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直肠联合阴囊超声检查在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与梗阻性无精子症(OA)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4例行睾丸穿刺活检术确诊为无精子症的患者行直肠联合阴囊超声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病理诊断为NOA者21例(25.0%),OA者63例(75.0%)。超声检查显示,OA远端精道病变、附睾病变异常率明显高于NOA(P〈0.01),睾丸体积大于NOA(P〈0.01)。结论经直肠联合阴囊超声检查显示NOA与OA在远端精道及附睾异常变化、睾丸体积大小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经直肠联合阴囊超声检查作为NOA与OA鉴别诊断方法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近段输精管道获得性梗阻性无精子症的经阴囊超声表现。方法对92例近段输精管道获得性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病例组)行经阴囊超声检查,其中附睾炎性梗阻79例,输精管医源性梗阻13例(2例合并对侧附睾炎性梗阻),观察睾丸、附睾、阴囊段输精管的声像图表现。以65例精液检查正常者为对照组。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睾丸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2例患者184条附睾声像图均出现异常,其中附睾头、体、尾部的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像图表现为附睾整条或局部增厚,增厚部位附睾管扩张,呈细网状改变,附睾管内径为0.03 cm。39条(24.4%)炎性梗阻的附睾内合并出现炎性偏高回声结节。在160条附睾炎性梗阻的阴囊段输精管中,159条(99.4%)平均内径与对照组相同。24条医源性梗阻患者手术近端输精管均为扩张状态。结论近段输精管道获得性梗阻性无精子症由于梗阻的原因和部位不同,附睾与输精管存在不同特征的声像图表现,经阴囊超声可为该类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近段输精管道获得性梗阻性无精子症的经阴囊超声表现.方法 对92例近段输精管道获得性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病例组)行经阴囊超声检查,其中附睾炎性梗阻79例,输精管医源性梗阻13例(2例合并对侧附睾炎性梗阻),观察睾丸、附睾、阴囊段输精管的声像图表现.以65例精液检查正常者为对照组.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睾丸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2例患者184条附睾声像图均出现异常,其中附睾头、体、尾部的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像图表现为附睾整条或局部增厚,增厚部位附睾管扩张,呈细网状改变,附睾管内径为0.03 cm.39条(24.4%)炎性梗阻的附睾内合并出现炎性偏高回声结节.在160条附睾炎性梗阻的阴囊段输精管中,159条(99.4%)平均内径与对照组相同.24条医源性梗阻患者手术近端输精管均为扩张状态.结论 近段输精管道获得性梗阻性无精于症由于梗阻的原因和部位不同,附睾与输精管存在不同特征的声像图表现,经阴囊超声可为该类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以睾丸穿刺活检为标准评价经直肠联合阴囊超声在梗阻性无精子症与非梗阻性无精子症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32例无精子症患者以睾丸穿刺活检结果为根据分为梗阻性无精子症及非梗阻性无精子症两组,均进行阴囊超声及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两组患者超声检出病变能力的差异.结果 132例无精子症中94例诊断为梗阻性无精子症.两组患者中,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更易被超声检出远端精道及附睾病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两组患者中检出睾丸异常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体积大于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P<0.05).超声在梗阻性与非梗阻性无精子症鉴别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粗符合率分别为,远端精道病变:92.6%、65.8%、84.8%;附睾病变:83.0%、71.1%、79.5%.结论 经直肠超声联合阴囊超声评价远端及近端精道、测量睾丸体积,在梗阻性无精子症与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在梗阻性无精子不育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9例育龄期男性无精子症患者通过超声检测生殖器,分析不同脏器异常、缺如情况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结果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129例258对相关脏器,各脏器超声异常检出率及缺如率总的来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581,P=0.000)。异常检出率射精管为72.87%、附睾为48.45%、精囊为46.90%、睾丸为27.52%、输精管为8.91%;脏器缺如检出率精囊为24.42%、附睾为12.02%、输精管为11.63%、睾丸为1.16%、射精管为0.00%。结论超声检测可为临床判断梗阻性无精子症梗阻部位提供直观、精确和客观的依据,对临床选择治疗不育症方案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对男性不育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总结分析2014年1月—2016年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非性功能障碍的1 696例男性不育症患者射精管、精囊腺及输精管末段经直肠超声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超声检查显示,射精管、精囊腺及输精管末段的异常发生率为49.29%(836/1 696)。其中射精管异常发生率为31.72%(538例),包括射精管囊肿458例(27.00%),射精管钙化或结石35例(2.06%),射精管囊肿并结石28例(1.65%),射精管扩张并结石8例(0.47%),射精管扩张7例(0.41%),射精管管壁增厚2例(0.12%)。精囊腺异常发生率为32.02%(543/1 696),包括精囊腺先天缺如290例(17.10%),精囊腺先天发育不良127例(7.49%),精囊腺扩张81例(4.78%),精囊腺结石25例(1.47%),精囊腺囊肿11例(0.65%),精囊腺囊壁增厚9例(0.53%)。输精管末段异常发生率为8.20%(139/1 696),其中输精管先天缺如或发育不良109例(6.43%),输精管末段扩张11例(0.65%),输精管钙化或结石11例(0.65%),输精管管壁增厚8例(0.47%)。结论 对男性不育症者采取经直肠超声检查可对射精管、精囊腺及输精管末段先天性及后天获得性病变进行诊断,为临床提供明确的诊断价值和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7.
精液异常所致不育症有:无精子症、少精子症、弱精子症和精液液化不良症.其中无精子症有真假之分.真性无精子者,因睾丸无生精功能,属绝对不育,无法治愈.假性无精子者,系输精管道阻塞(如先天性输精管畸形,附睾结核,双侧附睾炎,射精管梗阻,附睾囊肿及医源性损伤输精管等),精子不能顺利输出,治疗亦颇棘手.  相似文献   

8.
经尿道射精管切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春华 《医学新知杂志》2006,16(2):F0003-F0004
射精管梗阻(EDO)是少数几种可通过手术纠正的无精子症的原因之一。随着精浆生化检测和经直肠前列腺精囊超声(TRUS)等无创性检查技术的发展,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射精管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得以确诊。近10年来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又使其治疗成为可能。现将治疗EDO经尿道射精管切开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CBAVD)患者超声分型在临床取精方式选择中的意义。 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97例CBAVD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临床体格检查、精液分析、血清性激素水平检测、CFTR基因△F508突变位点检测、经阴囊与经直肠超声检查、双侧肾脏超声检查后穿刺取精并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CSI)治疗。 结果 97例CBAVD患者经阴囊与经直肠超声检查显示输精管道缺如的部位不尽相同,依据附睾结构是否完整对CBAVD患者行超声分型,可分为附睾完整的CBAVD和附睾不完整的CBAVD两种类型,其中附睾不完整的CBAVD又可分为四种亚型,即双侧附睾均缺如;双侧附睾体、尾部缺如;双侧附睾体截断征,附睾尾部缺如;一侧附睾体、尾部缺如。依据不同超声分型选择合适的穿刺取精术,并以行ICSI治疗后经阴道超声检查显示妊娠囊及心管搏动为临床妊娠标准,不同超声分型的CBAVD患者穿刺取精后临床妊娠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行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SA)的患者和行睾丸穿刺取精术(TESA)的患者在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CSI)治疗后临床妊娠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CBAVD超声分型显示了输精管道缺如的具体部位,为临床行ICSI治疗前选择合适的穿刺取精术提供了依据,避免因不必要的临床操作而增加患者痛苦。不同超声分型的CBAVD患者穿刺取精并行ICSI治疗后临床妊娠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于昊  徐宏伟  乔辉 《吉林医学》2009,30(13):1275-1276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门诊及住院高龄患者87例,采用经直肠超声检查前列腺,测量各径线值,并观察前列腺内有无异常回声,诊断不明确的采用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活检术。结果:87例高龄患者中前列腺均表现异常,其中单纯前列腺增生19例,增生伴结石45例,增生伴囊肿6例,单纯前列腺结石3例,前列腺脓肿2例,前列腺癌12例。结论:经直肠超声具有高分辨率,可以发现细小病变,提高前列腺疾病的诊断率,尤其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明显优于经腹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11.
苗艳梅  张宏  马刚  苏辉 《海南医学》2016,(20):3361-3363
目的:分析梗阻性无精子症的超声影像表现特征,探讨超声检查在梗阻性无精子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25例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先天性无精子症70例(先天组),后天获得性梗阻性无精子症55例(后天组),对所有患者行经阴囊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患者超声影像特征的差异。结果先天组患者的附睾头部回声杂乱检出率为40.00%,明显高于后天组的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天组附睾体部附睾管扩张,附睾尾部附睾管扩张、炎性团块检出率分别为37.86%、20.00%、0.71%,均明显低于后天组的80.00%、62.73%、19.0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天组的附睾体部缺如、条索样改变、截断征检出率分别为19.29%、12.86%、17.86%,均显著高于后天组(0、0、0),附睾尾部缺如、条索样改变、截断征检出率分别为49.29%、4.29%、19.29%,也显著高于后天组(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天组附睾头部、体部及尾部的细网状扩张检出率分别为63.29%、43.40%、53.57%,均明显低于后天组的94.59%、95.45%和94.2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天组附睾头部的管状扩张、多囊管状扩张检出率分别为10.13%、26.58%,均明显高于后天组的1.35%、4.05%,附睾体部的管状扩张检出率为47.17%,附睾尾部的管状扩张检出率为42.86%,均显著高于后天组的3.41%和5.8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天获得性与先天性的梗阻性无精子症的超声表现差异较大,应用经阴囊超声检查能够对二者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附睾疾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附睾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常规的横向、纵向、斜向多切面扫描方法进行检查;同时对附睾、睾丸、精索、阴囊壁、腹股沟及鞘膜腔进行扫描,并将患侧及健侧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62例患者彩超均检出病变部位,与病理检查检出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8,P>0.05),检出率为10...  相似文献   

13.
经直肠超声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新红  李智贤  陈立宏 《广西医学》2003,25(12):2399-2401
目的 :探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前列腺增生症 (BPH)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 35例患者及 1 6例正常对照组的前列腺进行超声检查。结果 :前列腺增生声像图表现 :前列腺移形区增大回声不均匀 ,可合并结石或囊肿 ,可有结节团块回声 ,腺内血流丰富 ,血流动力学特点为收缩期峰值速度 (Vs)及阻力指数 (R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结论 :经直肠超声检查前列腺增生症显示前列腺图像清晰 ,血流动力学测定准确可靠是目前临床上探查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4.
A 55-year-old man presented with a painless right scrotal mass for the past three months. Scrotal ultrasonography showed a large circumscribed hypoechoic mass with marked hypervascularity occupying almost the entire right testis. The epididymis and scrotal skin were normal. Right radical orchiectomy was performed. Histopathology revealed lymphoma, diffuse large B-cell type confined within the tunica albuginea. The patient made a goo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No evidence of lymphoma in other organs was demonstrated. We discuss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ultrasonographic intratesticular masses and highlight various cases of intratesticular lesions in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5.
李红辉  邢镝 《海南医学》2012,23(15):43-45
目的探讨睾丸鞘膜外入路切除术在附睾肿块中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者46例,分为经睾丸鞘膜外入路附睾肿块切除术组(观察组)和经睾丸鞘膜入路附睾肿块切除术组(对照组),每组23例。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情况、术后切口出血、引流、阴囊肿胀、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中副损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切口出血、阴囊水肿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睾丸鞘膜外入路附睾肿块切除术保留了睾丸鞘膜,操作简单,解剖层次清晰,术后阴囊无肿胀,恢复快,并不增加手术难度,对治疗附睾良性肿物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精囊镜技术治疗射精管不全梗阻性少弱精子症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3—9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男科采用精囊镜射精管扩张技术治疗8例射精管不全梗阻性少弱精子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常规行精液分析,激素测定,经直肠超声、盆腔MRI等检查。所有患者均由同一位经验丰富的主任医师实施手术,术后1年随访评估手术疗效。对于手术前后的参数改变采用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 8例患者的平均年龄29岁,所有患者均行经尿道射精口探查切开术,平均手术时间32 min,术前经直肠超声检查提示射精管囊肿或苗勒管囊肿(Mullerian duct cyst)6例,前列腺钙化、双侧精囊扩张1例。盆腔MRI检查显示右侧精囊最大横径平均为33.60 mm (24.63~42.28 mm),左侧精囊最大横径平均为32.85 mm (25.91~44.89 mm),最大前后径平均为27.99 mm (21.36~33.12 mm),精囊腺管最大宽度平均为10.53 mm (5.93~19.39 mm)。患者中射精管囊肿5例、合并精囊出血2例、苗勒管囊肿1例。术后6个月复查精液量为(2.64±0.80) mL、精子密度为(49.76±8.50)×106/mL、(a+b级)精子活率为(25.76±6.48)%,分别较术前的(1.46±0.50) mL、(28.78±5.17)×106/mL和(2.88±0.93)%有明显改善(P<0.05)。2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随访时配偶自然受孕,8例患者术后未见逆行射精、尿失禁或直肠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精囊镜射精管扩张治疗射精管不全梗阻性少弱精子症技术可行,是治疗射精管不全梗阻性少弱精子症安全、有效的手段,但由于研究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且精囊镜术中的不确定性,仍需要大样本长时间随访研究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