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以腓动脉终末穿支为蒂的外踝上皮瓣应用较早,但切取面积及修复范围均有限。近年采用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已显示了一定的优越性。Masquelet等和Bertelli率先报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及临床研究。国内已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大量报道。笔者于2001年进行了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研究与临床应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回顾国内外文献,结合作者经验,总结和探讨腓动脉穿支小腿后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血供特点、个体化设计方法和手术要点。该皮瓣综合了穿支皮瓣、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和游离皮瓣各自的优点,在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CT血管成像获得腓动脉穿支体表定位、解剖形态等信息的前提下,通过穿支蒂螺旋桨皮瓣和游离移植2种方法,结合超薄皮瓣、皮肤筋膜瓣、嵌合皮瓣、组合皮瓣、多叶皮瓣等技术,可以自由、准确、高效地修复全身不同部位创面。  相似文献   

3.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研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血供和临床应用。方法:依据10侧下肢标本的解剖结果,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11例。结果: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与腓动脉穿支之间形成广泛的链式血管网,临床应用的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结论:该皮瓣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的皮瓣。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皮神经营养皮瓣很大程度上代替了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而游离皮瓣对局部血供的主动改善是皮神经营养皮瓣无可比拟的[1].小腿内侧皮瓣可在止血带下快速切取,含全套深浅血管、皮神经,可用于桥接重建循环,修复方便,针对小儿肢体创伤可进行Ⅰ期修复,具有良好外形及功能修复以及减轻患儿痛苦、经济负担等特殊意义.1999年1月~2006年7月我院对10例合并软组织缺损的小儿严重肢体损伤运用吻合血管的小腿内侧皮瓣修复,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5.
刘丰虎  张波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0):1208-1209
目的:探索小腿中下段皮肤及软组织恶性肿瘤切除后的修复方法。方法: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小腿恶性肿瘤8例。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例部分水泡形成;1例皮缘坏死换药后创面愈合。本组肿瘤切除范围大局部无复发、皮瓣外形美观、感觉良好、行走功能良好。结论: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小腿皮肤及软组织肿瘤切除术后皮瓣设计、操作简便、易于切取,不牺牲小腿主要动脉,不吻合血管,可重建感觉,皮瓣成活率高,是小腿中下段皮肤及软组织恶性肿瘤切术后创面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6.
解剖研究发现皮神经周围存在血管网,使皮神经皮瓣临床应用获得成功,隐动脉与胫后动脉分支吻合形成链状血管与隐神经伴行并营养皮肤,以此可切取游离、远端蒂、近端蒂皮瓣修复小腿、足、踝部创面。近年,静脉周围也发现血管网存在,为静脉皮瓣提供理论指导。本文就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及大隐静脉皮瓣的解剖研究及临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2003年至2007年临床应用的10例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下部组织缺损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皮瓣安全存活,皮瓣切取最大面积可达25cm×12cm,最小面积4cm×4cm,可修复小腿、内外踝部、足跟部、足背部创面。手术方法安全性大,效果优良。结论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手术设计、操作简便,易于切取,不牺牲小腿主要动脉,不吻合血管,且皮瓣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显微削薄的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9月广州和平骨科医院手显微四科收治肢体软组织缺损患者8例,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24~55岁,平均35.4岁;道路交通伤5例,机器绞伤3例.于显微镜下修剪、削薄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前臂7例,膝关节部1例.修复的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17.0cm×6.0cm~36.5cm×10.0cm,手术切取的皮瓣面积18.0cm×7.0cm~37.0cm×11.0cm.皮瓣供区创面均直接闭合.术前先用便携式多普勒探测仪探测腹壁区穿支血管位置并标记,术中用组织剪均匀平行剪除皮瓣内大部分浅筋膜层脂肪,血管蒂部周围削薄在10倍显微镜下进行,注意保留穿支血管及其浅筋膜内分支和真皮下血管网,保留穿支血管周围3cm袖口状组织,血管吻合将皮瓣内腹壁下动脉与供区动脉作端端或端侧吻合、伴行静脉及腹壁浅静脉与供区伴行静脉或皮下浅静脉作端端吻合.术后予以烤灯、观察皮瓣血运及抗感染、抗凝、抗痉挛治疗,并通过门诊、电话、微信随访患者皮瓣修复后的外形、感觉、活动功能等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移植8例皮瓣7例成活,均未出现血管危象;1例皮瓣远端2.0cm×1.0cm面积皮肤坏死,经换药后创面完全愈合.术后随访3~18个月,皮瓣外观不臃肿,质地及颜色与受区周围组织接近,恢复保护性感觉5例.结论 削薄后的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外观及功能良好、厚薄适中,供区隐蔽、损伤小,是修复肢体皮肤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类型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5月—2015年12月武警广西总队医院应用4种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共48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7例;年龄5~62岁,平均33.5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24例,重物压伤15例,自行车轮辐绞伤5例,摩托车排气管烫伤4例;创面缺损面积:3.0cm×5.0cm~13.0cm×28.0cm,切取皮瓣面积4.0cm×7.0cm~15.0cm×32.0cm。其中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8例,胫后动脉穿支皮瓣12例,腓动脉外踝上穿支皮瓣10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8例。观察患者感觉功能情况。结果 48例获随访10~35个月,平均22.5个月。39例皮瓣完全成活;8例皮瓣远端坏死,经换药愈合;1例皮瓣发生坏死,二次手术植皮。5例皮瓣臃肿,二期行修整术。6例吻合神经的皮瓣患者术后4~6个月感觉功能均完全恢复,其余42例患者感觉功能部分恢复。3例皮瓣修复术后足底局部溃疡形成,其余45例皮瓣质地柔软,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腓动脉外踝上穿支皮瓣及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疗效肯定,各具优缺点。应根据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部位、面积不同个性化选择合适术式,提高皮瓣存活率,恢复患肢功能。  相似文献   

10.
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 探讨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临床应用的效果。 方法 对 2 6例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带腓肠神经、隐神经及腓浅神经营养血管蒂的逆行皮瓣修复 ,皮瓣面积最大 3 0 .0cm× 10 .0cm ,最小 6.0cm× 4.5cm ,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长 3~ 13cm。 结果  2 4例皮瓣全部成活。 2例因静脉回流障碍 ,皮瓣远端部分坏死。 2 1例经 6~ 3 6个月随访 ,皮瓣质地优良 ,外形与功能改善满意。 结论 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设计灵活 ,切取方便 ,血供可靠 ,不损伤主干血管 ,可重建感觉功能 ,经逆行转位可以满意地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较大面积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  相似文献   

11.
股内侧肌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股内侧肌穿支皮瓣移位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以股内侧肌动脉体表投影线作为皮瓣纵轴,以直接皮血管发出点为皮瓣中心,设计股内侧肌(肌支)穿支皮瓣修复大腿和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7例. 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经1~18个月随访,皮瓣质地优良,皮瓣外形与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结论股内侧肌穿支皮瓣手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和易于推广等优点,是修复股内侧和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一种可行性新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非恒定蒂腓动脉链式穿支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 2005 - 2010年应用非恒定蒂腓动脉链式穿支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9例,术前应用多普勒血流仪探测腓动脉皮支位置,利用各皮支形成的链式供血方式,选择距创面直线距离最近的皮支点作为旋转点切取皮瓣修复创面.皮瓣切取面积最大25 cm×8 cm,最小16 cm×6 cm. 结果 经1.5个月~3.5年的随访,18例皮瓣成活良好,外观满意,仅1例皮瓣远端出现边缘坏死. 结论 非恒定蒂腓动脉链式穿支皮瓣不受蒂部位置的限制,切取灵活方便,是一种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逆行股前外侧筋膜脂肪瓣修复膝周围创面的临床应用. 方法 自2006年7月至2007年5月,采用逆行的股前外侧筋膜脂肪瓣修复膝及小腿上端创面5例.术前常规用多普勒超声探测穿支点并标记,皮瓣大小为6 cm×8 cm~12 cm×13 cm,将穿支点包括在内,切断旋股外侧动脉的近心端,游离其远心端达筋膜脂肪瓣转移至膝及小腿上端创面,筋膜脂肪瓣上面移植中厚皮片. 结果 所有的筋膜脂肪瓣均完全成活,1例皮片部分坏死,换约后愈合,供区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逆行股前外侧筋膜脂肪瓣可以提供血管蒂较长的薄组织瓣,对供区的损伤小,最大程度保持了供区的外形.是临床修复膝周围创面的一个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4.
吻合血管皮瓣移植修复前臂和手部复杂性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皮瓣移植修复前臂和手部复杂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前臂和手部复杂软组织缺损采用股前外侧皮瓣、胸脐皮瓣、小腿内侧与股前外侧皮瓣的串联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创面。创面面积11 cm×8 cm~26 cm×9 cm,皮瓣切取面积13 cm×9 cm~27 cm×10 cm。结果移植皮瓣全部成活;8例皮瓣臃肿,需再次手术整形;4例骨缺损在皮瓣成活后半年施行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骨折愈合,前臂的旋转功能和手部功能恢复满意;3例肌腱缺损者术后3~5个月用健侧掌长肌腱或手屈指浅肌腱移植修复,手部功能获得部分恢复;2例尺、桡动脉严重损伤,合并重度皮肤肌肉组织缺损者手部功能获得部分恢复,其余患者前臂旋转功能和手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吻合血管皮瓣移植能有效地修复前臂和手部复杂软组织缺损,控制创面感染,有助于骨折愈合和手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下肢严重软组织缺损的游离皮瓣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游离皮瓣修复下肢严重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6-01~2008—12,我科应用背阔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肩胛皮瓣、足背皮瓣、腓骨骨皮瓣对36例严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病例进行修复。结果:术后34例完全存活,2例股前外侧皮瓣远端部分坏死2~3cm,给予清除坏死部分的皮瓣组织后植皮,伤口愈合;随访3个月~3年,皮瓣质地良好,下肢功能改善和最大限度保留。结论:游离皮瓣修复下肢严重软组织缺损,根据损伤部位、范围、伤情选择不同的游离皮瓣进行修复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前臂逆行穿支皮瓣在修复手背创面中的应用。方法 2014年7月—2016年9月任丘市人民医院骨二科对33例手背皮肤缺损患者采用前臂逆行穿支皮瓣进行修复,根据缺损的部位,应用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7例,尺动脉腕背支前臂穿支皮瓣修复16例。通过评估术后患者移植皮瓣生长优良率来判断临床效果。所有患者均随访6~18个月,平均随访1年。结果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及尺动脉腕背支前臂穿支皮瓣各有1例坏死,二期行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创面。2例患者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坏死,1例经换药后愈合,另1例经换药肉芽组织新鲜后行游离植皮后愈合;其余29例皮瓣全部成活。骨间后动脉组皮瓣总优良率为94.1%,尺动脉腕上皮支组总优良率为93.8%(P0.05)。术后1、6个月及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末次随访时皮瓣外观无明显臃肿,色泽与周边组织接近,质地良好。供区创面部分闭合后行全厚皮片游离植皮,成活良好。结论采用前臂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及尺动脉腕背支前臂穿支皮瓣修复手背皮肤缺损不损伤主干血管,血管相对恒定,血供较可靠,供受区一个术野完成手术,手术方法相对简单、安全,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足踝部创面修复术中使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小腿内外侧皮瓣的效果.方法 足踝部创伤30例,缺损范围3 cm×6 cm~30 cm×15 cm,随机分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组(A组)和小腿内外侧皮瓣修复组(B组),每组各15例,所有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封闭.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A组无并发症,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功能满意,修复创面最大30 cm×15 cm,供区创面封闭好;B组5例远端1/3坏死,植皮后愈合,修复创面最大18 cm×10 cm,3例供区创面植皮成活差,5例修复足背创面的皮瓣张力大,瘢痕重.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创面效果优于小腿内外侧皮瓣.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带血管蒂的皮肤组织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方法:用前臂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全部修复,恢复了手的外形及功能。结论: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在手部皮肤软组织广泛缺损修复中是一种很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