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赵钧  毕伟莲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2):1631-1632
目的:观察四针八穴透刺配合极超短波穴位照射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面瘫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对照组60例,治疗10天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55.8%,有效率91.7%,对照组痊愈率26.7%,有效率85%,两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四针八穴透刺配合极超短波治疗面瘫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面部透针加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树新 《北京中医药》2008,27(9):720-721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面部透针加电针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针刺加TDP照射治疗,均以5天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68.3%,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痊愈率为44.0%,总有效率为94.0%.两组痊愈率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痊愈患者平均疗程为2.6个(13天),对照组为3.8个(19天),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面部透针加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好,疗程短.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以针刺完骨、列缺穴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完骨、列缺穴加配穴治疗组与单用配穴的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1.67%,对照组治愈率为75%。治疗组痊愈平均为25.37±4.39天,对照组痊愈平均为34.53±4.16天。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以针刺完骨、列缺穴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髓会穴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近6个月60例门诊面瘫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分别针刺面瘫常规穴和面瘫常规穴加"髓会穴组",留针30 min,6次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分别对两组进行House-Brackmann量表评定。结果:治疗组痊愈率42.3%和总有效率100%优于对照组痊愈率34.8%和总有效率91.6%,且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面瘫后遗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应用面瘫常规穴加"髓会穴组"较单独应用面瘫常规穴治疗周围性面瘫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粗针平刺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按照4:1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0例采用粗针平刺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针刺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0.8%和94.2%,对照组分别为23.3%和76.7%,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后痊愈率为75.4%,对照组为2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粗针平刺是一种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药指针点穴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中药配合指针点穴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观察。[方法]16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56例。中药配指针点穴治疗为观察组,针刺加TDP治疗为对照组1,西药治疗为对照组2。[结果]观察组、对照组1、对照组2的痊愈率分别为85.7%、83.9%和69.6%;有效率分别为98.2%、98.2%和85.7%。观察组与对照组1疗效比较,痊愈率和有效率均P>0.05,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2疗效比较,痊愈率χ2=4.17,P<0.05;有效率χ2=4.35,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配指针点穴治疗周围性面瘫能够取得与针刺加TDP治疗同样好的临床疗效,其痊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优胜于西药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随机分为针刺加中药组(治疗组)80例,针刺加TDP组(对照组)80例。[结果]治疗组,痊愈70例,显效6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8%。对照组:痊愈52例,显效12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2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2组的愈显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针刺加中药比针刺加TDP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分期论治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分期针刺疗法,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牵正散加减。两组治疗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3个疗程后统计比较两组疗效,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痊愈27例,显效2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痊愈19例,显效5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痊愈患者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针药并用分期论治周围性面瘫,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牵正穴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进行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牵正穴温针灸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入组当天及治疗1、2个疗程进行面神经功能评分和House-Brack?mann(H-B)分级评定,并进行疗效统计。结果治疗1、2疗程后,两组H-B分级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面神经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疗程后,观察组痊愈率24.24%与总有效率87.88%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12.12%、75.76%(均P<0.05)。治疗2疗程后,观察组痊愈率75.76%高于对照组的42.42%(P<0.05)。结论牵正穴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操作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割穴加敷药法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方法周围性面瘫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3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割穴加敷药治疗,对照组给予活血化瘀、营养神经治疗方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2组痊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9.08,P<0.01),总有效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割穴加敷药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有效率高,药物、刀具制备方便,操作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针药并举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84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与单纯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差异。[方法]根据患者的来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2例,采用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10天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36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0例;对照组治愈27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0例,两组治愈率分别为85.71%和6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配合中药内服综合疗法的疗效优于单纯针灸治疗,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早期针刺配合刺络放血拔罐联合西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患者就诊顺序先后随机抽选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急性期(1~7d)即给予针刺治疗,选穴双侧阳白、地仓、颊车、四白、翳风、合谷等,轻浅刺激,平补平泻,1周后即行中强度刺激,30min/次,1次/d;配合刺络放血拔罐,患侧太阳、四白与地仓、下关两组穴位,每次选一组,交替放血拔罐1mL,急性期辅以强的松(30 mg晨起顿服,每2日递减5 mg连用10d),Vit B1、Vit B12(各20mg,3次/d)。对照组30例急性期仅西药治疗,7d后加用针刺及放血拔罐同治疗组。观测面瘫区域症状。均治疗10d为1疗程,连续治疗3疗程(30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6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痊愈19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针刺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揿针贴压耳穴和蜡疗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急性期(发病7 d之内)给予快针浅刺,恢复期(发病第8天以后)给予针灸联合透刺治疗,留针20 min。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揿针贴压耳穴和蜡疗。2组治疗均1次/d,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1例,显效17例,好转12例,无效0例,愈显率为76.0%;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11例,好转23例,无效1例,愈显率为52.0%。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揿针贴压耳穴和蜡疗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对照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面瘫穴加马钱子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14例,对照组102例。治疗组取患侧面瘫穴,留针30min,外敷马钱子粉0.5g,加蛋清调糊状敷于患侧面部,每晚1次,1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常规疗法,地塞米松10mg/d,连用7~10天,配合维生素B_1等。[结果]治疗组治愈99例,好转13例,无效2例;对照组44例,好转31例,无效27例。[结论]针刺面瘫穴加马钱子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瘫,有利于面神经功能及早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结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周围性面瘫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针灸疗法,治疗组40例采用经筋刺法结合康复功能训练,10d为1个疗程,间隔2d,治疗3个疗程观察结果。结果:对照组治愈率52.5%,治疗组7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痊愈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经筋刺法结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的疗效。[方法]164例眩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78例,口服氟桂利嗪和眩晕停治疗;治疗组8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中药汤剂加减,两组7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1%,总有效率为95%。优于对照组56%,81%。(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疗效确切,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早期针刺配合刺络放血拔罐联合西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患者就诊顺序先后随机抽选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急性期(1~7d)即给予针刺治疗,选穴双侧阳白、地仓、颊车、四白、翳风、合谷等,轻浅刺激,平补平泻,1周后即行中强度刺激,30min/次,1次/d;配合刺络放血拔罐,患侧太阳、四白与地仓、下关两组穴位,每次选一组,交替放血拔罐1mL,急性期辅以强的松(30 mg晨起顿服,每2日递减5 mg连用10d),Vit B1、Vit B12(各20mg,3次/d)。对照组30例急性期仅西药治疗,7d后加用针刺及放血拔罐同治疗组。观测面瘫区域症状。均治疗10d为1疗程,连续治疗3疗程(30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6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痊愈19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针刺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放血配合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72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两组通过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与痊愈的关系。结幂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37%和85.29%;两组治愈率经卡方检验,X2=6.5212,P=0.0107,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放血配合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具有方法简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采用针刺方法结合口服自拟面瘫汤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针灸科门诊符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纳入标准的患者56例,将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针药组患者30例,针刺组患者26例,其中针药组采用毫针针刺结合自拟面瘫汤口服进行治疗,针刺组采用单纯毫针针刺治疗。每组患者连续治疗10天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分别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疗效评定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经过疗效评价针药组的总有效率为96.7%,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84.6%,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比较,采用SPSS.V 16.0统计软件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明显优于针刺组,说明治疗后两组病例在改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症状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结论:采用针刺结合口服自拟面瘫汤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经过临床观察,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毫针针刺治疗。该方法对改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症状效果显著,治愈率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病例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并做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92.5%。[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途径。对于面瘫的选穴上可多使用远端腧穴,已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