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串联补偿型故障电流限制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传统故障限流技术发展现状和应用情况.提出了一种具有串联补偿功能的短路故障电流限制器(FCL)-由电容器、限流电感、快速开关、ZnO避雷器、可控火花间隙组成.电网正常运行时,电容和限流电感接入对电网起串联补偿作用,发生短路故障时,快速开关迅速动作FCL呈感性限制短路电流.用MATLAB对单机一无穷大系统发生三相短路故障情况下的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FCL具有限流效果好,限流速度快,无电能损耗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电网中谐波的产生及其对无功补偿并联电容器的影响,探讨了在存在谐波影响下电力系统无功补偿方案--在并联电容器上串联电抗器,并阐述了电抗器的参数选择问题.通过对无功补偿电容器串联电抗器的故障实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找出故障原因,拟定应对措施.结果表明,通过对串联电抗器参数的调整,明显改善了无功补偿装置运行的安全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配电网短路电流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含分布式光伏电源和感应电动机的配电网限流措施进行研究。考虑分布式光伏电源和感应电动机负荷,研究了加装普通串联电抗器、理想故障限流器、串联谐振型固态限流器和磁通约束型限流器对10kV配电网的限流效果,并通过搭建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对IEEE 33节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限流装置中的电感值越大,限流效果越好;普通串联电抗器对于稳态电压和电流有一定的影响,而其余3种限流装置对稳态电压和电流无影响。该研究对电网短路故障分析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根据故障限流器(FCL)按其旁路阻抗性质可分为电抗型、电阻型和阻抗型三种类型. 针对单机无穷大系统,推导出了在输电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投入故障限流器后的总转移阻抗和发电机的输出功率表达式. 并仿真研究了含故障限流器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的功角特性. 结果表明,故障限流器可以减小系统在暂态时域内的发电机转子的加速面积,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负载串联谐振逆变器,当负载参数变化时必须同步改变逆变器工作频率以适应负载变化来获得最大输出功率。通常采用锁相环技术完成谐振频率跟踪,需要同时测量逆变器输出电压和负载电流,电压、电流测量延迟时间的差异会造成频率跟踪误差。为了消除频率跟踪误差,文中提出了基于直流母线电流极性平均值的负载串联谐振式逆变器谐振频率跟踪方法。论文分析了逆变器直流母线电流极性信号平均值u与逆变器工作频率f及电路参数(L、C、R)关系,由于u反映了电路参数和逆变器工作频率变化,u最大值U对应于谐振频率,所以用U作为参考信号,u作为反馈信号,构成闭环谐振频率跟踪控制系统,通过比较u的变化情况,确定频率的增减,给出了频率跟踪流程,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实现负载串联谐振逆变器的谐振频率跟踪。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动态电压恢复器(DVR)进行电压跌落补偿策略的研究和最小能量补偿策略分析,发现改进DVR接人系统的拓扑结构,即在负荷端并联一个可调电抗器,电压跌落补偿时投入使用,负载功率因数越低,DVR补偿时消耗的能量越小,越容易实现纯无功补偿.提出暂时降低负荷功率因数来保证DVR在补偿时消耗能量最小的补偿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对...  相似文献   

7.
采用时域法分析了串联谐振的发展过程,研究了中性点电压的变化特点,发现串联谐振时中性点电压的发展过程与单相接地故障消失后的情形完全不同.通过辨识单相接地故障与串联谐振,提出了一种消弧线圈有效退出的控制策略,并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串联电抗器电抗率的选择罗跃山罗耀春(辽宁省石油化工学校)(锦州变压器厂)电力电容器和与之配套的串联电抗器在电力系统中的无功补偿、降低线损以及限制合闸涌流、高次谐波方面的作用已被国内外运行实践所证实。由于电抗器高次谐波电流含量与电网谐波源状况、阻抗参数...  相似文献   

9.
针对一变电站电容器组串联电抗器接连两次烧毁的实例,通过设备选型,合闸涌流计算及设备材质分析,找出故障原因,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输配电系统中,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装置是提高电压质量、增强系统稳定性、节能降耗和提高有功功率输送能力的重要措施。无功补偿装置运行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安全稳定运行。但由于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基本为固定式补偿,在负荷变化较大的地区,经常会出现过补偿的现象和过电压的I'~-J题,而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造价大,维护难度大。在地区电网的适用性不强。同时,并联电容器装置所用的干式空芯串联电抗器,其发生的故障中70%为匝问短路故障所引起,出现匝间短路后,后果往往是电抗器起火烧毁。本文依据芜湖供电公司近几年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故障为参考,为解决上述问题,研制了一套无功分组自动控制补偿兼电抗器匝间短路保护装置.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压变频器对电网和用电设备产生电磁污染的问题,采用单元串联的方法,设计了一种新型拓扑结构的高压变频器,实际运行证明:新型的高压变频器通过电压矢量种类的增加,能输出谐波低的高压交流电,供给普通异步电动机做调速驱动,而且对电网产生的不良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高频交流配电系统的电源——高频串并联谐振变换器电路,分析了其工作原理,介绍了参数选择方法,并针对稳态分析了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总谐波含量以及变换器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根据电晕处理机具有的串联谐振负载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锁相环的闭环控制电路,以实现单相电压型串联振逆变电路的负载频率自动跟踪,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对三相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传输功率的有效控制问题,基于电压型三相串联谐振逆变器,在传统180o导通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开关管开通-关断混合对称控制模式:通过在开关管180o开通过程中加入关断短脉冲,在开关管180o关断过程中加入开通短脉冲,改变系统谐振补偿网络等效输出线电压和相电压,实现系统功率传输能力的有效控制。通过对该系统工作模式的分析,推导出了系统功率传输能力与开关短脉冲对应电角度之间的函数关系,为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新型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控制传输功率,同时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IGBT串联谐振感应加热电源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进行串联谐振式IGBT感应加热电源的仿真研究 ,重点探讨不同性质感应加热负载对串联谐振逆变电路所产生的影响 ,得出感性负载更适合自关断器件构成的串联谐振逆变回路。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串联型逆变器定角控制的必要性,提出了一种定角控制的频率跟踪方法,并对其实现进行了研究。以MATLAB/Simulink为仿真工具,建立了以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为开关器件的串联型逆变器仿真模型,对提出的定角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定角控制方法是可行的,能够使串联型逆变器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保持功率因数角恒定。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电力系统输出的周波波形多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分析和支持向量机(SVM)的时序周波波形分类方法,实现三相电压源型逆变器的故障分类.利用离散正交小波变换(DOWT)将周波序列变换成小波系数矩阵,利用奇异值分解(SVD)的方法获得系数矩阵的奇异值向量,作为周波序列的特征值.建立基于新的Huffman树来实现支持向量机策略的多类分类模型.将奇异值分解得到的特征向量应用到该分类模型,判断逆变器的故障类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平均期望准确率比基于普通二叉树的支持向量机多类模型高3.65%,分类准确率达到99.6%.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变频交流串联谐振耐压试验的原理和电气参数的计算方法。提出了基于工程应用的选择电抗器电感值简化算法。通过对实际现场试验数据的分析,验证了简化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STM32F051控制的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一种1kW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主要包括前级DC/DC升压模块和DC/AC逆变模块,整个控制的核心芯片采用ARM系列的STM32F051。前级DC/DC升压模块,主要利用全桥LLC谐振电路实现了前级电压的泵升,为后级提供了稳定的电压;后级DC/AC逆变模块,主要利用单相电压型逆变电路,其逆变控制系统采用SPWM电压电流双环控制,使并网电流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对全桥LLC谐振电路和单相全桥逆变电路进行仿真,得到了谐振网络两端电压、谐振电流以及电网电压、并网电流的仿真结果,为今后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