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结合作者自身信息技术教育中德育渗透的实践,由“随风潜入夜——信息技术道德的无序性”出发分析,提出了“润物细无声——信息技术教育的德育观”,从而慢慢改变学生的信息技术道德,完成由“道德无序”向“道德有序”的转变,以期改变每一位学生,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学生为主体的上网人群日益增多,网络正日益改变着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也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但长期以来,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普遍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整个教学过程缺乏生机与活力,“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也累”,结果往往是“道德停留于口头,品德停留在笔头”。  相似文献   

3.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应用不断地深入,学生的信息活动日益频繁。如何让初中学生树立良好的信息道德观念,养成规范的信息行为习惯,笔者结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实践,进行了探索。钻研教材,开发资源,找准立足点,强调德育的针对性1.立足教学内容,明确德育目标在德育渗透过程中,教师要明确目标,作为收学设计的导向。这是实现有效的德育渗透,促进学生发展的前提。依据培养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总目标,从学生在信息意识与信息道德层面的学习需求出发,制定信息技术课的德育目标,分为认识、行为、情感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4.
借信息技术之课达德育之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阶段是道德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强道德教育的最佳时期.小学生处于道德观形成时期,他们的大脑就像一张白纸,可以绘出各种各样优美的图画.因此在平时的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非常必要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就明确指出,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即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以下简单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课教学不仅仅是传授技术知识,让学生掌握相关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本文从师资队伍、课堂教学以及网络德育出发,来谈谈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更好地将德育渗透于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将学科与德育进行整合,从而达到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顺应了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但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更重要是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获得了真实的情感体验,培养了良好的信息素养。本文着重从“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和“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实现生活化”两大方面来阐述。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环,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赫尔巴特也曾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的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可见.德育的确是整个教育的灵魂。就物理教育而言,教师除了对学生传授基础的物理知识和规律外.还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全面体现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8.
卫艳秋 《网友世界》2014,(2):119-119
教学实践证明:小学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教师一定注重德育创新的研究,让德育工作和小学语文教学协调发展。素质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有效进行德育渗透,多方面、多角度展示学科德育渗透中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优势,担当起时代教育赋予的神圣使命,正如新课程标准所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目前,江苏省正在实施素质教育333工程,突出“三育”(德育、体育、美育),抓好“三会”(会学习、会劳动、会创造),落实“三定”(落实课堂计划的规定,学生在校时间和作业的规定、考试评价的规定)。这些具体要求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抓手。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教育工作者如何与时俱进,遵循教学规律,实施有效教学,是我们大家共同思考的问题。在此,仅作一些浅显的探究。  相似文献   

10.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我们坚持“生活即德育,德育即体验”的方针,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创新德育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德育,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1.
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融合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体育课程,有利于突破体育传统教育观念,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有利于突破体育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此外,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融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向“探究性”转变,教师教学向“研究性”转变;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概述 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给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推行素质教育,是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就初中物理而言,其作为自然科学基础学科,能有效提高学生素质,并对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有着良好的作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来进行教学,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陛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明显。现代媒体已经不再是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教师运用现代媒体的目的现在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协作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性、抽象性、逻辑性强的重要学科,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适效”地应用信息技术,使学生乐学、善学,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达到深度整合,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结合课堂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深层次应用信息技术的几个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信息技术已逐渐成为小学一门独立的、集知识性与技能性为一体的基础性学科。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需要。那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谈谈我在实践和课题研究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信息技术已逐渐成为小学一门独立的、集知识性与技能性为一体的基础性学科.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需要.那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谈谈我在实践和课题研究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7.
我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曾见到过这样一个教学案例:在小学五年级的一节信息技术课上,随着多媒体课件中色彩丰富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教师和学生展开了对话,教师兴致盎然地说:“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学生无精打采的声音响起:“听过。”教师饶有兴致地接着说:“今天,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曾指出:“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信息技术在美术课堂中的运用不但能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而且还能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体现出美术在生产生活中的魅力与价值。  相似文献   

19.
教师应该时刻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己任。作为一名年轻的美术教师,我时刻牢记着这句话,在美术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尝试,将情感教育带入课堂,将爱国情感播撒于学生的心田。说起“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不断地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所在。如何在中学美术教育中进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教育,加强美术学科教学德育渗透的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创造性,是美术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中有待探讨的重要课题。时代在不断地进步,为了适应当今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需要,我们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征,注重培养他们的…  相似文献   

20.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起着导向、动力作用。在网络环境下,传统教育方式的功能和道德传递的效果在逐步减弱,青少年以极快的速度接受新的知识和信息,传统的道德教育观念也随之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