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的真菌病害,严重时可导致水稻绝收,因此水稻品种的抗稻瘟病审定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为了加强对四川水稻品种抗稻瘟病审定工作的认识,笔者总结了水稻的重要地位、稻瘟病的流行危害及水稻品种抗稻瘟病鉴定工作,回顾了四川省水稻区试稻瘟病抗性鉴定工作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国家南方区试稻瘟病抗性鉴定在长江上游的部署与发展。这为以后发展水稻品种抗病审定工作提供一定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谈孝凤  吕昌置 《种子》1999,(2):72-75
本文通过对38个水稻品种和8个育种材料对稻瘟病和纹枯病的性监测和分析,明确了参试的46个品种和育种材料的抗性类型和经济性状,提出了育种上运用于培育抗稻瘟病和纹枯病品种的育种材料,同时还指出生产实际中,不同抗性的品种适宜种植的区域和必须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哈尔滨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合理布局,本研究于2011年以24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和12个水稻品种为靶标,以120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和22个稻瘟病菌鉴别菌株为选择压力,通过喷雾接种和离体接种方式完成试验,同时对部分结果进行了PCR复检,获得了各稻瘟病抗性基因利用价值和水稻品种含有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准确信息,得出以下结论:124个稻瘟病抗性基因的抗谱在10.83%~93.33%,平均抗谱为38.09%;212个水稻品种共检测到稻瘟病抗性基因10个,pi-a基因出现频率最高;3结合两方面信息,初步制定单一品种和多品种抗稻瘟病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4.
稻瘟病是水稻毁灭性、流行性病害、从贵州历史发生情况分析,稻瘟病发生流行,品种抗性人,布局不合理的主要因素,菌源广泛存在是基础,适宜的气候及人为活动的不合理是主要条件,根据贵州稻田生态系统特点,1995~1998年,通过配套技术筛选,单项技术的深化试验,规范化技术组装,制定推行了“加强病情动态监测、推广抗性品种、实施健身控害栽培、科学用药、示范带动、综防编译”的治理策略,实施综合治理面积87.24万  相似文献   

5.
水稻稻瘟病是铜仁地区水稻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也是杂交水稻制种田最主要的病害。常年发病面积大,危害严重,造成损失在10%~30%,流行年份(如铜仁地区1993年)损失率高达50%以上。在种子生产实际中,稻瘟病的发生因不育系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在杂交水稻品种的选育过程中,不育系的抗性是决定品种抗性和种子生产风险的重要因素,为了摸清在我区常使用的几个主要不育系对稻瘟病的抗性,从而为杂交水稻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中对稻瘟病的针对性防治提供依据。2006、2007年在印江县的新业乡,铜仁市的和平镇和江口县的太平乡进行了两年不同地点的抗性监测试验,明确了不同不育系的抗感特性。  相似文献   

6.
统计分析了广东省 2016-2021 年审定的水稻品种主要性状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广东省 2016-2021 年共审定 466个早晚造兼用型水稻品种,包含 149 个籼型常规稻、84 个籼型两系杂交稻和 232 个籼型三系杂交稻、1 个籼粳交三系杂交稻;审定通过的各类型水稻品种产量、生育期、株高、有效穗数、穗长、结实率、千粒重比较接近,审定品种的年度产量总体稳定在7110.98~7342.29kg/hm2。优质稻品种共 282 个,占 60.52%。广东省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保持在较高水平,稻瘟病抗性中抗及以上的水稻品种数量为 440 个,占 94.42% ;白叶枯病抗性中抗及以上的水稻品种数量为 86 个,占 18.45%,抗性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科研院所、科企合作是主要的育种力量,走强强联合发展之路是我国育种资源整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贵州部分水稻主栽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湄潭县稻瘟病抗性鉴定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得出贵州省部分主栽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类型.结果显示,多数品种不抗稻瘟病或田间抗性表现较差.57个参试品种中,有56个对稻瘟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感病性,其中42个表现为感病(S)或高感(HS).通过对比近年抗性监测结果发现,金优117、Ⅱ优162、Ⅱ优58等品种的抗性已逐渐退化或丧失.试验讨论了优质稻稻瘟病的重发原因,并对优质稻生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贵州主要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瘟病是我省水稻的主要病害,常年发生面积13.34万hmZ左右,一般减产10o~30o。1982年全省穗瘟大流行,发病面积1333万hmZ,损失稻谷1亿多kg,发病品种主要是庚湘。遵灿三号、桂朝二号、糯谷等常规品种;1993年全省穗瘟又一次大流行,流行面积16.67万hmZ,损失稻谷2.9亿kg,感病品种由以前的常规品种扩展到部分杂交稻品种,且以水稻主栽品种汕优63发生面积最大。大面积栽种感病品种是造成稻瘟病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选栽抗病良种是防治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为了摸清我省主要种植的杂交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变化,为今后生产上品种…  相似文献   

9.
水稻抗稻瘟病的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稻瘟病是影响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生产上对稻瘟病的防治没有特效的方法,更多依赖水稻品种自身的抗性来抵御病害的发生。因此,稻瘟病抗性的遗传和育种研究就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稻瘟病抗性遗传研究方面,到目前已经鉴定和定位了40多个抗稻瘟病基因,克隆了2个稻瘟病抗性基因Pi-b和Pi-ta。培育抗稻瘟病的水稻品种可采用如下策略:广泛收集稻瘟病抗源,经过稻瘟病老重病区长期自然选择得到的高抗材料和含有已定位抗性基因的抗源材料要作为重点抗源亲本;检测稻瘟病菌群体结构的变化,获取小种变化的准确信息;常规的有性杂交和转基因技术相结合导入抗性基因;人工接种抗性鉴定、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病区病圃抗性鉴定技术相结合,提高杂交后代材料抗性鉴定的准确性,加快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在永泰县下拔乡海拔650m的山区开展福州市水稻区域试验中有苗头品种(组合)的稻瘟病抗性鉴定。参鉴12个品种(含对照种)中抗病的有8个,其中新品种早稻1个、中稻3个、晚稻2个;中抗有3个,其中新品种早稻1个、中稻1个;中感的1个。为今后品种初审和配套栽培技术以及后续开展稻瘟病鉴定工作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旨在明确2017-2020年安徽省参试水稻品种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情况.用人工喷雾接种和自然诱发相结合的方法测得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用剪叶接菌方法测得品种对白叶枯病的抗性.结果 表明:659个水稻品种中,48.10%表现为中感稻瘟病,其次为中抗、感、高感,表现为抗病的品种仅占1.06%,没有高抗品种.51.59%表...  相似文献   

12.
稻瘟病是全世界水稻生长地区最经常发生的病害。抗病品种的利用是防治稻瘟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然而,由于Magnaporthe grisea较大的病原变异性使抗性经常在品种释放几年内丧失。因此,培育更持久抗性的品种已成为水稻改良的首要问题。利用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改良水稻抗稻瘟病的策略及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转基因技术是改良水稻稻瘟病抗性的有效途径。已有研究证实通过某些抗病基因、抗真菌蛋白基因、杀菌肽基因的转基因,可以培育出获得对稻瘟病广谱抗性的水稻品种。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的进展评述了水稻稻瘟病抗性的分子改良策略。  相似文献   

14.
张淑平  潘勋 《华北农学报》1992,7(1):107-111
利用全国统一的7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对河北省的稻瘟病菌进行了测定。1978~1981年的测定结果与1987~1989年的结果比较表明,近年来河北省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类型基本是稳定的,有ZF_1、ZG_1、ZE_1、ZE_34个小种。明确了当前水稻生产上利用品种及新品系的苗期抗性顺序由高到低依次为:中花8号、中作321、冀粳10号,垦育1号(高77)、82-32-1、冀粳8号、32-32和垦丰5号。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重庆市种子管理站委托涪陵区农科所开展了重庆市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监测及水稻品种抗性鉴定,以便明确重庆市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分布、变化趋势和水稻品种抗瘟性情况,为防治稻瘟病流行危害和品种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具体监测鉴定结果如下:1.2015年小种监测结果表明:目前重庆市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复杂多  相似文献   

16.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归类分析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瘟病是世界水稻各稻区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比较经济实效的稻瘟病控制方法是培育抗性水稻品种,传统遗传育种在提高水稻病害抗性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却存在着局限性,如优质品种却感病,抗病品种产量低,育种周期长,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变异快等,使得传统育种陷入了僵局.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通过转基因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选...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毒力基因分析与抗病育种策略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近年来黑龙江省稻瘟病危害程度加重,给水稻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为了解当地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及其毒性基因的组成与分布,有针对性地利用抗性基因,选育抗病品种和使之合理布局,本文利用9个日本鉴别品种、7个中国鉴别品种、31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及12个当地主栽品种,对2006年采自该省主要积温区不同水稻品种的173个稻瘟病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鉴定出55个日本小种,优势小种为017、077、037、377和047,总频率为42.29%。鉴别力比较结果证实日本鉴别品种比中国鉴别品种更适合于当地稻瘟病菌致病性变异与小种分化研究。在12个主栽品种中,除龙粳14、龙盾104外,其他品种已经或正在丧失对稻瘟病的抗性。Pi9基因在所有积温区对稻瘟病菌株的抗谱都最广(平均94.80%),是当前黑龙江省水稻育种上极有价值的抗性基因;基因Piz-5(CA)、Piz-5(R)、Pita-2(R)、Pita-2(P)、Pi12(t)和Pi20(t)对供试菌株有高于70%的抗谱,也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黑龙江省当前抗稻瘟病育种的策略应该是,在利用抗源龙粳14、龙盾104和Pi9的基础上,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聚合一至多个广谱抗性基因;同时加强对稻瘟病菌种群的监测和新抗源的发掘,有针对性地向主栽品种导入新的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18.
贵州水稻区试品种(组合)对水稻稻瘟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杨学辉  谢海呈  袁洁 《种子》2003,(3):26-27
1996—1998、1999—2002年分别采用苗期喷雾接种及穗期注射接种两种鉴定方法对264份水稻区试新品种(组合)进行了抗稻瘟病性人工接种鉴定,共鉴定出抗性材料74份,其中表现高抗的材料9份,表现抗的材料30份,表现中抗的材料34份,分别占总鉴定品种数的3.41%、11.36%和12.88%。  相似文献   

19.
黔东武陵山区抗稻瘟病水稻品种抗性鉴定初报邹天申,梅佐有,冷应朝(铜仁地区农业局科教站)(贵州省铜仁农业学校)(江口县农业局植保站)杨再文,李灿和,杨再发(松桃县农业局植保站)(印江县农业局植保站)(江口县坝盘乡农技站)稻瘟病是铜仁地区水稻上的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20.
为了从数量上评价衍生于籼稻品种Modan并授予水稻穗瘟病田问抗性的Pb1基因的预防效果,用两年时间在两个试验点的水田中进行了稻瘟病抗性试验;试验所用的3种近等基因系是从大约2000个重组自交系中选出的,而这些重组自交系则又是通过日本水稻品种黄金晴(对稻瘟病敏感,不含Pb1基因)与月之光(抗稻瘟病,含有Pb1基因)杂交而育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