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甜菜单粒型雄性不育系内糖工农m101的选育过程。先以单粒雄性不育株7418为母本以多粒型自文系自_(12)为父本进行杂交,从杂交母本株上收获的F_1作父本与自_(12)回交,再以回交后代为父本与单粒雄性不育株进行杂交,在10年内选育出了单粒雄性不育系。并对m101的选育实践及m101×8-8_(722)组合的杂种优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利用雄性不育培育一代杂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言为了育成品种,研制了许多不同的、适应育种目标的方法,而这里讲的是利用雄性不育性一代杂种育种。烟草一代杂种,以前除局部地区外,栽培的不多,但是,最近我国对一代杂种育种进行了研究,所以介绍其现状。一代杂种一代杂种就是由两个品种间杂交所得到的杂种第一代(F_1),直接利用这个杂种就是一  相似文献   

3.
普通烟草(Nicotiana tabacum)和粉蓝烟草(N. glauca)的叶肉原生质体融合再生出的体细胞杂种植株,其形态偏普通烟草,雌蕊发育正常,雄蕊发育异常。将融合双亲部分细胞质和细胞核的杂种株与普通烟草栽培品种(Speight G-28♂)回交,回交一代(BC1)、回交二代(BC2)保持其雄性不育,回交三代(BC3)、四代(BC4)育性有一定的恢复,并出现育性分离。让恢复一定育性株系自交,获得有一定育性的稳定株系,继续与其它普通烟草品种回交(Speight G-80♂,Speight G-140♂,净叶黄♂等),雄性不育性又得到恢复,并稳定地遗传,用普通烟草品种(净叶黄♂)反交时,后代育性恢复正常。对各个世代生物学性状抗病力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4.
烟草雄性不育系的转育及其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烟草杂种优势现象比较普遍,一般两个亲本杂交以后,杂种 F_1在生长势、生产量和抗逆性等方面,都比双亲平均值有明显提高。但是对于自花传粉的两性花的烟草来说,在未解决人工去雄的较大劳力耗费以前,生产上大量推广利用的实际可能性受到限制。因此,积极选育烟草雄性不育系,对于节省劳力和繁育纯度高的杂交种种子,开辟烟草杂种优势利用的新前景,有其重要的实际意义。一、雄性不育系的转育烟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转育,是把某优良品种为父本与胞质雄性不育系杂交,再以前者为父本进行连续多代的回交,使前者的细胞  相似文献   

5.
烟草种间体细胞杂交育成新品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0年通过原生质体融合获得普通烟草与黄花烟草(N. tabacum+N. rustica),普通烟草和粉蓝烟草(N. tabacum+N. glauce)种间体细胞杂种植株,对其后代连续9年进行遗传性状观察和选育。结果表明:杂种一代呈典型的双亲中间型,杂种三代和回交二代开始分离,也有一直不分离的稳定株系和雄性不育株系,杂种后代育性差,回交能转育并逐步累积轮回亲本性状,染色体数目逐渐减少;在杂种后代选育中,获得了抗黑胫病、耐CMV并且具有天然优质香味的新品系和一些具有特殊利用价值的稳定株系。   相似文献   

6.
蔡斌  尹启生  杨军 《烟草科技》2007,(12):46-50
为评价2-氯乙基磷酸诱导烟碱提前向降烟碱转化的有效性,对湖北和海南两个白肋烟产地的3个白肋烟品种(系)和1个改良品种,进行了2-氯乙基磷酸早期诱导烟碱转化效果研究,并与正常调制的烟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过2-氯乙基磷酸处理后,除湖北恩施种植的鄂烟1号外,其余试验品种(系)群体平均烟碱转化率均高于正常调制后的烟叶,其中B21群体平均转化率和高转化株比例高于其它品种;湖北恩施种植的3个品种(系)早期诱导和正常调制在转化株鉴定结果的一致性上比海南高,其中湖北恩施种植的TN90和海南种植的改良鄂烟1号的转化株数超过正常调制出现的转化株数;利用2-氯乙基磷酸早期诱导鉴定筛选留种非转化株,使鄂烟1号后代转化率分别由改良前的22.10%和16.93%降为3.98%,转化株比例尤其是高转化株的比例分别由改良前的48%和27%降为2%。  相似文献   

7.
葡萄种间杂种抗霜霉病的遗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种山葡萄不抗霜霉病,其种内杂交后代亦均为感染型,抗感比0:1,在遗传上似为纯合隐性。山葡萄与欧亚种葡萄杂交,杂种一代(F_1)抗病力因欧亚种亲本中的不同品种而有差异。以F_1中的某些株系与欧亚种回交,后代(F_2)抗病力增强,出现抗病单株较多。以F_2与欧亚种再回交,第三代(F_3)抗病力的分布F_2近似,表现了多对基因控制的遗传特点。用“贝达”葡萄与欧亚种或欧美杂种杂交,后代抗病力强,抗感比为1:0,遗传上表现有显性基因的作用。认为,利用不抗霜霉病的山葡萄与欧亚种葡萄多次回交,可以培育出抗霜霉病的后代。具有高度抗寒力的野生种山葡萄(Vifisamurensis Rupr)是葡萄抗寒育种的重要亲本,多年来,我们在进行葡萄抗寒育种工作中,对山葡萄与栽培种葡萄杂交后代的抗寒力、花器官类型、果粒大小、果皮颜色、香味及含糖量等均已进行研究并作了报导。但山葡萄对霜霉病[Plasmopara viticola(Berk et Curt)Berl et de Toni]的抵抗力弱为其重要缺点。为了研究山葡萄在种间杂交中抗霜霉病这一特性的遗传,我们进行了以下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8.
烤烟新品种中烟86试验示范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烟86(原8504品系)系中国农科院烟草研究所育成的烤烟新品种,1988年8月通过鉴定。我县于1986年至1988年承担了中烟86的试验示范任务,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烟草杂种一代的研究利用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前言烟草杂种一代(以下简称杂种 F_1)的研究,始于十八世纪中期,科尔鲁特(1760)以早熟的普通烟草(N.tabacum)和(N.glutinosa)杂交获得了品质优良的早熟 F_1。这是首次在农作物中发现杂种优势现象。达尔文在研究杂种 F_1时指出,在发育和结实能力方面,异花传粉作物比白花传粉作物(包括烟草)优越。二十世纪前半叶,继异花传粉作物杂种 F_1育种成功,美日等国在烟草方面也开展了杂种  相似文献   

10.
白肋烟新品种鄂烟209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鄂烟209是选用MSVa509E作母本,Burley37为父本育成的白肋烟雄性不育一代杂交种,2009年3月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遗传性状稳定,群体整齐一致,主要经济性状优于对照鄂烟1号。原烟外观质量、物理特性优于对照品种,原烟内在化学成分适宜,比例协调,吸食品质较好,烟叶品质综合评价略优于对照。抗TMV,中抗黑胫病,感赤星病,综合抗病能力优于对照。该品种是一个品质、抗病、产量、适应性等方面较能兼顾的白肋烟新品种,适宜在湖北、重庆、云南等白肋烟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为选育马里兰烟雄性不育系,以马里兰烟优良品系 Md609-1、Md609-2、Md609-3为轮回亲本,以马里兰烟胞质不育系Msmd609为不育源,进行连续回交转育。经过 5个连续世代单株选择和回交转育,选育出了 3份稳定性状的不育系,具备各对应品系典型特征特性,已转育成各对应品系的雄性不育同型系。其中,不育材料 Msmd609-3经济性状好、品质较优,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宾川白肋烟生物碱组成特点和品种更新改良的可行性,对云南宾川白肋烟生物碱组成和含量及不同白肋烟品种烟碱转化株比例和烟碱转化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宾川白肋烟生物碱含量较低,平均含量为3.31%,与国外白肋烟相似,烟碱转化率较低,烟碱转化问题不突出,且不同试验点降烟碱与烟碱转化率表现出差异性.不同品种烟碱转化率株间分布比较,以OD911和YNBS1烟碱转化问题相对较小,平均烟碱转化率低;TN86大部分为低转化株,烟碱转化率较低;TN90的平均烟碱转化率为11.84%,其中存在10%的高转化株;鄂烟1号烟碱转化株比例较高,有16.67%的高转化株,平均烟碱转化率达30.51%,需要进行系统选择和品种改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探讨白肋烟和烤烟烟叶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差异,揭示其形成机理.[方法]以红花大金元(HD)、中烟100(Z100)、TN90、TN86为材料,通过水培试验,研究烤烟和白肋烟碳水化合物含量、色素含量、光合作用参数及其碳代谢关键基因表达量差异.[结果]白肋烟烟叶中色素、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明显低于烤烟,在同一施氮水平条件...  相似文献   

14.
烟草新胞质雄性不育系86-6的创造及其利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普通烟草(N.tabacum)与野生粉蓝烟草(N.glauca)叶肉原生质体诱导融合获得体细胞杂种,其中编号为TG-8的植株除具有雄性不育特征外,其他生物学性状及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与其普通烟草亲本相同,且遗传性状稳定,表现为典型的胞质杂种特征。用普通烟草做轮回亲本与其杂交至12代,后代仍然保持雄性不育特征。用烤烟品种G-28回交4代,选育出烟草新胞质雄性不育系86-6。用86-6与烤烟新品系88-4及86-1组配成一代杂交种92-7、92-8,杂种优势明显,抗病性也有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晰白肋烟叶自然醇化期间烟草特有N-亚硝胺(TSNAs)主要种类含量的变化规律,以主栽白肋烟品种TN86,TN90上部和中部烟叶为研究对象,跟踪测定了白肋烟叶自然醇化期间NAB,NAT,NNK和NNN的含量。结果表明:①与开始醇化时对应的白肋烟叶相比,醇化6,9,12,18,24和27个月后的白肋烟叶NAB,NAT和NNN含量均明显增加;而其NNK含量只在醇化6,18,24和27个月时明显增加,醇化9个月的烟叶NNK含量有所减少,醇化12个月的烟叶NNK含量变化因其品种和部位不同有较大差异。②白肋烟叶在自然醇化0~18个月期间,NAB和NAT含量随醇化时间延长逐渐增加,18个月时达到最高;18~27个月时含量又逐渐降低。③自然醇化0~27个月间,白肋烟NNN含量的变化规律因品种和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不同品种白肋烟叶片的组织结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切片显微观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品种白肋烟叶片组织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值、上表皮厚度等与烟叶品质和产量关系较密切的特性各品种表现依次为TN86>KY907>TN90>KY908>K26>KY8959。因此,TN86品种的叶片组织结构较好,KY907、TN90次之,KY908、KY8959、K26较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日本葡萄新品种登录发表很活跃,速度较快。从1990年到1997年统计,平均每年有3个以上新品种登录,目前还有30多个优良单系将陆续登录发表。以下把日本近几年登录和1999年秋向生产上发表提供推广的葡萄新品种介绍如下。1 黑峰日文名:ダ-ケリジ;英文名:Darkridge属欧美杂种。该品种系日本农林水产省果树试验场,安芸津柿、葡萄分场选育的品种。亲本:巨峰×301-1(巨峰×ナィアブル),系4倍体欧美杂种。1975年杂交,1983年开始到1990年在日本北海道,东北地区进行了耐寒性试验。1992年开始在19个府、县系统地进行了适应性试验。…  相似文献   

18.
F_1(杂交一代)杂交种曾经进行过一些试验以测定烤烟 F_1杂交种发展的可能性,但是其结果无益。有一个试验中;用八个品种来组成一切可能的杂交组合,结果表明 F_1杂交种仅稍为比两个(亲本)品种的平均值好些,但并不优于此组合中最好的品种。在一些杂交中,F_1只有在产量和植株高度方面优于亲本品种的平均值。在252个组合中只有一个 F_1是优于亲本的任何特性。由于需要进行人工授粉,F_1的种籽成本高,同时 F_1比亲本品种的提高值相对地少,目前这种技术在烤烟生产上应用看来并不实际。  相似文献   

19.
烟草(Nicotiana tabacum)杂种后代(F_1F_2)叶数遗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草单株叶数是影响烟叶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选育着叶适宜的品种,是育种工作者十分注意的。但如何进行组配和选择,有赖于了解烟草叶数的遗传规律。作者在新品种选育的实践中,研究了烟草早期世代(F_1F_2)叶数的遗传。现将试验结果,初步分析于后。一、试验材料与方法供试材料系11个单交 F_1组合,4个单交 F_2组合及其亲本。每个单交 F_1、父本、母本种植28株,调查10株;每个单交 F_2组合种植168-224株,随机调查20~30株。  相似文献   

20.
白肋烟新品种川白2号的选育及其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白2号是达州市烟草公司以MSVA1061为母本、达所26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白肋烟雄性不育杂交新品种,于2015年4月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试验与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田间生长势强,群体整齐一致,有效叶数较多;免疫TMV,中抗-抗黑胫病,中感-中抗根结线虫病,感赤星病,对青枯病的抗性强于对照品种鄂烟1号,综合抗病能力强于对照品种;产量、产值较高,主要经济性状显著优于对照;烟叶外观质量好,物理特性适宜,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感官评吸质量较好;适应性广,适宜四川、湖北、重庆、云南等国内主要白肋烟烟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