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 比较硬膜外阴滞复合全身麻醉或单纯全身麻醉对上腹部和胸腔内手术病人术后肺功能和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4名伴有中度术后肺部并发症危险的慢阻肺病人,接受上腹部或胸腔内手术,随机分成单纯全身麻醉(GA组)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Epi-Ga组)两组。术后采用VRS法评定镇痛效果。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X线胸片、血气分析和床旁肺功能测定评估是否发生肺部并发症。术前1d和术后3d内评估和记录上述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与单纯全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合并COPD需行胸腹部手术的24例患者随机分为复合麻醉组(GE组)及单纯全麻组(GA组),分别在手术时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及单纯全麻的麻醉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出导管时间、术后镇痛效果(VAS评分)等麻醉指标,FVC、FEV1/FVC、FEF25%~27%肺功能测定,以及肺炎、肺不张、支气管痉挛、呼吸衰竭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GE组术后苏醒时间、拔出导管时间、VAS评分均少于GA组(P0.01);术后肺功能测定优于GA组(P0.05或P0.01)。两组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于COPD手术患者可提高麻醉效果,增强麻醉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丙泊酚咪唑安定联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腹腔镜手术的实用性。方法选择48例ASA I~Ⅱ级择期腹腔镜手术的病人施行丙泊酚咪唑安定联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结果所有病人麻醉平稳,苏醒迅速,平均苏醒时间10.2±4.5min,麻醉后随访未见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结论丙泊酚咪唑安定全凭静脉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应用于腹腔镜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更适合上腹部手术病人的麻醉方法和理想的术后镇痛方式。方法 将 5 0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硬膜外 (Ep) ,全身麻醉 (GA)及硬膜外加全身麻醉 (Ep +GA) 3组进行麻醉 ,观察术中生命体征、内脏牵拉反应及测定围术期血糖 (Bs)的变化 ;术后观察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的疗效。结果 Ep +GA组与Ep、GA组相比 ,气管内插管、术中内脏牵拉及围拔管期MAP稳定 ,ST -T缺血性改变发生率低 (P <0 .0 5 ) ,Bs变化轻微 ;行PCEA的病人获得较传统镇痛方式理想的镇痛效果。结论 Ep -GA组的麻醉效果最佳 ,术中不良应激反应得到控制 ;进行PCEA治疗的病人 ,更确切避免过早激烈疼痛引起心血管应激反应及呼吸系统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全胃切除手术时的麻醉质量 /价格比 .方法  38例择期行全胃切除手术患者 ,ASA I~ II级 ,被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 (GA组 )和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 (CGA组 ) ,每组 19例 ,分别接受气管插管全麻和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气管插管全麻 .记录麻醉诱导期、手术期及苏醒期血压、心率的变化 ;记录术后拔管时间、是否合作或主诉刀口疼痛及术后恢复记忆时间 ;计算两组间可变项目费用 .结果  1两组患者均无术中知晓 ,所有患者回到病房后才有记忆 ;2 CGA组患者术中收缩压 (16 .4±1.8) k Pa、心率 (77.8± 9.7) m in- 1的变化与 GA组 (17.5±2 .2 ) k Pa和 (84 .5± 10 .4 ) min- 1 比较没有显著差异 (P>0 .0 5 ) ;3两组患者诱导插管时及苏醒期的血压、心率变化差异不显著 (P>0 .0 5 ) ;4 CGA组患者术毕拔管时间 (12± 4 )min与 GA组 (10± 8) min比较 ,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5CGA组无一例术后 12 h内主诉刀口疼痛 ,而 GA组所有患者在术后 12 h内均主诉刀口疼痛 ,其中 12例在术后 2 h内安装镇痛泵 ;6 CGA组两组间可变项目费用总计 (2 86 .6± 10 .2 )RMB(人民币 ) ,与 GA组 (6 18.0± 12 1.9) RMB相比 ,差异有极显著性 (P<0 .0 1) .结论 与单纯全麻相比 ,胸段硬膜外阻滞  相似文献   

6.
硬膜外阻滞对全麻后病人苏醒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奕红  林高翔 《西部医学》2003,1(2):120-121
目的 了解全麻手术中觉醒的麻醉深度下 ,联合应用硬膜外麻醉对全麻术后病人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 6 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 组为单纯全麻组 , 组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 组全凭静脉麻醉药量 , 组全麻药量减少。观察术后两组病人的苏醒时间。结果  组病人麻醉苏醒时间为 (5 9.95± 14 .4 2 )分钟 , 组病人麻醉苏醒时间(87.2 5± 2 7.2 0 )分钟。两组麻醉苏醒时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由于硬外膜麻醉对伤口有镇痛作用 ,以及硬膜外麻醉与全麻有协同的镇静作用 ,在防止术中觉醒的麻醉深度下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后病人术后苏醒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食管癌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70例患者分为全麻组(Ⅰ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组(Ⅱ组),每组各35例.Ⅰ组单纯静脉麻醉,Ⅱ组静脉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术中麻醉药使用情况、术中血流动力学情况、术后清醒拔管时间、术后镇痛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Ⅰ组术中丙泊酚和维库溴铵的用药量多于Ⅱ组,术后清醒拔管时间长于Ⅱ组,术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比Ⅱ组多,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手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优于单纯全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食道癌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全麻组(Ⅰ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组(Ⅱ组),每组各30例。Ⅰ组单纯静脉麻醉,Ⅱ组静脉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术中麻醉药使用情况、术中血流动力学情况、术后清醒拔管时间、术后镇痛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Ⅰ组术中丙泊酚和维库溴铵的用药量多于Ⅱ组,术后清醒拔管时间长于于Ⅱ组,术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比Ⅱ组多,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道癌手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优于单纯全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和单纯全身麻醉对手术患者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0岁以上老年人腹部择期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Ⅲ,术前精神状态相似无异常,无肺部感染,无呼吸功能明显异常,无明显肝肾功能损伤,随机分成2组,全麻复合硬膜外组(GEA组)与单纯全麻组(GA组),各20例。GEA组患者先行硬膜外麻醉,待硬膜外平面确定后,行全麻诱导(药物为咪达唑仑、舒芬太尼、丙泊酚和维库溴胺),气管内插管,术中用丙泊酚泵入维持,根据需要少量给予肌松剂(维库溴胺),术后行硬膜外镇痛。GA组患者常规给予全麻诱导,气管内插管,术中用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胺维持,术后行静脉镇痛。观察两组术毕患者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指令反应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术后苏醒期并发症,并且统计手术时间、用药总量。结果 GEA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苏醒质量评分优于B组。GEA组舒芬太尼,丙泊酚,使用量少于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苏醒期并发症比较,GEA组患者躁动发生率低于GA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相比单纯全身麻醉,可以节约全麻药的用量,且患者全麻苏醒早、苏醒更彻底,是老年患者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0.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开胸手术血流动力学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胸手术麻醉通常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存在着全麻药物用药量大、术后苏醒期延长、术后疼痛较重、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缺点,即使术后应用静脉镇痛也存在镇痛效果波动性大、呼吸抑制、排痰困难等问题,均可能造成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特别是对于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患者潜在着更大危险。自2002年以来,我科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术后实施硬膜外镇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肺内分流及肺顺应性的影响。方法:15例上腹部手术患者行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15min,硬膜外阻滞用药后15min,30min测定肺内分流率及肺顺应性。结果: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阻滞后各时刻肺内分流率及肺顺应性无显著性变化。结论: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肺内分流及肺顺应性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收集老年食管癌患者8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单腔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组(对照组)和单腔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组(观察组),各40例.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住院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肺部感染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且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麻醉效果理想,且较气管插管全麻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孙颖  冯艺  杨拔贤 《中国医刊》2004,39(6):25-27
目的通过观察在全麻开胸单肺通气(OLV)2小时后,给予胸段硬膜外0.5%罗哌卡因阻滞时肺内分流率、动脉氧合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了解硬膜外麻醉对单肺通气过程中肺内分流和氧合的影响.方法 20例ASAI~II择期需单肺通气开胸行食管癌根治手术的病人,均以静脉异丙酚维持麻醉,单肺通气120分钟后随机分为:静脉丙泊酚(异丙酚)组和静脉异丙酚加硬膜外组.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平均肺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等.调整异丙酚输注速度使脑电双频指数维持在44~55.两组分别于清醒状态(Base)、OLV60、120分钟,OLV135、150、180分钟(即硬膜外给药后15、30、60分钟)及恢复双肺通气30分钟(Da30分钟)时测定动脉及混合静脉血血气,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 GPE组硬膜外给药后与给药前相比肺内分流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GPE组动脉氧分压(PaO2)在硬膜外给药后30分钟(239±60mmHg)及60分钟(275±45mmHg)高于给药前OLV120分钟(170±75mmHg)(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分流率、PaO2及循环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单肺通气过程中给予硬膜外阻滞不会增加肺内分流率和降低PaO2.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高压右心衰心脏移植的围麻醉期处理。方法4例终末期心衰患者,术前评价肺高压,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进行原位心脏移植术。以氯胺酮、咪达唑仑、芬太尼、罗库溴铵诱导,维持用芬太尼、咪达唑仑和哌库溴胺。术中持续监测:心电图、有创桡动脉压、CVP、PWCP、SpO2、鼻咽温度、血气、电解质和尿量。全部患者安装心室起搏器备用,全程静滴前列腺素E1 10-30ng/(kg·min)。肺动脉压上升伴气道压力上升,给予左旋精氨酸、米力农、氨茶碱,同时经肺动脉导管泵入酚妥拉明,气管导管吸入NO。结果移植手术完成顺利。患者于术后2~4h清醒,术后35—46d出院。结论肺高压心脏移植重点在加强监测,移植前后心脏活性药物的支持和肺高压危象右心低心排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21例麻醉期间急性肺水肿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杜智勇  杨天德  陶军  吴悦惟  陈祥瑞  李洪  黄河  钟河江  方平  谭虎 《重庆医学》2004,33(11):1627-1627,1629
目的探讨麻醉期间急性肺水肿发生的原因和诊治措施.方法总结我科近年来21例不同病种病人麻醉手术期间急性肺水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发生原因以及诊治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人均出现心率增快、脉搏氧饱和度下降,双肺听诊满布湿罗音和哮鸣音.气管插管全麻病人气道阻力明显增加,8例病人有粉红色泡沫痰从气管导管溢出.非气管插管全麻病人均出现烦躁和呼吸困难,经抢救插管后4例病人可见粉红色泡沫痰从气管导管溢出.部分病人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和低氧血症.结论麻醉手术期间急性肺水肿发生突然,病情变化快,快速正确的诊断和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朱萧玲  陈绍洋  熊利泽  张英民  王强  曾毅  胡胜 《医学争鸣》2002,23(15):1414-1416
目的 探讨乳腺肿块切除术患者选用 3.75 g· L- 1布比卡因行上胸段硬膜外阻滞的效果及其对肺通气和循环功能的影响 .方法  14例女性患者 ,经 T2~ 3椎间隙穿刺行硬膜外阻滞 ,给予 10 g· L- 1 利多卡因 5 m L 作为试验量 ,首次注入 3.75 g· L- 1 布比卡因 10 m L,以后根据麻醉效果追加药量 ,观察在吸空气或吸氧条件下 ,术中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和血气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 在吸空气条件下 ,HR,SBP和DBP略降低 ,RR,Sp O2 ,Sa O2 ,Hb O2 ,Pa O2 ,PAO2 ,Pa CO2 ,p H和 BE等指标在麻醉前、后无明显变化 .吸氧后 Pa O2 和 PAO2的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P<0 .0 1) .结论 在清醒状态下 ,布比卡因 (3.75 g·L- 1 )行上胸段硬膜外阻滞 ,对肺通气功能无明显影响 ,可安全、有效地用于乳腺肿瘤患者的手术 .  相似文献   

17.
胸段硬膜外麻醉对单肺通气肺内分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胸段硬膜外麻醉对单肺通气(OLV)时肺内分流(Qs/Qt)的影响。方法:选择28例择期开胸手术病人,分为安氟醚静吸复合全麻加胸段硬膜外麻(TEA;T4~5或T5~6,1.4%利多卡因)OLV组(实验组)和安氟醚静吸复合全麻OLV组(对照组),各14例。分别于麻醉前、双肺通气15min、OLV5,15,30,60min分别抽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Qs/Qt。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我院1977年6月以来在围手术期中发生的15例急性肺水肿。本组肺水肿的病原学因素包括:1.与疾病本身有关;2.与手术部位及方法有关;3.与麻醉管理有关。三者间又互相有关联。本文分析讨论了这一危重症的发病机理及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9.
陈绍洋  熊利泽  王强  李树志  董辉  朱萧玲  曾毅 《医学争鸣》2002,23(15):1376-1378
目的探讨乳腺手术选用3.75 g*L-1罗哌卡因行上胸段硬膜外阻滞的效果及其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乳腺肿瘤根治术患者35例,T2~3椎间隙穿刺行连续硬膜外阻滞,给予10 g*L-1利多卡因5 mL作为试验量,随后按应用局麻药不同随机分为B组(2.5 g*L-1布比卡因)和R组(3.75 g*L-1罗哌卡因),观察吸空气或吸氧下循环、麻醉效果和动脉血气的变化. 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局麻药的容量和脊神经阻滞数相仿;HR,SBP,RR和SpO2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两组麻醉下吸空气的血气分析诸指标与基础值无明显差异,吸氧下PaO2,SaO2和PAO2均明显较基础值增高( P <0.05). 结论清醒状态下3.75 g*L-1罗哌卡因行上胸段硬膜外阻滞, 可避免对肺通气功能影响, 能安全、有效地用于乳腺手术患者麻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白蛋白联合小剂量呋塞米对大面积烧伤手术患者肺功能和全身麻醉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8年4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全身麻醉下行大面积烧伤切痂植皮手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年龄21~67岁。ASAⅡ、Ⅲ级,术前血浆白蛋白>27~ 35?g/L。观察组手术开始时即持续泵入白蛋白10?g/h,同时给予小剂量呋塞米5?mg,液体治疗采用限制性输液方法,晶体液以300~400?ml/h持续输入,不使用胶体,必要时根据失血量输入红细胞、血浆等。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方法,麻醉诱导前即以500?ml晶体液开始扩容,术中根据中心静脉压、血压和失血量补充晶体、胶体及血液。比较两组患者氧合指数、乳酸、潮气量、气道峰值压力、平均气道压、动态肺顺应性、输液总量和全身麻醉苏醒时间。结果 对照组氧合指数和肺顺应性在手术结束时低于手术开始前,气道峰压和平均气道压高于手术开始前(P?<0.05),而观察组这些指标无变化(P?>0.05);观察组氧合指数和肺顺应性高于对照组,气道峰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液总量少于对照组(P?<0.05),全身麻醉苏醒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白蛋白与小剂量呋塞米联合使用,可以改善大面积烧伤手术患者肺氧合功能,降低气道峰压和平均气道压,提高肺顺应性,有利于患者快速苏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