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解聚复肾宁对糖尿病大鼠血清AGEs和肾RAGE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解聚复肾宁(JieJufushenning,JJFSN)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和肾脏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表达的作用.方法:建立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ein,STZ)诱导的sD大鼠DM模型,将成模DM大鼠随机分为4组:DM模型组(B组),JJFSN组(c组),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组(D组),JJFSN AG组(E组),另设正常对照组(A组).采用相应干预措施处理12周.常规方法测定12周末各组大鼠血糖、肾功、24h尿蛋白定量(24hPro)和尿肌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AGEs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肾脏RAGE表达.结果:C组、D组和E组大鼠血糖、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hPro定量明显低于B组,但高于A组;尿肌酐明显高于B组(P<0.05),但低于A组;c组、D组和E组血清AGEs水平和肾脏RAGE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其中D组低于C组,以E组最低,但仍高于A组.结论:JJFSN具有AG类似作用,可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减少血清AGEs牛成和肾脏RAGE表达;并具有降低血糖、24hPro、BUN、Scr的作用;联合使用JJFSN和AG比各自单独使用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通心络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及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W istar大鼠60只,随机选出1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n=15),剩余45只尾静脉注射0.1%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模型,成模大鼠4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DM组,n=20)和糖尿病通心络治疗组(TXL组,n=20),通心络500m g/(kg.d)。喂养24周后,各组大鼠存活数为C组12只、DM组9只、TXL组13只,处死大鼠迅速心脏穿刺取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等指标。RT-PCR及W estern b lot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RAGE和NF-κB的表达。结果与C组相比,DM组大鼠血清中AGEs水平及心肌组织中RAGE和NF-κB的表达显著升高(P均<0.05)。经通心络治疗后,TXL组大鼠血清中AGEs的水平与DM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心肌组织中RAGE和NF-κB的表达较DM组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通心络可能通过抑制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RAGE及NF-κB的表达而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Muller细胞Kir2.1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n=10),黄芪多糖对照组(CA组,n=10),饲以正常饲料;通过高脂饮食加小剂量STZ诱导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血糖>13.9 mmol/L者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n=8)及黄芪多糖治疗组(DA组,n=8)。治疗前后观察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变化。从4组大鼠视网膜提取总m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Kir2.1 mRNA的表达。结果:DM组血糖显著高于C组,同时伴有明显的糖耐量下降(P<0.01),经黄芪多糖治疗8周后,DA组血糖降低,与DM组比较糖耐量改善(P<0.01)。RT-PCR扩增的Kir2.1 cDNA产物在DM组表达比在C组下降,而在CA组表达较DM上升(P<0.05),但在C组与CA组中未出现这种显著性的改变(P>0.05)。结论:黄芪多糖能够降低血糖,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Muller细胞Kir2.1蛋白表达下降,而黄芪多糖对于逆转这一早期的改变可能起到一定作用,从而起到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吡哆胺对糖尿病大鼠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腹腔注射STZ建市糖尿病大鼠模型,然后随机分成DM组和DM PM组,DM PM组每大用吡哆胺200mg/kg灌胃干预.12周后观察各组大鼠勃起功能,并获取阴茎海绵体组织检测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与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结果:成功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与未使用吡哆胺灌胃干预的DM组相比,正常对照组(c组)和DM PM组勃起功能更好,3个实验组大鼠勃起率分别是46.2%.100%和71.4%.C组和DM PM组NO水平明显比DM组高,3个组含量分别是(7.82 4-0.77)、(6.47 4-0.54)和(3.23±0.28)μmol/g prot(P<0.05);NOS活力在DM组为(0.694±0.11)U/mg prot,较C组(2.00±0.30)U/mg prot和DM PM组(1.07±0.15)U/mgplot明显降低(P<0.05).cGMP含量在DM组为(36.15±1.94)p moFml,显著低于C组(54.19±2.62)pm01/ml和DM PM组(50.57±1.20)pmol/ml(P<0.05 o结论:吡哆胺通过作用于L-Arg-N0-cGMP通路对糖尿病大鼠勃起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循环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在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发病中的作用及胰岛素潜在的防护机制。方法将3月龄雄性SD大鼠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诱导成速发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胰岛素治疗组(n=10)和模型组(n=10)并以正常大鼠作对照组(n=10)。20周后下腔静脉采血处死大鼠,用Hitachi-85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清中AGEs含量的变化,取一侧股骨和胫骨行X线拍片和骨密度测量,对侧胫骨近端制作病理标本,股骨行RT-PCR测定RAGE的含量。结果20周后,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骨质疏松明显,股骨BMD、血清中AGEs、骨组织中RAGE的表达与对照组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股骨BMD明显升高 (P<0.01),血清中AGEs减少(P<0.01),骨组织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RAGE)的表达下降。结论骨组织中AGEs和RAGE相互作用是糖尿病骨质疏松的重要致病机制之一,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具有防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严格控制血糖、抑制AGEs的合成、阻断骨组织中AGEs和RAGE相互作用有关,从而提高大鼠骨密度,改善骨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糖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表达的影响,探索其肾保护机制.方法 3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未处理糖尿病组和缬沙坦治疗组(n=10).12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肾质量/体质量比、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脂改变,并以实时定量PCR法测定RAGE表达水平.结果 未处理糖尿病组大鼠肾质量/体质量比、24 h 尿蛋白定量和肾组织RAGE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与未处理糖尿病组相比,缬沙坦治疗组大鼠肾质量/体质量比、24 h 尿蛋白定量和肾组织RAGE表达显著下降.结论 缬沙坦可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肥大,并降低尿蛋白排泄率,这种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RAGE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菩人丹超微粉(PRD)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及其对核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PRD组和高剂量PRD组。给药3个月后,测定各组大鼠血糖水平,RT-PCR法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2(Ang-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NF-κB、VEGF和Ang-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水平及视网膜组织中VEGF、Ang-2 mRNA表达水平和AGEs、RAGE、NF-κB、VEGF、Ang-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和高剂量PRD组大鼠血糖水平及视网膜组织中VEGF、Ang-2 mRNA表达水平和AGEs、RAGE、NF-κB、VEGF、Ang-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PRD可能通过特异性阻断AGEs/RAGE/NF-κB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绿茶提取物(EGCG)对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氧化应激、肾损害、肾功能以及纤维化相关因素的治疗作用。方法取雄性、8~10周龄、体质量210~230g的Wistar大鼠60只,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将6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n=16)、糖尿病模型组(n=44)。糖尿病模型组一次性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mg·kg-1,48h后测血糖,将39只存活、成模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肾病模型组(B组,n=20)和糖尿病肾病模型治疗组(C组,n=19)。A、B、C组大鼠进行高蛋白饲料喂养,C组给予EGCG1g·d-1。在第12周进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β2-MG)测定,ELISA法测定血清TGF-β1,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AGEs水平,肾脏病理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组织TGF-β1、MCP-1、RAGE的表达。结果 3组大鼠血糖、HbA1c、SCr、BUN、24h尿蛋白定量、尿β2-MG、血清TGF-β1、血清AGEs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C组均明显低于B组(P<0.05);C组肾脏病理损害明显轻于B组,肾组织中TGF-β1、MCP-1、RAGE的表达也明显少于B组。结论 EGCG能减轻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肾损害、下调肾脏纤维化相关因素的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拮抗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脾肾活血中药对糖尿病大鼠肾皮质糖基化终产物(AGEs)含量及其受体mRNA(RAGE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脾肾活血中药防治糖尿病肾病(DN)的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左下腹腔内单次注射造成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糖尿病组、中药组及氨基胍组,另设正常对照组.用荧光光谱法测定肾皮质AGEs含量,用RT-PCR的方法检测肾皮质RAGEmRNA的表达.结果糖尿病组大鼠肾皮质AGEs含量明显增加,RAGE mRNA出现过度表达.中药组治疗12周后肾皮质AGEs含量明显减少,RAGE mRNA表达明显下调,与糖尿病组比较都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补脾肾活血中药能够通过减少AGEs在肾皮质的积累,下调糖尿病大鼠肾皮质RAGE mRNA的过度表达,从而防治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重建及非酶糖化抑制剂对其影响。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SD大鼠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 ,随机分为糖尿病组 (DM )及氨基胍组 (AG) ,分别饲养 3月和 6月 ,运用视网膜消化铺片和图像分析方法 ,观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结构改变及非酶糖化抑制剂对其影响。结果 DM组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数目较 12周明显减少 (P <0 0 5 ) ,内皮细胞数目无明显变化 ,核染色深 ,形态异常 ,毛细血管闭塞。AG组病变减轻。结论 非酶糖化抑制剂对糖尿病视网膜毛细血管重建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熊变娥  李溥  刘瑛  邓祖国 《右江医学》2009,37(5):520-522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活血通对糖尿病大鼠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的影响,探讨中药复方活血通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预防组和治疗组,给予中药复方活血通灌胃,并以氨基胍作为对照,治疗12周,观察中药复方活血通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肾组织AGEs的影响。结果中药复方活血通预防组和治疗组血糖、中药复方活血通预防组、治疗组和氨基胍组肾组织AGEs均较模型组为低(P<0.01);氨基胍组血糖高于中药复方活血通预防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复方活血通可能通过降低血糖,抑制终末期糖基化终产物在肾皮质中的形成,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葡萄子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 extracts,GSPE)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糖尿病大鼠血浆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GSPE对STZ糖尿病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尾静脉注射0.1%STZ以建立糖尿病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2组,糖尿病对照组(DM1组,n=8)和糖尿病GSPE治疗组(GSPE250?mg/(kg·d),DM2组,n=12),另设2组,正常对照组(C1组,n=10)和正常GSPE治疗组(C2组,n=10)。24周后采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AGEs,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DM2组AGEs较DM1组明显降低(t=2.792, P=0.02);DM1组肌原纤维和线粒体排列紊乱,经GSPE治疗后DM2组明显减轻。结论:GSPE能够抑制STZ糖尿病大鼠非酶糖基化反应,对其心脏超微结构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血清AGEs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朱产物(AGEs)水平变化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35例肝功能异常,35例肝功能正常)、70例肝硬化患者(其中33例血糖异常,37例血糖正常),另选35例健康者为正常组.检测各组AGEs、ALT、HA、LN、PCⅢ和CⅣ水平,分析AGEs水平变化与血糖、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糖尿病组和肝硬化组AGEs的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1.0±0.5,P<0.01),而肝功能异常的糖尿病患者AGEs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17.1±11.1 u/mL vs 11.85±5.7 u/mL,P<0.05).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AGEs水平(22.4±9.7 u/mL)显著高于单纯肝硬化患者(4.5±2.6 u/mL)(P<0.05).血清AGEs与肝功(r=0.374)、透明质酸(HA)低度正相关(r=0.457),与血糖水平(r=0.551)、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肝纤维化指标中度正相关(γ值分别为0.509,0.519,0.507).结论 糖尿病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血清AGEs水平明显升高,可能对糖尿病患者的肝病进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 Lindl, DNL)水提物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肾组织非酶糖基化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DNL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诱导DM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糖尿病对照组(DM组),金钗石斛低(DNLL)、中(DNLM)、高(DNLH)剂量组和氨基胍(aminoguanidine, AG)对照组(AG组),给药12周。分别检测血糖、血尿素、肌酐、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尿肌酐、24h尿白蛋白、血清及肾组织AGEs、肾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透射电镜观察肾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DM组大鼠血糖、血尿素、24h尿白蛋白、血清及肾组织AGEs、肾组织MDA含量显著高于N组(P<0.05);肌酐清除率、肾组织总SOD活性显著低于N组(P<0.05);DM组大鼠系膜扩张明显异常,基底膜明显增厚。DNL明显降低DM大鼠血糖、血尿素、24h尿白蛋白、血清及肾组织AGEs、肾组织MDA含量(P<0.05),明显增加肌酐清除率(P<0.05)、增强肾组织总SOD活性(P<0.05)、减轻肾系膜的扩张和基底膜的增厚。结论 DNL能降低血糖、抑制AGEs的形成、抑制氧化应激的发生,从而阻止或延缓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大鼠血管AGEs水平及其损伤机制和吡格列酮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6~8 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n=10)、胰岛素抵抗组(IR组,n=13)和吡格列酮组(PIO组,n=13)。后两组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模型成功后PIO组给予吡格列酮[10mg/(kg·d)]干预,12周后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血管壁AGEs表达;应用RT-PCR法检测RAGE 、NADPH氧化酶 p47phox mRNA 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RAGE、磷酸化NF-Кb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IR组比较,PIO组AGEs的表达减弱,而两组明显高于NC组;IR组和PIO组RAGE、NADPH氧化酶P47phox mRNA表达较NC组明显升高(P< 0.01),而PIO组上述指标表达较IR组减弱(P<0.05);PIO组RAGE、磷酸化NF-Кb蛋白表达较IR组减弱(P<0.05),但两组均明显强于NC组(P<0.01)。结论  胰岛素抵抗大鼠血管AGEs及RAGE表达增多,继而促进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导致血管损伤;吡格列酮能通过减少AGEs、RAGE生成而抑制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改善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糖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表达的影响,探索其肾保护机制。方法3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未处理糖尿病组和缬沙坦治疗组(n=10)。12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肾质量/体质量比、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脂改变,并以实时定量PCR法测定RAGE表达水平。结果未处理糖尿病组大鼠肾质量/体质量比、24 h尿蛋白定量和肾组织RAGE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与未处理糖尿病组相比,缬沙坦治疗组大鼠肾质量/体质量比、24 h尿蛋白定量和肾组织RAGE表达显著下降。结论缬沙坦可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肥大,并降低尿蛋白排泄率,这种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RAGE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研究苯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糖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肾保护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糖尿病对照组(n=10)和糖尿病苯那普利处理组(n=10)。实验第12周末,分别计算各组大鼠肾质量/体质量比值;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脂水平,并行24 h尿蛋白定量;运用RT-PCR法测定大鼠肾组织RAGE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对照组和糖尿病苯那普利处理组大鼠的血糖、HbA1c、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P<0.05),而糖尿病对照组与糖尿病苯那普利处理组之间上述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糖尿病苯那普利处理组大鼠的肾质量/体质量比值、24 h尿蛋白定量和肾组织RAGE 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P<0.05),但显著低于糖尿病对照组大鼠(P<0.05)。结论苯那普利可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肥大并降低尿蛋白排泄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RAGE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