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探索快速有效的手术室硬式内镜器械清洗方法。方法:将100件硬式内镜手术器械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件,对照组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标准流程清洗即粗洗→加酶浸泡6 min→拆洗→超声清洗6 min→冲净→检测;实验组按照粗洗→拆洗→多酶超声清洗(即多酶清洗和超声清洗融合一起清洗内镜器械)3 min→冲净→检测。采用目测法和隐血试验两种方法检测清洗效果。结果:实验组清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酶超声清洗3 min,保证清洗质量的同时缩短了清洗时间,提高了效率,减少了内镜连台手术的等待时间,使手术室护士对内镜器械进行多酶超声清洗的依从性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清洗方法对金属宫腔吸引管的清洗效果,保证宫腔吸引管的有效清洗,使其最终达到符合清洗灭菌规范的要求,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患者安全。方法抽取使用过的人流包中同质污染的金属宫腔吸引管516件,按照随机原则,将金属宫腔吸引管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258件,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刷洗方法,实验组采用刷洗时配合棉签、棉球擦洗宫腔吸引管的方法。检测者在不知分组情况下通过5倍光源放大镜目测、白纱布擦拭、棉签、隐血试验4种方法检测吸引管清洗质量,对2种清洗方法的清洗质量做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合格率高于对照组,4种检测方法均为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刷洗时配合棉签、棉球擦洗宫腔吸引管方法优于传统的刷洗方法,降低了宫腔吸引管的返洗率,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器械的淘汰,为临床提供了合格的无菌物品,对预防妇产科的院内感染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蓉俊  向艺   《护理与康复》2017,16(5):474-476
目的应用风险管理降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硬式内镜受损率。方法通过风险管理措施控制硬式内镜存在的受损风险因素,比较开展风险管理前后硬式内镜受损率差异。结果未开展风险管理期间,897件次硬式内镜受损率为7.6%,开展风险管理期间,784件次硬式内镜受损率为2.7%,两组受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10,P0.01)。结论实施硬式内镜消毒供应风险管理降低了内镜受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对硬式内镜清洗消毒及灭菌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6月使用后的硬式内镜90套,按照随机数表法将90套硬式内镜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套,实验组采用低压沸腾清洗机清洗,对照组采用手工清洗,清洗后采用肉眼观察法、白布条检查法,之后再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15年版)进行致病菌和细菌总数的检测。内镜灭菌效果的检测则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11年版)医疗器械灭菌效果的监测方式实施检验,检测后比较两组内镜清洗后消毒和灭菌合格率上的差距。结果两组器械清洗质量比较结果显示,目测法合格数两组分别为45套和44套,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布条检查法合格数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5套和34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器械灭菌、消毒合格数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灭菌和消毒合格率分别100%和98.7%,对照组灭菌和消毒合格率分别为68.9%和64.4%,两组器械清洗效果相比,灭菌、消毒合格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自动减压沸腾清洗机的清洗质量优于手工清洗的清洗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蛋白胨葡萄糖培养基(TGEA)法和营养琼脂法对内镜终末漂洗水的监测效果,以及比较试剂盒过滤集菌法和传统过滤集菌法对内镜消毒质量的监测效果。方法调查天津市24家医疗机构内镜中心基本信息,随机抽取终末漂洗水及内镜管腔冲洗水水样,分别采用两种方法检测细菌菌落数。结果 TGEA法对终末漂洗水监测所得检出率(96.7%vs 73.3%)、菌落数(中位数44 CFU/100 ml vs8 CFU/100 ml)均高于营养琼脂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方法一致性较差;试剂盒过滤集菌法和传统过滤集菌法监测内镜消毒质量检出率(60.0%vs 56.7%)及菌落数(中位数2 CFU/件vs 1 CFU/件)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方法一致性较好。结论被调查单位对终末漂洗水及内镜消毒质量的监测水平较低、采用检测方法规范性差。TGEA法对终末漂洗水检测更具敏感性、临床适应性强,试剂盒过滤集菌法操作简单、快捷、高效、准确,两种方法均适合内镜中心的日常监测。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为制订天津市地方标准《软式内镜再处理质量评估规范》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通冲洗采样法、泵辅助采样法和刷辅助采样法,对天津市内镜诊疗中心再处理内镜的质量进行评价,采用胰化蛋白胨葡萄糖培养基(TGEA)和普通营养琼脂法对终末漂洗水进行检测。结果〓共采集内镜再处理后管腔冲洗水349份,合格率为86.2%,其中普通冲洗采样法采集207份,泵辅助法33份,刷辅助法109份,合格率分别为91.8%、66.7%和81.6%|终末漂洗水共采集292份,合格率为72.9%。TGEA 法和营养琼脂法菌落数检出率依次为96.7% 和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再处理和终末漂洗水合格率较低,需要制订相关标准进行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吉林省医疗机构软式内镜终末漂洗水质量管理现状, 并分析影响纯化水质量的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 于2020年1—5月选取吉林省75所医疗机构为研究对象, 采用自制的软式内镜终末漂洗水质量管理现状调查问卷对75所医疗机构内镜中心管理人员进行调查。同时, 对医疗机构的内镜终末漂洗水进行现场采样, 采集水处理设备终端、储水罐出口以及使用终端出水口水样, 共159份, 采用倾注及过滤法进行细菌总数检测。本研究共发放问卷75份, 回收有效问卷72份, 有效回收率为96.00%。结果 40.28%(29/72)的医疗机构终末漂洗水生物学检测结果合格, 且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终末漂洗水生物学检测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疗机构终末漂洗水生产设备配置方面, 终末漂洗用水类型、是否具备水处理设备、水处理工艺、是否安装原水预处理装置、是否安装消毒装置是终末漂洗水生物学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P<0.05);终末漂洗水生产设备维护方面, 在安装原水预处理及滤膜等设备的医疗机构中, 是否记录终末漂洗水维护情况、是否定期更换滤膜、是否消毒储水罐及管路消毒情况是终末漂洗水生物学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碱性清洗剂在穿刺架清洗消毒中应用效果。[方法]将使用后的穿刺架600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手工预处理+全自动超声喷淋清洗机清洗,实验组采用手工预处理+1∶500的碱性清洗剂中浸泡5min~10min+全自动超声喷淋清洗机清洗,比较两组穿刺架清洗后的返洗率。[结果]对照组穿刺架的返洗率为17.0%,实验组穿刺架的返洗率为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手工预处理+1∶500的碱性清洗剂中浸泡5min~10min+全自动喷淋清洗机清洗穿刺架,可进一步提高清洗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品管圈探讨影响临床器械预处理清洗质量的因素并制定相应措施以降低临床器械预处理返洗率。方法:科内7人组成品管圈小组,通过品管圈活动,对影响临床器械预处理清洗质量的因素采用头脑风暴法分析并进行措施整改。实验组进行品管圈管理,对照组未进行品管圈管理,观察品管圈管理后各项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器械清洗质量有所提高,临床器械首次清洗返洗率由11.85% 降低到3.57%,达成率为137%,进步率为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临床器械进行品管圈管理,器械预处理返洗率明显下降,表面清洁度、光泽度、器械使用寿命有效提高,同时临床器械回收时间、运营成本下降。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观察清洗方法对硬式内镜器械的清洗效果,探索更有效的处理流程以提高硬式内镜器械清洗质量。方法 采用目测法和隐血试验法对3种方法清洗硬式内镜器械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目测法和隐血试验法检测清洗后的硬式内镜器械,洁净质量以C组方法合格率最高,分别为97.6%和95.8%;B组合格率分别为85.7%和77.4%;A组合格率分别为73.8%和66.1%。结论 对于使用后的硬式内镜器械采用多酶浸泡5 min+超声清洗5 min+高压水枪冲洗5次+蒸汽清洗相结合的清洗方法,能显著提高器械清洗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2016年-2020年天津市胃肠道内镜再处理评估效果进行并多因素分析。方法 2016年采用泵辅助法与普通冲洗采样法、2017年采用普通冲洗采样法、2018年-2020年采用刷辅助采样法和普通冲洗采样法采集内镜管腔冲洗水。2017年与2020年采样覆盖全市所有内镜中心并做信息调查。结果 2020年全市16个区有57家内镜诊疗中心,共有胃镜297条、肠镜214条、170名洗消人员,33家(57.9%)医疗机构有≤2名洗消人员;5年共采集内镜再处理后管腔冲洗水349份,总体合格率为86.2%,最高细菌菌落总数为7.00×10~5CFU/件;除2017年,其余4年共采集终末漂洗水292份,总体合格率为72.9%,最高细菌菌落总数为9.1×10~4CFU/100 mL。多因素分析显示,开展ERCP、人工清洗和使用合格的终末漂洗水是保护性因素(■=33.365,95%CI:3.255~342.010;■=19.111,95%CI:1.904~191.779;■=4.078,95%CI:1.750~9.501);采用泵辅助采样和刷辅助采样法可使检测到再处理合格的概率下降26.704倍(2.555~279.102)和2.710倍(1.088~6.757)。结论内镜再处理及终末漂洗水合格率较低,需增加清洗消毒人员数量、加强自动清洗消毒机维护保养,泵辅助法或刷辅助法灵敏度高,推荐使用泵辅助法或刷辅助法开展采样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某省医疗机构内镜中心终末漂洗水使用情况,结合微生物监测结果,对终末漂洗水污染进行风险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依据WS 507—2016《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采集38家各级医疗机构消化内镜或支气管镜终末漂洗水97份,包括纯化水出水口、纯化水储水罐、手工洗消台及自动洗消机出水口等采样点,检测菌落总数。结果2019年内镜中心纯化水配备率和终末漂洗水合格率均比2018年有显著提升,仅个别医院仍直接使用自来水。终末漂洗水中,3份纯化水出水口、2份纯化水储水罐、86份手工洗消台和6份自动洗消机出水口合格率分别为100%、0.00%、30.23%和33.33%,手工洗消台与自动洗消机终末漂洗水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纯化水设备可以提高终末漂洗水质量,但终端合格率仍较低,输水管路的全流程监测和维护至关重要。部分纯化水设备和自动洗消机未设置取样口而影响整体监测溯源性,需多学科多部门联合实施综合性管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127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的现状,旨在为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质量、降低感染风险、进一步规范器械清洗流程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127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采用问卷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设备配置、器械转运情况及清洗剂的选择、器械漂洗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超声清洗机和喷淋式清洗机配置率分别为96.6%和78.7%,6.3%使用生理盐水进行预清洗,3.9%使用无菌水进行预清洗;11.0%用自来水进行终末漂洗;78.7%在污染器械转运途中无持续保湿处理;66.9%把多酶清洗剂作为唯一的选择;半数以上的消毒供应中心在手工漂洗和终末漂洗时不记时间。结论 127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清洗设备总体配置较好,但仍需重视器械清洗用水的规范,提高器械转运速度并推广持续保湿处理,进一步完善清洗剂的使用标准并建立漂洗和终末漂洗质量的评价标准,确保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硬式内镜清洗消毒最佳管理方式,以期提高硬式内镜的清洗消毒质量。方法抽取硬式内镜手术器械200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观察组,试验组由供应室集中清洗、灭菌,对照组由手术室、泌尿外科等使用科室清洗、灭菌,比较两组器械的清洗与灭菌质量。结果试验组清洗质量目测合格率为100%,试纸法测试合格率为98%;对照组目测合格率为68%,试纸法测试合格率为56%。器械灭菌后抽样检测,两组器械灭菌合格率均为100%。结论集中式管理能保证硬式内镜器械清洗、灭菌质量,有利于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清洗测试棒评估手术器械蛋白质残留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手术后污染器械400件,采用多酶清洗剂浸泡后机洗,清洗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0件,对照组采用目测法进行蛋白质残留量检测,实验组采用清洗测试棒进行检测和评估。结果:对照组蛋白质残留量检测阳性率为1.5%,实验组检测阳性率为2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洗测试棒检测灵敏度高,能够直接反映清洗后手术器械的蛋白质残留量,较目测法更适宜于手术器械清洗效果检测和终末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将全院软式内镜集中至内镜诊治中心统一清洗消毒,探讨同质化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健全制度流程,全院集中培训,将7个科室的17条软式内镜在内镜诊治中心进行规范测漏-清洗-漂洗-消毒-终末漂洗-干燥,内镜使用科室则做好预处理、转运、交接和储存工作,比较同质化清洗消毒管理前后6个月清洗消毒合格率、清洗消毒操作规范率、投入成本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同质化清洗消毒管理后,清洗消毒合格率由93.7%上升至100%,内镜清洗消毒操作规范率由78.4%上升至93.9%,人力及设备投入成本大幅降低。结论软式内镜集中清洗消毒同质化管理对于提升内镜清洗消毒质量作用显著,且还可提升质量控制的精细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陈红  罗莹洁 《当代护士》2018,(2):179-180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对提高硬式内镜清洗灭菌质量的效果,为确保患者安全提供保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硬式内镜器械共240套,分为对照组(手术室处理硬式内镜器械120套)和观察组(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硬式内镜器械120套),比较两组精细化管理前后器械清洗合格率、考核合格率及手术科室满意度等。结果硬式内镜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由78.27%提高到98.12%,残留血试验(OB试验)由65.16%提高到91.12%,人员的操作标准考核合格率40%提高到85%,手术科室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满意度由82%上升到94.5%。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硬式内镜器械实行精细化管理,使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处理硬式内镜器械的综合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工作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提高静脉留置针的再通率,降低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方法]将入选的174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87例,对照组87例,实验组按照新方法进行封管,即一边旋转缓慢推注,一边拔出输液针封管,而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即一边推针头一边推肝素液。[结果]实验组再通成功率为9 7.7 0%,对照组为88.50%。[结论]通过改进封管手法,可以提高再通率,同时降低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阴式手术患者应用中药熏洗的疗效。方法 将14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中药熏洗作为术前阴道准备项目,对照组用阴道擦洗作为术前阴道准备项目。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熏洗比阴道擦洗作为阴式手术前阴道准备项目更易为患者接受,降低术后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比较分析"6步洗手法"干预前后对洗手效果的影响,为规范临床医务人员的洗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临床科室300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他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接触病人后采用"6步洗手法",对照组则采用一般洗手法.结果 实验组按标准"6步洗手法"洗手后,细菌污染率由洗手前的57.3%下降至洗手后的12.3%,对照组按一般洗手法洗手后,细菌污染率由54.7%下降至38.0%,2者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的细菌去除率与对照组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标准6步洗手法是减少手部细菌污染既方便、简单又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