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油品调和装置是喷嘴式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许多企业开始使用浮动式的油品调和装置,以提升油品混合的均匀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2001年生产的-10#柴油在运输过程中,油品发生严重分层现象,严重影响了油品的运输和使用,对克石化公司质量信誉带来较大影响,为此克石化公司轻质油调和装置通过试用新型添加剂V4744,结果显示-l0#柴油在运输过程中,油品不再发生严重分层现象,保证了-10#柴油出厂质量。  相似文献   

3.
杨川 《石油知识》2003,(2):21-21
我们日常使用的各种油品,虽然都要经过炼油厂不同装置进行加工,提炼,但炼出来的油还不能称为产品,只能叫馏份油、基础油或半成品,按配方比例调和,合平标准后才能叫产品。  相似文献   

4.
智能化油品调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实施油品智能调和的措施与方法,内容包括调和计划优化,在线油品调和比率控制,油品调和特性控制等。  相似文献   

5.
在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上进行改变原料品种、掺炼重芳烃以及油品调和等一系列试验,确定了反应-再生系统的工艺操作条件和装置汽油馏出口质量控制指标,通过加入降烯烃助剂和罐区调和MTBE,生产了合格的97^#新标准汽油约1.9万t。  相似文献   

6.
油品调和是炼油企业生产成品油的关键环节,包含多种组分和产品,涉及到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对油品调和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和整体优化是非常复杂和重要的。柴油是炼油企业主要的轻质油产品之一,中石化海南炼化柴油产品调和主要为装置一罐调和,造成成品质量过剩大,成品罐容紧张。通过采用在线仪表、优化软件控制实现柴油管道调和,可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减少柴油质量过剩,降低生产成本,并能有效缓解公司储运系统罐容紧张的情况和减轻产品调和出厂压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发展,石油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阔。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石油产品的种类的迅速增加。然而,每年在油品调和过程中,都会由于种种原因,产生大量的油品损耗,会给石油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能源浪费,同时,还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如何降低油品调和过程中的油品损耗成为如今石油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分析油品调和的相关数据,进一步分析出在油品调和过程中,实际收获油品和理论应收获油品之间的规律,并进而找出控制油品调和损耗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汽油调和过程中的非线性调和效应及多变量影响等因素,提出了非线性多变量优化控制系统方案,包括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配置、约束条件、多变量优化控制器、优化模型、比例调和控制、在线分析仪分析等,实现了优化建模、模型调整、各控制器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送。实际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能稳定、有效地应用在油品调和生产装置中,并指出了系统集成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正>2月22日,随着新增航空汽油调和与装车机泵的正常运行,第一批10车共计465.9吨100号航空汽油装车任务在兰州石化油品储运厂顺利完成。至此,彻底解决了航空汽油系统生产的问题。航空活塞式发动机燃料调和、储存、出厂,是油品储运厂油品调和车间29岗位主要工作之一。29岗位的95号航空活塞式发动机燃料、100号航空活塞式发动机燃料一直都共用1台调和加剂泵和一台成品装车泵。由于军用油品对质量要求的"三专"规定,在调和与  相似文献   

10.
温华  王俊  冯洁泳 《石油商技》2012,30(1):88-92
调和温度以及搅拌时间是决定润滑油各调和组分能否混合均匀的重要指标,且与生产能耗密切相关。本文选择不同类型、不同黏度级别的润滑油产品进行调和试验,结果表明,在调和温度30℃、搅拌时间45min时,大部分试验油品已搅拌均匀。质量比对结果表明,试验油品在调和罐中与灌装时关键指标一致,且与前一批次产品有较好的数据一致性。通过降低调和温度以及缩短搅拌时间,可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有力地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针对船用残渣型燃料油在线调合工艺要求,开发了船用燃料油连续调合管理系统,设计了新型高效静态混合器,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残渣型燃料油连续调合工艺。建立了处理能力为240 L/h的残渣船用燃料油在线调合小试装置。运行实验表明,该设备运行平稳,能够实现调合方案生成、连续生产自动控制、产品性能实时反馈的全过程,可生产符合国标的船用残渣型燃料油,产品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在油品调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将信息技术引入油品调合领域的优点 ,展望了利用在线调合分析仪实行油品自动调合的应用前景 ,指出使用油品调合线性规划优化软件来进行汽油调合调度方案优化 ,将有助于提高炼油厂汽油调合调度决策的准确性 ,提高油品调合精度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油品调合的作用、机理、方法、适用范围和岳阳石化总厂原料工程成品油罐区油品调合所采用的组分罐配合管道调合,管道调合与罐内调合相结合的间歇批量调合工艺。  相似文献   

14.
姚国辉  李妍 《润滑油》2012,27(2):62-64
中国石化润滑油北京分公司结合多年的润滑油调合生产经验,利用国内较为先进的DCS平台,自主开发出国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批量调合(Automatic Batch Blender)控制系统,实现了ABB装置的自动调合及配套管线的自动清扫功能,并利用通讯手段,实现系统对罐区的动态监控与管理。目前,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公司润滑油生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5.
新疆深层稠油在井筒举升过程中,由于温度的降低,原油会逐渐失去流动性。掺稀油是有效降低井筒摩阻的方式。根据现场掺稀工艺建立室内模拟测量装置,模拟了掺稀过程中稠油和稀油的动态混合过程,并测量得到沿井筒温度降低过程中混合物的黏度变化;结合井筒传热及流动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掺稀比条件下的井筒摩阻。分析结果表明,掺稀比的增加能有效降低摩阻,但是单位稀油对摩阻降低的贡献随掺稀比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6.
从基础油质量、油品调合工艺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汽轮机油质量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基础油的空气释放值、抗乳化性、水含量决定了汽轮机油的质量;调合温度应控制在(55±5) ℃,抗乳化剂质量分数控制在100~200 μg/g;复合主剂需要经基础油稀释后再进行调合;调合、储存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混入其它油品,可以确保汽轮机油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7.
扶余油田扶西17-19区块调驱配注工艺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杰  潘社卫  刘福梅  李井军 《钻采工艺》2012,35(1):35-37,10
调驱是提高油田采收率的主要增产措施,调驱工艺和调驱液质量是影响调驱效果的两个关键因素。根据扶余油田调驱要求,文章提出一个调驱工艺流程,设计出配套的调驱液配注设备,实现了原料自动添加和连续配液。该工艺和设备在扶西17-19区块得到应用,一年的使用效果证明工艺流程设计正确,调驱液配制质量合格,配注设备工作可靠。  相似文献   

18.
以糠醛为溶剂抽提脱沥青油DA0,并将抽出油作为沥青调合的软组分。测定了用DOA和拔头重油浆二组分调合以及用脱油沥青DOA,DAO糠醛抽出油和拔头重油浆三组分调合的沥青性质,讨论了软组分加入对沥青配伍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C4溶剂脱沥青工艺生产的DOA,DAO,糠醛抽提工艺生产抽出油和油浆拔头装置生产拔头重油浆等为原...  相似文献   

19.
塔河油田生产油井中掺稀稠油井占很大比例,针对塔河油田稠油掺稀工艺存在的掺入稀油压力不稳、稀油混合不均匀以及稀油利用率低等问题,在目前三种掺稀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分析三种掺稀生产方式的优缺点,对其进行优化改进,设计出一种新的掺稀方式,建立一种新型掺稀模型,阐明工作原理和生产流程,论证其结构和可行性。证明新的掺稀生产方式在生产现场能有效提高稀油的利用率,缓解稀油不足带来的问题,改善压力不稳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稠油集输处理技术及优化工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稠油开发已形成了以注蒸汽、掺稀油等为主的开采工艺,以及井口加热、掺稀油、掺活性水等为主的集输处理技术。针对稠油的特殊性,论述了如何在满足油藏开发和生产管理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掺输系统,改进推广掺热水集输技术,加强破乳剂的筛选应用,开展高效稠油脱水设备研制,完善稠油脱水处理工艺。并对如何提高系统效率,降低地面工程投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