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3 毫秒
1.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硬膜外腔封闭,封闭药物组成:2%利多卡因4ml,地塞米松10mg,VitB122mg,VitB6100mg,醋酸曲安奈德20mg,5%碳酸氢纳1ml,生理盐水5ml。7~10天封闭1次,连续2~3次。结果78例平均随访20个月,其中优53例,良16例,差7例,无效2例。优良率88.46%。结论硬膜外腔封闭是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骶管内硬膜外注射方法早在1901年法国学者Sicard和Catnerime分别作了介绍,1990~1996年,作者采用镇痛液经骶管硬膜外腔恒速滴注方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1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与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曲安奈德与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治疗。结果本组患者随访3个月~2年,平均1.2年;16例中,优12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3.8%。结论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硬膜外腔注射为主配合曲安奈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理、安全、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4.
腰椎管狭窄症指腰椎管骨性或纤维性增生、移位导致一个或多个平面管腔狭窄,压迫马尾或神经根而产生临床症状[1]。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腰椎管狭窄症为中老年常见病,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我科于2002年月1月~2007年6月采用多间隙开窗治疗42例55岁以上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取得较  相似文献   

5.
中药熏洗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及骶管注射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方法对9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药熏洗配合牵引及骶管注射配合牵引治疗,10d为1疗程,2~3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3d进行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3个月的随访观察发现,两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两组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均可,短时间内,两组治疗效果基本相当;中药熏洗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远期疗效相对较好,维持效果更长时间。  相似文献   

6.
莫金权 《黑龙江医药》2012,25(6):927-928
目的:探讨椎板开窗潜式扩大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收治的25例腰椎狭窄症患者采用椎板开窗潜式扩大减压术治疗,采用Eule法对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与自觉症状进行评估。结果:25例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优15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达92.0%。结论:椎板开窗潜式扩大减压术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7.
彭育沁  薛峰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0):1458-1459
目的:探讨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5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横突间植骨融合术。结果:65例患者随访6—24个月,所有患者病情均获不同程度的缓解,优良率达93-8%。结论:采用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良好,有利于减少腰椎管狭窄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方倍他米松与曲安奈德经骶管腔注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骶管腔注入(复方倍他米松7mg、2%利多卡因100mg、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1mg,用0.9%氯化钠稀释至20mL)为观察组;对照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骶管注入曲安奈德40mg其余药物与观察组相同,两组均2周1次,3次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观察组优良率为85%,对照组优良率为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4.4%、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头晕耳鸣、心悸胸闷、恶心呕吐、腰背酸痛、月经紊乱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为12%、34%,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骶管腔注入复方倍他米松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少,能较曲安奈德更好地加速腰腿痛症状的改善,提高腰椎间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侧卧位后路腰椎间盘镜治疗老年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病例,采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下侧卧位腰椎间盘镜行椎管扩大成形术,对其疗效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58例患者均获得6个月至2年的跟踪随访。按Nakai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优40例,良14例(优良率达93.1%)。结论侧卧位后路腰椎间盘镜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具有手术风险小、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PCA硬膜外腔置管治疗合并多发病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5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一次性自控镇痛泵(PCA)硬膜外腔置管,观察连续给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效果。方法硬膜外腔置管接自动动力泵(PCA),推注和滴注交替应用B族维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治疗54例合并多发病的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结果显效29例(53.7%),有效24例(44.4%),无效1例(1.9%),总有效率98.1%。结论硬膜外留置管持续给药对老年性不宜于手术者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显著,是比较安全、效果良好的治疗办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5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均行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结果经6-15个月的随访,参照nakal分级,优17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2%。结论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高龄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治疗、术前评估及预后分析.方法 33例高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确诊及术前全身合并症治疗后,给予腰椎后路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结果 术后症状缓解,并发症经积极治疗,均缓解.结论 高龄腰椎管狭窄患者,只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积极治疗并存疾病,采用适当的手术方法,是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分析1 0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行开窗、半板、全椎板入路摘除椎间盘、扩大椎管、侧隐窝的治疗.结果 随访1~15年,术后症状、体症完全消失563例、基本缓解385例,优良率91.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不同病理改变采取相应不同手术方法,而大部分可经开窗或扩大开窗法达既充分减压又最大程度维持脊柱稳定性,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硬膜外封闭治疗早期腰椎管狭窄症8例报告永定矿务局医院汤炳南包承禄我院采用硬膜外封闭治疗8例腰椎管狭窄症,均取得良效,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早期腰椎管狭窄症8例中,男6例,女2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32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1+月。行硬膜外封闭治疗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骶管为主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月~2011年2月采用骶管封闭为主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30例,其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38~80岁,平均65.9岁。均采用骶管封闭,配合卧床休息、口服消炎镇痛药、针灸疗法。骶疗3次后判定疗效。结果: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观察,30例患者中,治愈6例,好转21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为90%。结论:骶管封闭为主的非手术方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近期疗效较好,无创伤、低风险、低成本,患者乐于接受,非手术治疗是腰椎管狭窄症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吕玉川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1):3266-3267
腰椎管狭窄因骨性或纤维性增生、移位,导致1个或多个平面管腔狭窄,压迫马尾或神经根而产生的临床症状为腰椎管狭窄。我们应用椎板切开后移悬吊术,并将自限深骨刀运用到手术中,对75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施行椎板切开后移悬吊手术治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研究经椎板间隙撑开潜行减压术与全椎板切除减压术式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经椎板间隙撑开潜行减压术,治疗组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术式,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疗效。结果 80例患者获得3~60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9个月。治疗组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治疗组的达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经椎板间隙撑开潜行减压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能更有效减少创伤,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横突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7年12月间应用后路椎管减压横突间植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25例老年性腰椎管狭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按平均6个月。结果按Nahal分级标准观察术前术后及X线检查判定临床疗效所有患者植骨均获得愈合。Nahal评分,优15例良9例中1例。结论腰椎后路横突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好。  相似文献   

19.
郭礼跃  李瑶 《贵州医药》2005,29(10):932-933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刺激和压迫腰部神经根或马尾神经造成腰腿疼痛、麻木的一种常见病.研究表明,23%的腰腿痛患者与腰椎间盘突出有关.临床上约80%LDH可经非手术治疗得到缓解或治愈.常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有硬膜外腔注药、推拿和牵引等,其中硬膜外腔注药因疗效良好得到广泛的运用.硬膜外腔注药有两种途径:经骶管和腰椎间隙注入.为比较两种途径的疗效,我们进行了临床随机对照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椎板开窗潜挖式椎管扩大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0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本组均未出现椎间隙感染、脊柱不稳及症状复发。根据Nakal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22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2%。结论椎板间开窗潜行式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卧床时间短,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