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用鸡痘弱毒疫苗口服接种1月龄鸡,在接种后第1、2、4、6、8天分别采集免疫鸡上1/3处气管、食道和肺,制成病理切片和超薄切片。切片显示免疫鸡食道、气管和肺都表现为局部炎性反应。肺部变化最严重,而胸腺无明显病变。电镜观察显示,其中M株的一羽鸡,免疫接种后第6天的嵎吻衅泄鄄斓缴⒃诘亩徊《狙帕!  相似文献   

2.
实验性鸡大肠杆菌病的免疫组化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致病性大肠杆菌O18分离株和/或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Mild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MPAIV)接种10-12日龄SPF鸡,细菌接种后1-96h对试验鸡的气管,肺,气囊,胸腺,法氏囊,脾脏,肝脏和肾脏的石蜡切片进行间接酶标抗体染色,发现大肠杆菌接种组,混合接种组的气管,肺在接种后1h可检测到细菌抗原,混合接种组检测到的细菌更多,存在时间更长,结果表明,气管,肺和气囊是鸡大肠杆菌定居的场所,MPAIV可延细菌在气管,肺和气囊中定居的时间,使鸡大肠杆菌病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3.
用致病性大肠杆菌 O1 8分离株和 /或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Mild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MPAIV)接种 1 0~ 1 2日龄 SPF鸡 ,细菌接种后 1~ 96h对试验鸡的气管、肺、气囊、胸腺、法氏囊、脾脏、肝脏和肾脏的石蜡切片进行间接酶标抗体染色 ,发现大肠杆菌接种组、混合接种组的气管、肺在接种后 1 h可检测到细菌抗原 ,混合接种组检测到的细菌更多 ,存在时间更长。结果表明 :气管、肺和气囊是鸡大肠杆菌定居的场所 ;MPAIV可延长细菌在气管、肺和气囊中定居的时间 ,使鸡大肠杆菌病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4.
本项研究以内蒙古地区分离株MG-H3和MG-BR1作为研究对象,以MG-S6作为参考对象,分别对20d龄雏鸡进行人工感染,8d后以IP-H120作激发感染。结果试验鸡全部发病,呈现血清学反应阳性并伴有较明显的临床症状,病理剖检以呼吸道病变为主,心、肝、肺等器官也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攻毒20d后剖检全部鸡,气囊平均病变计分H3株为2.9,BR1株为2.3,S6株为2.8。  相似文献   

5.
将6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分别接种鸡胚肾细胞(CEKC)和气管环培养(TOC)。6株病毒无论是否已经适应于鸡胚,都在气管环培养中能引起病变。病毒适应于CEKC,是与病毒在鸡胚和细胞培养上的传代次数有关。分别用SPF鸡胚、非免疫鸡胚和普通鸡胚制备的TOC测定IBV-M41株的ID50,结果用SPF鸡胚和非免疫鸡胚制备的TOC测定的ID50都获得较高滴度,而在普通鸡胚制备的TOC中ID50明显低。  相似文献   

6.
雏鸡免疫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和毒株的细胞免疫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A肉鸡雏鸡分别经口免疫柔嫩艾美耳球虫毒株早熟株,用免疫组化ABC法染色检测小肠、盲肠扁桃体、脾脏中CD4^ 、CD8^ T淋巴细胞动态变化;用淋巴细胞转化实验MTT法检测T淋巴细胞活性。结果表明:球虫免疫鸡后,CD4^ T淋巴细胞在一次免疫后迅速增殖,第6天达到第一峰,免疫柔嫩艾美耳球虫毒株的鸡盲肠与脾脏中CD4^ T淋巴细胞占所有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达到38%和44%,免疫早熟株的鸡盲肠与脾脏中CD4^ T淋巴细胞占所有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达到36%和43%,而二次免疫后和对照相比很少有显著差异。CD8^ T淋巴细胞在一次免疫后比CD4^ T增殖速度慢,第9天达到第一峰。免疫柔嫩艾美耳球虫毒株的鸡在此日盲肠与脾脏中CD8^ T淋巴细胞占所有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达到37%和47%,免疫早熟株的鸡在此日盲肠与脾脏中CD8^ T淋巴细胞占所有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达到36%和48%,二次免疫后迅速大量增殖,免疫柔嫩艾美耳球虫毒株的鸡在二免后第2天盲肠与脾脏中CD8^ T淋巴细胞占所有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达到39%和50%.免疫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的鸡在二免后第2天盲肠与脾脏中CD8^ T淋巴细胞占所有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达到37%和50%。且CD8^ T淋巴细胞总体水平比CD4^ T淋巴细胞多。盲肠扁桃体中T细胞的增殖速度比其他组织更快。免疫早熟株的鸡与免疫毒株的鸡肠道黏膜中的CD4^ 、CD8^ T淋巴细胞变化基本一致。一次免疫鸡比未免疫对照T淋巴细胞活性显著升高;进行二免的鸡免疫后第一、二、三周T淋巴细胞活性均比未进行二免的鸡显著升高;毒株免疫鸡T淋巴细胞活性大多与早熟株免疫鸡无8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从发生法氏囊病(IBD)的免疫肉鸡群的法氏囊病料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致使非免疫鸡胚病变、死亡和鸡胚成纤维细胞病变。将其5代内细胞培养毒回归非免疫鸡胚和适龄鸡,复制出类似于野毒引起的鸡胚病变和典型IBD病例,鸡的死亡率为1/3 ̄2/3。其5代细胞毒的灭活制剂,使非免疫鸡在接种后21天或32天100%出现IBD琼扩阳性。  相似文献   

8.
将6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分别接种鸡胚肾细胞(CEKC)和气管环培养(TOC)。6株病毒无论是否已经适应于鸡胚,都在气环培养中能引起病变。病毒适应于CEKC,是与病毒在鸡胚和细胞培养上的传代次数有关。分别用SPF鸡胚、非免疫鸡胚和普通鸡胚制备在TOCIBV-M41株的IC50,结果用于SPF鸡胚和非免疫鸡胚制的TOC测定的ID50都获得较镐滴度,而在普通鸡胚制备的TOC中IC50明显低。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鸡白细胞介素-18(IL-18)在鸡球虫病疫苗免疫中的免疫佐剂作用,用鸡IL-18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IL-l8、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疫苗及两者联合分别接种3日龄鸡,首免后第1 d、4 d、6 d、9 d、14 d、21 d、26 d、28 d时随机抽取鸡外周血及无菌采取鸡脾脏,应用ELISA和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分别检测免疫鸡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水平.二免后第14 d用柔嫩艾美耳球虫进行攻击.结果表明,pIL-18与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疫苗联合免疫具有明显提高虫苗免疫保护的作用,pIL-18单独注射鸡体也具有明显增强鸡体抗球虫感染的作用.表明鸡IL-18能够明显增强鸡球虫病疫苗的免疫原性,显著提高免疫鸡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并且能强有力地抵抗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攻击.  相似文献   

10.
鸡败血霉形体免疫效力的研究及抗体水平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项研究以内蒙古地区分离株H3株、BR1株作为研究对象,以S6株作为参考对象,以3株鸡败血霉形体分别制成油乳剂灭活苗,经物理性状及安全性检验合格后,分别对18d龄雏鸡进行免疫接种。免疫42d后,免疫效力分别为75%(H3株)、70.0%(BR1株)和83.3%(S6株)。免疫鸡血清中HI抗体滴度规律性变化是,从免疫接种的第14d起,血清中可检出HI抗体,名免疫组HI抗体滴度均在53d龄时达到最高值,然后开始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用司本-80和硬脂酸铝加入白油为油相,吐温-80加入灭活的副鸡嗜血杆菌液为水相,制备成油乳剂苗,该苗属油包水类型,4℃放置6个月稳定,5倍量接种产蛋鸡,结果无不良反应,该苗免疫鸡群后一个月,其凝集抗体效价为1:64 ̄1:128,攻毒保护率为100%,免疫期6个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毒害艾美耳球虫(Eimeria necatrix)早熟株对鸡的免疫效果,为获得安全有效的鸡球虫疫苗株提供试验参考依据.[方法]取4日龄健康、体质量50~70 g鸡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盐酸氨丙啉添加组、一免组和二免组,每组50只鸡地面饲养,试验期81 d.对照组、免疫组(免疫组包括一免组和二免组)鸡饲喂基础日粮,盐酸氨丙啉添加组鸡按照药物说明全程基础日粮加盐酸氨丙啉拌服.一免组鸡4日龄一免,剂量1 000个/只毒害艾美耳球虫早熟株孢子化卵囊;二免组鸡53日龄二免,剂量200个/只毒害艾美耳球虫早熟株孢子化卵囊.鸡25日龄、53日龄、74日龄时从地面饲养的各组随机抽取6只鸡移到笼上饲养,同时设置红对照组(鸡不免疫不喂药仅攻毒).笼养鸡除对照组外,其他组鸡均攻毒,攻毒方法为逐只鸡经口接种毒害艾美耳球虫亲本株(10X104个孢子化卵囊/只).肉眼观察鸡临床症状,测定鸡平均相对体增质量、小肠病变记分、小肠病变记分减少率、存活率、卵囊减少率与抗球虫指数等指标.[结果]免疫鸡攻毒后,临床观察对照组鸡精神状态良好,未出现任何异常症状;免疫组与红对照组相比精神状态良好、血便减少.不同日龄鸡(25日龄、53日龄和74日龄)攻毒后第7天,盐酸氨丙啉添加组和免疫组鸡相对体增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极显著高于红对照组且二免组高于一免组.免疫组鸡小肠平均病变记分均低于红对照组,小肠病变记分减少率高于红对照组,其中二免组不同日龄攻毒后鸡小肠平均病变记分均低于一免组,且74日龄鸡攻毒后小肠病变记分减少率最高.红对照组不同日龄鸡卵囊数极显著高于盐酸氨丙啉添加组和免疫组,其中免疫组53日龄鸡和74日龄鸡攻毒后卵囊数均显著高于盐酸氨丙啉添加组,卵囊减少率低于盐酸氨丙啉添加组,且二免组74日 龄鸡攻毒后卵囊减少率高达90%.免疫组不同日龄鸡抗球虫指数极显著高于红对照组,二免组不同日龄鸡抗球虫指数均高于145且高于一免组,即二免组鸡抗球虫效果达到中效水平.[结论]毒害艾美耳球虫早熟株2次免疫对鸡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且对鸡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用司本—80和硬脂酸铝加入白油为油相,吐温—80加入灭活的副鸡嗜血杆菌液为水相,制备成油乳剂苗.该苗属油包水类型,4℃放置6个月稳定,5倍量接种产蛋鸡,结果无不良反应。该苗免疫鸡群后一个月,其凝集抗体效价为1:64~1:128,攻毒保护率为100%,免疫期6个月.  相似文献   

14.
鸡毒霉形体(MG)中毒株S6在固体平板上的3次克隆后,在无细胞培养上基上传100代以上进行致弱培养,用MGS6F108株培养物在雏物和SPF鸡胚上作6次回归感染,证明MGS6F108不返强,通过气管环培养,纤毛运动损伤试验及对鸡点眼,滴鼻,工胸气囊注射不同代培养物(F108,F143,F121,F150,F153)检查气囊病变和病原体再分离,结果证明F108以上代次的菌株低毒,安全,且有较强的免疫  相似文献   

15.
贵妇鸡亦称贵妃鸡,喜群居,有趋光性,食性广,生长快,羽毛华丽,娇小玲珑,性情温顺;皮薄肉香,营养丰富,肉质细腻;补气补血,美容益寿,在市场上倍受消费者的青睐。为搞好贵妇鸡的饲养管理,现将贵妇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雏鸡的饲养管理①温度:1~2日龄适宜温度为32℃,以后每天降0.5℃,直至21日龄达到22℃,这个温度一直到脱温;②湿度:1周内相对湿度为60%~65%,1周后降到50%~60%;③密度:第1周内每平方米可养100羽,第2~3周每周减20羽,第4~6周每周减10羽,第7~8周,…  相似文献   

16.
以兔A型魏氏梭菌培养液处理IBV-H120浓缩毒作血凝抗原,应用微量血凝抑制试验(HI)方法检测未免疫鸡群及自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疫苗免疫鸡群血清的HI效价。结果表明,自制IB疫苗免疫后第7天抗体水平开始上升,免疫后30天抗体水平达12Log2,抗体水平维持10Log2时间为100天左右,免疫后180天抗体水平不低于6Log2。对未免疫过IB疫苗的20个鸡群进行免疫检测发现18个鸡群为阳性,阳性率达83%。研究表明,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为检测IB抗体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从郑州某鸡场的病鸡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人工接种易感染鸡,可在第6d出现精神不振,拉稀,第8d出现死亡;并可致死部分鸡胚及产生卷曲胚,在鸡胚中干扰鸡新城疫病毒Lasota株的生长,但不能凝集鸡红细胞,经1%胰酶处理后能集鸡红细胞,在电镜下观察,可看到直径约100-160nm,周围有疏松突起,排列成花冠状的病毒粒子。初步鉴定了分离株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18.
1.按照鸡的品种合理选用疫苗。市售的两种商品疫苗,一种供种鸡、蛋鸡用,另一种供肉鸡用。2.掌握免疫适期。雏鸡采食后,即可在1~3日龄免疫。3.掌握技术操作要领。注意对水,取料适量。1000羽份疫苗对55~65毫升蒸馏水,取料5公斤~10公斤,平铺在1平方米以上的平面上,来回反复喷雾疫苗,反复拌和,使卵囊与饲料混匀,任鸡采食。4.使用疫苗前不让鸡只饥饿,避免应激因素。5‘保持垫料干燥,适时扩大育雏面积。6.免疫3周内不得使用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喹啉、磺胺增效剂等药物。若急需用药,可选用盐酸四环素,其剂量应不大于0.04%,土霉素不大于0.05%,呋喃唑酮不大于0.005%。7.不得同时使用抗球虫药物。8.疫苗储藏温度应高于0℃,低于37℃。鸡球虫疫苗的用法@褚明英$江苏南通市闸东乡畜牧兽医站!226002  相似文献   

19.
200只AA肉鸡,平均分为4组:卡介菌多糖核酸高、中、低剂量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试验鸡分别于给药前1天、停药后第4天、停药后第7天以及第10天采血,进行细胞免疫(外周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以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对鸡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卡介菌多糖核酸可以提高鸡体的免疫功能,其中以中剂量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鸡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后的免疫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对1日龄雏鸡接种MD三价疫苗或HVT疫苗后的免疫应答变化进行了检测.发现MD疫苗免疫后:(1)脾脏、胸腺T细胞IL—2诱生活性和IL—2R表达明显增强或增多,表明IL—2的免疫调节作用增强;(2)胸腺、法氏囊和脾脏中T细胞和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及T细胞增殖功能明显增高,表明中枢与外周免疫器官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显著增强;(3)盲肠扁桃体、哈德尔腺、支气管粘膜淋巴组织中T细胞和抗体生成细胞数量以及泪液、气管液、肠液、胆汁中IgA,IgG,IgM含量明显增多,表明呼吸道与消化道的局部免疫应答也显著增强;(4)MD三价疫苗免疫鸡的上述免疫应答变化比HVT疫苗免疫鸡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