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基于电脑横机织针运动工艺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曲柄摇杆滑块机构的无机头电脑横机单针驱动机构。利用方程解析法对其单针驱动机构进行计算,得到不同参数下的电动机转角与织针位置间的关系。利用Solid Works软件完成虚拟样机的建模,并对设计机构进行运动仿真分析,验证了该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该研究有利于推进针织多功能横机、三维针织机等新型纺织装备的自主创新进程。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电脑提花圆纬机,根据圆纬机机械传动结构的传动比,计算出了圆纬机位置与编码器输出之间的关系式,分析比较了编码器脉冲圆整算法和误差消除算法造成的采集系统误差,利用可编程逻辑芯片设计了电脑提花圆纬机旋转增量式编码器的硬件采集电路,并通过对编码器输出的相脉冲进行倍频的抗干扰处理,保证了圆纬机位置的脉冲采集准确性,最后利用专用的可编程芯片设计软件模拟,对增量式旋转编码器实现方法进行了功能仿真和验证。  相似文献   

3.
宋广礼 《针织工业》2013,(12):12-16
回顾了针织横机的起源、历史以及发展过程,阐述了40多年来电脑横机的技术发展情况,主要包括电子单针选针、全功能电脑横机、整体服装编织技术、嵌花横机、多针距技术、复合针电脑横机、无机头电脑横机,重点介绍了国产针织横机从手摇横机到电脑横机的技术进步的发展状况,指出目前国产电脑横机在基本功能上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在"织可穿"技术、多针床技术、复合针技术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日本一家公司研制出一种独特的无机头电脑横机,常规横机是以机头往复运动,使编织范围内的织针经三角推动上下运动完成编织动作,无机头电脑横机的织针则由线性电机直接推动完成编织。  相似文献   

5.
针对电脑横机上不同针距针床互换复杂,以及移圈翻针位高低变化的问题,本文设计了L型针床辅助调整机构和电脑横机机头整体三角系统调整机构。在介绍这种新型的电脑横机多种针距针床通用互换技术设计思路的基础上,详细阐述L型针床辅助调整机构的工作原理,以及机头三角系统调整机构的各部件动作分析及具体的实施方式。该新型多种针距针床通用互换技术,更换方法简单快捷,可完成不同标准针距织物的编织,实现一机多用,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毛纺科技》2007,(8):27-27
一种独特的无机头电脑横机近日在日本问世。常规横机是机头往复运动,带动织针经三角推动上下运动完成编织动作。无机头横机的织针则由线性电机直接推动完成编织,其独特之处在于:①每一枚织针及沉降片都由一台微型线性电机独立控制。②该机没有实物的机头,在实际操作中使用虚拟机头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电脑横机的机械结构和编织工艺的分析,得出织针组件及机头组件的运动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电脑横机控制系统的通信方法,并从电脑横机的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出发,分析和验证了CAN通信总线针对电脑横机通信的相关技术指标。结果表明:利用CAN总线实现电脑横机的主控制系统与机头控制系统之间的通讯,应用CAN总线控制器实现上位机和下位机之间的电气隔离,有效地保证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为在电脑横机上稳定实现多种编织工艺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方园  夏凡甜 《纺织学报》2013,34(1):122-127
针对国产电脑横机与国外电脑横机相比技术差距较为明显,缺乏系统地理论分析等问题,对电脑横机成圈机件进行建模研究,以提升电脑横机的整机性能。基于UG NX/Motion建立了成圈机件的瞬态力学模型,分析了三角对导针片垂直方向上冲击力的变化;结合UG NX分析软件对成圈机构进行了运动仿真,分析成圈过程中导针片的位移、速度以及加速度的变化情况,从而提高了织针的运动稳定性。并通过实验研究分析成圈过程中导针片的位移、速度以及加速度变化,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与实际运动情况相一致,验证了成圈机件的瞬态动力学分析的正确性,为电脑横机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全自动电脑横机中的毛衫线圈松紧程度调节装置存在的问题,设计新型电脑横机用线圈密度调节机构,阐述该机构工作原理和各部件运动情况。与传统技术相比,新型电脑横机用线圈密度调节机构将机头中的原单层密度三角设计成双层密度三角,从而实现微调密度三角的压针深度。经多家用户安装调试,该机构能够满足对织针高低位置的精确控制,对线圈密度调节范围广,织针精度高,并且编织出的毛衫织物具有立体效果,衣片质量明显提高,能满足国内外高档针织产品的工艺需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无机头电脑横机单针驱动模块控制要求,设计一种基于FPGA的8路并行单针驱动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案硬件以FPGA为核心,通过定制的串、并总线驱动协议驱动,实现一个子控制器同时驱动15个基本织针驱动单元。本设计总线驱动时钟频率是200 kHz,单路刷新频率为1 kHz,可满足无机头电脑横机在等效机速1.6 m/s的编织速度下正常运行。本设计为无机头电脑横机控制器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为无机头编织技术、三维针织技术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1.
唐彪 《针织工业》2012,(9):20-22
介绍了电脑横机中的电子控制技术,具体包括电脑横机机头左右两侧防止过行程控制技术,横机定零位控制技术,横机撞针报警技术,横机机头的断针及浮纱、废纱检测技术。详细分析了它们的结构,并阐述了它们的工作原理,为电子控制技术在电脑横机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将电脑横机的工作过程分解为几个主要的基本动作,找出各基本动作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测试编织过程中的工作时间,得到各基本动作所占用的时间.结果认为:电脑横机的编织效率除了与具体的编织时间有关外,机头停顿占用时间的比例也较大,回针距占用的时间较小,翻针占用的时间与所翻的针数无关,与翻针的次数有关.所得结果能够为改善电脑横机编织效率提供一定的参考,实验方法在预测电脑横机工作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电脑横机机头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编织织物质量的情况,对电脑横机机头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研究。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机头各组成部分进行计算机模拟分析,得到机头系统中应力应变分布云图,并提出轻量化方案;运用结构动力学原理,对三角件结构、三角轨迹曲线及驱动方式等进行优化,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通过上述措施,电脑横机机头的整体质量减轻11.4%,为开发高速高效新型电脑横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电脑横机产品的编织加工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由选针器、度目三角、翻针三角、挺针三角、接针压板、导纱器、机头、沉降片电动机、罗拉及摇床机构协调工作才能完成。通过研究电脑横机机头关键部件,即电磁式电子选针器、电磁铁和步进电动机的内部结构和驱动原理,为机头中的各类执行元件设计详细的驱动电路,并简单说明了控制系统的控件信号需求。设计的电路板在横机上通过实际编织运行,各执行元件动作可靠,编织稳定,为电脑横机的推广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保障。  相似文献   

15.
摘要:针对电脑横机机头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编织织物质量的情况,对电脑横机机头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研究。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机头各组成部分进行计算机模拟分析,得到机头系统中应力应变分布云图,并提出轻量化方案;运用结构动力学原理,对三角件结构、三角轨迹曲线及驱动方式等进行优化,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通过上述措施,电脑横机机头的整体质量减轻11.4%,为开发高速高效新型电脑横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一种电脑横机控制系统机头控制器的设计方案。该方案以F040高性能单片机为核心,通过CAN总线与上位机通讯,完成对电脑横机机头执行元件的控制。机头控制器由核心板、电动机驱动板、选针器与电磁铁驱动板和电源底板几个部分组成,分别介绍了各部分的功能及电气原理。该方案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数据传输量少,可应用于CAN总线传送方式的电脑横机的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7.
电脑横机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现代电脑横机在制造技术方面有了很大发展,体现在七个方面:选针机构采用无需驱动、无触点的选针器,选针技术由三位选针发展为五位选针;机头组件更加小巧灵活,传动更加科学,提高了速度和使用效率;开发了纱线张力稳定系统和线圈长度控制系统;采用新型弹簧舌针、复合针;针床横移运动由步进马达驱动并由微机控制,同时开始使用辅助针床;普遍采用沉降片装置,牵拉卷取实现了连续化;花型准备系统功能更加丰富。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电脑横机很方便地实现了变换不同的组织结构,使用不同线圈长度,改变各线圈横列中进行编织的针数三种技术,从而,为电脑横机产品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18.
袁新林  徐艳华 《纺织学报》2011,32(12):56-59
通过观察横机罗纹织物的编织过程,经过分析和推导,建立了预测罗纹织物线圈长度的几何模型,并将在设定条件下编织的罗纹织物线圈长度实测值与预测值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证明:横机罗纹织物的线圈长度分别与压针深度和齿口距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根据所建模型,可以对普通横机机头上成圈三角位置的刻度重新进行设置,从而解决所标...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与国外电脑横机的比较,分析了国产电脑横机在某些关键技术方面的发展现状,如单极式电子选针技术、沉降片技术、多针距技术等。从零部件的优化设计、成圈工艺的改进、信息化技术的使用等方面展望了国产电脑横机的发展趋势。对国产电脑横机的开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国内现有电脑横机全成形编织工艺复杂、效率不高、组织稀疏等问题,结合双针床电脑横机全成形编织方法,提出一种新型的多针床电脑横机全成形编织工艺。阐述该工艺编织系统的设计方法、针床结构的布局、走针路径的设计、路径转换方式等,并以1+1筒状罗纹为例分析其编织工艺。同时对比分析双针床和多针床电脑横机全成型编织工艺,包括三角系统、罗纹间距、走针路径、织针使用等。该新型全成形工艺采用满针编织方式,提高组织密度,增加翻针路径,同时进行编织和移圈,并采用内、外走针轨道改进移圈三角以减小机头宽度,可以显著提高编织效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