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6 毫秒
1.
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发病急骤,恢复较慢且会遗留不剐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能力,并增加了家庭和礼会的负担。因此,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施行早期康复护理是非常雨要的。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后患者抑郁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66例脑卒中后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检查,以日常生活能力表(ADL)评定患者的生活能力。结果 66例脑卒中患者中有30例发生了抑郁症,发生率为45.5%。结论 脑卒中后并发抑郁较常见,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能力,应引起临床及家人足够重视,以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脑卒中后大约有75%~80%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引发劳动能力丧失,生活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生活和经济负担。脑卒中的早期康复介入,不仅改善了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社区康复三级服务网络对脑卒中患者独立生活能力的影响,通过建立脑卒中社区康复三级服务网络,探讨及完善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服务,规范脑卒中社区康复治疗技术,并进行推广及应用。方法运用上海市心脑血管疾病报病系统对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发病1年内、已出院回归到社区的脑卒中患者,由经过康复培训的社区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进行社区康复治疗,治疗形式包括社区中心、门诊站点及家庭上门。康复治疗的时间为6个月。康复服务时间为前2个月每周1次,中间2个月每2周1次,最后2个月每月1次对患者进行康复干预。每个患者在康复服务开始及结束时进行巴士指数(BI)、肢体运动功能评测(Fugl-meger)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结果 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共服务脑卒中患者3026例,康复干预6个月后(终期)的评定较服务前患者BI、Fugl-meger及MMSE明显提高(P<0.05),满意度达95%以上。结论脑卒中社区康复三级服务,规范了社区脑卒中康复治疗技术,可以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获得较高的患者与家属满意度(>99%)。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获取健康信息的来源与需求,为脑卒中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在太原市3所医院住院的170例脑卒中患者的健康信息来源,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测度健康信息源的信息传播能力和脑卒中患者的信息获取能力。结果传播能力最强的来源为亲朋邻居、个人经验和电视,2/3的脑卒中患者通过1~2个来源获取脑卒中知识。大众媒体和医院医务人员是患者最希望的信息来源;34.4%的患者希望有2个信息来源,患者最希望在自己家中(68.8%)、社区(44.8%)和医院(29.9%)获取脑卒中知识。结论脑卒中患者主观上对信息来源的数量要求不高,重在方便权威。社区卫生服务中全科医生是满足患者需求的最佳健康信息源。  相似文献   

6.
<正>脑卒中发病急骤,恢复较慢且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能力,并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因此,脑卒中偏瘫早期的康复护理有重要意义,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脑卒中发病风险与健康信念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采用弗明汉脑卒中风险评估表(FSP)及健康信念量表(CHBMS)对某社区高血压患者77例进行调查。结果:53.25%高血压患者的脑卒中10年发病风险处于中危至高危水平,其中高危占20.78%。最主要危险因素是收缩压,其次是年龄因素。患者的脑卒中发病风险与健康信念不存在相关性。结论:预防脑卒中的关键是有效控制血压,尤其要关注男性患者,应加强FSP高危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脑卒中风险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盐酸帕罗西汀对早期脑卒中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疗效.方法 44例首次发病1周内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治疗组和对照组(不使用抗抑郁药).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4周,用Barthel指数(BI)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BI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周及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BI指数评分显著提高(P<0.01).结论 帕罗西汀对促进早期脑卒中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是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约有75%的脑卒中患者遗留偏瘫,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也给家庭、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运用传统中医针刺疗法结合现代康复医学理论,早期开始康复训练,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本文着重探讨早期康复训练配合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对3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结果经6~8周训练后,32例患者活动能力评估总分由训练前平均44.5分增加到训练后的85分。结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活动能力提高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影响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203例为研究对象,记录其年龄、入院时神经系统功能评分(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尿失禁等20个可能影响生活能力的指标,用牛津残障量表(OHS)对发病后3个月时患者的功能康复情况进行评价,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生活能力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脑卒中病史、人院时眼球运动障碍、失语、血清白蛋白、尿失禁、GCS、NIHSS、出院后应激事件、经济负担、亲朋帮助、康复锻炼及坚持治疗与脑卒中3个月时的生活能力有显著关系(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GCS(OR=0.232)、尿失禁(OR=3.000)、NIHSS(OR=1.706)、白蛋白(OR=0.329)和年龄(OR=2.268)是影响生活能力的独立因素.结论 入院时GCS评分低、神经系统功能缺损严重、尿失禁、低蛋白血症和年龄大是脑卒中患者3个月严重残疾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诊时间对其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的临床就诊资料,根据发病时间分为≤6 h组,>6 h组,分析就诊时间对2组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效率83.3%,死亡率为5.6%,对照组患者有效率47.8%,死亡率为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存活率88.9%,复发率5.6%;对照组存活率76.1%,复发率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心血管病史、糖尿病史、脑卒中史、并发症以及发病至就诊时间是影响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脑卒中史以及发病至就诊时间与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具明显相关性.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诊时间对其预后至关重要,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脑卒中史以及发病至就诊时间与缺血性脑卒中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纽曼系统模式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16例脑卒中患者按人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脑卒中康复护理指导;研究组同时应用纽曼系统模式对患者进行三级预防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对脑卒中及相关知识知晓率、脑卒中患者遵医情况调查表、脑卒中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及肢体肌力恢复情况比较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化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纽曼系统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干预,可提高患者掌握相关疾病知识的能力和促进遵医行为,促使患者积极主动参与康复训练,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格率、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及格率为90.57%,对照组为71.7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及格率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能力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均出现明显升高,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能力评分升高程度更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护理措施后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对185例急性发病,首次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95例和对照组90例,均接受脑血管病常规药物治疗,对康复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入院第15天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定。结果康复组在肢体运动功能、ADL能力方面治疗后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卒中早期康复对防止脑卒中的继发性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是一组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脑血管疾病,常导致运动、感觉、语言、吞咽和认知等多种功能障碍,进而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时、专业和个性化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其中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可改善患者的自理能力、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脑卒中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的重要性和训练方法、包括近年来出现的新的训练方法作一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主要探讨在脑卒中患者的继发性癫痫的发病概率,同时对于病变性质与癫痫发作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47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首发脑卒中患者中,继发性癫痫发生率为7.66%。其中,早发性癫痫24例(5.11%),迟发性癫痫12例(2.55%)。结论重点分析继发性癫痫的发病特点,以及指导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以此来提高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观察576例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水肿的发病时间、发病率与偏瘫侧肢体肌力之间的关系,探讨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水肿的发病机制.方法 总计观察1259例脑卒中患者,观察期为发病后6月以内,予以测量水肿肢体最显点的周径,与健侧比较,并予以多普勒超声检查,统计观察脑卒中患者肢体水肿的发病时间、发病率、与偏瘫侧肢体肌力之间的关系.结果 脑卒中患者1259例中,有效观察1077例,出现偏瘫侧肢体水肿症状576例,发病率约为53.48%,其中第1月发病率为10.02%,第2月约为31.98%,第3月约为16.19%,第4个月为0.54%,第5、6个月未见偏瘫侧肢体水肿.结论 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水肿的发病率高,发病后3个月内是高发期,尤其发病后第2个月较高;患者肢体偏瘫程度与偏瘫侧肢体水肿发病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严重危害我国中老年人的生命与健康。据卫生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目前858万脑卒中患者中,每年有250万新增病例,每年约150万人死于此病。在生存的患者中,约75%的人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其中约40%重度致残,并且5年内脑卒中再发危险率为15%~40%[1]。因此,脑卒中现已成了中国第一大致残疾病和第二大致死疾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现对2007年5月—2010年5月的357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找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7年5月—2010年5月共收治脑卒中患者357例,其中男205例,女152例,平均年龄(61  相似文献   

20.
马兰  魏学礼  蒋楠  黄蔚 《临床医药实践》2006,15(10):761-761
目的:分析新发脑卒中住院患者发病高危因素的临床特点,为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04年12月-2005年2月新发脑卒中住院患者资料,以χ2检验法对高危因素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新发脑卒中住院患者48例,高血压病史40例(83.33%),高血脂20例(41.67%),2型糖尿病14例(29.17%),吸烟12例(25%),房颤6例(12.5%),高血压与其他高危因素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为脑卒中发病最重要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