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考虑多种评判因素对古塔的不同影响,将各评判因素配以不同权重.对万寿塔的可靠性进行了评判,并用贴近度法处理了评判结果.结论指出万寿寺塔已处于不稳定的危险状态,其分析方法和结论可为古塔加固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张卫喜  陈平  赵冬 《建筑结构》2021,51(4):39-44
钻孔取土纠倾施工简单、无振动、对原结构无损伤,可有效地降低黄土地区倾斜砖石古塔结构失稳的风险.结合陕西关中黄土地区万寿寺砖石古塔钻孔取土纠倾的工程实践,对钻孔取土技术的主要问题,包括:技术的适用条件、塔体倾斜成因与机理的勘察方法、纠倾过程中地基-塔体协同作用施工力学行为的分析、塔体结构稳定性保护的原则和方法、工作坑与钻孔的布置原则、塔体回倾控制的主要参数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选取钻孔地基层、孔深度和孔的倾斜角度等应首先考虑塔的整体稳定性;选择钻孔的直径、间距、布置的排数和取土量等应以有效控制回倾的速率和方向为目标.  相似文献   

3.
结合西安市万寿塔纠偏加固工程实例,研究了湿陷性黄土地基砖石古塔的倾斜灾害成因及纠偏方法,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对纠偏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不均匀沉降是湿陷性黄土地基砖石古塔建筑出现倾斜的主要成因;塔体倾斜后,其不稳定性显著增加;抽土迫降法对既有倾斜古塔的纠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结合南京江宁方山定林寺塔的实例 ,探讨了倾斜古塔在正常使用环境下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分析和判定 ,可作为有关部门古建保护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古塔因为长时间承受自重、气温、风力等因素,造成了塔的倾斜、弯曲和扭曲,为了更好的采取保护措施,本文根据已经给出的四年观测数据利用几何的方法确定了某古塔的每层中心位置的通用方法,并列表给出古塔的各层中心坐标;利用层次分析法预计了古塔的变形情况,并通过模型sosα=z2-z1/d进一步分析,得出了古塔的变形情况,发生最为严重的是倾斜,其次是弯曲和扭曲。最后,根据前面计算出的倾斜角度变化情况,预测并分析了以后的变化趋势,并对今后的维修与保护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古塔在整体平移前后的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考虑塔檐、塔刹以及开洞等构造,建立古塔平移前后的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分别对平移前后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和时程分析,对比在多遇地震与罕遇地震作用下古塔结构的位移时程反应、加速度时程反应以及应力分布。结果表明:平移后古塔主体结构的频率小于平移前的频率;在地震作用下平移后古塔的位移、加速度和应力相比平移前均增大;古塔塔刹的位移反应明显大于塔身,古塔的最大层间位移角随层高增加而增大;多遇地震作用下古塔结构主体完好,罕遇地震作用下平移前古塔塔刹轻微破坏,平移后塔刹严重破坏;古塔底层墙体以及2层墙体与塔檐连接处应力较大,底层墙角处最大应力值已超过材料抗拉强度。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古塔的倾斜、弯曲、扭曲等变形情况,必须求解古塔中心坐标。采用C++语言程序设计,利用间接平差原理求解古塔中心坐标。计算过程简便,同时能输出精度信息和残差信息,提高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极大地提高了运算速度和工作效率。通过求解的古塔中心坐标计算古塔的倾斜率,分析古塔倾斜情况。最后对模型的符合性进行了分析,圆模型对精度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8.
虎丘塔的倾斜控制和加固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虎丘塔是中国现存年代最久且倾斜度最大的楼阁式砖塔。 1981年至 1986年 ,中国工程界对这座濒临险境的古塔进行了全面加固修缮 ,采用了“围、灌、盖、调、换”的加固技术 ,以强化地基为主、塔体纠偏为辅 ,基本控制了塔基沉降 ,稳定了塔身倾斜 ,为保护人类文化遗产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文依据虎丘塔的原始施工记录和二十多年的监测记录 ,结合现场实测和计算机模拟 ,重点研究和分析了虎丘塔的倾斜原因、加固技术和实施结果。  相似文献   

9.
天宁寺塔为砖木结构密檐式砖塔,塔身平面为八角形,塔体自下而上逐层外扩,形成上大下小呈伞状外观。为了更好地保护该塔,通过开挖探槽查明了古塔的基础形式和埋深,以了解基础的稳固性;运用MATLAB软件,通过自编程序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准确获得天宁寺塔的倾斜关键参数;通过对天宁寺塔的现状结构及各种数据分析,明确该塔目前的倾斜和裂缝已经趋于稳定,对塔体结构暂不构成危害;通过对基础的地质勘查分析,得知能够满足该塔的承载力,承重结构中关键部位的残损点或其组合未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整体结构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0.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龙溪塔整体平移后的动力特性及其抗震性能。考虑塔檐、塔刹以及开洞等构造,建立平移后古塔的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和时程分析,通过输入不同地震波,计算出结构在多遇地震与罕遇地震情况下塔体的位移反应、层间位移角以及应力等。结果表明: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古塔一层墙体和二层墙体与塔檐连接处应力较大,一层角部最大应力值已超过材料极限强度;塔刹的位移反应与塔身相比较大;层间位移角随层高增加而增大,在多遇地震下塔刹处层间位移角远小于层间位移角限值,古塔主体结构处于弹性状态,不发生破坏;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除一层以外各层的层间位移角均超过限值,二三层结构有轻微破坏,四至七层结构出现中等破坏,塔刹严重破坏甚至倒塌。提出龙溪塔整体平移后的隔震改造建议,对比分析隔震前后古塔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在平移后的建筑物下设置隔震支座减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刘健 《山西建筑》2012,38(9):182-183
简述了三塔斜拉桥提高刚度的方法,提出A形索塔对提高三塔斜拉桥刚度的重要作用,用midas civil建立主跨为360 m的三塔斜拉桥模型,对索塔采用普通索塔、中塔A形索塔、边塔A形索塔和全部采用A形索塔的活载竖向挠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A形索塔设置在三塔斜拉桥的不同位置对提高结构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QTZ63塔式起重机为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附着式塔式起重机在运行过程中相关工况的模拟,通过研究塔式起重机在不同工作状态、不同的塔臂与附杆件之间的夹角、不同的小车工作幅度、不同的起重量、是否受风压、是否受扭作用下各道附着支承反力的变化规律,确定了附着支承反力最值的大小和位置,并作为验算附着装置及建筑物支撑装置的计算荷载.  相似文献   

13.
CCTV主楼悬臂部位大型塔式起重机安装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CCTV主楼塔楼双向倾斜,塔楼1、2分别安装1台M1280D和1台M600D动臂式塔式起重机,4台塔式起重机拆除难度大,需要先移装2台M600D塔式起重机至悬臂部位.重点介绍,M600D塔式起重机悬臂支撑没计以及附着设计和加工.指出可以通过对桁架增加立柱的方式对悬臂进行加固;另外,附着杆的增加可以降低起重机对下部悬臂桁架的不利荷载.最后介绍了悬臂部位M600D移位安装流程.  相似文献   

14.
通过有限元分析与索塔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武汉市三官汉江公路矮塔斜拉桥索的塔锚固区进行受力分析及验证索塔锚固区带单侧双向抗滑装置的静载抗滑性能研究,通过试验模拟实桥运营阶段的单根钢绞线换索过程,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支持。试验结果表明,该桥索塔锚固区结构受力安全、索塔锚固区抗滑构造及单根钢绞线换索工艺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钢铁厂炼铁工程洗净塔是属于综合管网的单体建筑,洗净塔的结构主体由塔体及支架两部分组成。对洗净塔在结构分析及设计中荷载的取值、壳体应力分析、支架布置等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其结论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Dynamic amplification effects caused by tower‐group interference is the most critical causes of wind‐induced destructions of super‐large cooling tower (SLCT), and four‐tower combinations are the most common tower‐group combining form. However, the dynamic amplification effects of SLCT of different four‐tower arrangements have not been studied systematically so far. The highest (220 m) SLCT in the world was taken as the target to conduct SLCT wind pressure measurement under 320 wind tunnel test conditions. Firstly, the stability performance under the design wind loads was analyzed. Then, the dynamic time‐history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eak factors and values of extreme response were discussed. Furthermore, with a new concept parameter “tower‐group wind vibration coefficient” for the wind‐resistance design of SLCT, the distribution laws of two‐dimensional (2D), one‐dimensional (1D), and global tower‐group wind vibration coefficient were revealed under different four‐tower interferences. On these bases, we recommend the design parameters for wind‐resistance study of SLCT and the priority of four‐tower combination forms.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dynamic effects of SLCT under different four‐tower arrangement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and the tower‐group wind vibration coefficient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an reflect the interference effects of tower‐group more efficient than traditional design method. The results may become a useful database for the wind‐resistance design of SLCT and provide clues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four‐tower arrangements in power plants.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建设地下空间开发需要,深基坑支护工程日益增多.深基坑开挖卸荷作用会引起岩土体应力应变效应,进而诱发周围建(构)筑物地基产生变形.某建筑工程由于施工场地限制,不得不将塔吊基础布置于深基坑围护结构边缘,而塔吊结构的运转荷载会对基坑安全造成隐患,故在基坑开挖前需要对塔吊地基进行加固设计,并对施工过程中塔吊地基变形进行...  相似文献   

18.
聚乙烯脱气塔是主要用来支承大型工艺设备的特殊高耸结构,通常工程设计中较少进行动力计算。本文针对某聚乙烯脱气塔架建立了模拟设备的整体模型,进行了风荷载的模拟和风振响应时程分析,得到了相关结论。分析结果对今后此类结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元清  荆军 《工业建筑》1999,29(2):29-32,41
方形逆流式冷却塔DFNGP系列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民用和工业冷却塔形式,其支承采用薄壁杆件钢结构,支承钢结构在各种静、动力荷载作用下工作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体冷却塔系统的工作。文章对该系列支承钢结构的工作性能作了详细计算分析,并提出若干改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特高压输电钢管塔主材次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特高压输电钢管塔的主材次应力问题,对 1 000 kV特高压输电钢管塔SZ2U进行真型试验,实测主材次应力;通过有限元分析, 得出主材次应力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别建立考虑有无节点板刚度的有限元梁杆单元模型,并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对塔脚节点建立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考察次弯矩作用下节点的受力性能和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对SZ2U塔次应力影响最大的位置在塔脚主材处,实测最大次应力比(弯曲应力占轴力应力的百分比)达到45%;采用考虑节点板刚度的计算模型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次应力的影响不仅与主材长细比有关,还与主材和斜材的角度有关;塔脚节点在次弯矩作用下的破坏模式为主管受压一侧环形加强板上部管壁屈曲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