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总结分析了近年治疗异位妊娠的中药与西药的作用机理,并探讨对异位妊娠治疗的中医药进展及期望。对当前中医治疗异位妊娠的药物与西医治疗异位妊娠的药物作用机理进行总结,并提出作者的一点建议。虽然异位妊娠的发病机制及用药目前临床上取得一定疗效,但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还是很肯定的,只是中医药治疗异位妊娠作用机理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病,近年来,随着血β-HCG检测及B超等诊断技术的应用,使异位妊娠能得以及早确诊,为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已成为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而且,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在化学药物治疗同时予中药干预已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宋巧红 《河北中医》2010,32(8):1198-1199
异位妊娠是常见的妇科急腹症,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异位妊娠早期诊断水平的提高,非手术治疗已逐渐成为主要治疗手段,保守性药物也日益增多,目前甲氨蝶呤(MTX)是主要药物。为了提高成功率,减少异位妊娠并发症和后遗症,我院采用MTX联合异位妊娠系列方治疗异位妊娠49例,并与单纯应用MTX治疗异位妊娠49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药治疗异位妊娠2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中药治疗异位妊娠200例。结果全部患者血HCG均下降至正常,包块全部消失。随访1 a,70例再次宫内妊娠,占35%;3例再次异位妊娠,占1.5%。结论中药治疗异位妊娠可促进血HCG的下降及包块的吸收,并且可以消除盆腔炎症,有利于保持输卵管畅通,提高下次正常妊娠的成功率,降低异位妊娠复发率。它可以作为西药保守治疗后常规的后续治疗,也可以作为轻型异位妊娠首选的一种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谷建红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3):2774-2774,2813
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生率明显增加,而血β-HCG的测定及经阴道彩色超声检查的应用使异位妊娠得以早期确诊,从而为异位妊娠早期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以腹腔镜微创技术和以甲氨蝶呤为主的药物治疗已成为异位妊娠治疗的主流[1].我院在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异位妊娠方面也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是随着人们对医疗的重视和异位妊娠早期诊断技术的成熟,异位妊娠确诊率也不断提高。许多早期异位妊娠尚未破裂的患者用中西药物联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并且为异位妊娠患者保留了输卵管、恢复了生育功能。我院妇二科近几年运用中西药物联合治疗异位妊娠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临床护理。方法:对我院2009年9月-2010年6月以来收治的33例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结果:33例异位妊娠患者成功31例,占93.9%。结论: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配合密切的观察和细心的护理,是解决异位妊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异位妊娠是妇产科的常见病,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年轻化趋势。由于阴道超声检查、血β—HCG的检测技术的广泛应用,目前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率显著提高,同时中药制剂在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天花粉蛋白注射液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天花粉蛋白注射液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未见报道,笔者检索天花粉蛋白注射液治疗异位妊娠的文献,对其进行系统分析,以评价天花粉蛋白注射液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以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78例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未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术后正常妊娠42例.[结论]腹腔镜诊断是异位妊娠诊断的金标准.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保守手术,术中、术后配合甲氨喋呤治疗,能够有效避免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传统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随着人们对异位妊娠的认识和诊断技术的提高,大部分病例可以在异位妊娠未破裂之前得到诊断,为临床药物治疗异位妊娠创造了条件。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由于能使患者免除手术,同时最大限度保留了生育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们近2年来对要求生育的异位妊娠患者通过中西医保守治疗,输卵管通畅率明显增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日益上升,长期以来成为早期妊娠孕妇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然而随着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保守治疗成为目前异位妊娠的治疗趋势,包括期待治疗、药物保守治疗、局部药物注射治疗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等。本文就近年各医家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米非司酮配伍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中药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30例,使用米非司酮配伍中药治疗。对照组20例,单用米非司酮治疗。结果米非司酮配伍中药疗效明显高于单用米非司酮。结论中药配伍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比单用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有效。  相似文献   

13.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据文献报道 (1)异位妊娠与正常妊娠之比为 1/ 4 3~ 1/ 5 0 ,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传统的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 ,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 ,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尤其是血 HCG测定、B超及腹腔镜的广泛应用 ,使异位妊娠在早期即得到诊断和治疗 ,避免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工作中 ,有许多患者要求进行非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异位妊娠简便经济、副作用小、疗效好 ,已经成为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重要方法。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在 2 0 0 0年 ,对在我院确诊为异位妊娠 ,并住院接受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进行了临…  相似文献   

14.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种植在子宫腔以外部位的妊娠,最常见的部位为输卵管,占90%以上,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异位妊娠率呈上升趋势,破裂型异位妊娠是妇科急腹症之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但随着人们保建意识的提高,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大约80%的异位妊娠患者在未破裂前得以诊断,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为保守治疗创造了条件和时机,本院采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5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治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09年8月采用腹腔镜诊治283例异位妊娠,术中应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异位妊娠并进行比较.结果283例异位妊娠2例中转开腹.结论腹腔镜下治疗异位妊娠为首选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生育情况及输卵管破坏程度决定输卵管是否保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对40例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患者给予氨甲喋呤,米非司酮片,配合口服活血化瘀中药治疗1~2周。对照组35例异位妊娠患者单纯使用氨甲喋呤,米非司酮。结果:保守治疗成功率:治疗组90%,对照组71.4%。结论:应用氨甲喋呤、米非司酮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林寒梅  朱睿颖 《河南中医》2013,33(6):936-938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目的是使输卵管复通和宫内妊娠,通过对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不同方式及治疗后生育结局的研究进行综述,探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方式与生育力的关系及影响治疗后生育力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生化汤联合甲氨喋呤在早期异位妊娠治疗中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符合标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甲氨喋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生化汤展开疾病治疗,最终就2组异位妊娠患者治疗结果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异位妊娠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异位妊娠患者显著性提高(P0.05);同对照组异位妊娠患者治疗后阴道流血时间、包块消失时间、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月经恢复时间展开对比,观察组异位妊娠患者显著改善(P0.05);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异位妊娠患者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生化汤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能够充分发挥中医学的优势,可以使得患者的血β-HCG水平以及包块消失时间显著缩短,使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治疗安全性显著,对患者的早期康复具有积极意义,也为异位妊娠这一妇科常见多发病寻找新的中医药治疗方法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19.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着床,俗称宫外孕,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年提高,约占妊娠的1.5%.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提高,阴道彩超及血HCG在临床中的应用,手术治疗不再是异位妊娠的最佳治疗方法.为了保护输卵管的功能,保留生殖能力,减轻异位妊娠造成的伤害和后遗症,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方法得到越来越多的推广运用,而在治疗期间合理的临床护理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异位妊娠指受精卵在宫腔以外着床发育.以往对异位妊娠多采用手术治疗,其中输卵管切除最为多见.随着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内外许多学者均在探讨异位妊娠的药物保守治疗方法.我院采用中药联合氨甲喋呤(MTX)及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10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