,执行提高处方质量,提高我院整体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处方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查2005年我院门诊处方每月100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抽查1200张处方,使用抗菌药物处方608张,其中使用Ⅰ联抗菌药物处方77.63%,使用Ⅱ联抗菌药物处方占22.37%,口服抗菌药物处方占74.12%,使用注射抗菌药物处方占25.98%,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占4.90%.结论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需要医疗质量管理部门、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的共同努力、研究、学习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赵均炎  高霞  张雯  孟佳佳 《工企医刊》2015,(2):1310-1311
目的探讨我院急诊内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9月急诊内科2840张处方。根据我院合理用药系统及有关资料,对抗菌药物使用品种、用药频度(DDDs)进行分析。结果 2840张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1125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6%。抗菌药物主要是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和大环内酯类。DDDs前三位依次是头孢唑肟钠注射液、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和依替米星注射液。结论我院急诊内科的抗菌药物使用欠合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以来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12月的Ⅰ类切口手术(疝气修补术、骨科内固定术及内固定取出术、包块切除术)患者病历100份进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结果 有61例使用了抗菌药物,39例未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的61例患者中有52例在手术前0.5~2h使用了抗菌药物,32例患者预防使用抗生素时间在24 h以下,11例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为3d,9例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为4d,3例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为5d,例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为7d.药物选择方面有54例合理,7例不合理.61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所使用的预防性抗菌药物均为单一抗菌药物,且大部分为第2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结论 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以来,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工作有了很大改进,多数能够准确选择术前给药时机,但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的比例仍然较高,药物的选择不合理、给药剂量偏大、给药时间长等情况依然存在,必需进一部加强学习培训,认真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方案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规定,使我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与管理不断规范.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手术是无菌Ⅰ类手术,通常情况下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但目前情况却是抗菌药物普遍使用,而且不按照原则使用,导致细菌耐药、菌群失调、费用增加等不良后果。为了解我院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贯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配合“卫生部三种清洁手术抗菌药物干预研究”科研课题在我院的开展,促进临床规范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开展本次调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我院呼吸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统计和分析,调查和干预呼吸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和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按照卫生部《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要求,利用我院自主开发的药剂科合理用药管理系统软件对2011-2012年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的药物品种、使用量、用药强度、抗菌药所占比例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整治前235.94,整治后逐渐下降,2012年平均为111.91,持续控制管理目标以下.结论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效果显著,利用合理用药软件手段,发挥临床药师作用,促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地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使抗菌药物的临床不合理应用情况得到有效遏制,我院通过职能科室多部门联合质控的方式加强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监管,逐步探索和建立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监督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吴斌  朱玉洁 《中国卫生产业》2013,(32):125+127-125,127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内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和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43例我院门诊内科出现抗菌药物ADR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我院报告的43例门诊内科抗菌药物致ADR的患者当中,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居多,有20例,占46.5%;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主要以皮疹、头晕、恶心为主,有30例,占69.8%.结论 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与ADR的监测以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特别是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应用需要高度重视,确保用药安全,避免抗菌药物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院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规范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笔者对管理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以期对管理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淑萍 《中国保健》2005,13(16):46-47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查我院住院患者病例300份,统计抗菌药物使用例数及使用率,使用种类、规格、剂型、剂量、用法、疗程及合理性等.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1%,抗菌药物使用量最大为头孢菌素,占53.05%,其次为喹诺酮类、青霉素类、硝基咪唑类、大环内酯类和氨基糖甙类等.其中临床不合理用药表现为选药面太窄、档次高、给药方法不妥、用药剂量大、疗程长和联合用药不合理等.结论随着国家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方法的执行,同时多次举办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知识讲座,进行医德医风教育,强化了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使临床用药更加规范合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我院剖宫产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8年8月—2011年8月在我院产科行剖宫产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587例剖宫产患者术中均使用抗菌药物,位于前3位的为头孢呋辛钠(48.55%)、青霉素G(16.35%)和甲硝唑(12.93%);抗菌药物平均用药疗程均超过7d。⑵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所有患者均在术前30~60min静脉滴注抗菌药物,术后使用抗菌药物时间集中在3~6d。⑶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价: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之处。结论我院剖宫产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用药开始时间、用药持续时间、剂量、给药方法及联合应用不合理,临床医生应加强关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不合理应用问题也日益突出,如耐药菌增多,院内感染发病率高,医疗费用剧增等。为更好地贯彻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促进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现将我院2008年1月~12月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3.
2007年3月,我院以上海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施细则为范本(以下为实施细则),规范我院抗菌物的应用,使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老年人的病情复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与指导原则不相符合的现象。为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使用,我们对2007年3月至2009年2月出院的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年1-3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专题调查。结果:我院共有抗菌药物品种64个,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为76.06%、使用强度平均为109.7、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100%,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按就诊人数)平均为17.19%。结论:临床医生应用抗菌药物尚不甚规范,应加强医务人员在这方面的培训,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减少耐药。  相似文献   

15.
李秀 《药物与人》2014,(6):167-167
为了贯彻落实《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促进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我院开展了一次抗菌药物专项整治行动,活动中主要对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对药刺科管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活动之后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得到有效的改善,多项指标符合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6.
卫生部早在2004年下发285号文件,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09年下发38号文件《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通知》,并于2012年正式出台《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办法》,于今年8月正式启用执行。过去几年由于规范不全,执行不力,加上各医院医护人员使用中的不良习惯和部分经济利益趋使,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国家之一,给疾病治疗及病员经济带来不应有的损害。为了保证抗菌药物临床安全使用,规范术后抗菌药物的应用,有效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及减轻病员的经济负担,我院加强了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分级管理,特别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并以妇产剖宫产作为非限制性抗菌药物之研究,取得良好效果。我院自2007年以来,剖宫产术后预防坚持使用非限制使用级的青霉素、氨苄西林钠及头孢唑啉钠,未出现严重感染事件,且切口甲级愈合率达98.6%(来源我院院感科)。对此,我们进行回顾性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院儿科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及病原菌耐药情况,评价在全国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以来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和管理。方法调查儿科2012年7—12月住院归档病历3993份,对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分级使用情况及联合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给合病原学检测情况和药敏结果,评价其用药合理性。结果 3993份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的3297份,使用率82.7%,使用强度35DDDs,符合抗菌药物使用分级规定的病历3043份,占92.3%,二联应用率45.0%,无三联及以上应用。结论儿科在抗菌药物使用方面基本合理,但还存在用药过度、广谱抗菌药物及联合用药使用率高、不符合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抗菌药物专项治理活动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方法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在我院实施严格的抗菌药物专项治理活动,按病历编号随机抽查活动前后各1000份出院病历(住院天数3d,出院状况显效或有效),组织专家进行点评,并统计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通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我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使用强度、使用率、I类切口预防用药百分率、抗菌药物使用金额以及与抗菌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例数及总例数下降,微生物送检率、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显著上升(x2=24.759;P0.01)。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明显促进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9.
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调查   总被引:22,自引:9,他引:22  
目的了解我院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方法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和部分临床医生回顾性抽样调查2002年9月~2003年8月,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按调查表格逐一填写每项内容,然后统计分析.结果调查手术病例489份,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9.80%,围术期用药率平均为53.69%,术后用1种抗菌药物者占使用人数的73.62%,用药合理和基本合理者占81.97%.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Ⅰ类手术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0.
梁波 《中国卫生产业》2012,(30):7+9-7,9
目的了解我院腹股沟疝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加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出院的腹股沟疝患者病历110份,采用回顾性分析,对其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我院腹股沟疝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单一用药患者比例为90.9%,92.7%的患者在术前0.5~2h内预防性给药,抗菌药费用占总费用的10.33%。结论我院腹股沟疝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不尽合理,还存在很大的提升和整改空间,需进一步加强监督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