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5 毫秒
1.
高含水老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吴起老油田因混采、混输、混合处理而导致的地面集输系统水体严重结垢、回注油层导致岩心伤害等问题。通过对吴起老油田各站点采出水进行分析,提出分流处理、就地回注技术方案,即让占吴起老油田采出水总量40 %的侏罗系采出水就地建站处理、然后就近回注侏罗系,其它水体仍然输往原刘坪站集中处理、回注三叠系长2。方案实施后水体配伍性改善,地面集输系统不再结垢,处理后采出水回注油层对岩心伤害小,注水效果改善明显。分流处理、就地回注是解决吴起老油田采出水结垢、回注伤害油层问题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2.
姬塬油田是长庆油田多油层复合滚动开发的主要油区,针对地层水不配伍、两种不同层系的油品混合后使输油管道结垢严重的情况,在大型联合站内采用分层集输、分层处理、采出水分层回注的工艺;对多层系开发、结垢量较小的分散区块,采用合层集输防垢防堵工艺。总结了防止多层系原油混合后结垢所采用的工艺流程、技术和设备,优化了地面集输工艺流程,降低了地面建设投资和生产运行费用,提高了油田地面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3.
1 原油掺蒸汽脱水工艺用于矿场原油处理的加热设备 ,工作条件较为恶劣 ,又是原油脱水的关键设备之一 ,在选型上应采用高效节能、安全可靠 ,便于操作和维护的设备。目前 ,原油处理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有掺蒸汽直接加热、管式加热炉直接加热、火筒式加热炉直接加热和热媒间接加热的加热方式。新疆石西油田原油脱水采用火筒式加热炉直接加热 ,石南油田原油脱水采用热媒炉及换热器加热。由于结垢严重 ,造成火筒结垢及鼓包 ,换热器结垢堵死 ,不但影响了加热设备的传热效率 ,而且严重影响油田的安全生产。由于陆梁油田原油特性、采出水矿化度与石西油…  相似文献   

4.
对埕岛油田三个层系多口油井采出液以及埕岛油田污水集中处理站一海四站采出水进行了水质分析,根据水质分析结果对油田水最常见的四种水垢进行了结垢趋势预测,针对埕岛油田集输系统采出水的结垢类型.筛选出了能有效抑制埕岛油田集输系统结垢的阻垢剂。  相似文献   

5.
油田采出液混合结垢原因及垢沉积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油田集输管道结垢的垢样分析、各单井采出水分析等基础试验,分析研究了混合结垢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垢的生成速度、垢的沉积速度等试验,总结了集输管道结垢规律.  相似文献   

6.
CaSO4·2H2O、CaCO3是油田采出水中的主要成垢物质,但对高矿化度油田采出水还缺乏以上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基础数据,影响了油田采出水结垢预测的准确性。实验测定了油田采出水常见成分NaCl、KCl、Mg2 等浓度变化对CaSO4·2H2O和CaCO3(方解石态)溶解度的影响,总结了其对CaSO4·2H2O和CaCO3(方解石态)溶解度的影响规律。以期为预测CaSO4·2H2O和CaCO3(方解石态)在油田采出水中的溶解度和探索高矿化度油田采出水成垢机理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根据产量预测,在室内配制混合水,对锦州南高点油田的JZ21、JZ20和Jz9共3个区块进行配伍性试验.通过水质分析、软件模拟、混合试验和理论分析,确定了3种采出水的配伍性.总铁、硫化物、细菌和平均腐蚀率对采出水的配伍性没有影响,影响采出水、采出液配伍性的主要因素是结垢.从2011~2021年各年份的混合水都有结垢趋势,而以2020年的结垢趋势最为严重,以C<,a>CO<,3>垢为主.为了防止污水系统结垢,从2012年开始,应向混合水中投加适量防垢剂或缓蚀防垢剂.  相似文献   

8.
陕北油田长6和延9产出液混采混输工艺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定边红柳沟区块混采混输和注水系统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结垢问题,对红柳沟区块长6和延9地层采出水进行了配伍性实验研究。通过对水质离子含量、结垢量、失Ca2+量、失HCO3-量和结垢类型的分析,对采出水的混合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6和延9地层的产出液不能一起混采和混输,需要分别采出和输送。最佳比例的混合水可以作为注入水分别回注长6和延9地层,实现了油田污水的再利用。  相似文献   

9.
二水硫酸钙是油田产出水中常见的一种成垢物质,但对高矿化度油田产出水还缺乏必要的溶解度基础数据,影响了硫酸钙结垢预测的准确性。实验考察了油田采出水常见成分NaCl、KCl、Mg2 等浓度变化对CaSO4·2H2O溶解度的影响,总结了其对CaSO4·2H2O溶解度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依据NaCl-KCl-MgCl2混合溶液中CaSO4·2H2O溶解度数据,对25℃下油田采出水中CaSO4·2H2O的溶解度建立经验预测公式。该公式适用于以NaCl、KCl、MgCl2为主要成分、最大浓度不超过300g NaCl/L、120g KCl/L、800mg MgCl2/L的电解质溶液,涵盖了常见油田采出水。  相似文献   

10.
苏里格气田南区是苏里格气田的重要组成部分,气田采出水的安全、环保处理是气田平稳运行的保障。苏里格气田南区采出水包括上古、下古两部分,通过水量、水质及上古、下古采出水的配伍性试验分析,提出采出水处理方法.下古井采出水在地层温度下具有明显的结垢特性,而上古井采出水在地层温度下结垢特性非常小,结合气区实际情况,上、下古气井不含甲醇采出水可混合处理达标回注,而下古含醇采出水则需回收甲醇后方可进行处理回注地层。  相似文献   

11.
吴旗油田结垢原因及防垢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X-射线衍射方法分析了吴旗油田现场垢样成分,进而研究了吴旗油田井下及集输系统结垢原因和防垢措施。结果表明,吴旗油田现场垢样的主要成分为碳酸盐垢;结垢原因主要为采油过程的CO_2分压降低、合层开采井不相容产出水的混合以及采出液加热破乳或加热输送导致的温度升高等;优选的SIB防垢剂能有效抑制吴旗油田产出水结垢,经现场应用能大幅度延长集输系统清垢周期。  相似文献   

12.
盆1井西凹陷东环带油气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盆1井西凹陷东环带包括莫北凸起、莫索湾凸起西斜坡和石西凸起南斜坡,长期位于油气运移的指向区,构造位置极为有利,自北向南已发现了石西油田、莫北油气田和莫索湾油气田等17个油气藏,是准噶尔盆地腹部油气最为富集的构造带之一;油气藏沿凸起边部呈弧形串珠状分布,受控于断裂、构造及沉积储层特征等多种因素,油气分布虽然复杂,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13.
气田注水防垢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某气田注水采气过程中,震旦系和二迭系两种地层水单轮、混输产生CaCO3、MgCO3、BaCO3垢,特别是混输中产生BaSO4垢的现状,模拟地层水,对9种油田常用防垢剂和2种知制防垢剂进行了评价。从中筛选出对两种地层水单输和混输均有较好效果的3种防垢剂WS-213A、HEDP和ATMP;再用正交试验法对3种防垢 垢试验条件进行优化,得出同时满足两种地层水单输和混输防垢的较优实验条件。即防垢剂选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压加氢处理组合工艺和RL-1加氢处理催化剂,以中间石蜡基克拉玛依0号与石西混合原油减三、减四线馏分油为原料,经实验室中型试验装置和工业化试生产,得到润滑油基础油的粘度指数为106和98,较目前的“老三套”生产工艺分别提高16和21个单位。  相似文献   

15.
准噶尔盆地腹部陆南凸起原油成因分类及含油有利区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原油物性和地化分析资料将陆南凸起的原油分为五类:夏盐型——成熟-高成熟的古生界原油;石西型——高成熟的古生界原油;陆南型——成熟的中生界与古生界混源原油;滴西型——成熟的中生界原油;滴南型——低成熟一成熟的古生界原油.根据各类原油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结合构造圈闭条件,预测出三个含油气有利区,其中陆梁隆起西段和达巴松凸起是勘探相对成熟区;东道海子北凹陷至五彩湾凹陷一带之东侧是寻找古生界自生自储油气藏的有利地区,而凹陷边缘隆起区是寻找断裂遮挡型油气藏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6.
低渗透油田选择性酸化解堵剂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无机垢、有机垢和微生物细菌3种主要的造成地层堵塞因素,研制出一种适用于水敏性地层和低渗透油层的多功能水包油型乳状酸液(油为外相、酸为内相)。室内对无机垢解堵酸液、有机垢解堵剂及乳化剂进行了优选,得出:对于石灰岩乙酸为最佳解堵酸,对于硅质砂岩氟硼酸为最佳解堵酸;对于以沥青质、胶质为主要成分的有机垢堵塞,确定以粗苯-柴油(9:1)复配体系为有机解堵剂;选择了具有耐酸能力、且具适宜HLB值的OP-10和Span80混合体系作为乳化剂,OP-10和Span80的最佳质量分数分别为0.4%和0.2%。考察了油和酸的乳化状况以及配成的乳状液随温度变化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无机垢解堵酸液和有机垢解堵剂的最佳配比为7:3,该乳状液在室温下稳定,高温下自动破乳,释放出酸和高性能油,达到恢复和提高地层渗透率、提高原油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高温裂缝性油藏超深井堵水现场试验成败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准噶尔盆地腹部的石西油田是裂缝性油藏,具有高温、高压、高矿化度和超深井底水锥进的特点。分析5次油井堵水的现场试验结果,分别采用两性离子聚合物凝胶堵剂或石灰-水泥类无机堵剂均难以满足降水增油的需求,分别采用无机硅胶堵剂-聚合物凝胶封口剂体系或植物纤维性预交联体膨颗粒堵剂-聚合物凝胶封口剂体系虽可封堵油井,但造成油水产量均下降。所以需调整堵剂体系,改善施工工艺,以确保堵剂选择性进入水层形成封堵,而不对油层产生伤害。采用三段塞(暂堵剂-改性栲胶堵剂-水泥封口剂)进行石西油田超深井的堵水达到了降水增油的目的,但需调整封堵半径,才可获得更佳的堵水效果。现场试验证明:如果明确油藏和油井情况,采用具一定选择性封堵水层能力的堵剂和注入工艺,可大幅度提高封堵高温油藏超深油井出水的成功率。图1参10  相似文献   

18.
以延长油田长2储层采油厂的采出水为研究对象,采用Scalechem软件对采出水及其与地表水、地层水的配伍进行了结垢预测。结果表明,在地面管线中,ρ(BaSO_4垢)为176mg/L,ρ(CaCO_3垢)为540mg/L;在井筒水平段,ρ(BaSO_4垢)为168mg/L,ρ(CaCO_3垢)为526mg/L,不符合油田回注水要求。需进行絮凝复配工艺处理,ρ(PAC)为60mg/L,ρ(CPAM)为1.2mg/L,最佳加药间隔为30s,搅拌时间为5min,处理后采出水透光率为88.1%,配伍性较好。采用Scalechem软件进行结垢预测,BaSO_4结垢率降低超过75%,CaCO_3结垢率降低甚至达到99%,降低了采水负荷,符合油田回注水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中国油气》2002,9(2):8-8
Based on the reports from China Petroleum News,Shidong-2 well in Junggar basin obtained high-yieldindustrial oil flow in June. This well is located onthe Shinan faulted uplift in the hinterland of Junggarbasin. The oil testing showed a daily oil and g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