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张家口地区某砌体结构住宅楼纠倾加固工程为例,根据工程地勘报告及附近环境,确定该楼发生倾斜的原因,制定了采用桩基托换技术对该楼进行顶升纠倾的设计方案。重点阐述了桩基托换技术的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并结合有限元对托换梁、既有砌体墙与基础之间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托换体系可有效扩散千斤顶施加的集中应力,为顶升作业顺利完成提供了保障。该住宅楼经纠倾加固后,倾斜量由0.55%降至0.06%,满足规范要求,纠倾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以某多层剪力墙结构为例,在分析倾斜原因的基础上,结合房屋的体型、结构体系和基础类型等因素,提出在基础顶采用断墙、柱顶升法进行纠倾。为降低造价,优化顶升点数量,采用托换梁+顶升托座的顶升托换体系,运用同步顶升设备进行信息化施工,顺利完成了房屋顶升纠倾,满足了规范和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某多层混凝土框架办公楼顶升纠倾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建筑物倾斜的原因,对不均匀沉降量进行分析统计并确定顶升纠倾量,标注建筑物顶升的转动轴,在位于转动轴处框架柱底部设置多向转动装置,在转动轴外框架柱底部设置千斤顶,利用PLC同步控制系统对建筑物进行绕轴转动顶升,纠倾完成后建筑物的倾斜率达到0.3‰。该法能减少建筑物顶升滞空时间,提高顶升纠倾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4.
以北方山区某砖混结构住宅楼纠倾加固工程为例,介绍该工程倾斜原因、纠倾加固方案,并对结构顶升纠倾进行有限单元模拟和施工监测分析,研究结构和构件的受力与变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成孔桩结合钢筋混凝土托换梁的纠倾技术能从根本上解决砖混结构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倾斜问题,可保证上部结构顶升纠倾的安全,且纠倾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桩基托换顶升纠倾加固技术以桩基为顶升支座,对事故建筑进行纠倾。该方法不但可以保留建筑的完整性,还能解决地基日后再次沉降问题。结合某纠倾工程,详细介绍了桩基托换顶升纠倾加固技术施工工艺,并对顶升进行试验数据和有限元数值分析。该方法顶升受力合理,可控性强,施工周期短,可以作为同类工程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某倾斜建筑物的顶升纠倾计算及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小别墅发生了严重的不均匀沉降,向西北倾斜,倾斜度为21‰,严重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地基土主要压缩层是厚度不等的饱和软黏土,根据地基土情况,采用钢管混凝土后压桩法对地基进行加固。根据建筑物结构特点,确定建筑物上下顶离处标高在室内地坪下500 mm,顶升点36个,最大顶升量为326 mm,最大下沉量16mm。采用墙梁计算模式计算上托换梁,采用分段凿除、分段浇筑方法制作托换梁。采用多点不同步位移顶升法将建筑物纠倾至2‰。  相似文献   

7.
某七层框架结构房屋顶升纠偏加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黄土地基湿陷沉降,某建筑物发生了倾斜沉降,经过分析论证,采用静压桩托换实施顶升纠倾方案。设计采用400根托换桩,切割部分筏板基础,减小顶升压力。沿建筑物长度方向分三次一循环实施顶升,合理控制了顶升过程的稳定问题。该纠偏加固工程实施顺利,效果明显,解决了地基湿陷的问题,达到了纠偏的目的,证明了该顶升纠偏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可以作为同类纠偏加固工程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某房屋开裂、沉降和倾斜原因,结合房屋的体型、结构体系和基础类型等因素,提出了在地下1层楼板面采用高位基础加固和高位顶升纠倾的方案。通过对静压桩承台、锚杆静压桩、顶升牛腿和支撑系统等构件、体系的设计、施工,并在顶升纠倾中运用了信息化施工手段,顺利完成了房屋基础加固和顶升纠倾,使其沉降和倾斜满足了规范和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煤矿栈桥顶升纠倾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煤矿栈桥发生较大量下沉、倾斜问题进行建筑病害分析,提出柱基下预压托换桩和斜撑架断柱相结合的综合顶升纠倾法治理方案。结合结构性能分析,给出顶升纠倾的转动轴位置、柱体断口位置、加载点布置、加载及位移控制量确定的设计要点,并用数值模拟方法予以验证,使后续施工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介绍了某框架结构的工程概况,并对其倾斜原因进行了分析,制定出了地基基础加固与托换顶升纠倾的综合修复方案。通过最终该建筑的纠偏工程效果来看,断柱托换顶升纠偏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张延飞 《江西建材》2016,(4):115+120
当建筑的倾斜量已达到甚至超过允许倾斜值,且该建筑物尚具有纠倾扶正的经济价值和使用条件时,应进行建筑物的纠倾。建筑物纠倾是指既有建筑物偏离垂直位置发生倾斜而影响正常使用时所采取的托换措施。纠倾是利用地基的新的不均匀沉降来调整建筑物已存在的不均匀沉降。本文结合案例工程不均匀沉降情况和综合我公司多年来对建筑物纠倾施工的经验,提出了关于既有建筑物纠倾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牛文庆  张小兵  郑静 《建筑结构》2023,(10):122-127+133
针对高地下水位泥岩地基软弱、施工不当等引起的高层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的病害,进而导致上部结构倾斜的工程案例,通过现场勘察研究制定了纠倾加固技术方案并实施,纠倾加固过程中运用沉降观测和倾斜观测研究了大楼的变形特征。结果表明:“锚杆静压桩结合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止倾加固,井形巷道钻孔取土结合锚索加压调控纠倾”的综合纠倾加固方案对该纠倾加固工程切实可行,工程实施后高层建筑倾斜率由3.99‰降低至1.21‰,满足规范及正常使用要求;高层建筑纠倾加固过程中沉降观测结果和倾斜监测结果可以相互验证,监测结果的及时分析反馈可以实现“动态化设计,信息化施工”以便及时适当调整纠倾加固方案,保障大楼结构安全;对高层建筑纠倾加固工程,采取先止倾加固再纠倾加固的方式,纠倾过程及结果会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3.
预压托换桩加固及顶升纠偏工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市某住宅楼是在原3层砖混结构上增建至7层框架结构式房屋,两种结构体系没有完全脱离开,又由于设计时地基处理不当,导致建筑物刚封顶即严重倾斜,倾斜率为18.6‰,沉降速率为9.15mm/d,随时存在倒塌的危险。为使房屋恢复正常使用,经研究后决定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压托换桩加固及顶升纠偏方案。以此工程为例,提出顶升纠偏中预压托换桩设计公式;详细介绍了纠偏方案的选定、钢筋混凝土预压托换桩顶升纠偏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顶升监测与控制以及顶升施工中的技术难点及采取的对策等。经过3d顶升施工后,使房屋的倾斜率稳定在0.53‰,沉降速率小于0.0077mm/d,房屋基本上恢复了正常使用。经过5a多使用证明,在黄土地区采用预压托换桩法加固或纠偏类似工程问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某小高层纠倾加固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某11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房屋整体向东北方向发生倾斜。房屋东北角点最大累计沉降量为111.33mm,最大倾斜量为6‰,不满足设计规范要求,需进行纠倾处理。结合该房屋的地质条件和上部结构情况,先在房屋北侧设置一定数量的锚杆静压桩使房屋沉降趋于稳定后,在房屋南侧布置扰动孔,对筏板基础底部的碎石垫层进行扰动,使房屋南侧迫降,从而达到纠倾的目的。待房屋回倾至设计值后,采用地基压密注浆对地基进行防覆倾加固处理。通过对该房屋倾斜原因的分析、纠倾方案的选取、纠倾设计及施工操作等方面进行较详细的叙述,可供同类建筑纠倾参考。  相似文献   

15.
倾斜火炬塔结构纠倾施工过程中地基扰动可能产生新的沉降。本文通过对实际工程的桩基加固过程中的沉降进行分析,为顶升纠偏顶升量取值提供参考。全文以某倾斜LNG(液化天然气)火炬塔工程为例,提出了顶升纠倾方案和地基基础加固方案,给出主要构造图;根据该方案,分析了新增桩基加固方法施工前后火炬塔桩基沉降情况,给出预测计算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按非嵌岩桩计算得到的基础沉降与观测结果较为一致;纠偏与地基加固施工过程中的总沉降主要由承台扩大、压桩和后期新桩中新增荷载导致的沉降变形三者引起,最大预测数值为3.7mm。因此,在确定顶升纠偏顶升量目标值时应考虑加固过程中的总沉降。  相似文献   

16.
宁波市钱家边小区于1994年建成的一批点式住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均匀沉降,倾斜方向基本上一致,都是向南偏西方向。其中#11楼尤为严重,房屋的倾斜度高达20‰,远远超出国家规定的7‰危房标准值。受有关部门委托,先对这幢楼房的地基进行了加固处理,然后再采用顶升纠倾方法对其进行矫正。现将有关顶升纠倾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工程实例 ,详细介绍了某综合楼倾斜的原因与纠倾加固施工方法 ,采用钢管桩托换 ,条基下抽砂纠倾 ,对基础沉降监测 ,施工后的监测结果表明纠倾方法是可行的、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以某6层倾斜住宅楼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建筑物灰土垫层掏土迫降纠倾进行缩尺模型试验,分析垫层灰土配比、掏土孔径、孔间距等指标的变化对纠倾效果的影响,总结归纳塌孔破坏规律,得出灰土垫层掏土迫降纠倾的相关技术参数。根据试验结果,采用灰土垫层掏土、桩基加固及刚度软化法综合纠倾加固方案对倾斜建筑物进行迫降纠倾,经过100 d,建筑物倾斜率由8.86‰回倾至1.8‰,满足规范及使用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19.
结合某六层砖混结构房屋顶升纠倾实例工程,分析了结构发生倾斜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病害处理方案,并给出了顶升纠倾的加载点布置、加载量及位移量确定的设计要点,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某办公楼建筑采用PLC同步顶升液压系统进行顶升纠倾的实例,介绍了该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并针对托换梁施工、PLC系统控制、顶升后连接处理等关键工序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在实际施工中效果良好,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