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聚六亚甲基双胍类长效消毒剂对医院重点科室内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方法选取5家三级医院的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试验第1天使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擦拭消毒,为含氯消毒剂组,擦拭前和消毒后2、3、4、5、6 h采样;第2~4天使用有效浓度为1.7%~1.9%的新型聚六亚甲基双胍类消毒剂擦拭消毒,为长效消毒剂组,擦拭前和消毒后2、4、6、24、48 h采样,通过菌落计数计算合格率。结果消毒前,2组不同区域的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长效消毒剂组消毒后4和6 h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含氯消毒剂组(χ^(2)=5.560,P=0.018;χ^(2)=7.800,P=0.005),消毒24 h后合格率与消毒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含氯消毒剂组消毒4 h后合格率与消毒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效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及抗菌持续时间优于含氯消毒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床单位臭氧消毒机和含氯消毒剂对部分物品表面消毒效果。方法用棉拭涂抹采样和细菌检验技术,对两种消毒方法对床单位表面消毒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用产生臭氧浓度600 mg/m3的床单位臭氧消毒机作用60 min和臭氧衰减30 min,对部分物品表面消毒合格率达到98.31%。用含有效氯500 mg/L的含氯消毒泡腾片溶液擦拭消毒,对部分物品表面消毒效果合格率为92.49%。结论臭氧床单位消毒机消毒物品表面的效果优于含氯消毒剂擦拭法,消毒效果较好,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分析西安市医疗机构两种消毒剂有效含量监测数据,了解医疗机构外环境物体表面和医疗器械消毒工作质量。方法 按照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要求,采用滴定法对含氯消毒剂和20 g/L碱性戊二醛消毒剂进行有效含量测定。结果 3年共采样345份,总合格率为79.42%,2016-2018年合格率分别为69.70%、80.00%和88.12%。20 g/L碱性戊二醛和含氯消毒剂合格率分别为89.29%和77.51%;三级、二级和其他级别医疗机构合格率分别为87.14%、81.12%和68.35%;不同类型医疗机构中,私立医疗机构消毒剂合格率最低,为62.62%。结论 含氯消毒剂有效含量合格率偏低,医疗机构应重点落实消毒剂配置、使用工作;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及私立医疗机构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的监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比三种消毒剂对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消毒后不同时间段的抑菌效果,从而为临床选择合适的物体表面消毒剂、规范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擦拭频率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一次性无纺布+改进型酸性氧化电位水、双链季铵盐消毒湿巾以及一次性无纺布+500mg/L含氯消毒液三种方法对ICU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进行擦拭,在擦拭前、擦拭后5min、擦拭后4h及擦拭后8h进行细菌采样,比较不同消毒剂在消毒后不同时刻的抑菌率、相关物体表面细菌合格率以及消毒成本。结果三种消毒剂消毒后即刻合格率均为100%,改进型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后4h合格率和消毒后8h合格率高于其他两种消毒剂(均P<0.05);含氯消毒液灭菌率对涂有多重耐药菌MRSA的物体表面消毒后灭菌率最低,为99.28%,其余两组均为100%;改进型酸性氧化电位水单次使用成本最低,为0.81元。结论改进型酸性氧化电位水作为一种物体表面新型消毒剂,有效氯浓度低、消毒效果可靠,腐蚀性小,且消毒成本较低,可在医院感染重点科室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观察3种消毒方式对医院半污染区的新冠病毒消毒的有效性。方法 通过核酸检测方法,对3种消毒方法消毒医院半污染区新冠病毒的效果进行检测。结果 消毒前在半污染区均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分别采用含氯消毒剂喷洒、卫生湿巾擦拭、含氯消毒剂喷洒+卫生湿巾擦拭等3种消毒方法,消毒作用30 min之后2 h内新冠病毒核酸均为阴性。在消毒后4 h,单独采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或卫生湿巾擦拭消毒的门把手和电脑键盘上重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用含氯消毒剂喷洒+卫生湿巾擦拭消毒的部位均未检出阳性。结论 采用含氯消毒剂+卫生湿巾擦拭的消毒方式是更可靠的消毒方式。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通过与传统消毒方法的对比,观察一次性季铵盐类消毒湿巾的消毒效果。方法 使用一次性季铵盐消毒湿巾和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对ICU物表进行擦拭,分别对消毒前、消毒后0 min、30 min、1 h、2 h、3 h、4 h的物表进行菌落总数采样及培养。结果 消毒30 min,对照组与实验组达到最高的合格率,分别为96.7%、98.3%;对照组消毒4 h合格率为36.7%,而实验组的合格率可达到71.7%;两种消毒方法,各时间段抑菌率比较,仅消毒4 h有统计学差异,消毒湿巾、传统消毒抑菌率分别为(0.906±0.144)%、0.788±0.027,其余时间段抑菌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一次性消毒湿巾消毒物体表面效果可靠、方便、快捷,可取代传统消毒方法,成为医院物体表面理想的消毒方法,尤其是频繁操作的ICU更是最佳的物体表面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比较3种化学消毒剂对消化内镜的消毒效果,为内镜消毒剂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现场消毒试验方法,对一元过氧乙酸、邻苯二甲醛和某含氯消毒剂消毒使用后消化内镜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连续监测6个周期,每个周期随机抽取30条消毒后的内镜检测各组消毒合格率,并记录各组每天消毒内镜数及每周期消毒内镜总数。结果 一元过氧乙酸、邻苯二甲醛和含氯消毒剂对消化内镜消毒效果的合格率依次分别为96.11%、92.78%和90.00%,均未检测出致病性微生物。过氧乙酸和邻苯二甲醛连续使用稳定性优于含氯消毒剂。结论 本研究3种化学消毒液中,以一元过氧乙酸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广东省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期间现场消毒效果评价工作的实施情况。方法 2021年11月—2022年7月,参与45个场所的现场消毒效果评价,以自然菌或指示微生物的杀灭率为指标评价物体表面和空气消毒效果。结果 45个受检机构累计完成34次预防性和92次疫源地消毒现场消毒效果评价。预防性消毒的物体表面消毒合格率为61.8%,空气消毒合格率为100%。疫源地消毒的物体表面合格率为90.2%,其中冷链场所合格率最高,为97.4%,空气消毒合格率为100%。物体表面消毒主要使用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和季铵盐,合格率分别为97.3%、87.5%和75.0%,空气消毒主要是用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其合格率为89.3%。冷链消毒使用的含氯消毒剂和二氧化氯的备案率分别为72.7%和36.4%。结论 广东省重点行业和领域能够按程序规范开展现场消毒效果评价工作,但部分实践细节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观察5种常用消毒剂对医疗机构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探寻适宜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方法 5种消毒剂在5家医疗机构擦拭物体表面消毒后进行,于消毒后0.25 h、0.5 h、1 h、2 h、4 h、8 h进行监测,以观察消毒效果及被消毒表面后的细菌消长趋势。结果 作用0.25 h时共采集消毒后样品50份,合格46份,合格率为92.00%,在消毒后0.25 h、0.5 h、2 h、4 h和8 h时,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种消毒剂的杀菌率只有在1 h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68,P>0.05)。结论 5种消毒剂杀菌效果各有不同,医疗机构应根据不同需要来选择适宜的消毒剂。当有传染病流行,消毒剂选择更应慎重,以达到满意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0.
医院卫生消毒质量监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解医院消毒工作质量,对医院常用消毒剂及物品和医护人员手进行了采样监测。结果,各监测对象的合格率分别为消毒剂为97.5%(306/314),物体表面为72.6%(112/168),医疗器械为87.2%(68/78),医务人员手为91.1%(82/90)。常用消毒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合格率分别为含氯消毒剂为92.16%,戊二醛、碘伏和过氧乙酸全部合格。结果指出,医院物品存在污染超标,以医疗器械最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现场使用含氯消毒剂对工作人员造成的不良反应,为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援非抗击埃博拉医疗队队员受含氯消毒剂不良影响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参与调查的援非医疗队28名队员对现场消毒使用的含氯消毒剂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以刺激性反应最为明显,流泪、头痛、咳嗽和流鼻涕等症状发生率依次为85.71%、71.43%、67.86%和46.43%;恶心和咽部异物感发生率分别为39.29%和39.29%。结论传染病疫源地现场消毒用含氯消毒剂对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的人员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使用浓度越高反应越强烈,亟待研究低毒刺激性小的高效消毒剂。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观察两种消毒剂对分娩缸的消毒效果。方法 通过现场消毒试验和理化分析方法,比较含氯消毒剂和酸性氧化电位水(EOW)消毒分娩缸的效果。结果 用有效氯1 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分娩缸并作用5 min,消毒后分娩缸内表面、缸内水和管道水的合格率依次为98.75%、99.17%和98.33%,检出细菌6株。EOW分娩缸内表面冲洗消毒并作用5 min,消毒后分娩缸内表面、缸内水和管道水的合格率依次为99.09%、99.55%和99.09%,检出细菌3株。消毒后,对分娩缸内水余氯检测显示含氯消毒剂组余氯量0.78 mg/L,EOW组余氯量为0.03 mg/L。结论 两组消毒剂对分娩缸消毒效果基本一致,但EOW综合性价比更高,更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一种含氯消毒剂对麻醉喉镜片消毒效果。方法采用现场消毒试验方法,对使用中喉镜片消毒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用含有效氯2000mg/L该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10min,再用无菌水冲洗干净。经连续使用5d,每次消毒后对喉镜片上自然菌消除率均可达到97%以上,使现场消毒效果合格率达到100%。结论该含氯消毒剂用于使用中麻醉喉镜片浸泡消毒,可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4.
双链季铵盐消毒剂对非关键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双链季铵盐消毒剂与含氯消毒剂对医院非关键物体表面消毒的效果。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的监护病房,选取呼吸机面板及床护栏表面分别用两种消毒剂对非关键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比较消毒前、消毒15min及6h后的杀菌率。结果两种消毒剂对医院非关键表面的消毒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链季铵盐消毒剂具有低毒、低腐蚀性和低刺激性的特点,是医院非关键物体表面消毒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站部分科室门把手、抽屉把手、水龙头的消毒监测结果,做好站内消毒感染工作。方法随机采集我站采血科、检验科、供血科、成分制备科等的门把手、抽屉把手、水龙头等共106把,分别进行编号,对其消毒前和消毒后分别采样,检测细菌总数。结果其中采血门把手、供血门把手、成分制备门把手、检验抽屉把手、成分抽屉把手、供血抽屉把手等的合格率分别为15%、25%、12.5%、3.8%、25%、20%;而检验门把手、检验抽屉把手及水龙头合格率为0。用250 mg/L的含氯消毒剂对相应把手和水龙头进行擦拭消毒后,合格率较高。结论除了对大的环节进行管理外,还要加强对细小环节的消毒管理,才能有效减少站内感染发生,保证血液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对重症监护室(ICU)物体表面污染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2016年1~12月期间ICU内30组高频接触物体(每组包括床旁桌、监护仪、电脑键盘三种物体)被选为研究对象,每个物体在消毒前后均进行采样评测,每次采样时将物体表面均分为两处区域,分别通过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和细菌培养计数法来评估物体表面污染程度,归为ATP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消毒前后的荧光检测值与菌落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同一个样品荧光检测值与菌落数的相关性,并对两者的合格率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 (1)两组的呼吸机面板、床旁桌、电脑键盘消毒后的荧光检测值与菌落数均显著低于消毒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07~26.393,均P0.05)。(2)Pearson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消毒前还是消毒后,呼吸机面板、床旁桌、电脑键盘的荧光检测值与菌落数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r=0.199~0.338,均P0.05)。(3)消毒前后两组呼吸机面板、床旁桌、电脑键盘的检测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1.404,均P0.05)。消毒前ATP组与对照组的合格率分别为0与8.9%,消毒后两组的合格率分别为86.7%与91.1%,一致性检测结果提示Kappa值=0.776(95%CI:0.575~0.978)0.75,提示两者一致程度相当满意。结论 ATP生物荧光检测法能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的初筛方法,辅助细菌培养计数法评估ICU内物体表面污染程度,应用效果令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安徽省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工作人员消毒知识和消毒剂使用情况,提出相关工作改进措施。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及“问卷星”调查各市县隔离点工作人员消毒知识掌握情况和消毒剂使用情况。结果 共收集有效问卷393份,答题合格率以疾控机构人员最高(43.5%),餐饮及公共场所服务人员最低(3.2%);人员文化程度越高,答题合格率越高(χ2=11.008,P<0.05);保洁员答题合格率(14.0%)明显低于担任其他职责的人员(χ2=7.003,P<0.05);隔离点出现过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调查对象答题合格率相对较高(46.7%vs 28.7%,χ2=4.281,P<0.05)。393名调查对象中,在脱防护服前使用消毒剂进行全身喷洒消毒者的比例为74.0%;196名调查对象中,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环境物体表面消毒的占94.4%,其中36.8%的人员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高于1 000 mg/L。结论 集中医学隔离点正确掌握消毒知识、消毒规范与防护的工作人员比例还需提高,应加强餐饮及公共场所服务人员...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研究5种化学消毒剂的消毒效果,为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相关设施设备选择合适的液体消毒剂和消毒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定性消毒试验法,分别比较5种常见消毒剂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两种不同载体生物指示剂的浸泡消毒效果。结果 0.2%过氧乙酸在10 min内能够完全杀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2%过氧化氢对芽孢悬液和芽孢试纸条的杀灭时间分别为10 min和5 h;混合季铵盐(5%~10%)和1% 的84消毒液作用5 h能够有效消毒;10%新洁尔灭在5 h内无杀灭效果。结论 过氧乙酸和过氧化氢的浸泡消毒效果好于其他3种化学消毒剂,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废液浸泡消毒应优先选择这2种消毒剂。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环境表面分离的革兰阴性非发酵杆菌对消毒剂的抗性情况,为科学选择消毒剂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肉汤稀释法对医院环境物体表面分离出的革兰阴性非发酵杆菌的消毒剂抗性进行测定。结果 从医院物体表面176份标本中分离出15株革兰阴性非发酵杆菌,检出率8.52%,主要来自重症监护病房(ICU)。检出部位居前3位的是治疗操作台面、电脑键盘和ICU床栏。三氯异氰尿酸对15株非发酵杆菌的MIC值为有效氯250~500 mg/L,标准菌株为500 mg/L;MBC值为250~1 000 mg/L,标准菌株为1 000 mg/L。复合季铵盐对15株菌的MIC值为0.98~15.62 mg/L,标准菌株为15.62 mg/L;MBC值为1.95~31.25 mg/L,标准菌株为250 mg/L。结论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分离的革兰阴性非发酵杆菌对含氯消毒剂和季铵盐类消毒剂抗力未见升高现象,这些消毒剂在医院环境使用消毒效果可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20.
董媛媛  田成  周蕾 《天津护理》2014,22(5):441-442
目的:探讨双链季铵盐消毒剂对医院内镜中心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方法:按照2012年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应用含氯消毒剂及双链季铵盐两种消毒剂对医院内镜中心不同区域的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并作细菌学检测,对两种消毒剂的消毒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两种消毒剂消毒后,物体表面消毒合格率均为100%。结论:0.34%季铵盐类消毒剂杀菌谱广、化学性能稳定、环保安全,以其作为医院内镜中心物体表面的常用消毒剂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