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汉语为母语的人使用英语时 ,经常会出现“Sheiseasytocatchcold”和“Heiseasyofanger”一类的病句。这是因为汉语里不仅有“这类书很容易读”一类的说法 ,也有“她很容易患感冒”一类的说法 ;人们误以为这两种说法中的“容易”性质是一样的 ,故而以为既然可以说“Thiskindofbooksareeasytoread” ,也就可以说“Sheiseasytocathcold”。什么情况下可用“beeasytodo”或“beeasyofsth”的结构来表示“容易” ,什么情况下不可以 ,并非无章可循。只要我们在学习和运用中多加思考 ,就一定能发现并掌握一些能起指导作用的法则或规则 ,从而能熟练地掌握“beeasytodo”和“beeasyofsth”这两种用法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第三册的第一篇课文《一件小事》是鲁迅先生的小说。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是强国六年的冬天”。笔者认为,这句话中的“这”应改作“那”。原因有二:从这两个指示代词的语法意义上讲,“这”是近指;“那”是远指,此其一,其二,从小说本身来看,“小事”的发生和小说的写作之间已有一段时间距离。所以应该用“那”而不宜用“这”。  相似文献   

3.
白醋密信     
“这是我给你的秘密指示。”“是的,我一定按照您的指示办……不过,请您稍等,您给我一张白纸,这是什么意思?”“这是一封密信,需要你回去……” “哦,原来如此。”不用担心啦,这并不是什么间谍之间对话,这只是我们的一个实验,很神秘吧。  相似文献   

4.
“乾知”出自《易·系辞上》,汉唐易学多以“知解”“知觉”释“知”,并未将“乾知”看作一词。阳明心学兴起后,浙中王门的王畿使用“良知”这一阳明学的核心概念解释“乾知”,提出“良知即乾知”这一命题。王畿此说的用意在于借助大生广生之“乾知”证明“良知”亦属实体性存在。也就是说,“良知”既是道德领域无善无恶的心性概念,同时也是具有超越性的、宇宙万物的终极实在。这一思路在阳明后学以及现代新儒家处引发了一定争论。如何界定“乾知”与“良知”的关系,折射出学者对“良知”概念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5.
“三吏”“三别”是杜诗中现实主义的名篇。这六首诗的基本思想和诗中的妇女形象,众说纷纭,很不一致。举其要者,大致如下:一说“这六首诗也有一个总的基本思想,这就是爱国主义。”①一说“这一组诗所以动人,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它艺术地发挥了爱人民的思想。”②还有一说,认为“‘劝其死王命’,这就是杜甫的基本态度,也就是这《三吏》和《三别》的基本精神。”③以上三种意见可用“爱国”“爱民”和“忠君”六字概括。论及诗中的妇女形象,特别是对《石壕吏》中老妪的分析和评价,历来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创作方法(creative method)这一概念,是本世纪20年代由苏联的“拉普”提出的。他们提出“辩证唯物主义的创作方法”这一口号,排斥同路人作家,宣称自己是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进行写作的。这一“方法”的提出,严重地挫伤了非无产阶级出身作家的积极性,同时,也把创作引入了十分狭窄的道路。随着“拉普”被“联共”中央强令解散,“辩证唯物主义创作方法”也烟消云散了。但是,“创作方法”这一概念却被保留下来,并一直沿用到今。应当指出的是,“创作方法”中的“方法”一词,并非指具体的写作技巧,也不应理  相似文献   

7.
下面的评论译自今年8月15日的美国“新共和”杂志。这是美国资产阶级经济学者对于美国当前经济危机的发展的现实的供认。这篇评论承认美国经济“已经处于衰退之中”,“担心1958年的衰退会重演”等等,但同时却避免用“经济危机”的字眼,并且丝毫也不敢触及所谓“衰退”的真正原因和规律。这反映了美国资产阶级经济学者和报刊在无情现实面前“谈虎色变”的心情。美国经济危机每况愈下的发展现实,正在粉碎着艾森豪威尔“关于繁荣”的神话和未来的“黄金的年代”的幻想,这是评论无法加以否认的。评论最后承认“任何新政府明年所面临的经济前景将会越来越阴暗”,道出了美国企业界内心的恐惧。  相似文献   

8.
提起“科学”“创新”这些词汇,不少同学就会想到先进的“机器人”、“雷达”……其实,我们把科学想“玄”了、变“空”了。实事求是,这是一种科学精神。张桁同学的这篇“小论文”就是从大家司空见惯的习题中“创新”。不知,看完后你可受到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9.
作为喜剧审美客体的“丑”从来都是喜剧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西方美学以及中国传统美学将“丑”定位于“美”的反面的同时也将喜剧中的“丑角”定位于“否定性形象”。这一承袭了几千年的观念在中国当代喜剧美学界受到了质疑:“丑”不是“恶”,“丑角”也不只是“否定性形象”,还可以是“肯定性形象”。无疑这是对“审丑”理论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这是宋代词人晏殊在《清平乐》中的两句话。在古代作品中,常用“鱼传尺素”和“鸿雁传书”的典故,似乎“鱼”和“雁”是传书递简的忠实信使。应怎样理解这两个典故? “鱼传尺素”之典故出于汉乐府《饮马  相似文献   

11.
在鄂东南词汇里,有些成分简直称得上是古代汉语的活化石。这就是那些累累见之于古籍却不见或罕见于今普通话和别的方言的词语。例如: 何 “何”是古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疑问代词。荀子《天论》说“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今阳新人用“何”也很多,如“是何?”,“个是何解?” 个 李白有诗曰“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个”作指示代词“这”、“这  相似文献   

12.
在贾谊《过秦论》中有“瓮牖绳枢”一组词,这是由“瓮牖”与“绳枢”两个相同的结构并列而成的,其含义是“用破瓮作窗户”“用绳头系门轴”。这在语义上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作”“系”这种动作,是由前  相似文献   

13.
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马恩、列宁、毛泽东并没有把这一学说上升到马克思主义“精髓”的高度。这一“精髓”说法在“文革”中是因“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而衍生出的又一误解。误解给人造成的错觉:中国共产党只是一个善于革命、善于搞阶级斗争的党。新时期,邓小平明确提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相似文献   

14.
释“赤紧”     
戏曲常用词“赤紧”,新版《辞海》释之为“犹实在,当真。”这是接受了张相的研究成果,张相在《诗词曲语辞汇释》中释“赤紧”为“犹云当真也;实在也。”然而张相的释文并不全面。“赤紧”除“实在”和“当真”两义外,尚有“紧促”一义。清人洪昇的《长生殿》在这方面提供了不少例证(?)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把“工业革命”抽象为“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学术观点提出商榷意见。认为这一观点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消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不利于揭示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社会基本矛盾,不利于理解、掌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文章指出,这种抽象或消融重复了旧唯物论的缺陷,是今天我们观察“知识经济”时应当予以注意的。  相似文献   

16.
层出不穷网络"新客"能带来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鹏 《上海信息化》2006,(12):56-57
“2把斧子=1只羊”、“1只羊=1罐盐” 这是小学的数学应用题吗?错!这是“换客”世界的公式!“悬赏征集解答问题高手!” 这是武侠小说的常用语吗?错!这是“威客”世界的问候!“推广新兴偶像人气!” 这是广告公司的业务吗?错!这是“粉客”世界的作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有一句耳熟能详的时髦语谓“上半夜想想自己,下半夜想想人家”。 这句话在坊间甚为流行,生意场上,谈判桌旁,或出于心迹表白,或发自内心感悟,乃至成为和事劝架的口头禅,当然,也不排斥为某些高风亮“节”人士的矫饰标签,说说而已。 说说而已? 静下心来,想想这世界的不太平,这几日多看了会儿电视,反而静不下心来。想想这美伊战火越打越邪乎的样子,想想这双方的理由都是那么“崇高”、“神圣”以至于令人“感动”,想  相似文献   

18.
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作为“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有实践相结合”这一理论命题的哲学基础,从理论上讲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才是这一命题的哲学基础,同时,将这一命题中的“普遍原理”改为“基本原理”才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19.
“SOS”是船舶遇险呼救信号,这是在一九一二年国际无线电通信会议上规定的。当时主要是为了便于记忆和电讯收发,并无特殊意义。后来,大家习惯把“SOS”作为“save ourship”或“suspend otherservice”这两句话的缩写,其中文意思为“援救我船”或“暂停其他工  相似文献   

20.
小彊 《科技信息》2004,(1):9-13
天津民间工艺美术有驰名中外的“泥人张”、“刻砖李”、“杨柳青”,都称这是天津的“三绝”,天津人有的则称其为“三杰”——这或指其为杰出的艺术,或指其艺术的杰出代表人。听说天津近来要保护,发扬民间工艺美术,将评出和这三杰媲美的“新三杰”以为示点,有人欲把雕塑大师于庆成纳入其内,善意令人感动。虽然,有这善意的人对“民间工艺美术”这内涵还乏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