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油田的地面工程建设中,注水站是其中的关键一环,注水站设计合理能极大地自Ⅱ快工程建设的速度,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油田注水是一项需要各方面良好配合、设计达到最优的复杂性系统工程,它是运用注入水的水质处理和水质稳定的方法,这样能够很好地保护油层,从而能够保持油层开采石油所必要的压力,来达到实现油田稳定产油的目的。这些对注水站的设计要求非常严格,确保注水站设计的合理化和标准化,对于整个工程建设有较大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油田地面工程中注水站建设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能够促进注水站的标准化设计。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长庆油田地形复杂,三叠系油藏深、产量低、滚动开发、快速开发的特点,通过分析传统地面工程建设模式的优、缺点,进一步优化了三叠系油田布站模式,有效降低了产能建设地面投资,减少了后期生产运行费用,达到了提高三叠系油田地面工艺建设水平及油田整体开发效益的目的,为今后三叠系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杜岩 《中国科技博览》2014,(25):296-296
随着油田油水井数量与站库的不断增加,地面用工日趋紧张,为缓解用工压力,油田站库集中监控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对近几年来第五采油厂完成的集中监控系统的监控模式进行应用效果分析,为今后扎实推进集中监控模式的建设进程,开展油田站库数字化建设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油气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原有的工程设计模式已经无法同油气田建设以及勘探开发形势相适应,在该种情况下,即需要通过标准化设计方式的应用更好的满足油田建设需求。在本文中,将就油气田地面工程标准化设计的实践与发展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油田地面工程建设的流程中,首先要做的是规模适应性的分析,然后才能决定方式方法以及建设思路。完善的油田地面工程建设流程能够保证安全平稳的生产,能够努力提高油田开发的综合效益,坚持"地上、地下"一体化优化,坚持总体布局优化,坚持工艺优化和简化,使得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有所降低,同时,使得油田工程建设达到标准化,实现适时、高效、模块化的建站模式。在考虑减员增效的问题上,可以加强系统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在建设流程中,提高油田整体开发效益,降低地面工程建设投资,维持油田地面设施的平稳运行就要有效坚持配制系统地面工艺的优化和简化,努力突破技术瓶颈,建设油田地面工程的标准化,完善流程思路。  相似文献   

6.
油田地面技术系统的生产与联合站的正常运行密切相关,因此联合站的稳定生产很重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油田的开采逐渐向深度开采发展,注水工作势在必行,采出水中的聚合物有时会导致滤料板发生板结,影响联合站注水过滤器的使用。本文先介绍了搓洗技术特点,重点讲述,搓洗技术在联合站注水过滤器中的使用,希望能为相关人员带来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7.
油田开发的顺利进行需要地面系统平稳运行的强力支撑。而在地面系统运行过程中,各种管线的状况和生产时率对油田生产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针对吉林油田站外管网腐蚀严重的具体情况和不同区块原油采出液的特点,新木采油厂在前南区块率先开展使用连续性塑料复合管试验,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其成功使用不但为油田提供了管线新的防腐、防垢方法,也对日后油田不同用途管材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李庆 《中国科技博览》2014,(19):196-196
透过对油田地面工程的规划优化、设计优化、运行优化的不断深入分析,研究油田地面工程优化技术的现状,找到目前技术存在的问题。并且透过分析目前油田地面工程范围以及优化相关的形式,为油田优化技术的宏观规划以及管理决策供应科学的根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博览》2013,(25):482-482
随着我国能源紧缺现象的日益严峻,我国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阶段,虽然国内的大规模建设活动已经逐渐停止,但是国外的建设工作仍然在红红火火的开展。因此本文笔者根据自身多年来相关行业工作经验并结合我国油田地面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实际情况,先对油田地面建设工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继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以及对策,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推动我国油田地面建设工程行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煤层气田标准化建设技术主要应用于煤层气田单井井场、丛式井场、集气阀组及集气增压站工程的建设实施,它不仅是一种设计模式的改变,也是一种建设方式的创新与简化。其主要是对单井井场、丛式井场、集气阀组、集气增压站的工艺流程和平面布置进行标准化设计,并在达到同样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简化,根据不同场所不同功能区块进行分解,实现工程建设的标准化作业,从而缩短了建设工期,提高了施工质量,降低了安全风险,实现了煤层气田地面工程建设周期内的标准化管理,提高了煤层气田地面工程建设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新井电力配套项目是油田地面工程项目重点工作,占总投资成本的近三分之一,为新产能设配提供能源枢纽。新井电力配套工程本着立足长远、降本增效、节能高效的目标,为油田产能扩建、后继开发服务。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推广电力归集、集中供电模式,提高单井功率因数、机采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严庆雨 《中国计量》2011,(7):132-134
一、枝状热源供热的现状 某油田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淮河入江流域,地下构造复杂,油藏断块小,地面油井分布散,地面供热管网大部分采用枝状供热形式。以MTZ油田为例,该油田有1个接转站(含供热站)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胜利油田以"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标准化采购、信息化提升"为遵循原则,大力推进智能化、数字化油田建设,实现油田油水井生产实时监控、数据实时采集、井(站)场实时视频监控、生产安全、预警远程控制、自动计量和数据分析等操作。数字化与信息化管理还可以改变油田现有劳动组织架构,按照生产流程设置劳动组织结构,建立按流程管理的"作业区增压点  相似文献   

14.
长庆油田地处鄂尔多斯盆地,属于中国陆上典型的特低渗透油田。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发以来,面对长庆油田低渗、低压、低丰度、油藏深、区块分散、多层系复合开发等诸多难点,在贯彻“注重实效、控制投资、整体优化、工艺创新”的指导思想下,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在黄土高原复杂地形环境下“三低”油田的地面工艺技术,先后创立了“马岭”、“安塞”、“靖安”、“西峰”等地面建设模式,成功地控制了地面建设投资,确保了长庆特低渗透油田的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详细阐述陇东油田老区块地面工艺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老油田改造应重视和加强的几项工作,使得在不断提高老油田的运行效益的同时有力保证了老油田的平稳运行和安全生产,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压裂技术是木头油田在整个开发历史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近几年压裂效果逐年变差,趋势不容乐观,如何保证压裂井效果的提高是目前木头低渗油田稳产开发面临的主题。通过多年压裂现场实践,深入开展压裂项目标准化管理技术完善与创新,完善标准化过程管理流程体系,形成标准化压裂工作标准与管理制度,使压裂工程管理达到标准化。2013年通过实施标准化管理应用效果显著,对木头油田多断块高含水油层压裂增产挖潜增果作用明显,对同类油田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配注站作为我国油田生产的重要区段,其电气设计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我国油田的生产稳定性。只有科学合理的做好配注站电气设计工作,才能有效的保证油田的开采与生产安全,推动我国油田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综合考虑到配注站电气设计的成本与相关技术的应用,在保证油田安全稳定运转的前提下降低配注站电气设计的成本,促进我国油田事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配注站电气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切人,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以供配注站电气设计人员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目前,聚驱已成为大庆油田保持高产稳产的一项重措施,随着聚驱的大面积推广,以降本增效为目的,几年来,喇嘛甸油田在聚驱注入地面工艺方面进行了优化与实践。本文主介绍了北东块1—7#注入站一泵多井工艺由混注改为分水分压注入,从而达到节能降耗,保证生产正常运行的目的,并总结了几点认识以便在今后工作的推广。  相似文献   

19.
油田地面工程建设是一项持续不间断、投资周期长、投资量大的工程,工程项目管理直接影响到油田企业产能建设成效,关系到油田经济发展。所以,加强油田地面工程建设管理非常重要。本文从建立高效管理机构起,提出规范做好"321"工作,是提高油田地面工程项目管理实效性的关键点,仅供从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日常油田工作的需要,我们需要进行油田超稠油地面工艺应用环节的优化,针对油田超稠油的运作特点,进行相关环节的优化,以满足日常超稠油开发的需要。在此过程中,我们要进行超稠油管输工艺技术环节的优化,实现对相关设备的有效应用。实现其超稠油管道集输环节及其相关管道输送环节的优化。基于此,本文对油田超稠油地面作业中的集油、脱水、管道运输环节进行技术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