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08级高职护理专业心肺复苏操作考试质量进行分析,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对策。方法选择2008级高职护理专业4个班共149名护生的心肺复苏操作考试成绩,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量化统计分析。结果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最低分为72分,最高分为94分,平均分为84.48分,标准差为4.56,4个班学生分数有差异。试卷各题的难度系数为0.00-0.36,各题区分度系数为0.00~0.66,信度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61。结论本次考试较好地评价了护生对心肺复苏操作的掌握情况,对于学生易出现的错误操作在今后教学中要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任务驱动新型教学法在心肺脑复苏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级涉外护理专业20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106名学生为实验组,100名学生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任务驱动新型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采取理论考试及技能操作考核相结合的形式与自制教学评价问卷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实验组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正性评价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任务驱动新型教学法既有利于提高心肺脑复苏教学质量,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与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与评价心肺复苏视频和问题为基础教学在急诊医学心肺复苏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吉林大学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84名(七年制42人,八年制42人)学生为研究对象,七年制学生为实验组,八年制学生为对照组.心肺复苏理论课程学习时,实验组在课程开始前发放心肺复苏相关试题,授课过程中播放心肺复苏视频.理论学习结束,实习期间,实验组及对照组学生进行相同的心肺复苏试题考试以及高仿真模拟人心肺复苏术技能操作测试.将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技能评分分数运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技能测试平均分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心肺复苏教学中结合播放视频和问题导向教学,能够更好的将理论运用于临床实际,对提高医学生心肺复苏技能操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在教学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高职护理毕业考试模式改革;方法:对比分析毕业考试模式改革前后学生通过CLEN考试差异,分析改革后,核心课程考试成绩、毕业考试成绩与CLEN考试成绩的差异;结果:改革组学生参加CLEN考试通过率明显高于改革前(P〈0.05),学生CLEN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平时课程考试及毕业综合考试(P〈0.01),而毕业综合考试与平时课程考试成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通过CLEN考试者问卷发现85%学生认为学校毕业考试时间不足、57%学生认为学校专业教师命题题型不规范,33%学生认为学校考试内容不吻合,43%学生认为学校考试辅导存在问题。结论:基于CLEN考试为导向的毕业考试模式改革引导的核心课程内容改革有助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通过CLEN考试,但如何以CLEN为导向,进行核心课程内容改革,组织好毕业考试,提高效果,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罩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方法采用试卷分析软件对我校170名高职护生的基础护理学期末考试试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0名学生的考试成绩为34—93分。基本呈正态分布;试卷难度为0.7,区分度为0.61。结论本套试卷质量良好,难度适中。区分度高;客观题比例较大,考试成绩可以信赖,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护理专业学业综合评价“511”模式效果;方法:护理专业学生学业综合评价分别实行模拟CLEN考试(A组),CLEN综合考试加技能考核的“5+l”模式(B组),模拟卫生行业的综合理论加技能与素质考核的”511”模式。对比分析各组CLEN通过率与就业质量,对学业综合成绩与CLEN考试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组CLEN通过率明显高于A组(P〈0.05),C组在就业质量明显高于A组与B组(P〈0.05)。学业综合评价成绩与CLEN考试成绩星正相关,相关性系数A组0.586,B组0.598,C组0.602。结论:高职护理专业学业综合评价“511”模式改革推动了专业内涵建设,使高校评价与卫生行业评价一致性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使高职护生掌握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技术。方法随机在我校2015级护理学专业中抽取两个班级的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基于微课的情景模拟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的考试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生理论、技能操作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各维度的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课的情景模拟教学法可激发护生对心肺复苏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护生对心肺复苏理论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培养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护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高,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本科医学实习生在实习前对心肺复苏知识掌握情况。方法将2011年在我院实习的85名本科生分为临床组与非临床组,男生组和女生组。参照2010年新版心肺复苏指南采用闭卷理论考试和应用电脑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技能考试,对结果进行x2检验分析。结果医学本科实习生对心肺复苏理论和技能掌握普遍较差,平均合格率为44.8%。临床组理论考试成绩明显优于非临床组(p=8.57,P〈O.01);技能操作的各项合格率均高于非临床组,但其平均合格率与非临床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2,P〉O.05)。男生组与女生组在技能考试方面平均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3=0.03,P〉O.05)。结论医学本科实习生心肺复苏知识掌握差,实习前应进行心肺复苏理论和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情景教学在心肺复苏技能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校2011级专科护生97人,按班级分成两组,实验组(n=47)进行情景教学,对照组(n=50)进行传统教学,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生心肺复苏技能操作考核平均成绩为(87.34±4.14)分,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学生平均成绩(82.82±6.27)分( P<0.01);100.00%(47/47)实验组学生认为情景教学可以提高CPR技能操作能力,95.74%(45/47)认为情景教学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97.87%(46/47)认为情景教学有利于培养团队协作能力;100.00%(9/9)教师认为情景教学可以提高指导教师教学能力。结论:情景教学运用于心肺复苏技能操作教学使护生体验学习乐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护生的职业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两个班100名学生分为对照组(50名)和实验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进行教学,两组进行理论和实践技能考试,并书写护理书面报告;调查学生对PBL教学法的认可程度。结果:两组护理书面报告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93.9%的学生喜欢PBL教学法。结论:PBL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实践能力培养,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PBL教学法在胃肠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对提高胃肠外科护理带教效果的作用。方法:将在胃肠外科实习的100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在理论考试、操作考试成绩和学生对PBL教学法的评价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大部分学生对PBL教学法的评价良好。结论:与常规教学法相比,PBL教学法更能提高带教质量,有助于培养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考核与理论考试成绩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002—2006级临床医学专业1432名学生组织胚胎学的实验考核与理论考试成绩作为研究资料,计算两类成绩的相关系数并进行检验。结果:2002.2006级学生实验考核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442、0.537、0.626、0.586、0.498,相关系数检验均显示实验考核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之间有正的直线相关关系(P〈0.01)。进一步分析显示实验考核高分组的学生有可能在理论考试中进入低分组(1.8%);同样实验考核位于低分组的学生也有可能在理论考试中进入高分组人数(4.9%)。结论:掌握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能够提高学生对组织玻片内容的理解,反之亦然;同时实验考核高分的学生在理论考试有可能得低分,实验考核低分的学生经过努力在理论考试中也有可能得到高分。  相似文献   

13.
理论与实践融合对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理论与实践融合对高职护生的职业认同感的影响,以期为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提供借鉴。方法: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006级的高职护理专业23班46名护生为实验组,22班49名护生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融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临床护理课程学习结束后两组护生进行职业认同感测评和对实验组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职业认同感测评实验组总分为31.83±4.13分,对照组总分29.60±5.12,通过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问卷调查显示67.4%的护生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遇到过对自己感动的事情,78.3%的学生在医院遇到了触动很大的事。结论:理论与实践融合有利于培养护生的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高职三年制护理专业学生坚韧人格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大学生坚韧人格评定量表对辽宁省540名高职三年制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高职三年制护生坚韧人格得分处于中等水平,有一定上升空间;不同年级高职三年制护生坚韧人格、投入维度、挑战维度、韧性维度间存在差异(P<0.05);是否喜欢本专业护生除控制维度外各维度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不同前景展望高职护生坚韧人格各维度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职三年制护生坚韧人格总体水平一般,不同年级、是否喜欢本专业、对护理专业前景的展望是坚韧人格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教、学、做、考、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级高职护理专业5班、6班共115名护生作为对照组,7班、8班共113名护生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即讲授—示教—实训。实验组采用"教、学、做、考、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即在护理实训中心的模拟病房进行授课,边教,边学,边做,每学完一项操作马上进行考试,然后进行评价。通过期末综合考核,比较两组护生学习效果。结果实验组理论与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教、学、做、考、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生理论考试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初贵富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8):240-240
目的:研究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PBL)在急诊教学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将学生分成两组。对照组20名学生在教学中采用传统方法教学,观察组21名学生在教学中采用以PBL教学法进行教学,两组教学内容为心肺复苏。比较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技能考试成绩,调查两组学生对PBL教学法的认可程度。结果:观察组心肺复苏理论考试成绩88.2&#177;9.5分,技能考试成绩87.2&#177;9.2分。对照组心肺复苏理论考试成绩73.3&#177;8.1分,技能考试成绩71.4&#177;8.5分,与观察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97.5%的学生喜欢PBL教学法。结论:PBL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不同年级流行病学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并对课程内容在专业实习中的应用情况实施问卷调查,为流行病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校2004—2007级预防医学流行病学考试成绩,并对完成专业实习的2006级和2007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流行病学考试成绩上,4个年级偏度系数均是负值,峰度系数只有2007级为正值,其余均为负值;平均分在不同年级间有统计学意义(F=2.70,P〈0.05);2004级的及格率与其他3个年级间均有统计学意义(X^2=7.94,P〈0.008)。调查中发现课程内容在实习中经常应用的分别是传染病防控(16.0%)、慢性病防控(13.9%)和疾病监测(11.8%)。结论应加强流行病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18.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护理本科生毕业考核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OSCE在护理本科生毕业考核中应用的可行性,促进高等护理教育考试改革。方法:以我院65名2003级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于毕业实习结束后开展OSCE多站式考试,分为SP考站与非SP考站,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OSCE成绩与护理专业课程考试成绩的相关性,调查学生对OSCE的认同情况。结果:0SCE考试平均成绩为81.04±3.99,总难度系数为0.81,信度分析克伦巴赫系数α=0.705,OSCE成绩与5项专业课程考试成绩显著相关。结论:应用0SCE进行护理本科生考核是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技能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高职护理专业临床实习教学中进行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将进入实习阶段的200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试验组采用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结果两组护生的理论考试、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自评问卷调查显示,两组护生在临床核心能力、临床护理能力等方面的提高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在护理专业实习中应用核心能力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BL教学在"3+2"高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参加《护理学基础》课程的28个"3+2"护理专业高职班中,随机整群抽取4个班级为实验组125人,4个班级为对照组123人。实验组采用PBL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按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采用课程结束理论与技能考试、课程前后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测评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课程结束后理论与技能操作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寻求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求知欲5个特质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3+2"高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PBL教学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