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5 毫秒
1.
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普通钢筋混凝土T形梁分别进行了不同加固方法下的参数化空间建模与仿真模拟,给出了在相同面荷载作用下各梁的受力情况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T形截面叠合梁可以有效提高梁的整体性能,其模拟结果比较好的反映了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T形截面叠合梁的受力特征,并为工程加固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建立碳纤维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的有限元非线性模型,采用ANSYS对碳纤维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进行数值建模计算.介绍了非线性有限元模拟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梁的方法,解决了采用有限元求解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梁非线性数值不容易收敛的问题,并且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是合理的,该模型能准确地模拟出实际工程中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的受力状态,并可对该种结构进行准确预测,为以后的数值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方便了日后的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二次受力下的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研究及数值分析,对1根普通梁、1根直接粘贴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梁以及1根二次受力条件下的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进行抗弯性能试验研究,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对以上情况进行模拟分析,并与试验结果相比较.通过对比来验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同时也为以后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利用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构件以提高承载能力及延长寿命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方法。对粘贴碳纤维抗弯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碳纤维的面积进行计算。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FRP布加固混凝土梁结构进行建模、计算、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非线性分析方法可以较好地预测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受力性能。  相似文献   

5.
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是近年来建筑加固领域的一项新型加固技术。分别对未加固和用碳纤维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应用ANSYS软件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其挠度变化和极限承载能力等,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研究表明,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可以显著提高其抗弯承载力。验证了本文的有限元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可以为实际工程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的模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介绍碳纤维布的特点、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材料要求、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要点及基本施工步骤,对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进行归纳和总结,为碳纤维布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效利用CFRP加固预裂混凝土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有效应用碳纤维布进行结构加固,对6根不同配筋率的预裂钢筋混凝土梁进行CFRP加固加载试验,研究了在采用半包粘贴CFRP加固方式时,不同配筋率和不同碳纤维布层数对梁的极限承载力恢复程度、破坏形态和裂缝开展情况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碳纤维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试验梁的整体刚度,改变了加固梁的破坏形态,采用半包式粘贴纤维布能较好地限制碳纤维布与混凝土之间的剥离,使之恢复到预裂时的极限承载力,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CFRP加固火灾损伤后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碳纤维布加固技术应用于火灾作用后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的研究还不多.根据受火灾作用后钢筋混凝土梁性能变化特点,设计了碳纤维布加固的试验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加固后能明显提高梁的承载能力,碳纤维布加固是一种有效实用的方法,为火灾作用后混凝土结构的加固设计提供了试验和技术依据.对受火灾高温作用后同类结构的加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采用ANSYS有限元程序,对碳纤维布加固的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抗弯梁和未加固梁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表明:碳纤维加固梁的截面较好地符合平截面假定;与未加固梁相比较,碳纤维加固后的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有较大的提高,裂缝间距和宽度变小,表明加固后梁的刚度有较好提高。  相似文献   

10.
预应力碳纤维布具有轻便、高模量、耐久性好的特点,对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进行了研究.将4根长度为1.8 m的钢筋混凝土梁在不同预应力水平下的加固性能进行了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构件对提高梁的抗弯承载力和改善截面刚度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对钢筋混凝土受剪梁疲劳损伤后进行了粘贴U型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损伤梁的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梁粘贴U型碳纤维布后箍筋应变减小了20%~40%,斜裂缝宽度减小了34%~39%,且碳纤维布用量越大效果越明显。因此,粘贴碳纤维布可以较大提高损伤混凝土梁的抗剪疲劳性能,延长损伤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采用ANSYS对不同纤维布约束钢混凝土柱的轴心受压性能进行了非线性数值分析,探讨了纤维布约束混凝土的加固机理,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碳纤维布对加固柱的加固效果明显强于玻璃纤维布对加固柱的加固效果,在实际加固工程中,应尽量采用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  相似文献   

13.
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外伸梁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碳纤维材料加固是一种正在发展中的新技术,国内外学者根据各自的试验成果,提出了各种承载力计算方法,但在加固钢筋混凝土外伸梁的理论研究及工程实例尚未见到.本文用碳纤维布加固10根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和4根钢筋混凝土外伸梁,通过试验研究了碳纤维布加固外伸梁在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强度、应力情况,将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的计算方法是正确的,经过碳纤维布加固的钢筋混凝土外伸梁,其承载能力较未加固梁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通过观测1根完好未加固和1根碳纤维布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跨中挠度、裂缝开展、钢筋应变、碳纤维布应变等的发展情况,对碳纤维布加固试验梁的受弯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碳纤维布加固有效地抑制了试验梁的开裂,加固梁开裂荷载与未加固梁对比提高5.1%.在加固梁相对于未加固梁设计承载力提高40%的情况下,碳纤维布试验梁实际提高承载力为52%左右,说明碳纤维布加固设计具有比较高的保证率.根据试验数据对比分析常用的3种加固规范(GB 50010—2002,JTG/TJ 122—2008,CECS146:2003)对碳纤维布加固设计的保证率,并对在不同计算情况下,保证率达不到要求的规范进行了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5.
卢亦焱  周婷  张维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38(11):1939-1942,1951
碳纤维布与钢板复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是一种新型加固方法,通过12根试件的试验,对复合加固梁的截面延性进行计算分析.在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截面延性理论计算基础上,根据复合加固特点,考虑到钢筋及钢板的屈服先后次序及混凝土应力状态的不同,对不同状态下的延性进行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利用混凝土徐变模型进行分析并得出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T形梁的徐变计算方法,分析持荷时间、配碳纤维布率、混凝土强度的变化对加固梁的徐变特性的影响,以及加固的混凝土T形梁的碳纤维布、压区混凝土的应变变化。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中.通过对预应力碳纤维(CFRP)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过程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现行规范,假定加固梁的截面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依据不同阶段的平衡方程、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系统推导出每个阶段钢筋混凝土梁截面的弯矩-曲率关系式和抗弯承载力计算式.  相似文献   

18.
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是一种新兴的加固技术.本文通过对比粘贴不同层数碳纤维布混凝土梁试验,证明随着碳纤维布粘贴层数的增加,加固梁承载力、刚度、对裂缝开展的抑制作用及梁的最终挠度增加.碳纤维布起到了很好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碳纤维布加固方式对框架结构性能的影响,按1∶3缩尺模型设计了用碳纤维布加固损伤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试验试件,进行了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对损伤混凝土结构较大裂缝进行灌胶密闭和粘贴间距较小的U型箍能够有效抑制裂缝开展;梁底粘贴碳纤维布在粘结锚固满足的情况下,不仅能够有效延缓钢筋的屈服,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梁的极限抗弯承载力.由于碳纤维布的约束作用,加固后梁的截面抗弯刚度有所提高.碳纤维布加固后的梁的拉力由钢筋和碳纤维布共同承担,钢筋屈服后碳纤维布的作用明显增大,承担其主要拉力,为防止碳纤维布突然拉断,需考虑其有效利用率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析碳纤维布加固对损伤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受力性能的影响,按1:3缩尺模型设计了用碳纤维布加固的损伤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试验试件,进行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对损伤混凝土结构较大裂缝进行灌胶密闭和粘贴间距较小的U型箍能够有效抑制已有裂缝开展;梁底粘贴碳纤维布在粘结锚固满足的情况下,不仅能够有效延缓钢筋的屈服,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梁的极限抗弯承载力。碳纤维布加固后的梁的拉力由钢筋和碳纤维布共同承担,钢筋屈服后碳纤维布的作用明显增大,承担其主要拉力,为防止碳纤维布突然拉断,需考虑其有效利用率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