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目的探明汉坦病毒HTN型与SEO型、HTN型与PHV型之间基因重排的频率和特点。方法分别用相同滴度的汉坦病毒HTN型与SEO型(76-118株与SR-11株),及汉坦病毒HTN型与PHV型(76-118株与PHV株)毒株分别混合感染VeroE6细胞,用空斑形成试验挑选子代病毒克隆,挑得的单个病毒克隆在VeroE6细胞上扩增。分别用分型引物对子代病毒进行RT-PCR实验,以确定子代病毒L、M、S片段核酸的来源,鉴定子代病毒基因型。结果发现76-118株与SR-11株混种的子代病毒株基因30/44株来源于亲代病毒,9/44株子代病毒发生了基因片段重排。76-118株与PHV株混种的子代病毒株基因26/36株来源于亲代病毒,3/36株子代病毒发生了基因片段重排。76-118株与SR-11株混种的子代病毒株的基因重排率(20.45%)明显高于76-118株与PHV株混种的子代病毒株(8.33%)。结论这种重排率的差异可能是由于HTN型与SEO型HV基因核酸序列之间的同源性较高,而更容易发生基因重排。而HTN型与PHV型HV基因核酸序列之间的同源性较低,发生基因重排的机会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将克隆有汉坦病毒包膜糖蛋白基因M片段及G1、G2基因的重组质粒免疫动物,了解上述目的基因在核酸疫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大量制备已构建好的pcDNA3.1-M、pcDNA3.1-G1、pcDNA3.1-G2重组质粒DNA及对照空质粒pcDNA3.1。然后用这四组质粒DNA通过肌肉注射的方法免疫6~8周龄的BALB/c小鼠(每组5只),每4周免疫一次,共免疫3次,每次免疫前及最后一次免疫后2周断尾取血,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基因免疫的体液免疫应答效果。结果重组质粒pcDNA3.1-G1免疫小鼠有4只血清抗汉坦病毒抗体为阳性,重组质粒pcDNA3.1-G2以及重组质粒pcDNA3.1-M免疫小鼠各有1只血清抗汉坦病毒抗体为阳性。结论汉坦病毒糖蛋白基因核酸免疫动物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3.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用于汉坦病毒的基因分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白雪帆  黄长形 《医学争鸣》1996,17(2):112-116
应用反转录PCR技术对国内外分离的18株汉坦病毒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10株血清Ⅰ型病毒仅能用Ⅰ型引物扩增,8株血清Ⅱ型引物扩增,与既往空斑减少中和试验的分型结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反义寡核苷酸(asON)体外抗汉坦病毒(HV)的效应。方法:设计合成了分别针对HV S基因片段5′端手柄状结构区的asON1和针对mRNA翻译起始区的asON2,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asON作用后HV感染细胞培养上清中HV核蛋白(NP)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asON作用后感染细胞膜上NP的表达水平,空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测定asON作用和HIV感染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病毒滴度。结果:asON可抑制NP的合成以及病毒活恬。结论:asON具有一定的抗HV作用,有可能作为一种治疗人HV感染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白血病患者重排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血病患者重排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徐兵周淑芸孙竞王时书免疫球蛋白重链(IgH)或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可作为淋巴细胞系克隆的标志。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了9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IgH/和TCR重排基因,并对部分病例进行追踪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南通市分离的沙门菌进行毒力基因检测,了解其携带毒力基因的情况,探索毒力基因用于沙门菌分型的可能性。方法运用生物化学、血清凝集等实验对实验菌株进行鉴定,使用多重引物PCR方法对经鉴定的沙门菌进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11个被检测的毒力基因invA、orgA、prgH、spaN、tolC、sipB、sitC、pagC、msgA、spiA及iroN在所有菌株中都存在;另5个基因,在菌株中的存在情况不同,lpfC和sifA基因在阿贡纳和德尔卑中存在更广泛(80%、90%和73%、77%);cdtB、pefA和spvB基因在实验菌株中的检测阳性率不高,并且只存在于少数几个血清型(埃森和德尔卑)。结论南通市分离的沙门菌携带多种毒力基因,且菌株之间有一定差异,毒力基因用于基因分型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1957年Hillstead首先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区分出来,予以命名,并描述其临床特征。1976年Golomb等发现APL有第17号染色体(chr.17)的长臂部分缺失,即del 17(q11~21),之后又证实这缺失部分移位至第15号染色体的长臂上,形成t(15;17)(q22;q21),当时  相似文献   

8.
上海地区汉坦病毒基因分型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上海地区汉坦病毒基因型分布。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核苷酸测序法和系统发生树分析上海宿主动物中获得的36株汉坦病毒M基因片段。结果 上海地区郊区和郊县汉坦病毒流行株有HTN型和SEO型,以HTN型为主;市区流行株为SEO型。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及系统发生树分析表明上海地区在HTN型汉坦病毒存在3个不同分支,不同HTN型病毒间的核苷酸的差异在6%~19%。结论 上海地区汉坦病毒以HTN型为主。可能存在汉坦病毒的不同基因亚型,对本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防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和外周血IgH基因重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骨髓瘤(MM)的恶性克隆缺乏特异免疫表型和基因标志,其克隆起源尚未明确。为了探讨MM恶性克隆及其前体细胞检测方法,我们采用PCR技术分析了MM骨髓和外周血IgH基因重排。1.研究对象:确诊MM患者42例,其中IgG型20例,IgA型8例,IgD型4例,IgM型1例,轻链病9例。DurIe临床分期:Ⅰ期9例,Ⅱ期16例,Ⅲ期17例。另选10例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和12例正常人做对照。2.PCR检测:骨髓涂片和外周血基因组DNA抽提按常规进行。引物扩增片段为IgH第三互补决定区(CDR3)序列,…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对17例淋巴瘤患者骨髓细胞T细胞受体(TCR)Vδ1-Jδ1基因重排进行了检测。11例T细胞淋巴瘤中5例发生TCRVδ1-Jδ1基因重排,6例B细胞淋巴瘤和10例正常骨髓细胞无TCRVδ1-Jδ1基因重排。研究表明:TCRVδ1-Jδ1基因重排显示细胞系列的特异性,是T细胞恶性肿瘤的克隆标志。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中国湖北地区汉坦病毒的遗传学特征。方法:采集2000~2001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的血液标本,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汉坦病毒M片断基因。22例IgM阳性患者中,从5例患者的血凝块中扩增得到特异性PCR产物。结果:对550bp和403bp扩增产物进行的系统进化分析揭示汉坦病毒至少存在3个不同分支。W613株和W1141株与原型株HTN76-118,CUMC-B11(韩国),cl-l和cl-2(日本)同一分支;W1219株和H8205同一分支;另外两株与A9和HV114同一分支。结论:首次发现湖北地区人类汉坦病毒株与韩国和日本的HTN型具有高度序列同源性。  相似文献   

12.
1,6-二磷酸果糖佐治病毒性脑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建兵  沈莉 《河北医学》2001,7(7):586-588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病毒性脑炎,按入院先后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用药组在常规中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FDP0.2g/kg*d,通过观察临床主要症状持续天数判断疗效.结果用药组的临床主要症状持续天数较对照组缩短,两者有显著差异.结论FDP佐治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病毒性脑炎,按入院先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1g/d,通过观察临床主要症状持续天数及疗程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的发热、头痛、呕吐、抽搐及意识障碍持续天数较对照组缩短,两者有显著差异。结论:磷酸肌酸佐治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从仓鼠亚科宿主动物大仓鼠肺中分离到的汉坦病毒的全S、部分M基因片段的核酸序列,明确其型别。方法RT-PCR方法扩增,连接入PMD-18T载体,转化至JM109宿主菌。阳性质粒进行测序分析。结果YU62株S基因全长1701nt,有一个完整的ORF,起始位置为37 nt,终止于1326 nt,编码N蛋白429个氨基酸。与HTN-A16株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9.1%,99.3%。M片段克隆出1272 bp,核苷酸与HTN-SN7有85.6%的同源性。从S片段种系发生树分析来看,YU62归于HTN型H4亚型。从M片段(265-624 bp)种系发生树分析来看YU62株属于HTN的一个新亚型。结论仓鼠携带的汉坦病毒S、M片段进化不平行,YU62可能是在大仓鼠体内发生重排的HTN的新亚型。  相似文献   

15.
穿心莲内酯对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穿心莲内酯对铜绿假单胞菌密度域值感应系统(QS系统)调控的毒力因子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穿心莲内酯对铜绿假单胞菌生长曲线、绿脓菌素、胞外蛋白水解酶活性的影响,同时检测穿心莲内酯对QS系统双突变株PAOJP2蛋白水解酶活性的作用。结果穿心莲内酯组与对照组铜绿假单胞菌生长未表现出明显差异。12.5mg/ml穿心莲内酯能明显抑制绿脓菌素的分泌和胞外蛋白水解酶活性。穿心莲内酯对PAOJP2胞外蛋白水解酶无明显影响。结论穿心莲内酯可能通过抑制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因子产生而实现抗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galE基因敲除后空肠弯曲菌变异株的毒力改变. 方法:使用Hep-2细胞进行空肠弯曲菌野生株(CJHB9313)和galE变异株的黏附和侵袭实验,并比较两者血清敏感性和运动力的变化.结果:发现亲代株CJHB93及galE变异株对Hep-2细胞黏附力分别为8.3%及1.2%,变异株的黏附力仅为亲代株的14.5%,有显著差异(P<0.01);CJHB9313及变异株对Hep-2细胞侵袭力分别为5.6%及0.3%,变异株侵袭力仅为亲代株的5.4%,差异也具显著性(P<0.01);还发现亲代株及变异株对血清的敏感性也发生变化,与10%血清孵育30min及60min后,前者存活77.6%及67.0%,后者存活33.6%及8.4%,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变异株的运动力与亲代株无明显差异.结论:galE变异株的毒力明显减低,可能成为减毒CJ活菌苗的候选株.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携带不同耐药基因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生长适应性及毒力作用的影响。方法 通过PCR方法扩增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blaKPC、blaNDM、blaVIM、blaOXA、blaIMP)及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TEM、blaSHV、blaCTX、blaLAP),测序确定基因型。扩增7个管家基因rpoB、gapA、mdh、pgi、phoE、infB和tonB,测序确定基因型并获得菌株ST类型。根据所携带的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不同,将菌株进行分组,在不同亚胺培南抗生素浓度(0、2、8 mg/mL)下培养细菌,绘制生长曲线,比较各组细菌的生长适应性变化;通过线虫侵染模型用CRKP感染线虫,绘制线虫生存曲线,比较各组细菌对线虫的毒力作用。结果 无抗生素压力下各组菌株生长适应性相似;在2 mg/mL亚胺培南培养基中,双抗性基因组中blaKPC+blaNDM组、blaIMP+blaOXA组生长适应性最强,单抗性基因组中blaIMP组生长适应性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8 mg/mL亚胺培南培养基中,双抗性基因组中blaKPC+blaNDM组和blaNDM+blaOXA组生长适应性最强,且分别强于单抗性基因组blaKPC组和blaOXA组;单抗性基因组中blaOXA组生长适应性最弱,blaKPC和blaNDM生长最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无抗生素压力下,各组菌株对线虫毒力作用有所不同,blaKPC组、blaKPC+blaNDM组和blaIMP+blaOXA组生存曲线右移,线虫中位生存时间延长,菌株毒力减弱;blaIMP+blaNDM组生存曲线左移,线虫中位生存时间缩短,菌株毒力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携带不同的耐药基因以及携带单个或多个耐药基因均会对菌株的生长适应性和毒力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经痘苗病毒天坛株(VTT)3次挑斑纯化筛选出的痘苗病毒减毒株广9株(VG9)的神经毒性和致病性。方法对痘苗病毒VG9和其亲代病毒VTT进行小鼠和乳鼠及家兔脑内毒力测定、裸鼠腹腔毒力测定及家兔皮内反应性实验,并观察实验动物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及皮肤坏死情况。结果两株病毒对小鼠和乳鼠的脑内毒力(icLD50)值显示,VTT株较VG9株分别强约100倍和18倍;对家兔脑内的毒力虽然icLD50值显示两株病毒相同,但VTT致家兔发病的数量较VG9多,其50%发病剂量较VG9多32倍。家兔皮内接种病毒后,较低病毒滴度(6.63 lg PFU)的VTT接种点出现严重的皮肤坏死,而VG9仅在较高滴度(7.54 lg PFU)接种点皮肤出现轻微坏死。结论通过不同途径接种几种实验动物均显示VG9的毒力较其母株VTT明显减弱。可以预测VG9痘苗在人体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较VTT痘苗低,并且有可能比VTT更适合作为痘苗病毒载体应用于新的重组疫苗(如HIV疫苗)的研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