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河南中低温地热能源资源分布广泛、储量大,分析评价了目前河南省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低碳社会和经济条件下河南的地热能源资源勘查管理和技术方面提出了建议和具体工作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咸宁市温泉地热田地热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咸宁市温泉地热田区域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较详细阐述了地热田的地热地质条件,对地热田地热资源进行了评价,针对地热田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开发利用方案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卢磊  倪昆  路东臣 《中州煤炭》2016,(9):165-168,172
地热资源是一种新型能源,它的开发利用对环境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 鲁山县地热温泉资源丰富,其中以赵村乡至库区乡一带的上汤、中汤、温汤、下汤、碱厂五大温泉最为有名。从构造、地球物理、热源分析和热储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归纳出鲁山地热形成机理,并建立了地热模型,这对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鲁山县地热资源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根据地热模型提出建立地下热水动态监测系统、制订合理的开采量等措施保护鲁山县地热资源,以确保其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为了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当地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依托黄河流域(济阳段)地热资源调查项目,查明了研究区地热地质条件、热储特征、地热流体特征;在非回灌条件下采用降压试验的方法估算了DS-1井在降深50 m时,可开采量为819.66 m3/d,采用热储法估算地热资源量为1.14×1019 J。研究区地热资源储量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已利用地热井主要用于供暖、养殖、洗浴等,利用方式单一。针对研究区内地热资源应用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结合济阳区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在济阳垛石慢城综合体建设中,DS-1井可直接用于“地热+供暖”;研究区内地热水富含多种矿物质,可利用于“地热+温泉康养”;将研究区内地热资源与其他清洁能源有机整合,打造“地热+”绿色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建设“地热+综合能源体系”。研究区内地热资源丰富、医疗价值高、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可以从地热供暖、康养洗浴、农业养殖、温泉旅游、生态保护等多方面精准服务于垛石街道“生态+”的乡村振兴模式。  相似文献   

5.
地热资源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可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本文在介绍我国地热资源类型,高中低温地热资源分布规律,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并建议我国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带动地热行业发展;加大针对地热行业的监管力度,确保地热资源可持续的发展;鼓励地热领域的科技创新,提高相关的技术水平,加速针对中低温地热资源和干热岩方向的研究;拓宽地热资源多领域的应用,建立地热资源的阶梯利用体系。  相似文献   

6.
张博  申海兵  王小斌 《中州煤炭》2023,(2):9-13,29
为了实现河南省地热资源的合理规划开采,研究基于供需平衡下的河南省地热资源勘探。分析河南省地热资源概况,并分析该省的地质情况和重力场分布结果;采用微动探测提取频散曲线,获取精细的地质结构信息;采用改进的资源评价体积法,计算地热资源储量;结合计算结果分析地热资源的供应需求,合理规划河南省地热资源。研究结果显示,台阵实验台最大半径为650 m,能够获取勘探地热孔内的8处位置的地热能源情况。完成的地热资源开发规划为:南阳市东南部、信阳市东北部、平顶山市东北部、洛阳市西北部、郑州市中部、焦作市西南部、安阳市西北部不开发利用;商丘市东部、新乡市南部、驻马店市东北部酌情开发利用;周口市东北部、漯河市、许昌市、濮阳市南部、三门峡市西北部其次开发利用;优先开发利用开封市东南部、郑州市东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目前世界地热资源开发应用的概况以及世界主要国家地热资源利用的情况,分析了近年来世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发展速度减缓的原因,展望了世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地热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对其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冰岛是目前地热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经验最丰富的国家,地热能直接利用主要用于采暖、加工、娱乐、融雪、渔业养殖等;间接利用主要用于发电。我国地热直接利用总能量多年来居世界首位,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还相对较低,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对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还不够重视,缺乏统一的全国地热资源勘查开发规划,在地热资源管理、技术、法律制度等方面都遇到一些问题。借鉴冰岛先进经验,得出启示:(1)加强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推动地热资源科学开发利用;(2)严格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监管;(3)多元发展,重点攻坚。  相似文献   

9.
泰州地热属断陷沉积型中低温构造裂隙地热资源,具备了盖层、热储、热源以及传热通道等地热系统的重要条件.经勘探证实,该区地下热水中有益微量元素锶、锂、偏硅酸等含量指标均达到国家天然饮用矿泉水的相关指标和医疗热水水质标准,且水资源丰富,埋藏浅,有利于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韦家平 《西部探矿工程》2013,25(4):162-164,169
湛江市地热田为水热型地热田,其热储呈水平层状分布,共有3个热储层。通过对广东省湛江市地热田的地质背景、地热地质条件、热储赋存条件的分析研究,阐述了该区的热储赋存特征,对热储层的地热资源量进行了计算,并对本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丽 《采矿技术》2010,10(4):126-127,150
地热资源已成为现阶段重要的绿色能源之一。根据茂名市茂港区沙院地热田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热储结构以及地热生成条件,对该地区的地热田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根据开发现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阐述湖北省地热资源分布特征、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水化学特征,并划分了7个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远景区,为全省地热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推进徐州地区地热能开发利用,运用综合信息矿产预测方法,对资料进行整理、综合和提取,建立符合徐州地热地质条件的综合信息地热资源找矿模型,借助在GIS平台上建立的矿产资源预测辅助决策系统判定预测区,并对预测区进行进一步优选、评价,最终圈定徐州地区地热资源勘查优选靶区。  相似文献   

14.
地热作为无污染新能源,是能源利用的新方向.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开发地热资源可以取代传统的高污染能源,节约不可再生的能源矿产,并且具有环保价值,减少污染,净化城市环境,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根据河南省地热的地质条件,对河南省地热资源现状及开发保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神农架林区高家屋场地热资源的成生与当地水文地质条件密切相关。通过分析高家屋场地热靶区地下水的赋存、运移和排泄特征,总结地下热水的成矿条件及成因类型,建立了成矿模式,可为同类型地热资源勘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保山市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通过对其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保山市地热资源的勘查与开发利用程度总体较低,为此,文章指出了该区域地热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韩城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热地质优势,特别是在中深层岩溶地热水方面,呈面状分布,属中低温热矿水,具备"水量大、水位浅、水温高、易回灌"等优势.为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通过介绍韩城地区地热资源分布状况及开发利用现状,总结了地热地质条件,分析韩城地区岩溶地热水热储特征,估算了岩溶地热资源储量,对该区地热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8.
新乡市平原示范区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地质环境条件,赋存了丰富的地热资源。研究了新乡市平原示范区地热资源地质特征,研究区属于中牟凹陷地热区,主要热储层为新近系明化镇组半固结碎屑岩孔隙裂隙热储层、新近系馆陶组半固结碎屑岩孔隙裂隙热储层、古近系半固结碎屑岩孔隙裂隙热储层,地热类型为层状分布的盆地型地热,地温场类型为地层热传导型,区内断裂无显著导热、导水特征,地温场以地层传导型为主,地温梯度在2.33~3.02℃/hm。并分析了开发利用情况,根据研究区开发利用潜力,为平原示范区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提供地下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9.
何江根 《中州煤炭》2019,(11):91-93
加快开发利用地热能对调整能源结构、节能减排、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新安县地热资源丰富,分为断裂深循环型和沉降盆地型2种,分析了地温梯度、热储水文地质特征、地热水水化学特征以及地热资源储量,研究了新安县地热资源划分及特征。研究得出,深大断层裂隙带和古生界寒武一奥陶系热储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对巩固新安县作为中国旅游强县具有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可以调整能源结构,减少对常规能源的消耗。分析了开封凹陷区深层地热资源地质条件,对热储层埋藏条件及划分进行了研究,得出主要有新生界新近系松散岩类孔隙热储层和古近系热储层,新近系热储厚度大,自上而下分为明化镇组和馆陶组2个热储层。分析了研究区地球物理特征,得出研究区地热异常区域主要分布在开封市至陈留镇一带,地热异常高区域在研究区西北部;研究了地温场特征,得出区内恒温带深度为23 m,恒温带温度为160 ℃。开封市区的地温梯度范围为32~39 ℃/hm,平均35 ℃/hm,大于35 ℃/hm的范围为条带状,呈近南北向展布;东西向地温梯度偏低,在33~35 ℃/hm,平均34 ℃/hm,大于35 ℃/hm的范围较小。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保障了能源安全、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发展产业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