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园路是整个公园的骨架,对于许多需要在公园中陶冶身心的行动不便者来说,园路的无障碍设计尤为重要。以此为契机,对公园园路中的无障碍设计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希望能将无障碍设计理念更好地融入公园园路设计中,从而使公园园路设计更全面,使公园园路环境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钟震 《绿色科技》2011,(5):127-129
指出了城市公园改造工程在城市绿化建设中起到的作用,通过改造,可以使已不符合城市文化需求的老公园旧貌换新颜,根据城市文化特色和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来进行公园改造中的园林景观设计,可以使公园改造工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嘉兴市范蠡湖公园改造工程为例,探讨了公园改造工程中的园林景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将参与性景观设计的概念引入到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中,通过对城市湿地公园参与性景观设计原则与景观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指出了参与性景观设计在当前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绵阳小枧生态湿地公园这一实例,分析了该湿地公园在参与性景观设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以期对类似湿地公园设计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钟震 《绿色大世界》2011,(5):127-129
指出了城市公园改造工程在城市绿化建设中起到的作用,通过改造,可以使已不符合城市文化需求的老公园旧貌换新颜,根据城市文化特色和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来进行公园改造中的园林景观设计,可以使公园改造工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嘉兴市范蠡湖公园改造工程为例,探讨了公园改造工程中的园林景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田东方  张秀卿  张娟 《绿色科技》2012,(12):165-168
指出了随着城市中各大公园的对外开放以及"森林城市"观点的提出,围墙公园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破围透绿成为了城市公园必须面对的问题。对呼和浩特市城市公园透绿设计形式进行了调查研究,概述了呼和浩特市公园透绿设计的类型及其在公园设计中的优点,分析了城市公园透绿设计面临的难题,并针对将来的设计以及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深圳社区公园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妙如 《广东园林》2010,32(2):32-35
文章通过对深圳几个社区公园的分析,简述深圳社区公园的现状及发展。社区公园靠近市民,设计合理的社区公园对人们的身心健康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比较社区公园与口袋公园的相似之处,分析国外口袋公园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阐述国外口袋公园的理论与实践在我国大城市社区公园建设中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顺 《绿色科技》2012,(8):37-39
指出了公园设计要想得到持续发展,需要积极吸收城市历史文化中的精华,推陈创新,丰富公园文化的内涵,以便更好地延续和发展城市文脉。着重研究了现代城市公园设计和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文脉表达,简述了文脉的含义与内容,就公园设计和城市景观设计分别进行了简要的文脉表达。  相似文献   

8.
岐江公园投入使用后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广泛的好评。该文研究了游客在岐江公园中的活动情况、对岐江公园的看法及岐江公园对中山市民生活的影响,发现绝大多数使用者认可了公园的设计理念,对公园持正面积极的评价,并发现中山市民最喜欢岐江公园的植物景观和亲水景观,也很看重公园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9.
园林植物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因素,在园林设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针对武汉市汉口江滩公园公园的绿化设计布局,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其植物配置的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汉口江滩公园公园植物配置现状,着重对其植物景观的空间特征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林凤 《广东园林》2009,31(3):33-36
以福州闽江公园锦江园入口设计为例。对入口空间的尺度、空间序列、功能设置、视觉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公园入口设计中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1.
从历史性街道概念辨析入手,研究现代景观设计中历史文化缺失的原因和表现,探索历史性街道更新设计的新出路。以南京为例,从传统街区复兴、传统文化继承和创意产业植入角度探讨研究历史性街道景观的更新对现在城市文化复兴和文化继承的影响,从而为今后的历史性街道景观的更新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保护广东历史桥梁的基础上,结合景观规划设计理念,对广东历史桥梁景观有机更变之后,作为人们游憩的场所,在满足悠闲、旅游、生活等功能的需要方面进行集约复合一体化设计,提出较为全面的景观更变设计方法。对广东城乡人文环境的保护,提高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南粤古驿道保护修复及其文化景观设计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粤古驿道是广东省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展示广东历史文化景观特色以及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需要在优先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利用。以南粤古驿道为研究对象,从线性文化遗产景观的角度出发,结合多地南粤古驿道规划设计的实践工作经验,在保护古驿道沿线历史文化资源的前提下,通过分析南粤古驿道文化景观的特殊性,提出南粤古驿道的整体性保护措施,并归纳出线性文化景观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4.
袁倩 《绿色科技》2011,(12):32-34
对河南郏县文庙片区的环境背景进行了分析,立足于其核心历史价值,对片区进行了详细规划设计。将片区的核心历史文化特色通过设计,在建筑、景观等层面表达出来,在保护古建筑的同时,借其核心优势,驱动整个片区的经济,并将部分收益返回来用于保护历史遗迹。通过案例的解析来阐明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利用手段。  相似文献   

15.
从广州市公园的建设历程看植物配置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州各个时期的代表性公园为对象,从历史演变的角度,研究不同时期广州公园植物配置的影响因素及特点,以期对城市公园植物配置的发展脉络有较全面的了解,总结和完善广州公园的植物配置发展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现代城市景观环境的营造需要尊重历史、尊重生活,同时更需要历史景观的内涵与当代科技文明的统一。将历史景观进行合理的保护与改造不但能节约资源和市建成本,还能重现场地的历史记忆。文章讨论了将保护作为景观设计的一种方法、手段,通过具体实例阐述保护性设计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性设计的方法。如何对旧有的景观重铸价值,并与现今生活、发展、审美相协调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林业发展正进入一个重大历史性转轨时期 ,这是一个特殊的历史关头。未来中国林业的发展模式应当是在这个关口由一些人来设计的 ,这一设计比建国初期对新中国林业制度的设计和 50多年来历次林业改革都重要和深刻得多。为了这项历史性设计 ,有关人员应当站在历史的最高度反思过去 ,把握未来。文中分析了目前的形势 ,指出中国林业已面临的 6个千年转折 ;并就未来林业的模式 ,提出了从制度创新、机制转变 ,到生产要素配置等 6项建议。其中首先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的本质是实行环境经济制度的林业 ,在既往的许多文章中 ,很少指出这一点  相似文献   

18.
生态园作为一个具有生态、人文、景观多种特质的有机耦合体,如何使设计既具有生态景观特色性,又延续历史文脉风貌,同时充分发挥和利用区位与资源优势,值得思索。文章以苏州树山生态园为例,阐述了相关的设计思想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研体制改革和科研责任制的建立,科研管理工作的信息量与日俱增。对于信息的存贮、检索和分析的要求逐步提高,常规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研究应用微机进行计算机管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苏州国宾馆环境景观规划为例,从苏州各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特色文化中提炼整合人文资源,并以园林艺术手法进行充分表现,以历史脉络为主线将整个场地串联,在现代园林绿地规划中再现人文场所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