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提高网络吞吐量、缓解交通拥塞程度,结合复杂网络理论和引力场理论研究了在交通引力场下的动态路由选择过程,定义了传输路径对数据包的引力计算公式。基于路径的引力,顾及数据包的传输路径长度、节点畅通度及介数对传输过程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在介数约束下的引力场路由选择策略,并引入参数 用于调节路由过程对节点介数的控制强度。为描述数据包传输过程的有效性,引入有序参数 , 利用其由自由流到拥塞态的指标流量相变值度量网络的传输能力,并对网络节点拥塞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仿真结果显示,与最短路由选择算法相比,本文路由策略较大地提高了网络传输能力,有效地均衡了网络交通负载,大部分节点均得到了高效利用,路由算法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
倪林雨  李金宝 《软件学报》2014,25(S1):103-112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输时延长、传输冲突大和吞吐量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在Multi-Radio Multi-Channel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信道分配和路由策略.该策略动态地建立kn立方体拓扑结构,使用优化的静态信道分配算法提高节点的吞吐量,使用维序寻径的路由算法减少传输冲突.该方法适用于网络节点稠密、节点相互之间通信冲突大的情况,并且在单跳和多跳的网络环境下均适用.实验结果表明,基于kn立方体这一拓扑结构的信道分配和路由策略与传统方法相比,有效地减少了端到端时延,降低了网络冲突,减少了节点能量消耗,延长了网络寿命,提高了网络吞吐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802.11s无线Mesh网传输过程中因重传次数过大而造成的丢包问题,根据实际无线传输中的网络重传次数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最大重传次数的空中传播时间改进路由判据算法.同时为了缓解因单根节点造成的网络拥塞,提高实际场景中边缘节点的传输性能,并保证网络中所有节点使用无线信道资源的公平性,基于树的寻径机制从拓扑结构的角度,提出一种改进的多根节点的混合无线Mesh网路由协议(M-HWMP).理论及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路由判据算法及路由协议优化了无线Mesh网传输不同数据流时的吞吐量、时延特性,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网络拥塞.  相似文献   

4.
在认知Mesh系统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数据包投递成功率及网络的吞吐量,减少网络延迟时间,提出一种联合多信道分配决策的认知Mesh系统数据传输优化算法(JCWN)。针对信道的干扰问题,建立了认知Mesh系统的干扰无向图,分析节点链路的网络干扰电平。在节点的路由请求阶段通过提出基于信道干扰电平的路由指标函数,并通过权重阈值来为节点链路分配干扰较小的信道。在路由选择上,联合多路由算法计算每条路由路径的信道干扰程度,为了保障节点传输数据的成功率而选择干扰程度更小的路由。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在数据包投递成功率上,该算法相比POC算法以及基于RL的算法提高了20%以上,在提高网络吞吐量,减少延迟时间上也表现出了更好地效果。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种基于C++的认知无线电仿真平台,针对平台中广度优先路由算法相对单一的问题,根据跨层设计思想,提出一种动态频谱分配的路由算法,实现吞吐量最大化、动态频谱分配和路由传输功耗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认知用户接入率、节点传输功率和端到端吞吐量等方面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针对小世界的拓扑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小世界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路由算法。该路由算法引入超级节点环概念,将超级节点环视为无向图,利用改进的Floyd算法计算出最短传输路径,缩短路由建立时间,进而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耗。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与针对小世界提出的路由算法PSCF、SWRP和MH相比,在路由建立时间、能量消耗和网络吞吐量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杜君 《传感技术学报》2010,23(3):447-452
大规模无线自组织网络存在的自私节点或者恶意节点引起网络性能的降低,甚至导致网络不能正常工作,在网络层数据包路由过程中避免这些节点,对自私节点或者恶意节点进行隔离能够有效提高网络的安全性。本文提出一种安全感知的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优化算法SARO,SARO算法是一种改进的蚁群算法,该算法基于节点信任度统计参数建立安全感知的启发因子方程以及信息素更新方程,使数据包在路由过程中选择安全性较高的路径进行数据的路由转发,可对自私节点和恶意节点进行隔离,从而增强网络安全性,提高网络服务质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SARO算法能够明显提高网络吞吐量,降低传输延迟,降低不良侦听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无线Mesh网络机会路由进行研究。传统机会路由会导致网络链路负载不均衡、带宽利用率低等问题,而且在候选节点的选择、排序方面会给网络带来负担。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预留的动态机会路由算法(BRDOA)。转发节点通过学习候选节点状态提前设定局部节点集合,从而减轻选择候选节点给网络所带来的负担。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改善网络的吞吐量和时延等,对提高无线网络QoS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网络编码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无线Mesh网的传输性能.为此,提出一个在组播通信中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Mesh网低时延传输路由.文中引入了关键节点和超关键节点的概念和相应的选取算法.该协议以下一跳的节点是否是超关键节点或关键节点作为路由判据,下一跳的路由节点优先选择超关键节点,其次选关键节点,最后才选普通节点,这样可以增加网络编码机会,实现低时延路由.通过举例、性能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该协议能更好地支持网络编码,在提高组播吞吐量的前提下,显著减少了传输时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容迟容断网络中无拓扑信息路由算法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模型的容迟容断网络动态路由算法.针对节点位置信息事先难以确定的特点,动态更新节点到访概率及相遇概率,并在此基础上自适应选择中继节点.对所提算法进行了仿真实现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模型的容迟容断网络动态路由算法不仅可以提高报文递交率并降低平均传输延时,而且可以避免产生大量冗余报文副本.  相似文献   

11.
向敏  陈诚 《计算机应用》2018,38(6):1715-1720
针对配用电通信网中数据汇聚易产生拥塞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复合边权值流量调度路由算法。首先,依据跳数建立节点分层模型;然后,划分配用电业务优先级和节点拥塞等级;最后,以跳数、流量负载率和链路利用率为综合指标计算边权值,对需要流量调度的节点根据改进的Dijkstra算法进行路由选择,同时对重度拥塞节点按照配用电业务优先级进行调度。与最短路径(SPF)算法和贪婪背压算法(GBRA)相比,在数据生成率为80 kb/s时,所提算法紧急型业务丢包率分别减少了81.3%和67.7%,关键型业务丢包率分别减少了79%和63.8%。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有效缓解网络拥塞,提高网络有效吞吐量,降低网络端到端时延和高优先级业务的丢包率。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保障服务质量的多路径路由算法,数据分组可通过多条不同的路径进行传输,以提升网络总吞吐量性能.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多路径调度策略.通过使用调度策略,基于当前可用带宽信息和路径所引入的时延信息,数据分组在传输前可被分成多段并通过不同的路径发送,根据路径时延调整优化调度策略,从而使得数据可通过在不同的路径上进行更高效地传输.仿真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路由机制和调度策略在不同网络负载下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一种无线自组网的路由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由算法是无线自组网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策略和一个基于目的节点度盖数的源选径算法。这种路由策略节省了无线通信中的带宽,减少了网络的传输流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达到在信息传输路径上节能的目的,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节能路由算法。该算法根据节点当前可用能量选择下一跳节点,按照节点经过的人工蚂蚁数选择数据汇聚节点,最终达到能量均衡使用和降低通信量的目的。经仿真计算证明该算法能合理地选择路由,节能效果明显,进一步延长了网络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韩国栋  孔峰  沈剑良 《计算机应用》2014,34(10):2761-2765
针对较大规模片上网络(NoC)远端节点和邻近节点之间的通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区域划分的层次化簇状分层网(CHM)结构。在此基础上,针对中间节点拥塞严重导致网络性能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源区域路径选择的自适应算法。该算法利用CHM结构区域特性将路由决策由源节点移至源区域,同时在原有底层和上层节点对的基础上增加自适应节点对,并增加该部分节点对路由选择性,从而缓解网络拥塞状况。仿真实验表明,与最短路径算法相比,在合成流量和局部化流量模式下,该算法下的CHM结构饱和注入率最多可分别提升约51%和31%,因此该算法可有效提升网络整体吞吐性能。  相似文献   

16.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is developed to study the throughput and routing overhead for proactive and reactive routing strategies in random access mobile ad hoc networks. To characterize the coexistence of the routing control traffic and data traffic, the interaction is modeled as a multi-class queue at each node, where the aggregate control traffic and data traffic are two different classes of customers of the queue. With the proposed model, the scaling properties of the throughput, maximum mobility degree supported by the network and mobility-induced throughput deficiencies are investigated, under both classes of routing strategies. The proposed analytical model can be extended to evaluate various routing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as well as to study routing/relaying strategies other than conventional proactive or reactive rout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derived throughput result and some well-known network throughput capacity results in the literature is also established.  相似文献   

17.
设计高效的路由协议对于优化无线网状网(WMN:Wireless Mesh Networks)流量十分关键.提出基于干扰模型的自适应路由策略IBAR,该策略针对WMN中无线链路流量动态变化的特点,分布式自适应更新各个源和目的节点对间的最优路径.仿真表明,IBAR策略在改善WMN吞吐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数据中心网络流量路径分配不均匀、易造成大流碰撞,以及控制器流表开销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DN的混合分段路由概率流调度机制SRPFS(segment routing probability flow scheduling)。利用SDN集中控制与全局视图特性,首先采用混合分段路由完成流量初始转发;然后选用粒子群优化算法,重定义粒子群内部寻优过程来对流量进行筛选;最后构造全局节点概率矩阵,设计概率调度算法选举出流量转发最优路径。实验结果表明混合分段路由转发技术在流表开销方面优势较大,并且SRPFS相比于其他较典型的流传输机制,在平均网络吞吐量、链路利用率、标准网络吞吐率等方面有明显优势,能够有效减轻控制器的流表负载,保证了较好的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19.
《Computer Communications》2002,25(11-12):1132-1139
Mobile ad hoc networks have several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e.g. dynamic topology, time-varying and bandwidth constrained wireless channels, multi-hop routing, and distributed control and management). The goal of this work i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CP. First, we investigate throughput performance of TCP as a function of path length (i.e. multiple wireless hops), node mobility, and traffic intensity. Next, we examine the ‘fairness’ of the ad hoc network with regard to equal sharing of network bandwidth among multiple TCP flows. Third, we evaluate the impact of two on-demand routing protocols (i.e. AODV and DSR) on the throughput of TCP. Finally, a factorial design experiment is conducted to quantify the effects and interactions of thre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throughput of TCP. These factors include routing, node speed, and node pause time. Two key results were observed. Results show that traffic intensity (e.g. number of concurrent flows) is significantly affects TCP throughput, suggesting the need for congestion control, scheduling and traffic management schemes. Second, source routing achieves higher throughputs while also generating significantly less routing overhead than AODV. Results also show that in some instances, the fairness of the network is very uneven among concurrent TCP flows, resulting in several sending stations achieving very little or no throughput.  相似文献   

20.
无线自组网中多径与单径路由的吞吐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径路由是无线Ad Hoc网络中一种重要的路由算法,采用多径可以增大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业务流吞吐量。该文分析无线Ad Hoc网络中多径路由的吞吐量,仿真结果表明,当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距离较大时,多径路由的吞吐量大于单径路由,且吞吐量随跳数的增减发生缓慢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