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集控站自动化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集控站的特点、职能及功能要求,对当前集控站自动化模式及其微机监控系统设计中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简述了集控站综合防误操作系统应具备防误监控系统、运行管理系统、智能操作票及预演培训系统、值班员操作培训系统等主要功能,提出一种集控站微机综合防误操作系统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220kV下关集控站自动化模式及其在微机监控系统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介绍,简述了集控站综合防误操作系统应具备的主要功能,提出了一种集控站微机综合防误操作系统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3.
集控型防误操作系统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正确地在集控站的监控系统上进行遥控操作,避免运行人员在倒闸操作工作中出现误操作,提出了在集控站的监控系统中使用一套防误闭锁系统,防误系统分操作队层、集控中心层、变电站层3层设置,各层次间相互独立,层次之间的连接以网络为主.该套防误系统涵盖了站内的所有一次主设备及可能影响主设备安全运行的设备的操作闭锁要求,从技术上解决了集控站监控系统进行集控远方遥控操作、站控层操作、就地手动操作、检修操作等所有操作模式下的防误闭锁功能,通过程序闭锁保证某一时刻防误闭锁操作模式的唯一性,同时实现了集控中心微机防误功能及操作票的统一管理任务.  相似文献   

4.
陈银胜 《电力建设》2005,26(12):2-0
集控站自动化系统,主要有综合实时监控、智能操作票及预演、微机防误闭锁三大功能模块。该系统功能丰富、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具有实用性、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和先进性。该系统建成投产1年多来,完善了集控站运行管理方式,保证了电网及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有效运行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集控站的大量投运,电力通信设备及通道的飞速发展,为微机五防系统技术向区域化发展提供了硬件条件。本文根据集控站运行模式下防误现状、自身特点及功能要求,结合现场实际运行经验,提出了几种集控站防误系统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6.
针对集控站运行中安全防误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宁东供电局集控式微机“五防”项目,对集控式微机防误操作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功能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宁东集控站设计及施工方案。应用结果表明:方案设计理念先进、实施简单、运行稳定,满足了变电站微机五防系统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7.
根据集控站微机防误操作系统的现状、自身特点及功能要求,结合现场实际运行经验,对集控站微机防误操作系统和单站微机防误操作系统的运行模式进行了比较,说明集控站微机防误操作系统更适合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的要求,并设计了一套符合集控站使用要求和特点的微机防误操作系统。  相似文献   

8.
集控站微机防误系统改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集控站管理模式下,乌海电业局所辖变电站的微机防误系统已不能满足需求,通过建立网络型操作票专家系统、完善监控系统软件的五防功能等,完善了集控站模式下的防误闭锁功能,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集控站遥控操作时防误闭锁措施的实现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随着集控站运行模式的日益普及,在集控站的监控系统上遥控操作任务越来越重,如何避免运行人员在倒闸操作工作中的误操作,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提出了在集控站的监控系统中开发一套防误闭锁系统,实现对监控系统遥控操作的闭锁,从技术上解决了集控站监控系统进行遥控操作的防误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广泛运用,无人值守变电站、集控中心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由于运行维护人员减少、变电站集中控制和管理,微机防误系统向集控站方式过度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现实。目前集控站微机防误系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代仕勇  梁晓兵  高新华  黄曙 《广东电力》2007,20(2):37-39,66
近年来,"五防"体系在不断规范和完善,但对于调度遥控的实现模式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要求.通过对实现调度遥控"五防"的几种方案进行分析,提出了建立调度主站与变电站一体化的复合"五防"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二级主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配电自动化系统两种设置方式。重点介绍配电自动化二级主站的功能和作用。讨论了使用二级主站构成的配电自动化系统方案及其特点。最后,简单介绍了国外应用二级主站实施配电自动化的案例。  相似文献   

13.
沈广  李欣  万德春 《高电压技术》2004,30(7):53-54,59
介绍了一种基于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的配变管理系统 (包括系统结构、监控终端硬件组成、GPRS通信方式、主站管理软件功能等部分 )。该系统现已投入使用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基于GSM网络的配变监控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结合我国配电网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对分布分散的配电变压器等电气设备进行监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一种基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的配变监控与报警系统,利用无线通信方式对配变进行监测,较好地解决了分散配变的管理问题。对监控终端硬件组成及原理、GSM通信方式、监控主站数据库的构成及功能等进行了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15.
一种分布式电源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地规范分布式电源接入,监测和管理分布式电源的运行,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电源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由监控主站、监控子站、远方终端和通信系统组成.监控主站构建在标准、通用的硬件平台上,分为操作系统层、支撑平台层和应用功能层.监控子站采用嵌入式操作平台,功能包括基础功能和扩展功能,远方终端基于统一硬件平台,构建满足各类...  相似文献   

16.
为确保安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人为误操作责任事故,分析了银川东换流站联锁防误闭锁软、硬件实现方式,并与综自站微机防误系统实现方式进行了比较,阐述了换流站联锁实现方式的优点及换流站引入微机防误系统的弊端。分析结果表明:换流站联锁防误系统软、硬件实现方式与综自站"五防"闭锁实现方式相比存在实时性好、可靠性高、人为干扰因素少、利于实现顺序控制和集中监控且使用便捷等优点。可考虑在部分综自站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自动化系统在宝盖220 kV变电站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以太网和Lon网在电力系统中的配合使用。CSC200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采用分层分布结构,集变电站保护、测量、就地监视和控制、远方信息传输和控制于一体,将各种数字化智能保护及测量控制等前置设备,通过LonWorks现场总线网络和以太网实现互联网及与上层功能主站(就地监控主站,就地录波工程师主站,远动主站及自动无功调节主站)联接,实现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远成对变电站运行的自动监视、控制和调节。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基于上、下位机的无轨电车整流站自动化监控系统。主中分析了监控系统的组成、工作过程和功能 ,并着重分析了短路检测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和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光伏电站并网运行情况下供电的可靠性,文中提出了在传统光伏电站主控与监测系统中扩展孤岛检测与能量管理功能的方法.当检测到光伏电站处于孤岛运行状态时,根据上一时刻采集到的并网电压推算逆变器参考电压相位,并调整逆变器控制策略,使光伏电站根据负荷情况调整电流输出.通过对大规模光伏电站接入的实际配电网络的仿真分析表明,该方...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多Agent的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体系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Agent和多Agent系统的概念:Agent是对过程运行中的决策或控制任务进行抽象而得到的一种具有主动行为能力的实体。根据现代水电站分层分布式自动化系统的结构,通过分析计算机监控系统主控层和就地控制层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多Agent的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体系结构模型。所提出的基于多Agent的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体系结构包括个体Agent结构和多Agent系统结构2部分,整个多Agent系统采用统一的标准化现场总线或计算机网络框架,形成以Agent为基础的、以信息流为纽带的数字化信息系统。最后,详细阐述了体系结构中的功能Agent、控制协调Agent、通信Agent和人机界面Agent等子模块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