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目的:分析助产士职业暴露情况调查中的低报告现象的原因。以寻求降低助产士职业感染危险性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6名助产士在半年内发生职业感染及上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被调查的助产士发生针刺伤或血液、体液污染后,每次都上报的仅占16.1%,大多数时候上报占33.9%,偶尔上报占30.4%,从来不上报占19.6%。结论:低报告现象与助产士对职业暴露危害的认知缺陷有关;与医院内无完善的职业暴露上报体系、无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安徽省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后的上报情况,分析上报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正确处置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9年4月1日至30日以安徽省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暴露发生的经历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等信息,以是否上报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33185份,回收有效问卷33156份.锐器伤和血/体液暴露后的上报率分别为27.41%和24.4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医院级别、文化程度、职称水平、职业、是否遵循标准预防、操作前查看患者免疫十项报告、培训次数职业暴露上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业暴露后影响上报率的因素为职业、医院级别、文化程度、是否遵循标准预防、操作前查看患者免疫十项报告及培训次数(P<0.05).结论 安徽省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后上报率较低.应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正确处置知识专项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和上报意识.  相似文献   

3.
助产士职业暴露现状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小丽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9):118-118,120
目的:了解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发生情况,探讨进一步防范对策。方法:2009年6月~2010年6月对大同市五家市级医院助产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发生职业暴露及实践操作中自我防护情况等。结果:116名被调查的助产士中,83名有职业暴露的经历,与分娩有关的职业暴露总次数168例次;助产士自我防护意识差,可能接触产妇血液、体液、羊水时戴眼罩、面罩及穿隔离衣者仅3名,占2.6%;发生职业暴露后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的6名,占5.2%。结论:助产士面临的职业暴露风险大,职业防护意识差,增强临床助产士职业防护意识,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降低助产士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朱爱萍 《中原医刊》2011,(8):119-120
目的分析助产士工作中存在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制定相应防范措施,旨在降低职业暴露风险。方法通过对我市3家三级综合医院56名助产士2009年1月至12月间发生职业暴露情况及职业防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结果56例都曾被羊水、血液污染过皮肤;被羊水、血液污染眼、鼻、口腔29例;发生针头、缝针、剪刀、安瓿等锐器伤45例;清洗器械时被污水溅到面部皮肤、眼睛36例。结论助产士职业暴露发生率高,应做好职业安全教育,全面提高助产士的自我防护意识,针对职业暴露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防护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助产士职业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娩室助产士职业暴露的易感染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本次研究对16名医院分娩室助产士,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表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涉及感染因素、损伤类型、损伤情况,暴露源种类和病毒情况。结果所有助产士均有被锐器所伤和针头所刺的经历和被羊水或血液污染过的经历。10名助产士发生过职业暴露,占总人数62.50%,4名助产士为记不清楚,占总人数25.00%,2名助产士未发生过职业暴露,占总人数12.50%。其中1名助产士暴露于梅毒,8名助产士暴露于乙型肝炎病毒,1名助产士两种疾病均有暴露过。结论制定科学的安全的操作程序,加大对职业暴露的宣传教育工作,和对助产士的培训力度。有效改善助产士的工作环境,减轻助产士的工作压力,进而有效的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郴州市某医院部分医务人员医疗锐器伤发生率、发生环节以及医疗锐器刺伤预防措施应用情况,为后期开展HIV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郴州市某医院部分医务人员进行医疗锐器伤相关情况调查。结果300名医务人员中医疗锐器伤的发生率为92.3%;54.7%曾在输液结束拔针时发生医疗锐器伤,53.7%在使用安瓿时发生医疗锐器伤,37%回收毁形时发生医疗锐器伤等;仅有24%的医务人员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时坚持戴手套。28.7%的医院医务人员知道发生艾滋病暴露锐器伤的正确预防用药时间。结论郴州市某医院医务人员医疗锐器伤发生率高,刺伤发生环节在医务人员工作环境中易实现,而医院医务人员自我保护及预防意识薄弱,因此,进行相应职业暴露防护培训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胡炜烨  林锋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8):487-489
目的 调查助产士职业暴露情况及相关因素,以寻求降低助产士职业感染危险性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52名助产士在1年内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环节、发生率及与护龄的关系.结果 助产士职业暴露几率为100%,且发生率与护龄有关(P<0.01),最常见的为血液、羊水污染及针刺伤,针刺伤常见环节是会阴缝合.常见原因有工作量大、心理压力超负荷、技术不熟练、违反操作规程等.结论 助产士发生职业暴露情况严峻,加强防范教育,降低压力源,规范操作行为,熟练操作技术,强化暴露处理流程,做好暴露人群的心理疏导,是防范职业暴露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以及防护措施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分娩室50例助产士,应用调查问卷对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进行汇总分析,并制定针对性防护措施。观察针对性防护措施的干预情况,并予以比较。结果干预后助产士危险因素防护效果与干预前相比更优,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较多,需要制定和落实防护措施,降低危险因素的发生率,提高助产士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9.
助产士职业暴露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桔云  林军娇 《中国医药导报》2009,6(7):149-149,152
目的:探讨助产士职业暴露的现状及对策.方法:对26名助产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分析其职业暴露时间、种类、方式、部位、暴露后的处理、职业防护及培训等.结果:接受调查的26名助产士均有不同程度的职业暴露.但绝大多数未上报,也未进行规范的处理;46.15%的助产士相关知识欠缺;接触产妇戴手套或操作前后都洗手的助产士人数为0.结论:大多数助产士自身防护意识淡薄,需加强培训,规范工作流程,正确使用防护用具.建立健全的登记上报制度及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并实施,以确保助产人员的身心健康,减少职业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熊洁贞 《海南医学》2009,20(1):122-124
目的探讨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方法通过对我科45名助产士进行调查,分析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情况。结果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重在防护。结论助产士职业暴露发生率高,要做好职业安全教育,全面提高助产士的自身防护意识,完善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助产士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1.
护理实习生职业暴露现状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职业暴露及防护情况,探讨有效的防护及干预措施,为减少职业暴露和职业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360名实习结束的护生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及暴露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共调查360名护生,收回有效问卷354份,354名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有42.09%的护生发生过职业暴露,主要为皮肤损伤.护生职业防护意识淡薄,安全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总体不理想,知道标准防护原则的护生占41.81%.护生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来源于学校教育的仅占20.90%,来源于医院专题讲座的占56.21%,护生在校期间缺乏系统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结论护理专业学生在实习阶段面临职业暴露的潜在风险,应从个人、学校、医院等方面加强对实习护生的职业安全教育与教学实习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中易发生血源性传染病的职业暴露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该人群职业暴露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方法抽取芜湖市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选取相关科室全部护士,利用自行设计的职业暴露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最近一年发生过针刺伤的有33.15%,发生锐器或其它物体割伤的有30.24%,发生黏膜暴露于污染的体液或血液的有15.45%;从执业开始至今31.27%的调查对象发生过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在暴露后进行事件报告的仅有55.39%;而最近1年发生职业暴露的有17.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日均工作时间超过8h、发生过针刺伤、割伤、黏膜暴露的调查对象在执业过程中更容易发生职业暴露,相反的是接触一般患者后每次进行洗手、接受过梅毒知识培训的调查对象是保护因素.结论:芜湖市护理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风险较高,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和相关知识培训工作,提高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水平.  相似文献   

13.
王瑞珍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2):330-331
目的 探讨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降低助产士的职业风险.方法 通过对我科45名助产士及护士的调查,分析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情况.结果 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应从各方面做好安全防范对策.结论 结合临床针对助产士潜在的职业危险及防护对策进行分析,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职业暴露的发生,保障助产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并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相关因素,制定职业暴露防范措施.方法:以2014年6月~2016年6月为观察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内参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15名作为研究对象,对手术全程职业暴露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向本组15名手术室护理人员发放自拟调查问卷,调查2014年6月~2016年6月时间段内所有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事件发生情况.问卷调查维度包括:①职业暴露事件发生时间.包括术前、术中、术后;②职业暴露影响因素.包括生物感染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结果:本组15名手术室护理人员调查期间内共发生职业暴露事件25例.职业暴露发生时间方面,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多发生于术中,构成比为72.00%(18/25),显著高于术前、术后构成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职业暴露影响因素方面,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以生物感染为主,构成比为52.00%(13/25),显著高于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构成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手术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事件发生可能性高,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生物感染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其中以生物感染因素最显著.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完善职业暴露培训对降低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合理防范职业暴露风险事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苏飞群  卢祝新 《广西医学》2009,31(5):724-726
目的通过医院工勤人员发生针刺伤状况的调查,分析工勤人员因针刺伤艾滋病职业暴露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用自制的调查表对我院工勤人员发生针刺伤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的调查。结果74人被调查者中,22人发生过针刺伤,发生率为29.7%;共发生29人次,其中暴露源有4例是艾滋病患者。结论工勤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防护意识不强,被艾滋病患者血液污染的针刺伤发生率还比较高;医院管理者应该加强工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安全教育和针刺伤防护意识教育,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绍兴市某医院临床护士职业暴露风险与防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绍兴市某医院护士职业暴露情况,从而为制定相关防范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方法,于2010年4月对绍兴市某医院不同科室的136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了解该医院护士职业暴露情况。结果:调查发现136人共发生职业暴露97例,发生率为71.32%。结论:医院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主要为职业防护知识缺乏,个人防护意识不强等,应加强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教育与培训,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应使用必备防护用具;应加强医院监管,制定并落实相关防范对策及制度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现状与特点,为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省级三甲医院2018—2020年医务人员发生的职业暴露事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调查期间共上报职业暴露149例,护士(含进修、实习)占60.40%,工作年限<5 a的医务人员占62.42%.暴露方式以针、针头刺伤多见,占55.03%.发生环节主要为使用器械,占27.52%.主要的病原体为乙型肝炎病毒,占47.65%.预防性用药率为65.77%(98/149).对全部暴露者进行随访,尚未发现感染病例.结论 通过调查血源性职业暴露事件可揭示职业暴露的主要人群、方式及环节等因素,医务人员存在血源性职业暴露及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手术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分析低报告现象的原因,以寻求有效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的措施.方法:对52名参加手术人员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进行职业暴露发生和上报情况调查分析.结果:职业暴露发生率高,医生为59.45%,护士为86.66%;职业暴露上报率低,医生为27.02%,护士为60.00%.结论:手术人员面临职业暴露的严重威胁,低报告现象与手术人员对职业暴露的认知缺陷有关,完善职业暴露上报体系,规范操作行为,是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郴州市某医院护士对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为进一步开展艾滋病职业安全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郴州市某医院290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90名护士对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56.9%,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总知晓率为62.3%,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及科室护士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知晓率不高,开展HIV职业暴露防护与反歧视专业培训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20.
李细英  厉跃红 《安徽医学》2015,36(10):1279-1281
目的:调查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助产士咨询门诊的开展情况及对孕产妇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随机选取120份参与过助产士门诊咨询活动的问卷作为参与组,同时选取120份未参与门诊咨询的问卷作为对照组,对他们进行助产士咨询门诊开展效应和医院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通过开展助产士门诊咨询服务,孕产妇认为医院服务为“非常满意”的比例由22%上升到67%。结论助产士咨询门诊能够很好地为孕产妇的分娩提供帮助和指导,可以有效提高产妇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和助产士的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