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矿山开采沉陷灾害防治与水环境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煤炭开采所引发的地质灾害中,以开采沉陷对人类环境的影响最为严重。就矿区开采沉陷所引发的地质灾害与防治对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水环境治理措施,以期促进我国资源开发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良  张建亮 《山西科技》2007,(6):100-101,113
煤炭开采所引发的地质灾害中,以开采沉陷对人类环境的影响最为严重。文章就矿区开采沉陷所引发的地质灾害与防治对策进行了研究,并开发了相应的建筑群保护煤柱设计软件。  相似文献   

3.
随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不断扩大,煤炭资源开采引发的一系列地质灾害和生态问题越来越引发各界的关注。开采过程中由于对围岩内原有应力平衡的破坏而形成的采空沉陷区不但经常引发滑坡和泥石流,也造成了大面积的植被破坏、水源枯竭、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影响着矿区人民正常的生活秩序,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有效治理。本文分析了煤炭开采沉陷区地质灾害与生态问题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开采沉陷区地质灾害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山区地下煤层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在贵州某煤矿二采区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山区煤矿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陷特征及影响因素,得出山区矿山开采引起地面沉陷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5.
米俊兰 《科技信息》2011,(12):333-333
白洞井田过去对煤炭资源的超常规、无序、粗放式开采,形成了大面积、大规模的采空区,在给人类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引发地表沉陷、污染等一系列地质灾害。本文通过对白洞矿土地破坏情况的调查,采取充填塌陷裂缝、矸石山覆土造地、荒山绿化等复垦措施,净化了空气、美化了环境,改善了矿区的生态环境,实现了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多次动压下近距离煤层群覆岩破坏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不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模拟分析了邻近工作面开采和本工作面开采对上覆岩层及留设小煤柱的变形影响规律,再现了上覆岩层、留设煤柱及巷道的变形破坏过程,获得了小煤柱巷道在多次动压影响下的变形量、应力分布和破坏范围.随着开采的推进.工作面的上方会形成半椭圆形的应力场,由此可预测采空区上覆岩层的离层及关键层的形成.当下煤层开采通过邻近上煤层所留设煤柱对应位置时,留设煤柱所承受的载荷最大,在回采过程中可产生很大的应力释放,导致上覆岩层有大范围的离层,并由此引发地表大面积沉陷.此时要注意防范诸如冲击地压及地表沉陷地质灾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贺江洪 《科技资讯》2012,(8):117-118
本文介绍了拟建工程场地所在区域地质背景资料以及马城铁矿的基本情况,结合相关资料及规范确定评估范围为矿界范围与矿业活动所影响到的范围,确定评估精度级别为一级。现状条件下,矿区及周边地质灾害不发育,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矿山采用充填采矿法开采,预计将来矿区地质灾害主要为采矿诱发地表变形造成的地面塌陷、地裂缝灾害,本次仅对矿山采空塌陷地质灾害进行预测评估,其中地表残余沉陷变形采用概率积分法进行预测分析,通过计算得出了充填法管理顶板时的最大下沉值,预测采空塌陷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地质灾害影响程度为较严重;综合分析认为,建设工程除占用土地外不会引发和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建设工程场地适宜性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作为煤矿固有的也是主要的环境地质问题,采煤沉陷已成为煤矿区危害范围最广、影响程度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工程地质灾害。本文针对煤矿采空区地表变形问题,以湖南省宁乡县五亩冲煤矿地质环境影响评估项目为依托,对该煤矿采空区地表变形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利用矿山开采沉陷预计理论进行沉陷影响程度分区,以期对其他同类型地质环境的矿区预测采煤沉陷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睿  夏冰 《科技信息》2011,(33):I0198-I0198
浅谈了某废弃采石场项目的工程概况及地质环境条件,以及论述了废弃采石场以往开采所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并根据地质灾害治理原则.对废弃采石场治理进行治理方案总体描述。  相似文献   

10.
刘金保  罗文明 《江西科学》2008,26(6):965-968
矿山开采尤其是在岩溶地区深部开采易引发各种地质灾害。该文通过对江西某铜矿所处地质环境条件等相关资料的调查研究,分析了Ⅴ号矿体深部开采诱发采空岩移变形、井下泥石流、疏干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问题的可能性,并对疏干地面塌陷进行了分区,同时提出了防治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构造介质、构造形态、构造界面、构造应力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协同作用,为人类地下采矿活动营造了一个特殊的环境——构造环境。在不同的构造环境下,同样强度的地下采矿活动所引起的煤矿区地面沉陷、断陷、开裂的致灾程度有明显差异。与地下开采有关的煤矿区地表环境灾害,虽然源于采动,但其形成与发展,本质上受控于该区域构造环境的内在结构和动态因素。构造环境是决定煤矿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开采之前,根据煤矿区构造环境,结合煤矿区土地利用类型对地表移动变形及地下水位变化的敏感度,科学评价煤矿区地质环境的承载能力,为合理规划开采区域或开采强度提供科学依据,是建设"绿色矿区"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2.
开采沉陷的地表移动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煤炭资源开采造成的地面沉陷是一种危害很大的地质灾害,不仅破坏耕地、损坏地面建筑物,严重影响着生态环境,已成为环境工程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以某矿开采沉陷为例,利用微机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沉陷体的地表移动规律,对矿区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地下煤炭资源被人工采出以后,因上覆岩层的失稳、垮落、重新密实而使地表出现开裂、塌陷和变形等地质灾害。传统的研究煤矿开采沉陷的方法主要有地质法、实地监测法、物理和数值模拟法等,这些方法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且部分参数的获取十分困难。为了获得在煤矿开采区域内地表沉降情况的准确信息,本文利用采动卸压原理和“三带”模型,以湖南省金竹山矿业公司的土珠煤矿开采沉降实况为研究背景,分析其地下采煤时地表裂缝与沉降的发生机制与特征。提出在开采垂直裂缝最大估算高度直接影响地表浅部的2煤层和3煤层时,应根据理论分析和实地观测的方法进行沉降预测,适时提供有效的安全预警信息;在开采垂直裂缝最大估算高度不影响地表的深部煤层时,可根据实际观测的历史数据建立灰色Logistic I/II模型进行地面沉降预测,无须再进行实际监测。通过实践验证和模型精度检验表明,灰色Logistic I/II模型预测精度高,预测值与实际值拟合度高,能准确提供有效信息,为地表环境的复垦规划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矿山开发为社会带来巨大的资源,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本文总结广东省矿山资源及其特点,分析广东省矿山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并对其进行综合分类,剖析若干典型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矿产资源储量较大,矿种相对比较齐全;但支柱矿产缺口大,矿石处理难度大,许多矿山开采回收率偏低;非金属矿产的开发利用水平低,矿山环境污染和引发地质灾害较严重。广东省矿山开发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对于水、土壤的酸性水和重金属污染、以及相应的水文地质环境破坏和大气污染。重金属主要来源于采矿和冶炼;硫化物的氧化作用对环境重金属的释放和迁移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贵州发耳煤矿尖山营滑坡特征及成因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陡边坡地形条件进行煤层开采,极易引发地质灾害问题,给地质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以贵州发耳煤矿三采区的尖山营边坡为研究对象,查明了采空区分布情况及斜坡裂缝体系发育规律,结合该矿区地形地貌特征,分析该滑坡特征及影响因素,总结开采沉陷诱发山体滑坡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煤层开采后,上覆岩层发生应力重分布,采空区边界形成拉应力集中区;上覆岩层产生以沉降为主的弯曲变形,而在坡肩和坡脚部位产生较明显水平向外位移;变形过程中先在采空区后边界部位产生裂缝,回采煤柱后,裂缝贯通,形成潜在滑面,该滑坡变形机制为塌落沉陷-拉裂-蠕滑。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地堑和地垒构造对采煤沉陷的影响,建立了仅地质构造形式不同即地堑和地垒,而含煤岩系地层结构及其力学性质完全相同的两个采煤沉陷模型,然后采用东北大学岩石破裂与失稳分析系统RFPA对这两个模型分别进行开采条件相同的数值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开采强度下,地堑构造形式下的地表下沉幅度小,形成连续的弯曲下沉,但下沉盆地范围较大,采煤沉陷相对较弱,因此,地堑构造具有较强的抗扰动能力;地垒构造形式下的地表下沉幅度较大,易于形成不连续变形如槽型塌陷等,而下沉盆地范围较小,开采时较容易引起地表环境的损害,因此,地垒构造抗扰动能力较弱.图4,表3,参11.  相似文献   

17.
陕北侏罗纪煤田采动损害现状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有效地对开采后的矿区进行环境修复和生态重建,针对陕北侏罗纪煤田之神府、榆神、榆横矿区的地质采矿条件、开采沉陷损害和矿区生态环境的现状进行现场调查和分析,总结了陕北侏罗纪煤田采动过程中生态及环境破坏现状。采用分区的评价方法,依据地形、地貌将其分为2个一级区,在此基础上依据地质条件、环境条件进行二级分区;再以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方法、开采沉陷损害程度及特征等因素进行三级分区。分别给出了各区的范围、损害特征、损害程度,确定了评价陕北侏罗纪煤田开采损害级别与判定条件,为陕北侏罗纪煤田生态重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人为物质流及其对城市地质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为物质流已成为引起地壳物质运动的一种重要地质营力,深刻地改变着地球的表层系统。分析了人为物质流的含义,并将人为物质流分为一次流、二次流和三次流,讨论了不同层次的人为物质流的产生和流动方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人为物质流对城市地质环境的影响,分析了城市地质灾害如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斜坡地质灾害、诱发地震、海平面上升及海水入侵、地下水及岩土污染与人为物质流的关系,并指出规模不断膨大的人为物质流已成为地球和人类社会潜在的灾难。  相似文献   

19.
以古交市采煤区为例,根据调查资料统计了因煤矿开采造成的各种地质灾害,分析了各种煤矿地质灾害的特点以及煤矿地质灾害的环境效应,得出采煤地质灾害的危害性严重的结论,为煤矿地质灾害的研究及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